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
范文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复习12个会认的字,会写汗、伤、吸、极四个字。 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可爱与傻气。 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可爱与傻气。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课前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指导书写 1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交了一位新朋友,大家还记得她吗?一起跟它打打招呼吧。齐读课题:风娃娃。 2风娃娃真淘气,把生字宝宝藏到了果树上,我们一起去找找吧。做“摘果子”游戏。做生字大转盘游戏,复习一类字。 3指导写字。出示汗,伤,吸极,读一读,仔细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伤和吸。 学生临摹,练写。 展示评议 二、品读课文、读中感悟 1、看动画,边看边想:风娃娃到过几个地方,它做了哪些事? 2、自由轻声读课文,并标出风娃娃到过的地方和做过的事情。 3、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4、研读做好事版块 (1) 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现在我们跟着风娃娃一起到田野去看看吧。请一个小朋友读读第2自然段,其余小朋友划出风娃娃做了什么事的句子。 指名读——课件演示(风娃娃吹风车的情景) 指名读,“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师:小朋友,风娃娃用力吹的样子,谁能上来演一演指名演——学生一起演——齐读 风娃娃使劲地吹风车,结果会怎样? 看到小秧苗喝足了水,开口笑,你想对风娃娃说些什么。带着这种心情,把后三句话读一读。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总结第二自然段的学法(先读课文,找到风娃娃做什么的句子,演一演,体会风娃娃的心情) (2)合作学习第三段 师:带着小秧苗的感激,风娃娃又兴高采烈地来到河边。请小组长带着同学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要求用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还可以演一演 全班交流反馈: a、说一说,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b演一演,风娃娃吹帆船的情景。 c、指导读出纤夫拉纤的吃力和风娃娃帮助别人的快乐。 d、看课件,想一想,纤夫会怎样向风娃娃表示感谢 e、练习用“表示”说话。 (3)学习第四自然段 得到人们的感谢,风娃娃怎么想的呢?读一读第四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生:他想只要想着为人们做事就行。 生:风娃娃想只要使劲吹风就行。 生:风娃娃的想法很善良,他一心想着为人们做事情) 师:光有美好的愿望就行了吗?请大家读一读后面几段,这些事情对人们有用吗?为什么? 6、学习做坏事版块 学生自主读书。 全班交流。 (这些事情对人们没有一点好处,因为它把风筝吹跑了,小朋友很伤心,把衣服吹跑了,人们怎么穿了?更不该吹断小树。) 师:是阿,人们都在责怪他,人们会说什么?这是个怎样的娃娃? (生:这个风娃娃真不懂事! 生:这个娃娃只知道乱吹,也不看看吹得什么?瞎吹! 生:在这样下去,我们就不喜欢你了,风娃娃!) 师:听了大家的责怪,风娃娃很伤心,很不明白,谁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师:这个小娃娃不明白,书上的小女孩知道,你知道吗?(光有美好的愿望不行,要想想自己做的事情对大家有没有好处,要为大家着想!) 四、课外延伸 升华总结 1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风的资料展示给大家,说说风还做了哪些好事和坏事。 2你什么时候希望风大些,什么时候小些? 3学完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2【教学理念】 一、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从生活语境到文本语境,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加深对同一汉字的理解。 二、借生活语境和文本语境让学生感受一字多义和多个字表达同一意思的语言现象。借课文的语境知道“无……无……”用在两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之间,强调没有。 三、借文本语境理解重点词,用重点词的理解带动寓意的体会。 【教学目标】 一、能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 二、能正确、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8个生字。能仔细观察带多笔横画的汉字,并从横画的变化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三、能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并知道“无……无……”用在两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之间,强调没有。 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体会寓意。 【教学年级】 二年级 【教学活动】 一、看看、想想,在生活语境中初识生字 生活语境一:出示 手机显示屏 师:老师借了个手机,准备发个信息,我该按什么键了? 课件出示:信息 生活语境二:出示 一张登机牌 师:我发过去的短信息询问登机的地点?朋友发给我一张登机牌。小朋友帮我看看登机牌,我应该在哪个机场登机? 课件出示:国际机场 生活语境三:出示 沿信道登机的图片 师:“沿”我们在口头表达中经常用到,你能从这些读yán的汉字中认出“‘yán’着楼道走”的“yán”字吗? 师:引导学生交流后总结,“沿”最初的意思是顺水而下,在这里表示顺着。 师:生活就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看,今天要学的生字,我们有可能在生活中看到过,也有可能在生活中听过说过。今天它们又在《坐井观天》这篇课文中出现了。同学们,看看它们都藏在课文的哪里。 二、读读、思思,在文本语境中学习字词 (一)自读课文,初学字词 1.圈词、读词 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画出生词。(井沿 无边无际 不信) 生:读正确生字的音 2.词语比较,感受一字多义 师:生活中处处有汉字,“沿着”是顺着的意思,“国际”的“际”是彼此之间的意思,“短信”一是指短信息;另一个意思是:文字简短的信件。今天再学习这些字,又会对它们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二)正确读课文,加深对“沿”的理解 1.轮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2.学习“沿” 师:课文中的两个主角来了。看看一自然段,小鸟和青蛙应该在哪里?(请同学在黑板上贴画) 看图,“沿”在这里是“边”的意思。 师: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地方,意思也会不一样呀,汉字真有趣。 师:门的边可以叫—— 生:“门沿”。 师:窗的边叫—— 生:“窗沿”。 师:床的边叫—— 生:“床沿”。 师:那路的边缘叫—— 生:“路边”。 师:虽然都是边的意思,还不能乱用呢。 (三)分角色读课文,学习“际” 1.分角色朗读 师范读。要求:认真听,小鸟和青蛙有几次对话。(可以指导学生用手指记录对话的次数,提高学生听的效果。) 师: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话就是对话。他们一共有三次对话。 师:写对话呀,常常要用上引号,引号里面的内容就是说的话,引号外面常常提示是谁说的。 生:在朗读中感受这种表达形式。 2.梳理故事情节 师:小鸟和青蛙在争论什么?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生:交流。 师:(板书:井口大 无边无际) 3.学习“际”,知道“边际”的意思 师:“无边无际”是说天没有边,“际”也是边的意思。看汉字多有意思呀,“沿”和“际”都有“边”的意思。 师:这些意思相近的字还可以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词。 课件出示:边际、边沿。 师:还有很多词语都是两个意思相同的汉字组成的,比如:依靠 时刻 忧虑…… 4.在课文语境中理解“无边无际”,并了解这样的构词方式 师:你认为他们的观点,谁正确呀? 小鸟是怎样知道天“无边无际”。 句式练习一:它飞过大海,看到 ,没有看到天的边际。 句式练习二:小鸟飞过 ,看到了 ,没有看到天的边际。(句式拓展练习前提出听的要求,用手指记录小鸟去过哪些地方。) 句式练习三:请同学总结:小鸟飞过了( )、( )、( )、( )、( )……都没有看到天的边际,所以它说天是无边际。(课件出示:无边际) 师:如果要表示没有边,可以加个“无”字,小鸟真会说话,为了强调天很大很大,没有边际,它还特意加上两个“无”字。(课件出示“无边无际”) 师:刚才的那些同义字组成的词也可以这样变了: “无边无沿”“无忧无虑”“无依无靠”“无时无刻”…… 师:汉字变成词,也是那样的有意思呀。 (四)体会寓意,学习“信” 师:青蛙为什么会弄错呢? 学生活动:卷筒望天花板,感受视线受阻造成的目光狭小。 师:小鸟明白了青蛙为什么弄错了,所以说:“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师:突出“信”字,人说话应该是可信的,看着字的组成,我们就知道了字的意思,汉字多有趣呀。 师:为了让青蛙相信小鸟的话,跳出井口来看看,我们也来劝劝青蛙吧。 生:交流。 三、观察、比较,在书写评价中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1.明方法、细观察、认真写 师:老师想和小朋友比赛写字,咱们一起选择最难的四个生字来写。 生:选择两个生字(要求学生说出选择的理由,合理就采用)。 【设计意图: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性,运用已有的写字经验,判断形难字。】 师:老师也来选择两个字:沿 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汉字的细节。】 师:为了比赛公平,你们把你们语文老师教的写好字的诀窍告诉我,我也把我的诀窍告诉你们。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写字能力,归纳写好字的方法。】 师生活动:各自书写选出的四个生字。 2.细观察、作比较、感受美 (1)老师示弱,“沿”的右上部分书写成“几”;“信”的三横写得缺少变化。引导学生比较,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抽样有效样本,在比较中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3)修正书写。 四、板书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3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学会正确区分,书写形近字。 2、借助拼音朗读,背诵诗歌,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通过做借书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情趣。 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正确书写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动手的能力。 突破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万花筒 1、出示形近字(卡片),生认读。 2、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3、生仔细观察,找出异同。师随机揭示形近字概念。 4、生互相探究这些字怎样书写,要注意些什么? 要——耍爱——暖湿——温得——待 5、生独立写,师巡视指导。 (二)百宝箱 1、展示(图片)水城威尼斯。 2、生观察,看自己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和同学讨论下自己的收获。 3、师简单介绍水城威尼斯 4、生带着感情,借助拼音读诗《水城威尼斯》 5、同桌读,背比赛。 6、生讨论诗中的两个问题: 你说那一座古桥是真? 哪一个月亮是假? (三)大舞台 1、读云朵上的话。 2、大交流借书卡怎样做? 3、师引导学生按书中的借书卡的提示去做。 4、生做,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4课程标准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材分析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张之路的作品,本文主要讲了一篇有趣的科普故事。文章通过两只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牛吞到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告诉我们了一个科学知识:牛有四个胃,牛吃食有反刍的现象,同时也让同学们体会到了友谊的珍贵!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孩子正处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阶段,通常要接触一些实物,我通过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动物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关心作品中任务的命运和喜怒哀乐,并能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教学目标 1.通过识记““咱、偷”等11个生字,读准“答、应”等4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 2.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通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4.通过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能借助路线图讲故事。评价任务 1.通过预习检测 17个生字,读准“答、应”等4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9个词语。 2.通过自读、互读等形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内容。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3.通过不同形式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4.通过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能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活动过程 环节一 谈话导入质疑课题 3分钟活动一(3分钟) 1.同学们喜欢外出旅行吗?哪位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旅行后有何感受?(指名说) 2.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多,可谓是见多识广。今天吴老师也带着同学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旅行,请同学们打开课文第10课。 导入激趣 (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 认读生字 读通课文 10分钟活动一(10分钟)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交流识字的方法。 2.读词语卡片,积累词语。 3.同桌互助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4.朗读课文。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读准字音、读准词语,理解词语,读通课文。 (评价目标一、二) 环节三 细读故事学词学文17分钟 活动一(17分钟) (一)整体感知,快速把握。 1.请同学们快速地把课文看一遍,然后说说哪些小节讲到了这两个问题。 2.指名说说自己找到的信息。(1-7小节讲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8-18小节讲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下面我们先来探讨红头到牛肚子里旅行的原因。 (二)创设情境,探究原因。 1.请三名学生表演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发现问题。(指名说说自己发现的问题) 2.学习多音字“答”。 课件出示多音字“答”,指导学生朗读。 3.探究原因。 同桌进行口语练习(用课件出示“因为,所以”的句式,让学生说说红头到牛肚子旅行的原因。) 过渡语:对于红头来说,这次旅行纯属意外。红头是怎样进行这次意外的旅行的?下面我们一起合作朗读课文的8-20小节。 (三)再读课文,了解旅行过程。 1.提出合作读书的要求: (1)女同学读红头说的话,男同学读青头说的话,老师读旁白。 (2)边读边思考: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1)课件出示多音字,学习多音字,相机指导书写“应”,指导理解相关词语。 (2)指名说说青头是怎样帮助红头的? A.指名说。 B.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品读感悟。 (3)口语练习:由于得到青头的帮助,红头顺利地完成了在牛肚子里的旅行。红头的旅行路线是怎样的?请与同桌合作完成下列练习。 红头从________走到________,又从________来到了________。最后,在牛________的时候,随着________。 (过渡语:牛到底有几个胃?我们一起来看看画面。) (4)指名结合画面内容完成以下口语练习。 牛共有________胃,前________,只有________。 通过不同形式朗读课文,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通过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能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评价目标三、四) 环节四 学习小结拓展延伸 3分钟活动一(3分钟) 1.初步了解科普童话小品的文学体裁。 课文用童话的形式,通过红头在牛肚子旅行的经历,向我们介绍了牛胃的特殊构造及功能,这样的体裁就是科普童话小品。 2.概括分析,明晓事理。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可以说是一次意外,如果没有得到青头的帮助,它也不可能顺利地从牛肚子里出来。从他们身上你看到了什么?有何感悟?(预设学生的回答: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遇事冷静不慌张) 团结就是力量。 3.课后习题。 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评价目标三) 环节五 书写指导练习写字 7分钟活动一(7分钟) 1.出示:“旅、救、算”等13个生字。 教师提醒每个字的易错之处。 2.教师进行范写,学生观察结构,进行描红、仿写。 3.书写评价,二次练习。 认清字形,正确书写,品味字的结构美 (评价目标一) 红头误入求救 真诚地关爱 青头用知识巧救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朗读课文,知道讲了哪几种活化石,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3.培养爱自然、爱科学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学习。 2.知道并了解保护活化石的意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恐龙吗?是怎么知道的?恐龙是生活在很多年前的一种动物,我们现在只能通过化石来认识它!那么,“活化石”又是什么呢?就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凭借拼音,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多读几遍,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2.想办法识记生字的形。 3.看看课文共分几个自然段,然后用序号标明。 4.教师范读。要求:听准字音,说说课文讲了哪几种活化石?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将扩大数学挂图与课文段落相配合。 二、指导学习生字。 1.认读8个生字和8个生词。 2.重点指导:历、史、化 3.认识并记住字形。 (l)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重点指导:代不要写成“伐”,植右边有三横。 4.指导写字。 (l)看清楚每个字的间架结构及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完成“我会写”。 (2)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人。 1.认读生字卡、生词卡。 2.这篇课文讲述了哪几样活化石? 二、引导学习课文。 1.自由读第1自然段。 (l)化石一般存放在哪儿?(博物馆)- (2)化石可以用来干什么?(通过化石,我们可以看到亿万年前的动植物) 2.学习第2自然段。 (l)指导朗读。 (2)看挂图,了解银杏树的样子。 (3)读了这段后,你知道了关于银杏的哪些知识? (银杏树已生活了几亿年,一片片叶子像一把把扇子,生长得很慢。) 3.自学第3自然段。 (l)自由读第3自然段。 (2)你知道了哪些有关熊猫的知识。 (熊猫生活在许多年前,它爱吃竹子,它的祖先却以食肉为生。) (3)指导朗读。 4.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对照挂图,了解中华鲟的样子。 (3)你能说说中华鲟的有关特征吗? (中华鲟生活在一亿多年前,生活在江河里,身披大片硬鳞,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嘴巴又尖又长,现在已非常稀有了。) 5.学习第5自然段。 (l)齐读。 (2)明白这段的作用。 (总结全文,井点出主旨:好好保护它们。) 三、朗读全文,总结全文。 1.边看挂图,边说说这三种活化石的有关特征。 2.读了全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板书设计: 33 活化石 银杏树——(几亿年) 保护古生物 大熊猫——(有祖先) 中华鲟——(一亿多年)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上,不足之处是,在一引些知识细节上未能及时纠正学生。如在做一些重叠词的练习上,有一个同学写个“一个个太阳”,我只是一语带过,“太多太阳了吧”!现今的语文课是要用人文性活化工具性,语文的训练点要在老师的心中。课后再揣摩,对我的启迪很大。 《活化石》这篇课文虽然篇幅较长,首先在课堂上,我先板书“化石”,让学生运用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化石的理解。然后我再补充完整课题,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课题的意思了。接着,我尝试让学生质疑课题。有的学生提出:课文中介绍了几种活化石。 下面我让学生带着“银杏树有几个名字?为什么?”“银杏树的样子是什么样的?用划出。这两个问题用默读的形式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通过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银杏树又叫“白果树”,因为它的果实的壳是白的,也是我们潮汕人常见的、喜欢吃的“白果”。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公孙树”。我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这个名字的由来,由此知道银杏树长得很慢的特点。 在学习描写银杏树的样子的句子时,除了让学生在读在知道讲述了银杏树的叶子很像扇子这一特点外,我还抓出了两个语文知识点。第一个,这是一个比喻句,我让学生模仿句子,进行打比方句子的训练。第二个知识点是,在这个句子中,有两个重叠量词,分别是“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这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这里时,我进行了这样的处理。让学生读读上面两个词语,让学生发现有什么物点,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片”和“把”字重叠了。我让学生对比“一片叶子”和“一片片叶子”、“一把把扇子”和“一把把扇子”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一片叶子”只有一片叶,“一片片叶子”就是有很多叶子。“一把扇子”就是只有一把扇子,“一把把扇子”就是有很多把扇子。并且学习量词“一片片”。我再提出问题:“为什么科学家认为银杏树是活化石?”学生从课文中相关的词中找到答案。接着,我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方法,激发他们小组合作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二年级的学生知识积累和经验都比较缺乏,因此,我再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时以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可以让学生模仿这样的形式学习。 接下来他们还要对所搜集到的资料认真阅读理解,进行加工和整理,把自己所知道的这些传达给别人。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有的把整理后的资料内容读给大家听,有的汇声汇色地讲出来。 利用网络,让学生在网上了解到更多的“活化石”,学生感触很大,纷纷表示,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适量、适度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整体感知,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思维训练的目的,使学生有所成,在宽愉的环境中学习,在成功中愉快。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6(一)兴趣导入 1、引言(PPT1)。同学们,大家喜欢花吗?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花在百花凋零的寒冷的早春季节,迎风傲雪独自开放,它是什么花?它,就是梅花。我们来认识梅花。 2、简介梅花(点击PPT2、3、4,出示梅花图):梅花多为白色、粉色、红色、紫色、浅绿色。湖北地区2至3月开花。武汉磨山有座梅园,每年梅花开放季节都会举办“梅花节”。大多数的花都是在春天天气暖和了才开放(春暖花开),而梅花却不一样,它不畏寒冷,越是天寒地冻,它开得越好,它是最有骨气的花!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梅花曾经被定为我国的“国花”,梅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因而,梅花为历代诗人所吟诵。 3、在我国古代为数众多的赞美梅花的诗中,王安石的《梅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点击PPT5、6) 2、介绍作者(PPT7) 王安石是距今900多年前的江西抚州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曾两次担任宰相,他积极推行革新,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他的诗作内容充实,语言精炼,艺术造诣极高。 请打开书P125,生自由读,边读边学习生字,指名读、领读、记字形。 3、讲解生字(PPT8) 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为”是多音字,因为的“为”,在这里读作wei,另外一个读音“为什么”的“为”;诗中的“数”也是多音字,在本课读shù,不读shǔ。 “梅、角、寒、雪”,可用熟字换偏旁(梅);讲故事(寒:房子里一个人,身上盖了一层又一层的草,还是结冰了。表示寒冷。);两个部分组成的合体字(雪);象形字(角)等方法记字形。“枝”字的读音是翘舌音。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生字卡片去拼音检查生字的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4、理解词语(PPT9) 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诵读,结合看投影、图画,让学生在诗中找出不懂的词语,大概了解“数枝”、“凌寒”、“遥知”、“暗香”这些重点词句的意思。 5、初读诗句,了解主要内容。(PPT10) 多种形式朗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再让学生自读诗句,反复读诗文,逐句把诗文读通,读顺,达到正确、流利,要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节奏。对诗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边读边想作者写了梅花的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三)细读诗句,理解诗意。(PPT11) 1、学习第一、二句。 (1)指名学生读,试说诗意,直到他表述清楚、准确为止 (2)让学生试着讲讲两句诗的意思。注意启发学生运用过去学习古诗的方法,对每个词加以理解后,适当添加一些恰当的词,再调整一下顺序把意思连起来。 (3)启发学生从“墙角”、“凌寒”、“独自”中体会出梅花的特点。“墙角”二字点明地点,“数枝梅”写出它的“形”——板书;“凌寒”二字交代梅花开放的时间;“独自”二字指明其他的花木都没有开放,突出了春梅不怕寒冷,于冰雪中傲然怒放的性格特征,传递了梅先天下春的信息,写的是梅花的“神” ——板书。 (4)朗读体会。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之后再指名读,深入体会。 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的是:寒冷的早春时节,万物皆未萌芽,唯独墙角数枝梅花迎寒绽开。这两句写梅花,不绘其形,而传其神。 2、学习第三、四句。 (1)学生试着说说诗意,再集体讨论订正。在理解这两句诗意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出梅花洁白如雪的特点,虽然不是雪,却像雪一样洁白。板书——色 第三句,“遥知不是雪”。诗中说“不是雪”,但是以雪作比,暗指梅花色洁白如雪。 第四句,“为有暗香来”。“暗香”:幽香。幽幽清香从远处飘过来,因为闻到梅花的香气,因此知道那不是雪而是梅花。板书——香 (2)轻声自由读诗句,男女生对读,体会梅花“色洁”、“幽香”的特点。 (3)感情启发,朗读体会。 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用巧妙的手法,运用比喻描写出梅花洁白如雪,花香清远的特性。 3、再读诗句,理解全诗的意境。(PPT12) 齐读全诗,小结全诗 (1)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在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墙角边,几枝亭亭玉立的梅花正迎着凛凛寒风,独自开放。从远处看,花如雪白,但知道那墙角处白色的不是雪,而是怒放的梅花,因为有一股清幽的香味正从那里缓缓地飘来。) (2)说说这首诗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并分析从哪些词句中可以体会到。 (3)启发想象,体会意境。请学生认真地想象并体会:诗句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种画面使人产生怎样的感受?思考好之后用自己的话说说。 (4)再读诗句,边读边思考,从“凌寒”等词语中体会,作者表面上赞美梅花凌寒独放,实际上是在表白什么心境?(可适当地作背景介绍:这首诗是作者推行变法失败后写的,借写梅花的品性来表达自己坚忍不拔,身处逆境洁身自好的心态。)需要注意的是,对诗人心境的体会是个难点,只要有所体会即可,不必深究。 (5)朗读诗句,边读边体会作者的感情。 全诗让人领略到梅花凌寒怒放的神韵,给人留下梅花花白如雪、气味芬芳的鲜明印象,赞美梅花坚强的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 4、配乐朗读,练习背诵。 运用音乐、投影,启发学生想象梅花在严寒中傲然怒放的英姿,感悟诗的意境美。伴着音乐,学生有感情地反复吟诵,教师可适当提示: (1)梅花开在什么地方? (2)梅花有哪三个特点(不畏严寒、花色洁白、气味幽香)?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背诵。 (四)布置作业: 课外了解历代诗人赞美梅花的诗句。 板书: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形) 凌寒独自开。(神) 遥知不是雪,(色) 为有暗香来。(香)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7教材分析: 《欢庆》这首诗写的就是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情景。从田野到枫林,从蓝天到大海,从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处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金黄的果实,火红的枫叶,洁白的鸽子,阵阵的海涛,构成了多么美丽、欢乐、祥和的图画! 读着读着,我们似乎看见农民丰收的笑脸,看见天安门广场上缓缓上升的国旗,似乎听见中华儿女对和平的呼唤,听见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国的共同心声。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喜庆、欢乐的气氛。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十月一日,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日子。1949年的这一天,整个中华大地沸腾了,整个世界震动了。一个激动和豪迈的声音响彻全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万众欢呼,礼炮齐鸣,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是革命先辈的呐喊,也是新中国前进的号角。多少人浴血奋战,多少人赴汤蹈火,为的就是这一刻的到来! 从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们都要为伟大的祖国妈妈庆祝生日。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起长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国走过的路和将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国的生日了,小朋友们会怎么庆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欢庆》 二、初读体会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把生字拼读几遍。 3、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读正音,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4、范读课文,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 三、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划出自已喜爱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读:学生愿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赏读课文:读读你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在学生说时进行指导。朗读本诗,要掌握好欢乐、喜庆的基调,用热烈奔放、激情满怀的声音,表现出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读开头四句,速度稍慢,声音不要太高,要带着想象读,读出韵律感。然后突出“十三亿”,并用稍快的速度读“欢庆这美好的日子”,紧接着提高声音重读“十月一日”,最后适当放慢速度,用深情的声音读“祖国妈妈的生日”。 4、读、议课文。 (1)出示课件(欢庆场面),引导观察:图中画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亿孩子欢庆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课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话说一说。 (2)读前面四行,可让学生说说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还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说说作者为什么说枫林举起的是“火红的旗帜”?大海奏的是什么乐曲?读后面四行,想想为什么说十月一日是个“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实践活动 1、搜集歌颂祖国的歌曲,读一读歌词,唱一唱歌。 2、用枫叶或彩色纸做一张庆国庆的书签,或者画一张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组展示自已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2、马上要到国庆节了,我们一起来《欢庆》 二、再读入情 1、让学生看图找句,练习朗读。老师借图指导。 2、指名读,学生评,互相读、互相评,直到背诵。 3、看图自由轻声地背诵,指名背诵。 三、识字。 1、出示生字,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得多。 2、介绍经验识字: 加一加:大—庆只---帜南---献 编儿歌 四、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教师范写,有重点地指导。 “洁”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间是两横。“亿”右边的“乙”字折笔处应尽量向左,弯笔要尽量舒展。“曲”字的“口”应写得扁些,两竖起笔处应该错落有致——左低右高。“庆”字广字旁的横不宜太长,“大”的撇一定要写成“竖撇”,捺尽量向右伸展。 3、学生描红临写。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8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假如》板书课题。 2、假如老师给你四组词语,你能带着你的理解读读他们吗?(课件) 马良 寻食 哭泣 操场 缩着身子 轻轻叹息 苦苦等待 寒冷的北风 遥远的地方 不幸的朋友 红红的太阳 好吃的谷粒 健康的身体 3、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看了《神笔马良》的故事,知道善良的马良有一枝神笔,(板书:马良的神笔)马良用神笔画什么就有什么。 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最想画什么? 4、过渡:哇,一个假如引来同学们这么多暇想和希望啊! 5、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到处都很美好,还有许多不幸(不如意)需要我们去关心,需要我们去帮助。请看(课件)作者从身边观察到的不如意(板书:观察?眼睛) 图1:一棵光秃秃的小树在寒风中独立。(树上不能有树叶) 图2:树枝上鸟窝中的两只小鸟神情悲伤,滴着眼泪。 图3:一个孩子坐在轮椅上,透过窗户望外面的世界。 6、静静地看,你想说什么?(可以选择说其中的一幅。) 二、整体感知 第一个假如 1、放大图1 2、静静地看,你想说些什么?(提示:这是一个怎样的季节?(出示:寒冷的北风) 3、提示:在寒冷的冬天,小树怎么啦?(出示: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4、你能演一演在寒冷的北风里站立的小树吗?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5、师:呼呼呼,北风猛烈地吹着。 出示:生接读:“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6、说一说,画一画。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帮小树画什么? 句式:我要给_________________画________________。 7、请生板画太阳。(红红的太阳)问小树:你看到这个太阳,你感觉怎样?(好舒服,真温暖啊!)是啊,这个太阳红红的,真舒服啊!这个词语写得真好,太阳的前面加上红红的一词,这太阳就显得特别温暖了。课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词语,一会儿看谁的眼睛最亮,一眼就能认出来。 8、在红红的太阳照耀下,你们快看,小树在快活地成长。请你们也来帮帮小树让它长得茂盛些吧。 师添画:树干、树叶。 (板书)(课件: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9、瞧,小树快活地成长着,多高兴啊!让我们把这段优美的小诗读一读,记下来吧。 第二个假如 1、作者的牵挂可不是只有小树哦,她还惦记着谁?(课件出示图) 2、看图说话。小鸟怎么了?(出示:苦苦等待饿得哭泣)你有过苦苦等待的经历吗?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齐读。 3、是啊,等待的过程是最揪心难捱的了,此时,你若是小鸟们会怎么哭喊?(妈 妈,快回来吧!)请2生扮演小鸟。请1生当作者在旁看着。 4、面对全班:现在,你们是鸟妈 妈。鸟妈 妈,你们听到宝贝的哭喊了吗?那你们为什么要离开?(哦,原来你们“课件出示:鸟妈 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遥远的地方可能在哪里?(课件:森林)站起来找吃的。这里没有,这里也没有。 5、原来鸟妈 妈也很不容易啊!“鸟妈 妈和小鸟”合作读。“鸟妈 妈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让小鸟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 6、就是在这样的情况,有一天,小鸟的哭喊声被一个刚好路过的调皮捣蛋的孩子听到了,他趁机抓了一只小鸟回去玩耍。他妈 妈知道了就把小鸟塞在了一位刚放学的小女孩手中。小鸟最后怎么样了?是啊,一个小小的生命要想健康成长是多么地不容易啊。再读。 7、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马良的神笔能来得再快点吗?小鸟等得着急呢!),你想画什么? 句式:我要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好吃的谷粒 8、还可以画什么?现在小鸟的心情又是怎么样,想说点什么呢? 9、快乐齐读第二段。 第三个假如 1、看见小鸟又快活了,我们的心里也跟着美滋滋的。 2、可是,最让作者心疼的是他的好朋友西西。(板书:西西)知道为什么吗?(西西的双脚不能走路……) 引读:是的,他只能(课件出示“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3、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为西西画什么? 句式:我要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画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示: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板书:一双好腿。 4、教师板画(双腿)要画一双好腿、健康的腿,可不容易啊。画不好了,这腿就不能——(走路),不能——(奔跑),不能——。 假如我就是西西,我又能重新拥有一双健全的双腿,你最想带我去哪里玩呢?玩什么呢? 5、西西有了一双健康的双腿,又能自由地奔跑了。 多开心啊! 课件出示句子: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而是和我们一起在操场上奔跑,在草地上游戏。 读。 6、现在,西西我还需要一个大大的操场,来试试我的好腿。你们愿意帮我吗?二小的操场可不行。给你们一点参考,要这样的。(出示操场图) (出示生字)操场两个字,是我们这课最难写的生字了,请拿出手来跟着老师写。让我们拿起神笔再为西西写出一个漂亮、平坦的操场来。 写字: “操”这个字是这课最难写的生字。关键是要把右边写好,而写好右边的关键是把上面品字写好,写品时,三个口要小而扁,要给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 “场”字的书写,关键是把右边的横折折折钩写好,我们上星期写过的“扬”字里面就有这一画。 西西能像你们一样,在操场上自由地奔跑,多令人激动啊,请你读一读这节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吧(出示第三段) 7、一幅副多么幸福的画面,让我们美美地回味一下吧。(拿起书本(绘本),分组读) 第四组看大屏幕: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 第四个假如 1、作者希望我们也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所以这第四副图留了空给我们。你想画什么呢? 2、读读说说画画: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我要画让不会 。 教师表述备用,学生表述。 3、一个人的心里,当有了美好的愿望与美好的祝福,就会变成最幸福、最快乐的人。板画爱心。 我——小青藤出版社的主编对小朋友们今天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打算邀请你们为《假如》这首诗配画,续写,做成绘本。 学生做绘本。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让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样的句子是具体的,学习将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他们了解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展开想象。 3 结合课文《流动的画》的教学,指导学生积累词句。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 孩子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上几年级了? 为什么你们不继续上一年级呢? 2 原来是因为大家都长大了一岁。是呀,大家长大了一岁,个子长高了, 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了,这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是,老师发 现,你们有一个朋友却没有和你们一起长大。知道它是谁吗? 3 这个朋友今天也被老师请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到底是谁。 (投影出示学生作业本上的句子:妈妈高兴地笑了。 妈妈很高兴,笑了。) 4 看,这是我们的句子朋友。第一个朋友是我们上一年级时,一个小朋友 用“高兴”这个词写的句子。第二个朋友是我们前天又用“高兴”造句时,一个小朋友写的。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句子朋友长大了吗? 5 你们都长大了,而你们的句子朋友却没有和你们一起长大,它们该多伤 心呀。孩子们,想不想帮你的句子朋友快快长大? (板书课题:帮句子“长大” ) 二 学习方法。 1 怎样才能帮助我们的句子朋友长大呢?(学生发言,适时评价。) 2 让我们再来看看丁丁是怎样帮助他的句子朋友长大的? (课件出示:妈妈高兴地笑了。 妈妈见我语文考试得了100分,高兴极了,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3 (男生、女生分别齐读两个句子。) 说一说,丁丁是怎样帮助他的句子朋友长大的? (学生回答,师相机进行适当的引导、点评,总结板书:原因 动作 ) 4 教师小结:丁丁把“妈妈为什么高兴”“妈妈是怎样笑的”都写出来了,所以,句子变长了,就像小朋友长高了;句子里包含的内容更丰富了,就像小朋友掌握的知识更多了。句子生动具体了,我们读起来也就更清楚了。你学会这种帮句子长大的方法了吗? 真是聪明、能干的孩子!这里还有一个句子朋友想要长大,大家愿意帮帮它吗? 5 (投影出示学生作业本上的句子:天空中有一道美丽的彩虹。) 师:这是我们班一个小朋友用“美丽”造的句。谁能帮助它长大? (学生发言,适时点评、指导。)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0课前透视: 《一株紫丁香》是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这样的情意真让人感动。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课后练习设置,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积累。 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设计在《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反馈与交流、质疑与解惑、自主设计、活动激发等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让自主与和谐充满整个课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11个生字,会读课后词语,会写8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重难点把握:认读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资料;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 “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航船, 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让我们一块儿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 2.板书课题:5一株紫丁香。齐读课题认识“株”。 3.出示课件,介绍紫丁香树。(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富有情感的语调,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学生汇报课前查阅的资料,培养学生观察收集资料的能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①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③把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标出来。 2.同桌互助自学生字、生词。 ①拿出自己准备的生字卡片,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互相帮助。 ②两个人读一读课后的新词。 ③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①猜字谜的方法来识记:“牵”,牛儿躲在屋顶下,抬头看天少一画;“困”,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央。 ②“倦、困、踮”可能是读音的难点,“倦、困”比较拗口,“踮”要防止学生读成“diàn”。可用下面的顺口溜帮助学生巩固认读的生字。 踮起脚尖,走进小院, 放下书包,给树除草。 牵牵小手,唱唱儿歌, 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2)巩固生字。(做摘紫丁香花的游戏) (3)朗读展示,读自已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设计意图:自主读书与交流读书结合,引导有目的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在自学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加深印象,探讨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利用识字情境,促进巩固识字。) 三、细心观察,指导写字。(课件出示生字) a、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重点指导:“棋”和“琴” e、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生字较多,教师不可能逐一范写,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学生易混易错的字来示范和提醒,其他的字让学生自己去临摹,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推荐作业 1.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 第二课时 一、播放歌曲,引入诗境。 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把学生带到了诗的意境。通过学生谈感受,把学生引入到浓浓的师生情之中。) 二、制定学习目标。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学懂了什么?我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我想学什么?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拟订学习目标,这样订出的目标反映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程度学生的意见。) 三、品读课文。 (一)教师引导学习第一小节。 (1)谁喜欢第1小节?指名同学读第一小节。 (2)老师正在安静的小院里备课,你去送花,你会怎么进去呢?谁来 表演一下。大家一起来试试。 (3)你们为什么要踮着脚尖走呢? (4)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呢?试着读一读。 (5)齐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读或交流读,达到读得正确、有感情的效果,为下节朗读感悟作铺垫。) (二)自主选择学习二──四小节。 A、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自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选择学习方法。) 出示学习要求及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请提出来? *用最美的语言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B、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自己选择喜欢的小节进行小组学习,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C、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老师有感情地配乐范读第二、三、四节。 (2)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3)品味词语。 口头填空:“绿叶沙沙”像(),“盛开的花儿”像()。 将“疲倦”换成“疲劳、劳累”,将“挂牵”换成“挂念、牵挂”,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设计意图:教师配乐范读课文,使学生沉浸在课文情节之中,通过学生对老师朗读的评价,更多的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和比的意念,激起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三)学习第五小节 (1)(打开课件看课文插图)夜深了,连星星都困得眨眼,这位老师还在写教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2)师生讨论应怎样读第五小节? (3)指名读第五小节,大家评一评。 (设计意图:巧妙凭借插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实现课内外的结合,由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尊师情感。) 四、赏读课文,指导背诵。 1.配乐齐读课文。 2.练习背诵。(喜欢哪一节,就记住哪一节,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3.表演背诵。 五、小结课文,感情升华。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在学生体会出师生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朗读。在赞美老师的歌曲声中,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达到感情的升华。) 六、作业超市(以下作业任选两题) 1.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写下来。 3.学唱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 4.把最想给老师说的话写下来,制成卡片送给老师。 (设计意图:作业超市的设计,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练习的数量上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教学感悟: 在《一株紫丁香》的教学中,我用创新的课程、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学生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行为上,既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能力,又有自主设计学习方式的能力。 一、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 1.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开始前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我想学什么,我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师生共同拟订学习目标。这样订出的目标反映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程度学生的意见,因而是最能“面向全体”的,由于目标是学生自己设定的,他们在学习时积极探讨,力求达到,学生学习兴趣浓,效果好。 2.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难度都不大,教师完全可以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在《一株紫丁香》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从二、三、四这几个小节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节欣赏揣摩。因为是自己最喜欢的,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高涨。由于有权决定学自己爱学的、能学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同书上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学得有滋有味,讲得绘声绘色,把对老师的爱描述得淋漓尽致,找到了“我是学习小主人”的感觉。 3.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在学习《一株紫丁香》时,我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于是,有的朗读,有的讨论,有的写心得体会,学生们兴趣盎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了发挥。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和特长自己设计学习方法,能读的读,能说的说,能写的写,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展示才能的舞台。 4.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讨论、解决问题。这样便于沟通、交流,便于情感相融,便于切磋互补及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责任感。 二、布置选择性作业 做作业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习惯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因学生的认知水平各不相同,“一刀切”的统一作业不但难以照顾到这一差别,还容易使学生负担过重,引起厌倦情绪。因此,我设计了作业超市,作业超市具有阶梯性的特点,由易到难,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练习的数量上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 1、了解秋天的景色特征,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 2、学会本课的几个生字,会读多音字“行”,理解“墙报、桂花、香味、成熟、帮助、叔叔”等6个词语的意思。 3、会用:桂花、小草树叶果园”等词语各写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4、仿效例句,用“先……再……又……还要……”的顺序说话。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能读出课文中的全部生字,重点学生“墙熟报”3个生字,理解;“墙报叔叔”的意思。 3、理解第一段课文,并能正确朗读。 教学过程: 一、启了谈话,揭示课题。 1、天气渐渐凉了,小朋友们穿上了秋装,大地也换上了新衣服,谁记得第一册我们学过哪篇有关秋天的课文?《秋天的果园》,谁能试着背背?秋天还有哪些变化,你能说说秋天的其它变化吗? 2、冬冬画了一张秋天的图画,今天我们学第8课《秋天的画》。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归纳:A、谁画了这张秋天的画? B、画中还画了些什么? C、为什么要画这张画? 二、听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1、带着这三个问题听录音。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学习“墙报”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墙报”指什么?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划:划带有生字的词。 2、读:读带拼音的生字及组成的新词。 3、记:看田字格记字形。 4、数:这篇课文有几段,标上序号。 5、想:A、生字在课文中的意思。 B、从插图的哪些地方乍出这一幅秋天的画。 C、秋天的画画了些什么?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理解部分词义。 叔叔:叔父;称呼跟父亲辈相同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3、读准多音字:行做量词时读hang,做动词时读xing 4、初读课文。 A、自由读课文。 B、课文分几段来写的?指名分段读课文。 C、看图说说为什么说这是秋天的画? D、“秋天的画”画了些什么? E、齐读课文。 五、巩固字词。 1、读生字卡片。 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3、写出下列字的偏旁。 帮()收()闻() 六、书写指导。 七、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桂花香味成熟帮助”四个词语的意思。 2、能用“先……再……又……还要……”的顺序说话。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 助的部首是什么?叔的部首是什么 2、多音字组词。行:xing( )hang( ) 3、认读词语。 4、课堂作业: 二、学习第一段。 1、为什么“我”要画这张秋天的画呢?齐读第一段,边读边想。 2、指名回答,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回答。 3、“画什么呢?”这句话是谁问谁?像这样的句子人们哪里学过?应该怎么读?(读出自己问自己的语气)练读(自由读;指名读;评价;指名读) 4、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课文第二到五段。 1、“我”在这张画里画了什么,听录音。过听边想,划出有关的词语。 2、用”我一()、(),还画了()和()。”来说一说。 结合板画理解 桂花:出示桂花图,你见过桂花是怎样的?(金黄、淡黄、五个花瓣);草坪:看图说说草坪是什么意思?(种着草的平地)果园:果园里会有些什么?板画三个小朋友和农民,看出他们在干什么? 3、“我”画这些景物的顺序是怎样的?轻声读2——5段,用“。”圈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来说说我画了什么。(自由说;指名说;同桌互说) 4、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画,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年出这是一幅秋天的画?自由读2——5段,找出课文中的词句读读,再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 (1)闻到了桂花的香味。 (2)不像夏天那么绿了。 (3)小白杨飘下了几片金黄的叶子。 (4)红星在闪烁。 重点理解“成熟”一词,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苹果成熟了? 5、指导有感情发朗读句子,秋天的景色多么美丽,金黄色的桂花,金黄的树叶,闪烁的苹果,我们朗读民时要读出赞美的语气,读出丰收的喜悦。 四、学习第6段。 这一段讲了些什么? 五、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2、用“先……再……又……还要……”说说我画的过程。 3、“先……再……又……还要……”是表示做一件事的先后顺序。人们还能用这些词语说说做其他事后顺序吗? 六、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秋天的景色,还学会了用“先……再……又……还要……”来说话。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进一步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 2、用”会用:“桂花、小草树叶果园”等词语各写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用“先……再……又……还要……”说一句话。 二、指导背诵。 1、听录音2——5段,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我”画了些什么,这些景色是怎样的美丽。 2、背诵2——5段。 3、自由准备背诵全文。 4、同桌互背;指名背;齐背。 三、总结。 春夏秋冬在自然界中各有各的景象,春天的景色很美,秋天的景色也很美,所以我画了这张秋天的画贴在墙报上,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秋天大自然的美。 1、秋天到了,大自然的各种植物、动物都有了变化。例如:桂花、小草……,你们能用这些词语来说说秋天的景色吗? 2、课堂作业。 3、你还能说哪些有关秋天的景象?(枫叶红了;大雁排着队伍往南飞。)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生字,会写“久、乎”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小男孩的行为中,知道鱼类是人类的朋友,有爱动物的意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用具 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清澈的湖水》,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课文,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不认识的生字,划出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形,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3、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识字的. 三、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 (带音节→去音节) 2、生说识字的方法。 3、扩词练习。 四、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请声朗读课文,读通句子,勾划出不懂的词句。 2、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看谁读得最准,最流利。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提出的问题。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自由读一、二段课文,找出我在海边散步看到了什么? 出示小黑板: 走着……,有许多小鱼。他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突然看见有一个小男孩,他走的很慢,……用力把他们扔回大海。 ①读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小鱼死,小男孩在救小鱼) ②再读课文,体会、感受内容。 2、读课文第六自然段,分学习小组讨论。 小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可结合该段的内容回答) 3、小组交流,相象小男孩救小鱼时会说些什么? 4、分角色朗读。 (按自己的学习伙伴配合练习,然后上台表演读) 5、想象练习:小鱼儿在大海里会对小男孩说些什么? 6、自己喜欢哪段,就读那段,然后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表演读时思考与想象 小男孩明明知道捡不完,可他为什么还要一个劲儿地捡? “我”听了小男孩的表现后,会怎么想?怎么做? 在表演读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你读了课文,有什么想法?说说你的心里话。) 七、作业:回家收集有关鱼类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在乎吗?你会怎么做呢? ①出示小黑板,完成想想说说。 你说: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 我说:————————————————。 你说:一只野兔受了伤,躺在大树旁。 我说:————————————————。 ②拓宽练习,仿照上面说说其他动物受伤后你是什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上台表演动作) 完成后说说你的身边有哪些常见的动物,他们的生活环境怎么样?想想应该怎样保护这些小动物? 二、指导写字。 1、学生认读回字格里的生字。 2、用回字格里的生字组词练习。 3、观察用不同的方法记生字的字形、偏旁和部件在回字格中的位置。 4、老师重点指导示范“死”、“腰”。 5、学生书空、描红、临写。 6、展示自己的字,评议别人的作业。 三、拓宽练习 说说自己知道的鱼类知识,并说说资料的来源。 四、总结 我们要时时关心小动物,爱护小动物,成为动物的好朋友。 板书设计: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捡小鱼 小男孩 扔小鱼 爱护动物 鱼得救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3学习目标: 1、识字,读通课文。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学习重点:品读感悟,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学习难点:理解“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转”。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白天无人下种,晴夜处处开花,过了五更一夜,天明就不见它。(谜底:星星)天上一把斗,星宿里边有,宗师它为尊,文才它为首。(谜底:北斗星)千颗星,万颗星,满天星星数它明,有它给人指方向,夜里航行不用灯。(谜底:北极星)不行船,却叫河,没有水,闪银波,河身长长连广宇,嵌满星斗亿万颗。(谜底:银河) 是啊,天上星,亮晶晶,就像同学们忽闪忽闪的小眼睛。古时候就有个爱数星星的孩子,你们知道他的名字吗?(张衡)昨天,布置同学们了解张衡,看来收获不小啊,老师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分享你们的成果了。谁先来? (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了解张衡,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情绪) 生:我听爸爸说,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天文学家,为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数学、地理、绘画和文学等方面,张衡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广博的学识。【是啊,一个博学多才的张衡!】 生:我通过上网,知道了张衡观测记录了两千五百颗恒星,创制了世界上第一架能比较准确地表演天象的漏水转浑天仪,第一架测试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这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用仪器记录研究地震的新纪元。他还制造出了指南车、自动记里鼓车、飞行数里的木鸟等等。【一个会创造、发明的张衡!】 生:我从书上看到,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用青铜制造的,形状有点像一个酒坛,四围刻铸着八条龙,龙头向八个方向伸着。每条龙的嘴里含了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蹲了一个铜制的蛤蟆,对准龙嘴张着嘴。哪个方向发生了地震,朝着那个方向的龙嘴就会自动张开来,把铜球吐出。铜球掉在蛤蟆的嘴里,发出响亮的声音,就给人发出地震的警报。这台地动仪,相当灵敏准确。公元138年2月的一天,张衡的地动仪正对西方的龙嘴突然张开来,吐出了铜球。精确的测知距离洛阳一千多里的陇西发生地震,表明他的精密程度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欧洲在1880年才制造出类似的地震仪,距张衡已经晚了一千七百多年。【是啊,张衡可真了不起!】 …… 师:同学们真不错,通过上网、查书、向大人请教学到了这么多知识,你们和张衡一样,都是了不起的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写张衡小时候的一篇课文——《数星星的孩子》。(板书课题)指名读,生评价:他读得好吗?好在哪里?(轻声读得好)听得真仔细,你愿意读读吗?(生读),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 师:上节课咱们认识了不少生字,还让它们和星星交了朋友,瞧,他们手牵手出来了!快和他们打招呼吧!(齐读词语)拼音没有了,还能认识他们吗?男女生赛读。星星想回家了,咱们送送他们,要读准词语才能安全到家哦!(开火车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星星回家了,词语宝宝也该回到课文中了,请同学们打开书133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写了张衡一件什么事?他取得了什么成绩? 生:课文讲了张衡小时候在院子里数星星的事。(真是个会概括的孩子)(师将课题中“数星星”做记号) 生:张衡后来成了一名天文学家。(板书) 四、研读课文 师:是啊,小张衡特别爱数星星,数着数着,就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多神奇啊。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回到1800年前的那个夜晚,一起走进张衡家的院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星空的璀璨……(播放配乐朗读) 师:睁开眼睛,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 1、无数星星挂在天上,照亮了美丽的夜空。(老师也看到了) 2、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地好像在向我眨眼睛,我真想和他们交朋友。(相信,你会和他们玩得很开心。) 师:你们想得太美了,作者是怎样描写夜空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 师:找出来了吗?谁来读读?(读得真好)(课件出示句子——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师:谁再来读读? 师:夜空美吗?(美)我也同意。 (课件出示句子比较)1、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 2、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我们将第2句换成第1句好吗? 生:不好。第二句是比喻句,把星星比作珍珠,把天空比作碧玉盘,既形象又生动。(你真是会学习的孩子) 师:星星和珍珠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生:都很亮,一闪一闪的。(真聪明) 师:是啊,蓝蓝的天空像碧玉盘,无数的星星像撒在碧玉盘里的珍珠,多美的夜色啊!谁来读读,读出美美的感觉。(指名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仿佛把老师带到了那个美丽的夜晚。这么美的夜空,你们喜欢吗?谁再来读,读出美美的感觉,读出你的喜欢。(老师感受到了你的喜悦)还有谁想读读?都想读吗?那举手的同学都站起来美美的读读。 这么多同学都喜欢这繁星点点的美丽夜空,小张衡也很喜欢,他在干什么呢?(数星星)[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他是怎样数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关句子。(指名读) 师:谁愿意上台来表演张衡数星星的样子?其他同学和老师一起读句子,好吗? 师:你简直就是当年的小张衡啊!谢谢。(师手指天花板)看,天上好多星星啊,咱们和小张衡一起数数吧!(时间为一分钟) 师:时间到,你数得最起劲,数了多少颗?(120)感觉怎样? 师:你呢?(40)怎么那么少?(眼花缭乱的,数着数着,乱了,只好重新数。)【你很诚实也很认真】感觉怎样?(头仰疼了,脖子也酸了……) 师:可是,小张衡数了几百颗,他的手会更(酸),脖子会更(疼),他会更(累),说明他数星星是多么地(认真)。多少个夜晚,小张衡就是这样细心、耐心、认真地数星星。同学们,他可不光是计算星星的数量呢,请同桌分角色读第2、3自然段奶奶和张衡的.对话,边读边想,看看张衡发现了什么? 生:1、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 2、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 3、这颗星和那颗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 师:真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我们一起读读—— 师:张衡小小年纪,没人教就知道这么多,你们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1、聪明【对,你也很聪明】 2、不光聪明,他还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师:是啊,光聪明,不观察,不思考,怎么能发现星星不是乱动的呢?又怎么能发现星星之间的距离总是隔那么远呢?说得多好啊,看来你们也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孩子。请大家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小张衡还发现了什么? 生:他还发现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师:为什么要用“果然”,小张衡看到的和谁说的一样吗? 生(齐):爷爷。爷爷说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 师: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是怎样做的?老师起个头,同学们接一接。“听了爷爷的话,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花了一夜的功夫来观察,小张衡是多么有恒心啊。孩子们,让我们和小张衡一起数星星吧,边数边听听爷爷的教导,谁来扮演爷爷?孩子们,找到北斗七星和北极星了吗?怎样找到的?【那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叫北极星】 【边说边演示】:我们看,这七颗星连起来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勺口对着的那颗星是(北极星)。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瞧,北斗七星总是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它转动一圈需一天一夜。同学们,今天天气晴朗,晚上咱们也去观察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好吗? 师: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你们知道张衡为什么会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吗?因为—— 生:1、因为他小时候就特别喜欢星星,所以…… 师:仅仅喜欢就能成为天文学家吗? 生:因为他从小就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长大后刻苦钻研,所以…… 师:说得好,怎么知道的?(生读最后一段) 师:喜欢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吗?咱们再来听听他数星星的故事——欣赏全文 五、拓展,延伸 满天的星星,寄托着小张衡天文学家的梦想,同学们,你们想让美丽的星星把自己的心愿挂在夜空,闪耀在浩瀚的宇宙空间吗?小星星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快在抽屉里找找,向它倾诉你的心声吧!写好了的同学请上台来大声宣读你的理想,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你觉得最合适的地方。【生写“星星愿望卡”,上台贴卡。课件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主题曲】 六、激情结课 同学们,老师也有个愿望,我并不想做天上的明星,只想做一个数星星的老师。在每一个晴朗的夜晚,数着美丽的星空。“数学家星座”中有“××星”;“文学家星座”中有××星;“医学家星座”中有××星;“舞蹈家星座”中……;“音乐家星座”中……;“艺术家星座”中……满天的星星让我怎么也数不清。你们说,老师的愿望能实现吗?(能)真是一群自信的孩子,老师真诚地祝同学们梦想成真!希望再见面时,同学们都是天上璀璨的明星!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4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学情分析: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所感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要求: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快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 2、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联系实际生活说说妈妈的爱。) 设计意图: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之后提问“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非常明显是唱到了妈妈,于是又创设了“你们谁愿意把自己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的结合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 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教师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同时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二、初读课文,主动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读音。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自学能力。 2、分类识记生字。 (1)、联系生活实际及动作演示识记:闭、眉、呼吸、深沉、均匀、额、乏。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哄、润、慈祥、熟。 (3)、用形义联系法识记:汗。 3、检查认读情况。(课件出示词句。)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4、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 以各种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2)、指导字格里的八个生字。 重点指导: 先:上面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略长,下面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 闭:门框不能写得太窄; “汗”、“讲”、“响”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且都左窄右宽,其中“讲”字左边的言字旁要比右半部分低;“汗”字的三点水第二点应写的靠左一些,右边起笔要靠近第二点; 弯:第二笔横要略长; “故”右边是反文而不是折文。 (3)、讨论怎么记住这些字。 (4)、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写字,学生描红。 三、朗读课文,体验感情。 1、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很喜欢这篇课文,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在读的时候多和生字朋友打招呼,把课文读到你满意为止。 2、学生自由朗读。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A、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弯弯的眉毛也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B、她细软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说明:这两个句子较长,注意断句的指导。)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睡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去感受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写自己的妈妈在睡着了以后的故事的。 板书课题。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生字,下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练习朗读。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读中感悟,体会深情。 (1)、出示中心问题: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小组同学讨论。 (a)很美丽。从“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可以看出。 师:(板书:美丽,出示“美丽”一段)自由度这段,看看还能读出什么? 生练读,感悟:“好像在给我唱催眠的歌谣”,说明妈妈很爱孩子。 师小结:妈妈爱孩子也是一种美,比外表美更重要。妈妈爱我们,我也爱妈妈,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爱再读这段。 生练读。 (b)好慈祥。从嘴角眼角挂着笑意可以看出。睡梦中想要讲故事给孩子,说明妈妈爱孩子。 同学们,怎么理解“慈祥”?在你的生活中谁非常慈祥?(板书:慈祥) 师:究竟什么是慈祥,大家读了这一段就会知道。(出示这一段) 设计意图:“慈祥”一词对于学生理解起来是一个难点。通过分析课文,抓住重点语句:微微的笑着、好像睡梦中又想好了一个故事指导学生来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来理解“慈祥”。 师:妈妈这样慈祥,这样关心孩子,这一段该怎样读? 学生朗读,体会妈妈对孩子的爱。 (c)好累。从“呼吸深沉、均匀”“头发粘在额头上”“沙沙的声音听不到”说明妈妈睡得香,干了很多活,很累。 理解“深沉”、“均匀”。联系上下文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深沉”;采用表演的方式理解“呼吸均匀”,先表演“呼吸不均匀”是什么样的,再表演“呼吸均匀”是什么样的,这样通过对比学生理解起来就很容易了。 师:想想妈妈会干了那些活? 生回答。 师:是啊!妈妈多累呀!我们都想让妈妈好好睡一觉,这一段该怎样读? 生练习朗读。 (2)、师: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丽,那么慈祥,又那么累,让我们随着音乐再读课文,读给我们亲爱的妈妈。(课件:音乐《摇篮曲》。) 设计意图: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强化个性体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4、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出示插图“母子午睡图”,指导学生观察插图。 (a)、你特别想对图中的孩子和妈妈说点什么? (b)、你想对自己的妈妈说什么? (学生自由说一说) (c)、关于妈妈,你还想写些什么?课下认真观察,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在你的小本本上写一篇关于妈妈的小文章,读给自己的妈妈听。 设计意图: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语文空间。 5、课外阅读:歌词《疼爱妈妈》。 一颗心融化着酸甜苦辣,一双手每日每夜忙活着家,泪水肚里咽,零钱省着 花,一把情一把爱把儿女拉扯大。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替家里操点心,帮妈妈干点啥。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疼爱妈妈就是听妈妈话。 一颗心紧围着春秋冬夏,一双手风里雨里遮挡着家,香的给婆婆,甜的给娃娃,一把情一把爱把日子过成画。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替妈妈操点心,陪妈妈说说话。疼爱妈妈,我疼爱妈妈,疼爱妈妈就是听妈妈话。 板书设计: 弯弯的眉 红润的脸→美丽 妈妈睡了{ 微微的笑着→慈祥 } 干了好多活儿 累了、乏了→勤劳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通过两则谜语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归纳能力,观察能力。培养猜谜的兴趣, 寓教于乐。 2、学习生字:语、间、颗、黑、猜、瞧、片,并注意笔画笔顺;学会文中量词在语言 环境中的运用;注意区别形近字。 3、体会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4、能流利朗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通过两则谜语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归纳能力,观察能力。培养猜谜的兴趣, 寓教于乐。 2、学习生字:语、间、颗、黑、猜、瞧、片,并注意笔画笔顺;学会文中量词在语言 环境中的运用;注意区别形近字。 教学难点: 1、体会比喻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2、能流利朗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7 课《谜语》(板书课题)。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谜语?在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认识几位“新朋友”,这些生词都是在课文中出现的,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二、学习生字 (拿出事先写好生字的小黑板) 1、第一个字,我们每天上课都要遇到,大家说说在哪里可以找到呢?对,我们在课本封面就可以看到这个是“语文”的“语”,再来看老师的板书,这也是“谜语”的“语”。它的偏旁我们已经学过了,大家说是什么偏旁呢? 下面我们拿出纸笔,跟老师一起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好,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2、下面我们再来看这个“门”字旁的字,它中间是什么字呢?这个“间”是由“门”里面一个“日”组成的,是“中间”的“间”。谁能用这个字造句子? 下面跟老师一起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好,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3、这个字我们来观察一下,是由“果”和“页”组成,就变成了“颗”,“一颗糖、一颗星星”。谁能用它来造句?那么它的偏旁是什么呢?这个字是“页”字旁,我们见天又学了一个新偏旁。来我们先把这个新偏旁写一遍。 下面跟老师一起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好,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4、这个字是四点底的,它是白的反义词,就是黑。那么我们这里什么东西是黑的呢? 大家注意了,黑的里面不是一横,里面是一点一撇。 下面跟老师一起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好,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5、我们再来看这个字,这个字的右边是“青”,我们是学过的。那么它的左边是什么呢? 这是一个新的偏旁,叫做“反犬旁”,是由犬字变化而来的,但是它的样子和犬已经不一样了,同学们先跟老师来把偏旁写一遍。我们再把整个字来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这个就是“猜谜”的“猜”,谁能拿它来造句呢?好现在随老师来“书空”一遍。 6、我们知道这个字是和眼睛有关的,它是“目”字旁。我们平时说的“瞧一瞧,看一看”就是用了这个“瞧”字。它的左边是“焦”,但是“焦”是四点底的,我们能不能说“瞧”是“四点底”呢?同学们要注意区别,“瞧”是“目”字旁的。 下面跟老师一起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好,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7、这个字笔画比较少,谁能来说说什么东西是一片一片的呢?下面跟老师一起写一遍(在黑板上一笔笔慢慢写出)。好,我们再来“书空”一遍。 三、初读课文 1、学了上面的生词我们就可以看课文了,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 2、这里有两个谜语,大家猜猜看答案是什么呢? 3、好,同学们回去想一想,为什么答案会是眼睛和耳朵而不是其他的呢? 4、作业。 把生字每一个写三遍,每一个生字组一个词,每个词也同样写三遍。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老师问了个问题,请同学们回去思考的“为什么答案是眼睛和耳朵呢?”同学们怎么看出来的呢? 二、分析课文 1、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同桌同学的眼睛,你都能发现什么?“上边毛,下边毛”指的是我们的睫毛,中间是我们的眼珠,是什么颜色的呢?再看看是什么形状的呢?那么它和我们遇到的葡萄像不像啊? 前面的几句话,“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把我们眼睛的最基本的特征都讲出来了,所以我们同学能很快猜出他说的是眼睛。 2、“中间一颗颗黑葡萄”这句话,用了一个修辞方法,它叫做“比喻”。就是把一样东西比做另一样东西,把眼睛比做葡萄。当然两者必须有相似之处,就像眼睛和葡萄他们的形状是一样的,而眼睛是黑的,黑葡萄的颜色也是黑的。下面我们请同学也模仿它的样子来造句子,运用一下比喻手法。 3、“猜不着,请你对我瞧一瞧”同学们是用什么瞧的呢?对了,是用眼睛,所以这句话给同学们一个小小的提示,大家发现了吗? 4、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谜语。这个谜语和上面那个很像,谁能做做小老师来分析一下?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同学们把小提示找出来了吗?大家再来互相观察一下。 三、课后练习 1、(板书“棵”、“颗”)这两个字的发音是一样的,而且也很像,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呢?第一个是“木”字旁,第二个是“页”字旁。这我们在上节课已经学过了。 第一个“木”字旁是用来修饰树木的,我们可以说“一棵树”。谁来用它造句子? 第二个“颗”我们上节课举过例子,“一颗糖、一颗星星”,这个颗一般是用来修饰 圆形形小颗粒的东西。如:“一颗珍珠、一颗牙齿”等,谁能用它来造句子呢? 下面我们来做题目。 2、(板书“坐”、“座”)这两个字的发音也是一样的,而且也是很像,那么我们该怎么区别他们呢? “坐”是个动词,“座”是名词。所以我们说“请坐”(板书)时要用“坐”,“座位”(板书)时用“座”。我们请两位同学来造句。 好下面我们来做课本中的题目。 3、我们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量词,如:一位学生,一把椅子,一块黑板。下面我们就来做题,这些我们平时遇到的词的搭配是需要我们用新去记忆的,我们要用得合适。 4、试背诵课文。 5、作业。 背诵课文,复习新词,预习下一课。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