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
范文 |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成语积累训练。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圆明园的毁灭》最后一段,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情感态度: ⑴有感情朗读课文。 ⑵习作训练。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成语接龙,分类成语 二、复习导入 导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三、学习新知 1、板书课题。 2、《学习指南》提出学习要求。 3、学生自主学习第五自然段。 4、合作交流: 不明白地地方和你的收获。 5、学习成果汇报: ⑴说话训练: “先……再……最后……”;“不仅……还……” ⑵换词法学习: “凡是”,“统统”,“任意”。 6、朗读指导。 7、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断。 8、说话训练: 你想说点什么? 9、朗读。 10、质疑: 圆明园到底毁灭了些什么? 11、导读第三,四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1、读“雨果赞名园”。 2、写作提示: 你想学学大文豪雨果吗?你能为让全人类魂牵梦引的圆明园写点什么吗? 3、片断写作练习。 4、片断写作展示。 五、小结,作业布置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2在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足足建造了151年,动用了千千万万的人力物力,凝聚了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它就是——圆明园。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它的名字。 但是,就是这样一座完美无缺、超乎人类想象力的皇家园林却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给毁灭了。板书:的毁灭 应该怎么读? 指名读,齐读。 过渡:那么,圆明园是怎么毁灭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 初读 自由读课文,要求: ⑴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度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想一想: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检查字词: 交流反馈:引导:同学们,被英法联军毁灭的,是一个怎样的圆明园? 板书:举世闻名 过渡:总的来说,这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那么它凭什么举世闻名呢? 精读 (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圆明园凭什么举世闻名? (二)、交流:凭建筑宏伟 凭文物珍贵 过渡: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明园,去感受它宏伟的建筑,迷人的风景吧! (三)、学习第三节 1、这段文字中,描写的景物很多,运用的词汇很丰富,好好地读一读,好好地记一记。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来检查下你的读书情况。谁来读一读这部分文字? 板块一:风格各异的建筑 1、自己读一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A、句式对仗工整 B、用了“有……也有……的句式” C、建筑风格有对比。 引导:如果把金碧辉煌的殿堂比成贵妇人的话,那么玲珑精致的亭台楼阁就是——窈窕淑女,小家碧玉,金枝玉叶。 引导:如果把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看成是繁华都市的.话,那么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也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你置身在如此美丽的山乡村野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呢? 2、课前老师把这部分文字改了改,请你自己好好读一读,想一想:你更喜欢哪句? 3、是啊,同学们,圆明园的建筑真是风格各异,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热闹的买卖街,也有宁静的山乡村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板块二、仿照名胜 诗情画意 同学们,圆明园的景物除了风格各异,园中还有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有——,有——,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有——,有——。 想看看这些景物吗?播放图片,教师旁白。(要求:用眼睛仔细地看图片,用耳朵认真地听老师讲解,看谁能把这些美景全都记下来。) 用“有_____,也有____”句式说话:圆明园中,有_____________,也有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这么美的景物,你想把它们留在心中吗?就让我们好好地来读一读吧! 板块三、西洋景观 同学们,圆明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播放图片,介绍西洋水法。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 板块四、作者感叹 1、同学们,面对这些风格各异的建筑,面对这些美轮美奂的名胜古迹,面对这些如诗如画的景致,面对这些雄伟的西洋建筑,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漫步园内——,流连其间—— 2、同学们,这么多的美景,我们要慢慢地走,细细地看,久久地回味,漫步园内——,流连其间——。 (四)学习第四节 1、同学们,圆明园不但风景迷人、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引读:有上自——,也有下至—— 2、你知道圆明园收藏了哪些珍贵文物吗? “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的行书作品《仲尼梦奠帖》、张旭的《古诗四帖》、怀素的《论书帖》、宋徽宗的《瑞鹤图》这些作品总估价近20亿元;据资料显示,当时圆明园内收藏的文物超过150万件,这些只是圆明园中的九牛一毛而已。 3、反复读: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五)整合3—4节 1、同学们,读着圆明园就像读着一首精美的小诗,那么美好,那么令人震撼,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禁为拥有如此伟大的工程而骄傲,而热血沸腾。课前老师把3—4小节改编成了一首小诗。让我们一起自豪地来读一读吧。 2、同学们,假如此时此刻,你置身在圆明园中,面对看不完的宏伟建筑,面对数不清的珍贵文物,你最想说什么? 相机板书:骄傲 (六)学习第5节 1、圆明园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奇迹,但是,这个奇迹已经不复存在了,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他们一把火把圆明园烧成了一片灰烬。 板书:化成灰烬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第五节,边听边想象当时的画面。我们永远忘不了这一天…… 3、听了以后,你的心情如何? 相机板书:悲愤 4、自己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字词让你难受,让你悲愤不已? A、凡是,统统掠走:贪婪的丑陋嘴脸,强盗。指导朗读。 B、任意破坏、毁掉的是什么?(奇珍异宝,无价之宝,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指导朗读。 C、这一烧,烧毁了什么?(心血,智慧结晶,灿烂文化,自尊)留给我们的又是什么?(仇恨,悲痛,屈辱) 指导朗读。 D、虽然英法联军把圆明园烧成了灰烬,但是他们烧不毁的是?(罪证,振兴中华的决心,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污点,这段屈辱的历史和一个民族的觉醒) 同学们,正是英法联军的这把火,从此,没有了,也没有了……(出示课件) 5、是啊,这一切都没有了,这一切都化成了一片灰烬,举世闻名的圆明园被彻底毁灭了。让我们拿起书本,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一起来读最后一节。 6、同学们,任何一个中国人读了这篇文章,心里肯定有很多话要说,想一想:你想对谁说?给大家2分钟时间,可以自己独立想,也可以同桌合作商量,待会请你来说。 7、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我最后送大家8个字: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学会课文14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 ⑵把阅读、感悟和想象结合起来,在网络环境中,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 2、能力目标: 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⑵培养学生的归纳抽象能力和网上获取信息、整理、加工信息的能力。 ⑶通过人机交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⑴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当年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⑵在网络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用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用精炼、准确的语言介绍它被毁灭的经过,前后内容一扬一抑,一美一惨,爱恨交织,抒发了强烈的情感。 由于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是本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部分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学生对新鲜事物注意力持久,并已初步掌握了word基本操作及上网浏览、上网搜索信息、网上交流的能力。同时,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他们在一种新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积极性较高,他们善于探索,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实施教学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建构将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具有人文的网络环境,可以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1、教学策略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把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惨遭毁灭的经过真实地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效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教学策略二: 让学生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整体感知课文,操作鼠标按课文叙述的先后顺序调整三幅图的位置,理清文章脉络,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利用网络的评价功能统计学生的正确率,直观展示。 3、教学策略三: 提出任务,自主学习,交互学习。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之后,提出探究的问题,教师归纳整理,向学生呈现任务,作出必要的说明。学生明确任务和角色,点击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语音交流,文字交流,实现交互学习。在同伴互教,小组讨论等协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创新的精神。共4页,当前第1页1234 4、教学策略四: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传输、广播、评价的功能,对探究问题进行反馈交流,让全体学生从中学习到自己没有研究到的学习主题;让学生相互浏览各自利用网络提供的图片资料制作的电子板报,实现资源的共享,达到深刻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强烈情感的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与评析】 一、导语揭题 曾经有一座园林,花了150年的时间才建成,像仙境一般美丽,像阿里巴巴的宝库一样收藏了世界上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最壮丽的园林,它就是圆明园。我满怀希望地来到它的跟前,却看到了──一片废墟。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明园的毁灭。 评:教师以抒情的导语凸显圆明园过去的辉煌,利用情感的强烈反差使学生进入预定的情绪,产生学文的浓厚兴趣。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朗读课文,看录像,边看边听边想:课文按顺序写了哪几个内容? 评: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能够把圆明园的辉煌景观和遭毁灭的经过真实地再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形象感知,融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之中。 2、学生点击“顺序”,按课文叙述的先后顺序点击鼠标调整三幅图的位置。学生操作完成,教师转播一个同学的作业,让他说说课文依次写了哪三个内容,然后公布全班的正确率,进行评价。 评:学生初步感知课文之后,按课文叙述的先后顺序点击鼠标调整三幅图的位置,理清文章脉络,抓住文章的重点内容。网络的评价功能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准确的评价,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重点探究 1、学生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教师梳理,归纳显示: 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⑵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评:这是“任务驱动”环节,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向学生呈现任务,作出必要的说明。 2、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点击有关内容认真阅读,结合问题找出相关的语句,把它们复制,粘贴到网上论坛。继续就不明白的问题在论坛上或通过耳麦跟同学、老师自由交流。 评:学生明确任务和角色,点击相关内容,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语音交流,文字交流,实现交互学习。在同伴互教,小组讨论等协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协作和创新的精神。 3、交流反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评: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传输、广播、评价的功能,对探究问题进行反馈交流,让全体学生从中学习到自己没有研究到的学习主题,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交流,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总结延伸 1、制作电子版报:学生从图片库里找出一幅最适合表达自己感受的图片,把它复制,粘贴在word上,并在图片下方输入自己学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学生完成作品,浏览其他同学的作品,教师调阅几位同学的作品,请他们分别解说,抒发情感。 评:让学生利用网络提供的图片资料制作电子板报,使积蓄的情感得到抒发。又在网络环境中实现资源共享,交流评价。 2、教师总结,教育延伸。 五、布置作业 关于圆明园的资料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主上网查询,并参与有关是否重建圆明园的讨论。共4页,当前第2页1234 【完整课评析】 由于经验与知识背景的缺少,小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教师为其提供足够的支持,才能使这种学习真正绽开花朵,凝结果实。《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印证了这一道理。 一、积极地引导,保证学生的探究学习科学展开 在课堂里,提出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是学生探究活动的前提,但是它们不能是深不可测的,教师在引导识别这些问题上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使他们研究的问题更为集中深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为什么圆明园会被毁灭?”等探究问题明显过大,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很难完成。于是,教师把它们整理归纳为:“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从而把学生导向科学的探究领域,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又丰富又有价值的调查研究结果。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任务导引的第一阶段。学生明确任务之后,教师还得作出必要的说明。学生必须掌握基本知识和步骤,这些知识和步骤必须是便于检索和利用的,必须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样,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才能真正展开。 二、运用现代技术,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充足的必需材料 除了课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提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的展示功能、传播功能,让学生进入情境,在丰富的信息刺激下,顺利完成探究活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由于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当今学生对圆明园知之甚少,为他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良好的具有人文的网络环境,可以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从而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于是,教师特地为学生建立了圆明园的网页,有“名园概貌”、“名园风光”、“名园收藏”、“名园浩劫”、“名园论坛”等,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背景资料、图片资料、录像资料,化抽象为直观,把历史重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必需材料,促使探究结果顺利完成。 三、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使探究学习更为深入 通过自主探索,学生对获取的大量信息进行鉴别、处理,对探求的问题有了自己的认识。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协作探究,以达到对问题的共识,使探究活动往纵深发展。协作探究是生生、师生、生组、组组之间的互动,学生是协作的主体,教师只是协作的组织者、观察者,可以参与交互,但只是辅导或辅助人员。《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开辟了网上论坛,学生可以以文字输入或耳麦交流的方式展开热烈而大胆的探讨,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寻求答案。由于学生身处网络环境下超文本技术创造的有声有色有形的动态多维立体情境,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大胆设疑,积极求证。如电脑屏幕上一下子出现了许多问题:“热闹的买卖街是什么样子的?真的在做买卖吗?为什么说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为什么侵略者能够在圆明园内胡作非为?”……学生纷纷点击视频资料来满足各种各样好奇的疑问,又将问题解决的答案发送到班级网络上。紧接着,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传输、广播、评价的功能,对探究问题进行反馈交流,让全体学生从中学习到自己没有研究到的学习主题,实现资源的共享。通过交流,探究的问题得到最终的解决。共4页,当前第3页1234 第二课时,教师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圆明园的毁灭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损失,这一损失能挽回吗?学生通过酝酿,提出重建圆明园的设想。如何重建?新建的圆明园如何整体布局?景物景观如何布局?失窃的珍贵文物在哪里?如何要回?等等。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师将学生分为三组协作探究。由于学生兴趣高,小组讨论热烈,形成多种设计方案。如第一组同学们的总体布局就设计了三种方案,第二组同学们的景物景观布置新颖别致,还将兵马俑、埃菲尔铁塔等国内外著名景观都搬进了圆明园,第三组同学们在老师制作的网页上找到了许多珍宝的去处,对如何收回珍宝这一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方案。 好风凭借力,助你上青云。有了教师积极的介入、指导与支持,学生必将在探究性的学习中更快、更好地发展。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4一 、教学目标 : 1、练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三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启发引导法;感情朗读法。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看老师板书课题。注意两个“圆”字不同,“毁”字的写法。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复习。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回想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展标。 下面我们细读课文,重点学习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抒发对圆明园的热爱和对帝国主义者的憎恨。 四、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什么? 2、再读,比较用两个“不可估量”比用一个感觉怎样? 3、回读体会。读出惋惜之情。 五、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朗读,大家思考:请你用简练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出示课件:圆明园平面图。观看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4、出示课件:圆明园示意图。理解“众星拱月” 5、相机板书: 布局 众星拱月 6、回读体会作者用词准确,清楚。读出布局美。 六、学习第三部分。 1、默读,用笔画一画这一部分可以分成几层,想想每一层分别写的什么? 2、学习第一层。 (1)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2)指名朗读,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景观? (3)再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 (4)相机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5)说说自己的理解。抓“金碧辉煌”、“玲珑剔透”。 (6)出示课件:“圆明园中,有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和山乡村野。”比较表达效果。 (7)相机板书: 景观 多而优美 (8)出示课件原句,回读体会用词的形象,有条理。读出喜爱之请。 (a指名读。b教师范读。c赛读。) 3、学习第二层。过渡语:我们再往下读,看看课文的第二层主要写的什么。 (1)出示课件:“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2)指名朗读。 (3)再读,想想课文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 (4)听读“园中有许多景物。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武陵春色、海宁的安澜园,蓬莱瑶台、苏州的狮子林,还有西洋景观。”比较表达效果。 (5)自由朗读,体会一下作者写的有条理。 (6)出示课件:图片a平湖秋月、b雷峰夕照、c安澜园、d狮子林、e蓬莱瑶台、f武陵春色、g西洋景观 (7)看后有什么感觉? 相机板书: 爱 (8)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这些美丽的景物,读出喜爱之情。 过渡语:那么读了你有什么感受呢?指名说说。我们来看下面一层。 4、学习第三层 (1)出示课件:“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2)读读,说说你的理解。 (3)齐读这句话,共同体会一下这种美妙的感觉。 5、引导背诵。 (让我们把这么优美的语言积累起来,把圆明园的美景常留心间。) (1)教师引导: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一部分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出示课件(背诵提示): “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建造的。如————、————,————,————等。还有很多景物是————建造的,如———、————……园中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有如————,————;流连其间,仿佛————。” (3)练习背诵。 七、学习第四部分,分小组合作学习。 1、出示课件:“学习提示:a先读读,看看这一部分写了什么?b画出重点词语。c再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2、汇报。抓“上自……下至”、两个“最”字。 3、相机板书: 文物 多而珍贵 4、回读体会。 5、引导背诵。 过渡语:圆明园真美呀!它不愧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用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建造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看看主要写了什么。 八、学习第五部分。 1、速读。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地说说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2、再读,思考:侵略者采用了哪些手段毁灭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建造的圆明园的?找出重点词。 2、相机板书: 掠 毁 烧 3、朗读,看看课文是怎样写出来的? 4、出示课件:“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5、相机板书: 凡是 统统 实在 任意 三千多名 三天 6、回读,体会语言的准确,生动。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 7、出示课件:被毁灭的图片。(四幅) 8、你们看后有什么感受。 相机板书: 恨 9、有感情地回读第5自然段。带着憎恨之情读出侵略者的贪婪与野蛮。 出示课件:“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九、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十、作业 :讨论:你同意在圆明园的旧址上重建圆明园,恢复它的原貌吗?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5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愤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激发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被毁的屈辱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通过读文、感悟、想象,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 教学准备: 火烧圆明园的电影片段、多媒体课件、相关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质疑,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区分“圆”与“园”,注意“毁”字的部件组成)。 2、齐读课题。读完课题,你能想到什么?有什么疑问吗? 3、同学(带着课前查找的资料)初步释疑。同学们,还有些疑问没有得到解决,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夯实双基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检查学生的读音和组词。 2、检查一些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三、初读课文,奠定感情基调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师:读了这篇课文,发现大家脸上的表情与刚上课时完全不一样了,现在我想问大家,你读了这篇课文,心里是什么滋味? 四、细读课文,了解圆明园昔日辉煌 1、师:同学们,为什么英法联军毁了一座圆明园会激起每一个中国人那么强烈的愤怒?到底这是一座怎样的园林呢?请大家到课文2、3、4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2、学生默读2、3、4自然段。 3、组织学生归纳原因。(因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不仅有宏伟的建筑,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过渡:对这么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大家想不想跟着老师一起去参观一下呢?) 4、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播放圆明园布局的动画,了解圆明园的布局,通过理解“众星拱月”词意来体会圆明园的面积之大。 (过渡:这么大的园林里面都有些什么景物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5、讲读第三自然度。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圆明园内有什么建筑。 (2)、指名同学回答。 (3)、假若要写尽园内所有景观,你认为还要多少个“有”?能在文章中找到理由吗? 师: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齐读最后一句。 请同学们随着老师一起观看图片,一起领略圆明园的无限风光。 (4)、师:同学们,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地保存着,你会以一种怎样的心情来读第三自然段?学生齐读。 (过渡:那么在这些让人美不胜收的建筑里,都装了些什么呢?请大家齐读第四自然段,在其中找答案) 6、略读第四自然段。(方法同上,然后播放圆明园内珍贵文物的图片) (过渡:然而,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灭了,让我们记住这天――1860年10月6日,端起书,再次读第五自然段,把我们的.恨、怒读出来。) 第二课时 一、历史再现,激荡情感。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圆明园,请大家一起(合上书本)回忆一下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 2、指名学生回答。 (过渡:就是这样一座堪称园林艺术瑰宝的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堪称建筑艺术精华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这两帮强盗无情地烧毁了。)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片段) 3、请同学们默读第5自然段,把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注意是一句话)画出来。 4、(1)、指名朗读画出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小组讨论。(英法侵略者大肆掠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肆意践踏我国文化艺术,犯下了滔天罪行) (2)、找出重读的词语:凡是、统统、任意,相机指导朗读。 5、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呢?(如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掉圆明园?当时的军队、政府在哪里?)先小组讨论解决,再师生互动。相机进行近代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 6、师: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当时中国科技的落后,致使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付之一炬,只剩下了几根残垣断壁,一片废墟。圆明园损失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请大家拿起书,齐读第一段,把你的惋惜和愤怒读出来。 二、回归整体,总体提升 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那么长的篇幅来写圆明园的美景?(起反衬作用,增强人们的惋惜和痛恨之情) 三、课外拓展,展开想象 如果你是当时的皇帝、大臣或士兵,你会怎么做?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举世闻名 化为灰烬 建筑精华 损失巨大 艺术瑰宝 惋惜痛恨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 1、理解 “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瑰宝、精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起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夕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板书课题 二、播放“圆明园毁灭”的录像 师解说:在北京的西北郊,我们的国家曾经有过一座美丽辉煌的皇家园林,那就是圆明园。然而,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1、圆明园被毁灭了,此时,我们不仅要问: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是怎样被毁灭的?侵略者是用什么手段毁灭圆明园的? (让学生提。) 2、从课前收集的材料中,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圆明园被毁灭的情况? (交流。) 3、那么,课文是怎样描写圆明园被毁灭的情景?请找出来,读一读。 (学生自学。) 4、你读懂了什么? (解决以上问题、谈学习体会、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5、朗读指导: ⑴ 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朗读这一部分? (学生谈。) ⑵ 指名读。 ⑶ 听录音,谈体会。 ⑷ 全班读。 三、过渡,教学“圆明园的辉煌”部分 作者高度评价了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当年的`圆明园是如何的辉煌? 读课文,把有关的内容找出来,按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自由读,再讨论。) 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1、圆明园规模宏大,有众星拱月的布局: (通过理解“众星拱月”来体会。) 2、景观美丽,有风格各异的建筑: (通过文中介绍的园中不同特点的建筑之美和漫步园内的感受,体会圆明园汇聚了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融合了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体会圆明园确实是世界园林奇迹,圆明园确实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圆明园中有如此美丽的景观,同学们能不能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处,展开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 (学生自由想象后发言。) 3、收藏珍贵的文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艺术馆: (通过理解“博物馆”和“艺术馆”来体会。) 小结: ⑴ 圆明园的过去是多么的辉煌。 板书: 辉煌的过去。 ⑵ 从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4、朗读指导: ⑴ 应该怎样朗读这一部分? (学生自由发言,师点拨总结。) ⑵ 听录音朗读。 ⑶ 学生分组朗读。 5、课外,同学们还收集到哪些关于圆明园辉煌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6、看到汇聚天下风光的圆明园的迷人景色,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畅所欲言。) 四、再放录像,讨论完成课后问题 过渡: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集中反应我国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精湛建筑艺术,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崇高地位的“万园之园”却被侵略者残酷毁灭了。此时,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1、假如此时,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同桌交流,自由发言。)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用较大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引导学生探究理解。) 3、学习第一自然段: (通过理解“不可估量”体会思想感情。) 五、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并背诵 【板书】 21、圆明园的毁灭 众星拱月的布局 掠 辉煌的过去 风格各异的建筑 毁灭 毁 (热爱) 收藏珍贵的文物 (仇恨) 烧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7【教学内容】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毁灭来叙述内容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识了圆明园,圆明园烧毁之前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呢? 二、学习新课,组织学生自学 1、上节课的学习,大家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将通过孩子们的自学进一步品读课文2、3、4段,感受圆明园的美。上节课,我们通过大家的推选,邀请了三位自学小组的负责人,他们在课前已经做好了准备,今天就将由他们带领大家进一步品读课文。请大家看自学提示。 2、请三位自学负责人到小黑板前,其他的同学也早就选好了自学的段落,请你们到自学小组负责人那里,进行今天的学习。 3、分组学习: 学生借助小黑板进行学习活动,并且汇报自己在自学中的收获。 4、按照学习小组的顺序进行汇报: 汇报时,由学习负责人选择参加汇报的同学,其他同学面向相关学习小组,听取其他组学习的收获。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点评。) 5、这三个段学完了,孩子们口中传出的,全是溢美之词,正是因为我们走进课文,用心去读了、才能真正领略到圆明园无穷的魅力。请你用你能用上的最美的词汇来赞美圆明园。 6、教师小结: 孩子们说得真好。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历经一百五十年才建成。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和智慧,多少稀世珍宝汇聚园中,才凝结成这座旷世名园。每一个细节,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匠心独运,每一处收藏都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听了孩子们的赞美,老师想用这样的词语来概括圆明园的美:美的心动!孩子们同意吗?读一读这句话。(美得心动。)一起读一读这三个段,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座让我们怦然心动的万园之园吧! (学生读2、3、4段。) 三、师生共学,体会课文首尾两段 1、上节课孩子们留了两个段给老师讲,老师也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讲好这两个段。今天我发现了,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孩子们走入课文,用心去品读课文,去感悟,我们只要能把自己融入课文,和作者的情感引起共鸣,就能真正读懂课文,这样,你们在课文学习中所能生成的东西远比老师能给你们的要多得多。 学生自读最后一段,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看到的侵略者的兽行读给大家听! (学生自读最后一段中的句子。) 我感受到了,孩子们在读句子的时候,把关键词读得太好了,老师来读也不过如此,我知道这是你们真正读懂了课文,并且很好地表达出了自己情感的结果。 2、孩子们读得太好了,似乎让我们每个人眼前都浮现出了这样的画面。(放映影片)看了影片,我看见很多孩子早已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都想说些什么,我们把自己的感情读入课文,这一次读书,你一定会和前一次读书不一样。(学生在读课文最后一段)圆明园随着侵略者狰狞的大火灰飞烟灭,再也不复存在了,这一个令人叹为观止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随着升腾起的烟雾永远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圆明园毁灭了,她曾经带给了我们多少美好的回忆,她的美让我们动心、动情,与美得心动相比,她的毁灭,给我们什么样的感受呢? 板书: 毁得心痛。 3、指导学生读好句子: 美得心动,毁得心痛!(读两遍) 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句话。 三次读书:想想圆明园宏伟的建筑,孩子们读。想想圆明园秀美的园林景观,孩子们再读;想想圆明园无数的奇珍异宝,孩子们再读。 4、课文主要写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整整三个段极力描绘了圆明园的美,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学生发言。) 5、教师小结: 正是因为圆明园太美了,所以美到了极点,她的毁灭就让我们痛到了极点,美到了极点,她的毁灭就让我们恨到了极点。当侵略者的火把圆明园变成一片火海的时候,他们可曾想到,每烧一天,我们五十年的心血,上千年的珍藏就化为了灰烬,当圆明园彻底被毁灭的时候,他们可曾想到这对世界文化史,对整个人类来说,是怎可估量的损失啊!读第一段。 【教师小结语】 圆明园的美景已经消失,我们痛失了圆明园,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无比的痛惜,留给我们的只是对侵略者无尽的痛恨。这把火可以烧毁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建造历史的旷世名园,却烧不毁侵略者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这把火可以劫掠走无数的珠宝玉器、妙笔丹青,却烧不毁中华民族的仇恨,更无法焚灭中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今天的学习就要结束了,今天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感受到了孩子们用心去读课文带给我的那份震撼,我想听课的老师也会被你们深深地感动。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只要我们用心去读,就能真正领略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最深最真的情感。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及毁灭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互动谈话、品词析句、读文想象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本课生字词。搜集圆明园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影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写课题,关注“毁灭” (一)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21课圆明园的毁灭)。注意“毁”的笔顺,区分“圆”与“园”,大家齐读课题,再读课题。 (二)课题中,哪个词引起了你的注意,让你更有感触?它是什么意思?(揭示毁灭,初步感知词义) 过渡:看来,大家都关注到了“毁灭”一词,那么,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自由读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找一找,课文哪些自然段描写了圆明园的毁灭。 【设计意图:把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书,改变被动地接受的局面,让学生进入积极的读书状态,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在思考中寻找答案。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 二、走进“毁灭”,感知“毁灭” (一)品读第5自然段,了解毁灭经过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你从哪些词语句子体会到了毁灭?你是什么心情? 2.请带着这份心情齐读这一段,哪些字词如匕首一样刺痛了你的心?更让你愤怒?(随同句子出示重点词:闯进、凡是、统统、任意等,谈理解,谈体会,指名感情朗读。) 3.链接“火烧圆明园”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侵略者强烈的恨。看完后你想说些什么? (二)图片展示,加深毁灭的印象,激荡情感 1.多媒体展示被毁后的圆明园。 2.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你所看到的吗? 过渡:这是我们对圆明园的印象,看看大屏幕,看看法国大作家雨果对圆明园的评价,完全不同,这是为什么?用你搜集的资料试着说说。想想,课文中哪些部分也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以点带面,在这个环节中把朗读、感受、体验、想象、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使其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充分感受毁灭,激发情感。】 三、重温昔日辉煌 (一)默读2——4自然段,初步感知昔日辉煌 1.这几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圆明园? 2.毁灭前的圆明园里面有什么?找出能准确概括的一句话。(明确过渡句的作用,板书:建筑宏伟;文物珍贵。) (二)圆明园精巧的布局 1.指名读第2自然段,这段讲什么?哪个词可以准确概括圆明园的布局? 2.出示圆明园的布局图,体会“众星拱月”意思。 (三)圆明园宏伟的建筑 1.指名朗读,我们看到了哪些景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针对你印象深刻的.一处景观说说你的感受,再带着感受读给大家。 3.师生配合读,和老师一起走进美丽的圆明园。(师读一句,生读一句,实现背诵。) 4.学生想象圆明园的美景,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多媒体展示各个景观,学生结合图片想象美景,指导他们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5.有感情的朗读第3自然段,把圆明园的美读出来。 (四)学生自学第4自然段,赏识文物,感受珍奇 (五)感悟评价,升华自豪之情 1.找出对于圆明园建筑、文物两方面的评价,再找出对它的总评价。 2.用关联词语巧妙连接这几句评价。 3.圆明园这么美,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六)思考: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过渡:的确圆明园的毁灭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痛,这把火烧毁了金碧辉煌的殿堂,烧毁了(学生续接,多媒体展示景观一一消失),还烧毁了人们的血汗,这就是我们关注的“毁灭”,这就是巨大的损失。(板书:昔日,今日) 【设计意图:“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我们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让学生在情感得到激荡的同时品味语言、积累语言。句子诵读扎实了,情感表达自然也淋漓尽致了。】 四、感受损失 1.哪一段评价这种损失?用了哪个词?释“不可估量”。(板书:不可估量的损失) 2.齐读,两个“不可估量”用在开头,你体会到了什么? 五、课后拓展,升华爱国情感 (一)出示资料《我们的国宝在哪儿》,激发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之情。 (二)课后小练笔:如今,走进圆明园,看见最多的就是这些孤独伫立的石柱子,这些石柱子在这里伫立了150多年,它们呜咽着,好像对天空诉说着什么?假如你正面对着这片废墟,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对谁说?想一想,写下来。 (三)课外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猛兽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试着整理下来。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意在让学生情动而辞发,这是借 助课外的资源,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内化的训练。把读与写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但抒发了孩子们内心的真情实感,而且从学习语言走向了运用语言,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建筑宏伟 昔日 文物珍贵 今日化为灰烬 不可估量的损失 【设计意图:板书应简明扼要,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生字,词语;交流小练笔;交流搜集的资料。感受中国今日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 (略)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面填一个词。 ________的圆明园 (出示课件11) (举世闻名金碧辉煌诗情画意建筑雄伟万园之园……) 二、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 2、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是怎样的?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句既是过渡句,又总领了全段。这样使段落结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3、“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板书:历史文化---珍贵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可估量。 4、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看一下资料:(出示课件13) 其价值难以估量。仅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xx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元人民币。 5、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 6、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就曾经在我们的圆明园中。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三、研读“毁灭”。(出示课件14) 1、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呢?请同学们阅读第5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第5自然段中出现的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10月6日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10月18日、19日写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两个时间点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发指。 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 重点感悟:(出示课件15)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体现出了什么? 板书: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2)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出示课件16) ①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 (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华民族的尊严) ②圆明园就这样在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损失吗? 四、品读体味(出示课件17)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板书:圆明园的损失巨大,无法估量 (2)这一句中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 板书:痛惜、痛恨、悲哀 五、感悟写法(出示课件18) 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 六、小结。 面对帝国主义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 2、预习《木笛》这一课。 板书设计: 略 教学反思: 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句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的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学来解决生字词、来把握课文的内容。同学们又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了整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课堂展示收集的资料的过程中,我的引导有不到位的地方,对部分应该深化的内容,没有深化到位。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0教学要求: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语言的理解,想象当年圆明园的样子并了解它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通过话题“要不要重建圆明园”引导学生了解过去,认识未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话题,引导参与 1、寻找切入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作者的感受如何?(翻开书)找出来。 2、提出话题:既然是损失,就可以把它找回来。所以最近有专家提出要重建圆明园,但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你们看呢? 3、引导参与:要什么自己的观点,就要有理有据。小组合作学习,读一读课文,然后交流讨论。 二、研究学习,感悟体验: 1、读完这一部分,你觉得需要重建吗?(①需要,因为美……②不需要,因为太宏伟,不容易……) 2、导: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只有了解过去,才能更好地认识未来,它美在哪? (一)教学“建筑宏伟”部分策略 1、学生汇报→出示第三自然段→你觉得哪儿最美,找出来美美地读一读。 2、指名读(圆明园中,有金碧……山乡村野) 师:有什么不明白吗?→教师简介“买卖街”→“山乡村野”明白了吗?→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和宁静秀丽的山乡村野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能读出来吗? 3、(评价:读得真美。)其实,在圆明园美无处不在。(还有吗?)→指名汇报(圆明园很多景物……) 这么美,怎么读呢?→练读→指名读→这些地方有没有去过?→啊!圆明园—真美啊!→此时你最想干嘛?!→怎么美呢?指名说→我真想情不自禁地再次赞叹:啊!圆明园—真美啊!→引读:所以,徒步园内……境界!→圆明园真可谓巧夺天工啊!指名联读这一小节。 4、引读第2小节。 圆明园中还有很多小园,分布……周围。 (边引读边展示:“众星拱月”的示意图) 5、小结并板书: 如此建筑宏伟,说(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是……损失!(板书:建筑宏伟,不可估量) 过渡:仅仅如此吗? (二)教学“奇珍异宝”部分策略。 (板书:奇珍异宝)←学生汇报自己轻轻读一读→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放图片音乐(是这样的吗?)→真是令人惊奇!能读出来吗?→指名读。 小结:如此之多奇珍异宝,怎能不说(引读):圆明园的毁灭是……也是……损失 过渡: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不可估量的地方厦宫,而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仅仅是残垣断壁。(出示) 我想,此时同学们一定有话要说,但是,我想我们暂时不要去描述,描述那段令人心痛的过去。就让我们把所有的情感化为沉沉的声音,好吗? 6、指名朗读→放录像→望着这熊熊燃烧的火焰,你想说些什么呢?→(是的,他们像野兽,比野兽还野兽;他们像豺狼,比豺狼还凶狠)齐读。 7、我们了解了圆明园的过去,学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对要不要重建圆明园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指名说。 8、教师总结:从1860—20xx,141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其实细细想来,要不要重建圆明园显得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牢记历史!为让火烧圆明园这样的悲剧永不重演,让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三、创设情境,笔练延伸 1、此时此刻,你一定还有千言万语在心头,把它写下来吧! 2、课堂反馈并适时总结:是啊!列宁曾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同学们,努力吧! (——此课曾获溧阳市小学语文优秀课评比一等奖)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1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屈辱的过去与今天的强大。 (2)以读激情,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段落,积累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读有关语句,领会句子含义;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它毁灭的过程,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课件出示插图)谁能告诉大家这是什么地方? 是的,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圆之园的圆明园。 (板书:圆明园)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圆明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根据个人感受答:美丽、举世闻名等) 可以说:(指名说,并出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既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听到这么高的.评价,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是多么地自豪啊!让我们带着这种自豪之情再来读读这句话。 (齐读) (二)朗读感受,体味辉煌。 那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能让人们如此地赞美它呢? 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一起走进昔日辉煌的圆明园,感受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吧! 1、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圆明园的园林和建筑呢? (指名分段朗读。) (根据朗读板书:有-----也有-----) 所以作者由衷地发出感慨漫步园内------ (齐读) 多美呀!想看看吗?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 (出示图片) 看了这些,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齐读) (出示: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除了这些精美而宏伟的建筑,圆明园里还有什么? (指名读第四段) (1)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那些文物? (2)理解上自下至 从先秦到清代,你知道有多少年吗?(2500) (3)这2500多年中,这圆明园内所拥有的文物能有多少? (生猜测) (出示资料:舍卫城,自康熙以来,每当皇帝、皇太后寿诞,王公大臣进奉的佛像都存放在这里。其中有纯金的、镀银的、玉雕的、铜塑的,年复一年,竟高达数十万尊。) 而这只是圆明园中的一座小城,而这只是一些佛像。想想圆明园中那么多的珍宝啊,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根据回答板书) (4)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让你们开开眼界吧! (出示图片,最后定格在铜首上) 这是圆明园那140多个景点内的一个小小的十二生肖喷水池上的3个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啊!而这只是圆明园众多宝物中的一点点啊!你觉得这些宝物除了数量众多,还可以怎样形容? (根据回答板书) (5)谁能用关联词说一说? (6)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当之无愧地说(齐读) (出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指导读好这一段) (三)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可如今,我们却再也看不到这博物馆、这艺术馆、这瑰宝、这精华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片废墟。 (出示图片) 那是因为(齐读最后一段) 圆明园被彻底地毁灭了。 (补充课题) 1、谁能告诉大家英法联军当年是怎样毁灭圆明园的? (指名读,出示句子: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1)统统掠走是怎么掠走?你能举个例子或打个比方吗? (2)任意破坏、毁掉是怎么破坏、毁掉? 仅仅是这些吗?老师这里有两段资料,是一位当年参加掠夺的士兵写下的。 (出示资料:为了夺取财宝,英法联军从四面八方冲进圆明园,有的搬走景泰蓝瓷瓶,有的抢走绣花长袍,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宝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珠宝,有的在宽大的口袋里装满了金条和金叶,有的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链。 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外,被他们糟蹋的东西更是不计其数,房子里的绸缎、衣服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可超过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砸碎镜子,另一些人凶狠的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的惨不忍睹。)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那就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段话吧! (指导朗读) 3、同学们,不仅如此,为了销毁罪证,他们还用火烧。大火(齐读) 4、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当年英法联军的暴行吧! (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 此时此刻,我们还能称他们为军人吗?他们简直就是一群(强盗),一群无耻的(强盗)!面对着这群强盗,面对着这熊熊大火,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来吧! (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5、大火连烧了三天,整整4320分钟啊!烧掉一幅历史名画只用几秒钟,烧掉一个建筑,只需几分钟。想想看,这4320分钟会烧掉什么? 是啊,烈火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齐读),也没有了----(齐读);没有了-----(齐读),也没有了-----(齐读);不仅没有了-----(齐读),还没有了------(齐读);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齐读)没有了,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那些上自(齐读)没有了,下至(齐读)也没有了。 (逐条擦掉刚才的板书并叙述) 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激动人心的)圆明园彻底地毁灭了。(指题目) 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按着题目直接写毁灭,而要写它曾经的辉煌呢? (这样的写更让读者感到惋惜和愤怒,起到反衬的作用。) 总之一句话:只有曾经拥有过,才能体会失去的痛苦!也正因为它那么的美好,我们才说 (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齐读) 这圆明园可是古代皇帝的家啊,英法联军就这么轻易地闯了进去,这座世界上最没的园林,竟然在大火中化成了灰烬。难道这样的损失也是可以估量的吗? (齐读) 这把火,烧毁了园林艺术的瑰宝;这把火,烧毁了建筑艺术的精华:这把火,烧毁了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历时151年才建成的万园之园。这样的损失是可以估量的吗? (生再次读)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这断壁残垣,你又想说些什么呢?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吧! (出示图片,并配乐《二泉映月》,学生写话) (交流) (四)总结升华 在我们祖国逐渐强大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过去屈辱的历史, 让我们永远记住一百四十多年前的噩梦,记住写在圆明园残柱上的耻辱,让我们永远记住历史告诉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强大、繁荣的祖国,使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齐读)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2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 一、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感受祖国的灿烂文化。 二、文章的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教学的又一难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 2.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段以及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构建话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雨果曾说过:“人们一向把希腊的巴特农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竞技场、巴黎的圣母院和东方的圆明园相提并论。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 圆明园因何有如此的美赞?我们引以为荣的圆明园又经历了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圆明园的昨天与今天。 [以雨果对圆明园的盛赞,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人们梦中的圆明园昔日究竟是怎样的辉煌?它是怎样毁灭的呢?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了解圆明园。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通顺。 [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概括能力。] (学生读书、思考,教师与个别学生交流。)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正音,学习生字。 a.认读生字与写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一些字的字音和字形。如“玲珑剔透”中“剔”读tī;“掠走”中的“掠”读“lüè;要注意“损”“宋”是平舌音,“侵”、“烬”是前鼻音,“统”的右边与“流”的右边不一样,不要多写一竖,可采用形近字比较等方法,指导写好“剔”、“瑶”、“侵”、“瑰”等字形较复杂的生字。“侵”要注意中间不可多写一竖。) b.体会词语的含义。 不可估量:“估量”是推算、计算的意思。“不可估量”这个词语说明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 众星拱月:圆明园的主园有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除三园外,还有许多小园。“拱”,环绕。“众星拱月”,无数星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描绘出了圆明园的总体格局。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玲珑”,精致灵巧;“剔透”,剔除多余的部分,使透空明晰。“玲珑剔透”,形容器物小巧玲珑,精致奇妙。 西洋景观:“西洋”,泛指欧、美各国。在长春园内,有一个景点叫“西洋楼”。这是一座西式宫殿建筑,建设风格为巴鲁克(洛特)式,楼房石柱的柱头柱身皆仿罗马式,庭院中的松柏树模拟欧洲几何图案修剪,围墙和道路铺装以及石雕陈设小品等也都是西洋式。第五句“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中所说的“西洋景观”指的就是“西洋楼”。这座西式宫殿建筑,占地面积达100多亩。 三.细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通过读书,你对圆明园有了哪些了解?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课文。 ⑴针对第二自然段 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指什么? (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这里指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 ) ②结合学生回答,flash课件演示: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课件标示出三园及周围的小园,弄清三园的大概方位及小园的分布情况,进而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分辨哪是“月”,哪是“星”。) ⑵针对第三自然段的内容 ①你知道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了这举世闻名的宏伟建筑?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②圆明园的哪些建筑给你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 请同学们自己潜心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 ③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学生静心涵咏文本想象画面后生生交流,有助于对文本的理解,加深体验。] ④请同学谈一谈,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你脑海中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来谈,感悟重点语句。) a、课件出示:圆明园中,有 的殿堂,也有 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 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 的山乡村野。 请仿照上面的句式用上“……有……也有……有……也有……”说一句话。 b、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①代表我们民族特色的建筑课文中列举了哪些? ②课文中没有介绍的景观还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吗? (同学们可以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和图片。) [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图片,既有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资料的能力。] ③指名读圆明园的景物,脑海里想象着画面。 c、当我们走进这样宏伟、这样精美的圆明园心中怎能不发出这样的赞叹——学生齐读: 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指名读这一句,相机鼓励有个性地读。 3.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欣赏、自豪、赞美之情。 四、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人们梦中的圆明园只有这些宏伟而精美的建筑吗?不!远远不止这些,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圆明园,欣赏我们的圆明园。 2.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在圆明园前填一个词。 ( )的圆明园 预设词语: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诗情画意、建筑雄伟 3.过渡: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 (教师引读,学生齐读。) 二、深入领悟圆明园的历史文物。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 2、“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指哪些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3、圆明园中的文物到底有多么珍贵,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价值?请大家读一读阅读材料。 课件:(出示图片、文字): 圆明园是世界上最雄伟、精美的皇家园林。园内珍藏着不计其数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金银珠宝,青铜礼器,古玩陶瓷,价值根本难以估算。仅原圆明园内海晏堂前喷水台上的4个生肖铜首,2000年的国际市场拍卖价就高达9000多万人民币。 4、这些价值连城的“圆明园”中的文化瑰宝飘零在世界各地的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哪些可以说一说。 5、这些名人字画,这些奇珍异宝曾经就在我们的圆明园啊!所以,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感悟语言,拓展文本,激发学生对圆明园文化的热爱。] 三.研读“毁灭”,激荡情感。 1.引导: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中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2、读了这段文字,你是怎样的心情? (愤慨、痛恨、痛惜……) 3、请读一读让你感觉到愤慨、痛恨、痛惜的语句,读出你的感情。 重点感悟: a、课件出示: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①同学们,这些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这些加点的词语更能体现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②请大家带着你对这些残暴的侵略者的愤恨读一读这句话。 b、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学生练读,教师范读 ,学生跟读。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读出悲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语气是高昂的;“一片灰烬”放慢速度,体会那种痛惜之情。) [品悟语言,以情促读,以读激情。] 4、同学们,圆明园中化为灰烬的是什么? (建筑艺术的精华,文化艺术的瑰宝,中华民族的尊严。) 这一切都在熊熊燃烧了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 过渡:圆明园就这样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损失吗?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体味“不可估量”的损失。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课件: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同学们,你们怎么理解这句话? (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估计。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惨重的损失。) 3、这一句话,连用了两个“不可估量”,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滋味? (痛惜、痛恨、悲哀) 4、指名读,齐读。 五、回忆课文,感悟写法。 这篇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篇幅却是描绘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谓匠心独运,课文大量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可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豪的圆明园却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更能激发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爱。 六、激荡情感,课堂练写。 1、同学们,老师这有电影《火烧圆明园》的一个片段,请你面对着这熊熊燃烧的大火,写出自己的话。 写的时候可以用上课文中一些词语: 举世闻名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不可估量 宏伟建筑 奇珍异宝 瑰宝 精华 灰烬 2、 播放《火烧圆明园》大火熊熊燃烧的情景,学生练写。 [利用积累的词语,扣人心扉的画面,激荡灵魂,练习写话,让学生直抒胸臆,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1、交流写话内容。 2、教师总结: 面对帝国主义曾经的欺凌,面对风雨中圆明园的断垣残壁,振兴中华、自强不息,我们责无旁贷! 板书设计: 21、圆明园的毁灭 宏伟建筑 ……不仅……还有…… 举世闻名 化为灰烬 珍贵文物 名人字画 奇珍异宝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3一.切点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那作者又是怎样的感受呢?(谁能用书中的话说一说) 师:圆明园里究竟有些什么?我们说它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 二.剖析课文 1、同学们自由读2—4段,采用读或讲的方式告诉大家圆明园里有什么? 2、学生汇报 3、出示句子:所以圆明园的的确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生齐读) 师:读到这里,作为人,你感觉怎样?谁能理直气壮,自豪地读一读这句话? 三.引读,欣赏画面渲染气氛 1、欣赏圆明园的美景 2、师:所以我们由衷地感慨(出示句子齐读(1)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2)圆明园也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3、师:我们也用“是······也是······”把这两个句子合成一句,那就是(齐读) 4、思考:圆明园里究竟有什么?(师:透过你所看到的,跳出你所体会到的,浓缩成一个词,那就是······) 5、师:原来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圆明园里拥有的是祖国的文化,也是世界的`文化,就是这个不可估量的文化,却成了不可估量大损失。那是因为1860年······(引读) 6、思考:你能用举例或用自己的理解讲讲英法联军是怎样掠夺的? 7、生汇报 四.播放录像 1、师:不仅如此,为了销毁罪证,他们竟放起了大火,大火笼罩整个北京城(播放录像) 2、引读:看哪,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成了一片灰烬,从此圆明园没有了(齐读)也没有了(齐读)没有了(齐读)也没有了(齐读)不仅没有了(齐读)还没有了(齐读)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那些上自(齐读)没有了,下至(齐读)也没有了。 3、师:一句话,这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化成了一片灰烬,圆明园什么都没有了,圆明园彻底地毁灭了。刚才我们用那么多那么多的时间去体会圆明园所拥有的不可估量的家产,可就这3天功夫却被毁灭了。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没有了什么,或按课题就写毁灭,而偏要写有什么,还有什么呢? 4、生讨论探究 5、师:亲爱的同学们,我想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记住的不仅是损失,留在心里的,引起我们思考的还应该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书131页,这是和我们同龄的学生读后的愤怒与惋惜,此时此刻,请你们拿起笔,任选一幅图题个字,题个词或写一句话,一段话。 6、倾听学生来自心中的愤怒与惋惜 五.总结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140多年前的这场噩梦,永远记住写在残留柱上的耻辱,记住一个教训,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因此,我们今天才会有勇气,才会有自信地走向我们的未来!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4【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想象圆明园的美丽与珍贵,明确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2、感受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3、学习课文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 2、体会圆明园毁灭之惨痛。 【教学用具】 1、圆明园图片。 2、电影录音。 【教学过程】 一、引探准备 1、检查预习,以旧引新: ⑴同学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课,来大家一起读读课题。 ⑵齐读课题。 ⑶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都知道了什么呢?读了其它各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呢? 2、导入新课: ⑴老师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想想你还有哪些没读懂的地方?请提出来。 ⑵生速读课文。 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引出“瑰宝”“精华”两个词的意思。 解释“瑰宝”就是特别珍贵的东西。“精华”是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3、解决学生在初读课文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珠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我们还得从它当年的布局看起。 二、引探过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⑴请生朗读第2自然段,思考,“众星拱月”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星”和“月”指的又是什么? ⑵指名回答。 ⑶用图片帮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圆明园的布局。 (出示图片。) 众星拱月本来指的是很多星星围绕着月亮,文中是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围在圆明三园的周围。 ⑷了解圆明三园的.分布情况: 我们知道圆明三园是由长春园、圆明园、万春园组成,那么他们又是怎样分布的呢?出示图片: 左边的园子是圆明园,右边的长春园,下边的是万春园,这三个圆子组合在一起,就是圆明三园。 ⑸了解圆明园的布局让我们再齐读这一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圆明园不光布局独特,那里还有众多的景观,请大家自由读这一自然段,看看都有哪些景观,并画上记号。 ⑵生自由读,并说说都有哪些景观。 ⑶各小组自由欣赏景观图片,并互相介绍自己所感兴趣的景观,读读你所感兴趣的句子,还可以想想这些景观都有哪些特点? ⑷生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景观,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⑸请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景观或所喜欢的句子。 ⑹谁能说说圆明园中的景观都有哪些特点呢?(多) 理解重点句: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文中用“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还有……”从这些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圆内景观很多。 ⑺除了多的特点外,还有哪些特点呢? 生:风格各异,珍贵。 ⑻范读本段: 是啊!这儿的景观真多,并且各有各的特点。漫步在这里真像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的名胜。想想怎样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呢?请你们听老师读。 ⑼齐读本段。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呢!为什么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谁能从书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⑵理解重点句: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上自”和“下至”是什么意思? ⑶从先秦时代到唐宋元明清有两千多年,经过这样漫长的历史时期,还能留下来,说明这些文物怎样? 生:很珍贵,也很多。 ⑷所以说它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当年园中的收藏品。 出示图片,演示园中的收藏品。 4、学习第五自然段: ⑴圆明园独特的布局,风格各异的景观,还有这么多精美的收藏品,我们能去北京看一看吗?我们又看得到吗? 生:看不到,因为他被毁灭了。 ⑵就是这样一座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毁灭了,到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些残恒断壁,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 (教师简介火烧圆明园经过,并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音片断。) ⑶听完录音,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自由说感受。 ⑷是的,这些侵略者很野蛮。我们再去读读书,书上的文字表达的更清楚。请同学们先试着读这一自然段。 ⑸师范读。 ⑹就是从这些词句中我们看出了侵略者的野蛮与贪婪,让我们读出侵略者的野蛮与贪婪。 你觉得怎样能表现出侵略者的贪婪,你就怎么读,还可以加上动作。 请生读。 三、引探实践 1、就是这样的一场大火,让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使我们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看过录像,读了课文,你还有哪些话想说? 2、生自由发言。 3、在我们的网站上有个留言板,大家可以打开留言板,写下你想说的话。 4、生读自己写的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15一、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凭借教材,我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原因有两个: 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文中“损、皇”等14个生字,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捧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词语的意思。 3.品读第2、3、4自然段,在品词析句中了解和感受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在品词析句中了解和感受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课前准备工作:PPT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搜集关于圆明园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胡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 2、将录象中雨果的话用文字形式出示 用雪松做骨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建神殿,那儿造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 维克多8226;雨果 1861.10 知道录像中的仙境是哪里吗?看着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2.让我们一起来写“圆明园”这三个字。(板书圆明园,朗读课题) 出示圆明园废墟图:然而,那仙境般的圆明园如今呢?它已不再是那豪华奢侈的皇家园林,也不再是诗情画意的一千零一个梦,更不是那令人神往的“世界奇迹”,它只是矗立在北京西北郊的几根残垣断壁,向我们诉说着一百多年前的那段屈辱的历史。 3、引出课题,边说边把课题补充完整。让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注意“毁灭”2字的朗读) (二)初读悟情: 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大声读,用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并感受字里行间所传递着的强烈的感情。 2.课文已经读完了,能不能告诉大家,此刻你内心最深刻、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痛惜的,仇恨的,气愤的等等) 师:是啊,圆明园的毁灭是我们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那么,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曾经是一座怎样的皇家园林呢?你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能不能用“圆明园是 。”这个句式来说一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贴: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学生回答的时候,也注意倾听他们读这三句话的语气,引导他们应用自豪的语气来读这三句话。(可以这样引导:找得很对,能读得更好点吗?嗯,这一次,我听出来了,你因圆明园的举世闻名而自豪。或者说:嗯,找得对,读得也不错。) 就让我们带着自豪、骄傲的心情一起来读这三句话。教师引读,圆明园是:学生接下去把这三句话读一读。 屏幕出示: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圆明园更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三)品读生情,感受圆明园“举世闻名”的价值。 师: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板书“举世闻名”。它凭什么举世闻名呢?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默读课文2、3两节,圆明园建筑宏伟表现在哪些地方?在课文中做做记号,圈圈划划,也可以写写旁注。 (1)学生自己读读画画,老师四周巡视一下,了解学生的情况。 (2)好,刚才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有些同学还在课文旁做了批注,现在咱们就来交流一下,谁愿意先来说说? 1.感受布局的独特,理解“众星拱月”的意思。 A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1)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语给你印象最深刻? 众星拱月,学生可能会从这个词体会到圆明园内建筑很多。然后教师出示圆明园的全景图给学生看,将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用红标记做出,指给学生看,并说,这三个园就是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周围这么多的小园就像星星一般围绕着它们,这就是——引学生说“众星拱月”。 (2)(此时可适时点拨学生:作者能说出这番话来,是站在一个什么地方看圆明园?山上,飞机上等。结论:本段是以俯瞰或鸟瞰的角度描写的。) (3)大屏幕上出示这个句子,能把这个句子读一读 ,读出你的感受? (4)还有补充吗?——面积很大。(视学生情况而定) 真会读课文,圆明园确实很大,据老师了解,它占地约5200亩,相当于650个我们学校这么大 。圆明园布局巧妙独特,园中有园,真不愧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啊!那就让我们再把这个句子来读一读,读出那宏伟的气势来。 2、感受景观风格各异 (5) 嗯,还有什么句子总的概括了圆明园建筑艺术的特点? B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饱览”是地看?(充分地看,尽情地看。)能看够吗? 师:“流连”又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看,既看不够,又不想走,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再读一遍。(学生齐读) (2)你能这个句子中看出圆明园里有怎样几种类型的建筑艺术? (有中国的建筑艺术,外国的建筑艺术,还有诗情画意的幻想的建筑艺术)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作者的脚步走进园内,领略圆明园的无限风光,它到底有哪些景观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C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1)你从句子中读出了什么?(景观很多) 你从哪些词看出来的 生:(从“有…也有”看出来的。) (2)师:他从并列分句中体会到景观的.多,你们再读读这句话,看看还能体会到什么。(生自由阅读,启发明白风格各异)划线“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结合课文理解词语。(人间万象)让学生具体说说。“金碧辉煌”是说建筑物光彩夺目,异常华丽。这是殿堂的特点。“玲珑剔透”是说小巧玲珑,结构奇妙。这是亭台楼阁的特点。“买卖街”热闹非凡,“山乡村野”显得十分幽静。 师:那么怎样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呢?请你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范读)我朗读得怎么样?(声调有高有低,语气有轻有重,速度有快有慢)。 师:哪高,哪低,哪重,哪轻? 师: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是为突出景观各自的特点。 师:老师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突出景观不同的特点,大家都听得出来,你们真会听!那么,你们也来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之后,师生齐读这句话。) (3)师:引读—— 圆明园中的景物就是这样风格各异,包含了中华大地天南海北的景致,当我们漫步园中——生读 师:文中列举了哪些景观? D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说说你的感受? (看到家乡的著名景点也被仿建,心里很自豪,园林艺术的精华等) 很遗憾,老师没有去过西湖,谁来向我描述一下平湖秋月的景色呢?(“平湖秋月”最美时在八月十五的夜晚,西湖的水面非常平静,皎洁的明月倒映在平静的水面,景色非常迷人。)(“安澜园”在海宁,是座私家花园。传说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有四次住在那儿,可见那里的景色十分迷人。) 根据资料记载,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都能在圆明园中见到。有些同学在课前已查过一些关于园林的资料,你还知道圆明园中仿造了什么地方的名胜呢? 总结:你们刚才所说的,仅仅只是圆明园建筑艺术中的冰山一角,那里汇聚了全国园林艺术的精华啊,所以它被称为万园之园。引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E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 (原因:如梦如幻,浪漫诗意) 听说过蓬莱瑶台和武陵春色吗?出示图片并配简短文字:“蓬莱瑶台”是根据唐代大画家李思训在《仙山楼阁》中的画意建造的,“蓬莱”“瑶台”是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蓬莱是八仙过海经过的仙境,瑶台是王母举办蟠桃大会的圣地)“武陵春色”则是陶渊明在散文《桃花源记》中所想象出来的世外桃源。它们在真实世界中不存在,只是人们幻想出来的。 你觉得园中还会有什么设计?(花果山,龙宫、鹊桥、广寒宫等)引导学生简单说在什么故事或名著中得来。 如果让你在这样的园林中漫步,你会觉得——引导学生想象。 是啊,这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仙境美景,让人流连忘返的人间天堂,引读“漫步园中”那一句。 F圆明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西洋景观也就是——模仿欧洲风格建造的建筑物。 让我们来欣赏几张最有名的西洋景观图。 老师从同学们脸上读出了你们内心的惊讶。是的,圆明园汇集了中外风景名胜,有哪个园林能包容世界建筑艺术的精华呢?再读,“漫步园中”这一句。 3.圆明园建筑艺术特点 (1)那你们觉得圆明园的建筑艺术有什么特点?(气势磅礴,壮观,宏伟,风格包罗万象等) 生自由说,师:那我们用文中的一个词,那就是——宏伟。(板书) (2)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漫游宏伟的圆明园。(配乐朗读,带着激情,赞叹,自豪) (3)如果此时你有一架照相机,你最喜欢拍园内哪一处景物?为什么? (4)当你漫步园中,你感觉怎样?生自由说,用文中的话说:我漫步园中—— (5)这样的感觉我们现在还能体会得到吗?(不能)因为现在的圆明园却只剩下了那几残垣断壁,它是我们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痛。我们再来读—— (6)积累:老师给大家点时间自由读,尽情读,看能不能背诵下来。(学生练背) 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背诵,这段分三层,先概括写园内景观。(映出提示性)词语:圆明园中,有……也有……有……也有……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园中不仅有……还有……漫步园内,有如……流连其间,仿佛……) 4.领略珍贵的文物: (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请同学们自学第4节,找关键词来理解体会。 (2)学生谈各自的感受,如数量很多、品种繁多、年代久远等。抓住“先秦”。“上自”“下至” 生:这段话中的关键词语有“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 师:“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都是当年园中的收藏品,你找到的这些词语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生:文物多。 师:文物的什么多 生:文物的种类多。 师:你们还画了哪些词 生:“上自──下至”。 师:“上自”和“下至”是什么意思 生:“上自”是从,“下至”是到。 师:从先秦时代到清代,时间有多长 生:从先秦时代到清代,大概有二千多年。 师:经过这样漫长的历史时期,还能留下来,说明这些文物怎样 生:说明这些文物很珍贵。 (3)出示一则新闻:最近在海外拍卖圆明园珍品青铜兽首,价格飙升的新闻。 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新闻,你们看了有什么想法? 你们知道吗,在圆明园的珍藏中,这仅仅只是沧海一粟,园中的几乎每一间屋子,每一个角落都摆设着这样的,甚至比它们更珍贵的宝贝,其数量可谓是:——数不胜数,不计其数,成千上万等(引导学生说几个成语),其价值可谓是:——不可估量、价值连城、无价等。 就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把这一段好好读一读。 读得真不错,可是在我们自豪之后,心中不禁又涌起一阵无法言表的痛,因为这不计其数的历史文物,这价值连城的历史文物,要么流落海外,要么已经灰飞烟灭,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这段话。 5.感情激发 这是一个奇迹,是谁创造的奇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但是,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1860年10月6日,一群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下节课我们再去回首那段不堪的历史。 三、布置作业 搜集并整理资料 课前同学们已查过圆明园的相关资料,查找课外资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了解很多课文里没有提到的知识,对我们理解课文也能起到促进的作用,课后再去补充,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展示的方式,提倡用表格、图画或文字表述,下一节课汇报交流。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