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
范文 |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1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P65练习十一的13T到17T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 25+770+921+832+9 2+5559+94+669+91 38+767+443+279+7 2、听算 60-3050-4063-386-6 45+459+104+5863+8 3、填空:(课件出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练习十一的习题 1、计算练习: 23+775+98+23 56+950+548+6 76+542+505+44 先说计算过程,在写得数。 2、练习十一的第14题 要求:(1)、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2)、现在一共有多少架飞机?怎样计算? (3)、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3、练习十一的第15题 要求:自己看图,理解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4、课件出示第16题,比一比谁算的又快又对。 57+86+5625+70 42+671+97+80 80-6068+515-9 9+7237-448-6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的第17题。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后独立计算。 四、思维训练 读题,解答P66面的思考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2教学内容: 练习课(练习十二的4—13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的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的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2、从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正确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练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32-546-929-862-40 50-645-3024-591-7 指名学生说一说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以巩固学生的思考过程。 二、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用夺红旗的游戏来练习第四题, 比一比,谁能又快又对的算出来? 集体记时,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独立完成第5、6题,后集体订正。 3、课件出示第7题。 要求: (1)仔细观察图画,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2)想一想这是要干什么?家长和椅子有什么作用? (3)还缺多少把椅子?你能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吗? (4)列式计算,后集体订正。 4、完成教科书上P70的第8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么算的,再独立计算。 5、用游戏的方法完成第9题 用游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巩固学生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6、完成P70的第10题 这种同数连减既有助于帮助学生熟练的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口算,又为以后学习除法做准备。 三、独立完成P7011—13题 四、思考题独立完成。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3教学目标 通过对100以内加减法算式算法的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熟练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课本第81页第1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加?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2、出示课本第81页第2题。 观察:那些算式中的7和2可以直接相减?说明理由。 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说说57-9和75-9你是怎么计算的? 3、出示课本第81页第3题。 说说每道题的计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独立进行计算。 (二)巩固练习。 1、练习十九第1~3题。 2、练习十九第5题和第9题。 3、练习十九第11题。 4、练习十九第13题 独立计算,汇报。 (三)课堂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4一、口算竞赛,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首先我们进行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口算卡片,划线的题自己是怎样想的。) 60+30 50+8 16+3 30+40 13+5 18-6 80-20 12+5 2、激情导入:通过口算,老师发现大家对以前的知识掌握得特别棒,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相信你们一定会表现得更出色。老师这儿有许多漂亮的标志,要奖励给大家呢!) 二、观察信息图,提出问题。 1、孩子们,全运会快到了, 学校号召大家进行绿色环保活动,来迎接全运会的到来。你们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2页,仔细观察,你发现了有关这些内容的哪些数学信息? (生答,师电脑出示:已经挂了26个牌子,还剩3个没挂。 已经浇了23棵花,还剩20棵没浇。) 2、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你能根据屏幕上的这些信息,提出一步计算的问题考考大家吗?(生答) 大家真会动脑筋,提的问题很有价值,孩子们,你想自己动手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吗?(电脑出示:“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一共要浇多少棵花?”若有生提出其它问题,如:减法问题,放入问题口袋中。) 三、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红点1(两位数加一位数) 1、找信息:那么,要解决 “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 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指生答,齐读) 2、列算式: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列出算式吗?大家同意吗?(板书26+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说师用磁性教具演示。)真会解决问题,谁能边说边演示一下?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那“一共要浇多少棵花?”谁能列出算式?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进行奖励。) 3、算得数: ⑴大家真了不起,自己列出了算式。现在,你想知道“26+3”怎样计算吗?自己动脑想一想,借助你面前的小棒摆一摆,然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小组长认真组织,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多!(生交流,师适时进行指导) ⑵组织全班研讨: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交流一下?(2、3个同学,边说边用教具演示,重点说明:26+3一式中,3为什么和6相加。)(师选择性板书,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进行奖励。) 4、灵活选择算法。 ⑴练习:你们真聪明,用不同方法计算出了“26+3”。下面用你喜欢的方法口算几道题好吗?(出示:23+2= 51+8= 53+3= 62+7= ) ⑵交流计算方法,指导灵活选择算法:23+2、53+3用数的方法比较简便,而51+8、62+7要先把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再加几个十,比较简便。 ⑶小结:这位同学能够自己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在以后的计算中,我们要向他学习,哪种方法简便,就用哪种方法。 (二)红点2(两位数加整十数) 孩子们,刚才我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学具,自主探究,明白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大家有信心一鼓作气探究“23+20=”的口算方法吗? 1、先自己独立思考,用小棒摆一摆或者用计数器拨一拨,然后同位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看谁能用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师巡视并参与学生活动,注意鼓励学生动手用学具摆一摆或在计数器上动手拨一拨计算过程。) 2、交流:谁想上台来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边说边演示)大家同意吗?你能说说为什么先用“20+20”吗?(强调:20中的2表示两个十,所以要和23中的2个十相加) 。谁有不同算法? (根据学生回答择优板书计算方法。) 3、练习:大家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口算两道题,好吗?(电脑出示:35+60= 57+20= ) 请听好要求,先自己口算,再同位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有困难的同位互相教一教。 4、指生交流方法。 (三)对比练习,抽取规律。 1、大家表现得太棒了!小猪欢欢看大家这么聪明,又给大家带来了几道题,你想开动小脑筋,挑战一下吗?(电脑)(你们可以口算,有困难也可以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21+6 5+42 21+60 50+42 2、指生说答案。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4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若有困难,指导先竖看,再横看,重点让学生说计算方法。) 4、(对表现好的同学及时进行奖励。)真是个了不起的发现。谁再来说一说?。 5、小结: 刚才才我们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你能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这个方法吗?(根据回答,板书:个位与个位上的数相加,十位与十位上的数相加。)应用这条规律,我们可以在计算时做到又对又快,大家想试一试吗? 四、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1、拿出作业纸,自主选择作业纸上的题目进行练习,(作业兼顾各类学生,第1题口算题,第2题选做题。)一会儿我们要按书写质量和做题正确率进行评价。 2、对照屏幕同位互批,小组评价。 五、总结全课,反思体验 1、谈收获,评价自己表现。 同学们,一节课的时间就要结束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真棒,除了学会的知识,大家能评价一下自己的表现吗?引导学生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同位互助等方面评价自己表现。) 2、小结:评价得真好,老师真为有你们骄傲。孩子们,这节数学课结束了,可是保护环境的任务并没有结束。让我们携手,把祖国建设成美丽的绿色家园,来迎接全运会到来,好吗?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5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9,121,122,123,124页上的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蓖ü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2蓖ü复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对加减法计算方法整体认知结构。 3痹诟聪肮程中掌握一些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进行知识的和复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过程 一、从整体了解所学内容 教师:同学们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时,学习了哪些内容? 指导学生说出100以内的加减法包括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加、退位减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0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法整十数加整十数 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 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100以内的减法整十数减整十数 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 两位数减两位数 退位减法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师:这节课我们从这样几个方面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第121页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要求学生对照自己做的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引导学生说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了,并且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一起来把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填在表中。 出示下表,教师引导学生填表。 学生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归纳。 如果学生不能找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可以作以下的引导: 教师:我们在计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想一想在减法计算中,也需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吗? 学生意识到也是要对齐相减的。 教师:所以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后再计算,就是加减法计算方法相同的地方。除此之外,它们在计算方法上还有相同的地方吗? 引导学生把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第二条进行比较,很容易发现这一条也是相同的。 教师:还有哪些地方不同呢? 学生说出两种计算方法的不同点。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完善 中的内容。相同点不同点100以内的加法100以内的减法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从个位加减起个位上的数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十位退1作10,再减 教师: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时候,就要这样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凡是计算错误,可能是粗心,也可能没有按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我们看看这样几道题。 在表下面出示。 38 +6 9872 -16 6638 +27 5598 -6 38 教师:这些题错在什么地方?你们掌握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衡量一下,看能不能找出问题在哪个地方? 学生说错误的原因,第1,4题是没有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加减,第2题是退位后在十位上的数相减时没有还借的1,第3题是十位相加时没有加上进上来的1。 教师:上面这些错题都很有代表性,同学们计算时要注意按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进行计算。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121页第10题和第122页第11题,完成后集体订正。 三、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方法 教师:前面我们复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计算方法,下面复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到口算呢? 指导学生说出计算比较简单的计算题时,一般采口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对了。口算比较方便,计算起来也比较快,但是口算只适于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哪些是比较简单的计算题呢?对每一个同学来说理解得不一样,有些基础好的学生,比较难的题目他也认为比较简单,对于一些基础差一点的同学来说,这些题目就比较难了。所以,同样一道题,有的同学选择口算,有的同学选择笔算,这是正常的。不过基本的口算方法每个同学都要掌握。怎样才能又快又对地进行口算呢?我们还是在练习口算过程中来口算方法,请同学们完成第119页第5题。 学生做题,教师做必要的指导。 教师:都做完了吗?你认为这些口算题可以分成几类? 引导学生把这些口算题分成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三大类。 教师:也就是说,这本书要求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都要求口算。下面想一想,20+40,80-30怎样口算的?你能说一说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应该怎样口算吗? 引导学生说出20+40,80-30的计算方法以后,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归纳为想一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如计算20+40时,想2+4=6,所以20+40=60。 教师: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又该怎样口算呢?以9+35和84-80为例,说一说这两类题的口算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口算9+35时,想9+5=14,14+30=44;口算84-80时,想80-80=0,所以84-80=4。 教师:怎样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口算方法是先想一位数或整十数加在两位数上的哪一位,然后再按一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进行口算。 出示第123页第15题,引导学生口算的方法进行口算。 四、复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教师:请同学们计算23+28+19,93-27-18,35+28-44。 学生计算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让学生说出这些计算要分两步,第一步算出前两个数加减的结果,再这个结果与第三个数相加减。 教师:这种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应得非常普遍,请同学们翻开书第124,125页,完成书上第16,17,18题。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 五、课堂 教师: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6一、单元教学内容: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单元教材分析: 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最好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会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现和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各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 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教学过程中,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靠动手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以具体事物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方法内化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组织好学生的练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讲究练习的形式。 2、要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3、多进行口头练习。 4、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3、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五、解决重难点的策略: (1)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 (2)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六、单元课时安排: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 教学内容:课本第62页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退位。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方法。 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1、例2联欢会场景 2、学生准备4捆小棒,每捆1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算。(黑板或卡片) 20+4032+1040+4856+30 42+75+234+648+51 2、小结: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导入新课。 教师:(课件出示联欢会场景图)显示几个小朋友把纯净水搬来放在桌子上。 “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班要召开联欢会,老师想给每一位同学准备一瓶纯净水。如果我们班有33人,买回一箱只有24瓶,不够分,老师另外又买了9瓶,现在一共有多少瓶?够不够分给同学们?请大家列式。 学生出示算式:24+9 2、动手动脑,探求方法。 教师:24+9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大家两人一小组用摆小棒的方法想一想24+9该怎样计算?[根据算式摆小棒] 学生:动手操作后,请个别小组上来汇报操作过程和计算的结果。(投影) (1)点数法。 生1:我们利用点数小棒的方法:24根,25根~~~33根。 生2:我们利用点数数字的方法:24、25、26、~~~33。 (2)凑整十法。 生1:把9根小棒分成6和3根,拿出6根与2捆4根凑成2捆10根小棒,可将10根捆成1捆,也就是3捆。再加上剩下的3根,一共是3捆3根,即33根。 生2:先算24+6=30,再算30+3=33。 学生汇报,教师同时板书:24+9=33 教师指名说说此种计算方法。 小结:先将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跟剩下的数相加。 (3)进位加法。 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课件设计有把4根和9根合在一起,并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的动作。 学生汇报,教师同时板书:24+9=33 教师指名说说此种计算方法。 小结:先拿个位数相加,得出结果,再跟整十数相加。 4.尝试。(课件) (1)出示“做一做”中的3道题。 教师:独立计算后,与你的同桌结队,用你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说出任一题的计算过程。 (2)交流:请学困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5.小结。 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的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儿歌:两位数加一位数,先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练习:出示“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2、练习十一第5题。让学一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材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学习到了什么? 如何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学生说计算方法。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7教学内容:练习课(P648T至12T) 教学要求: 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练的进行口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小做事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学准备: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看卡片开火车,说出结果 23+775+98+23 56+950+548+5 79+542+505+44 2、听算,全班计算,后集体订正 9+276+276+30 9+3014+654+5 36+546+333+7 3、指名说一说:9+30和36+5你是怎么样算的? 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二、自主练习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的第8题。 要求:1、先口算,在填空。 2、指明说出计算方法。 3、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2、游戏——小小邮递员 比一比,哪个邮递员送的又快又准! 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练习十一第10题,6连续加6,每次加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要求:1、小组里口说结果。 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你是怎么想的? 3、仔细计算,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三、作业设计 练习十一的第11题, 要求:1、先说出图意,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2、独立计算。 联系十一的第12题。 注意:先计算在比较大小。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