标题 | 分香蕉教学设计 |
范文 | 分香蕉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分香蕉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香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重点: 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难点: 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 学具准备: 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 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 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 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 4、你真了不起。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屏显:12÷2) ÷叫什么名字? 除号长什么模样啊? (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领学生读2遍——“除号”) 4、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 “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 “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边。 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 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2。(跟读2遍。)分得的结果是“每份6根”,把“6”写在等号的后边。 分的是香蕉,单位名称应该是什么? 5、练一练。(除法算式的读法、看图意说出除法算式。) 大家读得可真整齐。那么,下边这些除法算式你也会读吗? (1)我会读。 6÷2 0÷5 18÷4 20÷5 大家读得真响亮。我们已经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的时候,用除法计算。 活动二: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1、如果今天,智慧老人家来的不是2只小猴子,而是3只,那12根香蕉,又该怎样分呢?我想大家一定行,小组里的同学一块来,组长做好分工和组织,一人出主意,一人摆图片,一人写除法算式,。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多,谁的除法算式最漂亮。 学生交流、操作:说一说、分一分、写一写。 板书: 12÷3=4(根)算式表示什么? 同学们,除法算式里,除号娃娃已经有了自己喜爱的名字——除号,(屏显:除号) 你知道吗?除法算式里其它的数字也都有自己好听的名字。你知道吗? (1)除号前边香蕉的总数“12”叫“被除数”。 (2)除号后边表示平均分成2份的“2”叫“除数”。 (3)等号后边的分得的结果“6”叫“商”。 活动三:小组交流其他分法。 12根香蕉除了可以平均分成2份,或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 ①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算式:12÷4=3(根) ②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2。算式:12÷6=2(根) ③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12份,每份1根,算式:12÷12=1(根) 教 师:同学们真聪明,能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那么多不同份数,列出那么多个整齐的除法算式,真了不起。这就是咱们今天学习的新课。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38——《分香蕉》。大家边玩边学可高兴了。那么,你认识了什么,特别开心?你学会了什么,特别高兴?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都认识了除号和整齐的除法算式。 三、巩固深化 1、帮助小兔分木材。 (1)大森林里小兔家正在装修房子,它要把这18根木材平均分成2份,可它弄不清每份有几根。你们能帮助它吗? 18÷2=9(根) (2)这18根木材除了平均分成2份,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呢? 18÷3=6(根);18÷6=3(根);18÷9=2(根) 2、帮助小刺猬分果子。 (1)仔细观察图,提数学问题。(12个果子平均分给4只小刺猬,每只小刺猬运几个果子?) (2)根据图意列算式,并说出你是怎样知道商是多少的? 四、实践应用: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二年数学上册《分香蕉》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苹果”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大量物体的等分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从学生对“分香蕉”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孩子认识一个新朋友——除号,并教孩子怎样写好这个除号,然后,让孩子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喜欢童话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我觉得只要我们有意地创设情境,把所要学的内容创编成故事,孩子们都会被精彩的片断所吸引。 本节课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利用孩子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智慧。我现在采取的是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引入新课时,让孩子进一步加深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的意义,让孩子直接说出除法算式。引导孩子回忆以前学习过的加法、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从而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算式的读法。 在此基础上,让孩子动手操作探究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总数的不同分法:如: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6份、12份时,每份得到的是不同的个数。同时,让孩子学会用图表示它们的分法。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让孩子展开对新内容的学习,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写一写,我只适当地指导和点拨,我相信孩子,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一定的开发。 当然,在教学中还会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课堂上孩子比较活跃,有时课堂纪律难以调控。在作业反馈时,还有三、四个孩子掌握不够好,对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理解不够。这些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分香蕉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四个知识点分香蕉。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本课“分香蕉”之前教材创设了三个“分一分”的实践活动,通过“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会运用具体的操作活动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深刻地体验到平均分的意义。本课主要是在前面丰富体验的基础上,经历“平均分”具体操作的数学化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与应用价值。从学生熟悉的“分香蕉”的活动引出除法算式,并把它与“平均分”的具体操作过程和结果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获得对除法意义的初步理解。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意义。把直观操作符号化、数学化,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意义的过程。 学情分析 1、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而且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很高涨。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学生年龄小刚开始接触除法会有一定困难,所以老师要多引导,多让学生说,多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等来体会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和除法的意义。 难点: 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平均分之间的联系,并加深体会。 分香蕉教学设计3(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猴妈妈买回12根香蕉,要把它平均分给两只猴子,你们知道每只猴子得到几根香蕉吗?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分一分。 请同学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几根?请你分一分。 2、写一写。 ①象这种平均分的活动,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12÷2=6(根),12、2、6分别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12表示有12根香蕉,2表示平均分成2份,6表示每份6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分,每份6根。 ②讲解算式的读法。 读作:12除以2 ③写法: 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除法的符号是“÷”。 (板书“÷”同时讲解除号的写法:写除号时,先用尺子比着画一条短横线,然后在这条小横线的上下各点一个小圆点,横线要平直,两个点要对齐。) 教师写完后,要求全体学生书空模仿一遍。 3、想一想。 ①如果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 先动手分一分,再想一想怎样列式? 12÷3=4(根) ②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3表示平均分成3份,4表示每份4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4根。 4、教学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被除数、除号、除数、商 5、议一议。 把12根香蕉平均分,还可以怎样分? 用除法算式表示。小组合作研究、交流。 12÷1=12(根) 12÷12=1(根) 12÷2=6(根) 12÷6=2(根) 12÷3=4(根) 12÷4=3(根)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有18根小棒: ①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 18÷2=9(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9根。 ②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 18÷6=3(根) 这个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每份3根。 ③每份3根,可分几份? 18÷3=6(份) 这个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每3根分一份,可以分成6份。 ④每份9根,可分几份? 18÷9=2(份) 这个算式表示:把18根小棒,每9根分一份,可以分成2份。 2、说一说。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12÷6=2 10÷2=5 3、填一填。 算式8÷4=2表示: 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表示有□个,每□个1份,有□份。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