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
范文 |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教学重点: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先学 1、阅读全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注意做好记号。 2、查资料,了解夏洛蒂.勃朗特。 3、查资料,了解作品《简.爱》,了解它们的大概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悟形象。 1、师:关于夏洛蒂,文中对她有一个比喻。 2、学生回答: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3、问:为什么会打这样的比喻?她和仙人掌的命运有什么相同? 4、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5、交流: 仙人掌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可以生存。夏洛蒂遭遇到不幸,最终还是成功了。 6、问:她遇到了那些方面的不幸?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出境的艰难? 7、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感悟品质 1、交流:遇到哪些方面的不幸? 2、回答:家庭生活上和创作上。 3、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1)学生找出语句读一读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 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3)抓住“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词体会主人公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形象,感受主人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人物性格。 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抓住“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4、结合立志写作、遭遇打击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百折不挠的性格。 (1)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感受。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2)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吓洛蒂的坚强性格。 (4)理解感悟主人公不服输的性格。 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 (5)结合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的有关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 为改变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毅力。夏洛缔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她是如何敲开的? (6)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三、回归整体、感悟成功 1、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为什么以此为题? 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缔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 3、你体会到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 3、通过采用拟人的写法,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4、培养学生的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2、了解课文采用拟人的写法的作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想到什么?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让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汇报:教师讲解。 4、巩固识字:抢读生字比赛、开火车读词语。 5、写字指导:教师示范讲解。(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 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做到正确、流利。 2、分小节读课文:说说每小节写了什么? 第一小节:写小鸟最快乐,写出小鸟的活泼可爱。 第二小节:写小鸟最活泼,写小鸟是人类的朋友。 第三小节:写“红领巾”的爱鸟行动。 3、同桌间一问一答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2、培养学生的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自渎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小组合作学习。 思考:1、“红领巾”为什么加引号?“红领巾”指什么? 2、小鸟为什么说“红领巾”真好?应怎样读? 3、你觉得小鸟可爱吗?为什么可爱? 三、全般讨论得出答案。 1、指名读出赞美的语气。 2、借助图片理解可爱——外形、叫声、作用。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师范读,学生全班读。 五、实践活动:小组讨论一个爱鸟护鸟方案。 六、布置作业。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3【教学目的要求】 1.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扎根”的志向,小学语文5年下《白杨》教案设计1。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能用“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白杨本质特性和爸爸的心愿。难点:领悟爸爸的心愿。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向学生介绍沙漠和白杨树的有关知识。 2.准备一幅能够分步拼贴的教学挂图和幻灯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审题: 1.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呢? 2.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二)老师范读课文。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1)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 分辨介绍抚摸表白沉思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 (4)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的? (5)试着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 (五)课内练习: 1.写近义词:介绍()抚摸()分辨()高大挺秀() 2.写反义词:清晰()动摇()软弱()消失() 3.朗读课文,找出文章中的三个问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找出三个问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旅客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了白杨树,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那么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他是怎样借白杨来表白自己的心愿的呢?这是这节课学习重点。 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三个问句。 小黑板出示: ①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②“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这节课我们就顺着这三个问句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第一部分。 1.列车在哪儿前进呢?齐读第一小节,读后回答:大戈壁是什么样的情景? 2.出示大戈壁的挂图。教师描述。 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有的只是满地的黄沙。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大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3.在这样茫茫的大沙漠上行车。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齐读第三小节,读后回答:大戈壁上的白杨树长得怎样呢? (高大挺秀:又高大又挺拔又秀丽。最高的白杨有35米高,相当于十层楼房那么高。) 4.老师在大戈壁的背景图上贴上一行高大挺秀的白杨树。 5.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的呢?分角色朗读4—13小节。 6.过渡:兄妹只知道白杨很高很直,不知道它为什么这么直,长得这么高,当哥哥提出这问题时,爸爸的脸色有什么变化?他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三)学习第三部分,小学语文教案《小学语文5年下《白杨》教案设计1》。 1.指名朗读14小节。读后小黑板上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然后逐句讲读。 第一句:“这白杨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1)“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2)朗读比较,体会感情。 第二句:“哪儿需要它,它很快就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 (1)这句话讲出了白杨的什么特点? (2)指导有感情朗读。 第三句:“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 (2)幻灯再现白杨与风沙、雨雪、干旱、洪水抗争的情景。 (3)老师描述: 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面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的品格! 2.小结,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学习第三部分。 1.启发过渡:爸爸介绍白杨树时为什么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了呢?他为什么要想一会儿才告诉儿子和女儿呢? 2.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你能不能从下面的一段话中看出? 3.引读16小节。读后讨论爸爸的心愿。 (爸爸的心愿是:不仅自己要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还希望孩子们也能像白杨那样扎根边疆。所以爸爸上面的三句话既回答了儿子的问题,又是在借白杨勉励自己,教育孩子。) 4.引读17小节。过渡: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白杨的`知识和做人的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 5.老师读18小节。读后讨论: (1)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2)为什么他又露出了一丝微笑?(3)“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作者仅仅就是写小白杨吗? 6.老师在大白杨树的旁边贴上两棵小白杨树。 (五)总结课文 1.中心思想: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成长。 2.抓住三个问句,总结文章的结构特点。 3.交流感受、升华中心。 (六)布置作业 1.造句:(1)哪儿……哪儿…… (2)不管……不管……总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教学设计指导思想 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那么如何在高年阅读教学中抓住作者的思路,使教路、学路和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达到“入境始与亲”、“句句悟其神”的最佳境界呢?我试着在《白杨》一文的教学中作了尝试。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 2、抓住重点,复述故事梗概。 3、积累课文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引出课题:孩子们,还记得《田忌赛马》的故事吗?里面的主人公是谁呀?(孙膑)(简介孙膑)今天就让我们在学习一个与孙膑有关的故事,去进一步领路孙膑卓越的才能和超凡的智慧。一起去感受惊心动魄的围魏救赵这场战争。 2、读题质疑:让我们齐读课题两遍,“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看着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根据质疑梳理问题:为什么围魏救赵?谁围魏救赵?怎样围魏救赵的?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精彩的故事,请孩子们跟随朗读带自己轻声的读一读课文。 2、孩子们,为了更好的读懂课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课的生字词语。 词语:课前我已经检查了孩子们的预习情况,完成的很棒,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词语中,用你们最美的声音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吧,每个词两遍。你们的声音真的很美。 三、再读释疑,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释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让我们带着刚才的疑问自己再次读一读课文。) (1)故事起因:(边问边板书)想一想,故事中有那几个国家?谁攻打谁?找到的孩子请举手。魏国派的是谁去攻打赵国呢?(庞涓)带领的魏军一路(所向披 靡,势如破竹),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了个严严实实,所以,赵国(危在旦夕)。于是赵国就向他的邻国(齐国)求救。齐国会帮助赵国吗?为什么?文中哪里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吧!我们再来看看地形图,或许你就会更加理解为什么齐国会出兵帮助赵国了。请看这是赵国与齐国相邻,如果魏国占领了赵国,那魏国下一个攻打的目标可能就是(齐国),所以可以说齐国既是为了帮助齐国,更是为了自保,而不得不出兵。赵国和齐国的关系可以说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课件出示)孩子们,刚才我们说的这部分内容其实就是故事的(起因)看看文章哪些段落是故事的起因。(1--2)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请用双竖线做好标记。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故事的起因吧,想一想能不能用简单的话归纳故事的起因,(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并记在文中相应的空白处。(5分钟) (2)故事经过:齐国是怎样救赵国的呢?这是故事的(经过)孩子们我们都知道,在写作的时候这部分内容要怎样描写?(详细)现在请孩子们小组合作学习这部分内容,想一想课文是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完成课后第二题,并按照提示用双竖线把课文划分为四部分。(田忌和孙膑先根据战势商议好乘虚而入,直取大梁。再派小部分兵力佯攻襄凌,主力却直奔大梁,逼得庞涓只能放弃攻打邯郸,回护大梁。(交流)(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3---8)(9----12 佯攻襄凌、围魏救赵)(10分钟) A、第二部分,齐国派谁出兵帮助赵国呢?起初他们各自是怎样打算的?他们最终商议,直接攻打哪里?孙膑是怎样说服田忌的?哪些段落在讲这部分内容。(3---8)你们小组合作完成得不错,我想再请一个小组为我们快速的介绍一下这一过程,其他的孩子想一想能不能用简单的话归纳这部分内容。(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B、第三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了麻痹庞涓,孙膑怎样做的?(佯攻襄陵)佯攻是什么意思?虚张声势的进攻。而齐军主力却直奔大梁去了。)哪些段落在讲这部分内容?(9---12)如果我们用简单的话来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就是(佯攻襄陵,围魏救赵) (3)故事结果: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请快速浏览故事的最后一部分,并归纳它的主要内容。(魏军感到桂凌时,进入齐军埋伏圈,庞涓只能率兵落荒而逃。)用简单的话就概括为: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我们把本篇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2、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次回顾一下围魏救赵这个故事。有哪几个国家,(魏、赵、齐),谁攻打谁(魏国攻打赵国),魏国派出的是谁去攻打(魏国将军庞涓),赵国的都城邯郸被围得个严严实实,赵国危在旦夕,向(齐国)求救。于是,齐威王就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田、孙商议,在佯攻襄凌的同时直奔魏国都城大梁,在魏军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时,在桂凌设伏,齐军大胜。 四、抓住重点,复述故事:(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这场战争,你能不能用你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1、回忆复述故事的方法。 (1)分清故事主次。 (2)抓住每一部分的重点词语。 (3)主要内容复述略详,次要内容简单带过。 2、请生复述。 五、积累词语,结束新课 (孩子们:通过复述故事我们知道起初魏军是一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攻无不克的强大军队,可最后怎么就成了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的残兵败将了呢?让我们下次课再来合作学习围魏救赵成功的原因吧!) 作业(4分钟) 摘抄本课的四字语。(完成课后选做题)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5教案示例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 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学生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学生自己练习,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案点评: 古诗《咏柳》,通过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教学中以学生实践导入,并通过温故知新,从以前学过的“咏鹅”理解“咏柳”就是赞美柳树。并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课堂练习突出对学生说和写的锻炼。 教案示例二 教学要求 1.学会6个生字,认读3个新字。 2.理解诗句,了解古诗大致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指导学生写春天柳树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理解诗句意思及描写柳树的美的特点是难点。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田字格);朗读录音磁带;到户外观察柳树。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挂图(或放幻灯),激发兴趣 放诗歌的朗读录音,在学生对诗歌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板书课题。 解题。学生试说“咏”的意思。教师小结:“咏”的本义是歌咏,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作者借赞美柳树来赞美春天。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会稽永兴(今浙江省萧山县人)。少年就以文章出名,公元695年中进士,做过礼部侍郎等职。晚年不拘礼节,酒后作诗文,神采飞扬。今存诗19首,除《咏柳》外,《采莲诗》、《回乡偶书》也很有名。 二、指导看图 图上有些什么?在什么地方?人在干什么?(先一个一个说,再连起来说一遍) 同学们看了图,想一想诗人是怎样描绘自己所见到的情景的,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 1.请听录音,看看课文有几句话。(标出句子) 2.看音节卡片,开火车读。 bì chuí sī cái sì jiǎn 3.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4.分组读课文,男女生各读一句。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去掉音节读。(注意“垂、似”的读音) 3.识字、记忆字形。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卡片。 (2)分组观察、讨论。利用以前的学习方法识记字形。 (3)检查自学情况。(指名学生当小老师,师生评议) (4)教师重点指导: 碧,bì,上下结构,注意写好上面的部分,“王”的底下一横要变成提。 垂,chuí,读准翘舌音,8笔,注意写好中间的部分。 丝,sī,5笔,要读准平舌音,注意上面的写法。 裁,cái,12笔,读准平舌音,注意里面的写法,和“栽”要区别开。 似,sì,6笔,读准平舌音。 剪,jiǎn,11笔,上下结构。 4.巩固练习(做游戏)。 (1)做找朋友游戏,找对了全班齐读三遍。 (2)组词练习。 五、课堂练习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汉字卡片。 二、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引导学习第一句。 (1)自由读第一句,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能说一点就说一点) (2)齐读第一句。 (3)指导朗读(注意轻重音和停顿): 碧玉 / 妆成 // 一树 / 高,万条 / 垂下 // 绿 / 丝绦。 教师范读,学生仿读,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4)教师小结: 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在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的意思。万条,柳树枝条多。在古诗中“百”、“千”、“万”经常泛指数量多。丝绦,一种丝织的带子。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子,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2.引导学习第二句。 (1)自由读,说说你懂得了什么? (2)指导朗读: 不知 / 细叶 // 谁 / 裁出,二月 / 春风 // 似 /剪刀。 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3)教师精讲: 细叶,指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啊! 三、想象情景,朗读、背诵课文 1.自由读全诗。结合看图及在户外所看到的柳树,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 2.教师点拨:诗的第一句,写的是实景,表现了整棵柳树的颜色、形状及树上的柳条多。虽然是对静物客观的描写,但是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蕴含着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诗的第二句,是作者的想象,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二月春风”想象成手拿剪刀的能工巧匠,把在春风吹拂之中的柳树想象为经过巧手剪裁的艺术品。这种大胆而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深化了诗歌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这首诗赞美柳树不是作者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凭借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 四、课堂练习 1.写一写课后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指导学生写话 1.启发学生说说在户外看到的柳树。同桌互说。 2.小组推选代表说,师生评议。 3.指导书写。 例:春天来到了,柳树的枝条上长出了一片片长长的绿叶,近看好像绿色不是很深,但是当你远远地望去的时候,整棵柳树就被一层绿色的雾包围着。一阵微风吹过,柳条随风摇摆,就像在欢迎我们似的。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观察春天的柳树,或者其它景物,用一两句话说说自己的观察结果。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