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赤壁赋》教案
范文

《赤壁赋》教案(精选8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赤壁赋》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赤壁赋》教案 篇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虚词;把握词类活用;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感悟语言运用上骈散结合的妙处,能够全文背诵;

4、学会懂得与自然、与他人、与文字等多种交流方式,释放胸怀,提高自身修养。

重点难点】

1、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准备

1.正音

壬rén戌xū 属zhǔ客 冯píng虚御风 愀qiǎo然

窈yǎo窕tiǎo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旌旗jīng

舳zhú舻lú 横槊shu 山川相缪liáo 酾shī酒

渔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尊 蜉fú蝣

2.对照注释,找出文中出现的通假字。

(1)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酒)

(2)山川相缪(通“缭”)

3.知识了解

学生参看《成才之路》“资料园地”

二、诵读文章,整体感知

1、文章大致写了什么内容?

夜游赤壁,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2、全文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文章可以分为几部分?

一、(1)月下泛舟乐

二、(2~3)吊古伤今悲

三、(4~5)阐述哲理乐

四、精读1——2段,背诵、积累、感悟、体会。

三、研习文本

1、第一段

①自由诵读第一段,本段中,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讨论

明确: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分组讨论第一段所写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并给第一段文字所描写的画面起个名字。

讨论

明确:《赤壁夜游图》,苏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轮皓月,下面是万顷碧水,月光如烟雾般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拂,一叶扁舟如一片苇叶,轻浮水面,任意左右东西。景象澄沏,又似朦胧,如梦境一般。作者仿佛觉得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赏心悦目。

③小组研究背诵策略

指导层次理路。首句点题,“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写景、议论的依托。次写泛舟所见景象,而以风、水、月为主,为下文“苏子曰”一段张本;写景用虚实相济之法,先实后虚,虚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乐”字。

2、第二段

①第一段写的是“乐”,第二段写的是“悲”,那么是什么东西促使这一情感转化的呢?

明确:客人悲凉的箫声

②舷歌之后,赋中又写了客吹洞箫之声。课文是怎样描写箫声的?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讨论

明确:

写箫声:苏轼借助夸张、想象、比喻,哀怨,爱慕,哭泣,申诉,潜龙舞,嫠妇泣,六个比喻,把洞箫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渲染箫声的悲凉。

③从开篇处到第二段末,赋的情感发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箫声起,悲意生。从开篇至此处,情绪变化正是由欢乐转为悲哀。

④本段对歌声和箫声的描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讨论

明确:承上启下。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⑤小组探讨背诵策略。

指导:句法。这段开头是散句,次用楚辞句法(与《九歌》中“桂棹兮兰”“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声呜呜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骈句。

层次理路。“乐”字承上。由“乐”而“歌”,歌词暗写苏子胸襟,为下文“苏子曰”一段作烘托。以下写箫声,为“客曰”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苏子“问客”。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精读3—5段,背诵、积累、感悟、体会。

1.第三段

①诵读本段,客的这一段话很富于感染力,能真切地打动读者,说一说为什么达到这种效果?

讨论

明确:景:悲凉苍茫

情:悲观失望

理:人生短暂

语言:骈散结合,感染力强

②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面对宇宙和历史时都感到短暂悲哀,你能举出几句这方面的诗句吗?

A、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B、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C、许浑: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D、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③这一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作者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客人从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诗。世间万物,英雄豪杰,不过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风流云散。想到自己贬谪黄州,青春虚度,不禁悲从中来。

④各组背诵,探讨背诵策略。

指导: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陈述句“顺流而东也”和三个反问句是散句,其余都是骈句。“方其”“况吾与子”是统领字,不计。

层次理路。苏子问乃承上启下语。“客曰”一段有两层意思:前一层由三“问”组成,先因望月而问“孟德之诗”,次因望地而问“孟德之困于周郎”,最后合问“而今安在哉”──这是主要的一问,为下文写悲做铺垫。后一层转而说到自己,先着眼与曹公对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从中来;后写幻想不能实现,并以“托遗响于悲风”作结,呼应上文“何为其然也”。

2、第四段

①苏子对人生的积极乐观是怎样一步一步导出来的?

明确:水与月的特点→水与月的启示→启示后的做法。

②你怎样理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明确;逝者如斯——未尝往

盈虚者如彼——未消长

变——不变

一瞬——无尽

不要抱怨,让人生变得充实有意义

③各组研究背诵策略。

指导要点

句法。以散句为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风……用之不竭”这一段用骈句。

层次理路。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说明“变”和“不变”的道理,客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因而生“哀”与“羡”;知其“不变”,则何哀何羡?后以“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与清风之无主,可以自娱,以“而吾与子”照应上文“况吾与子”。

3.第五段

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这样写暗示什么?

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既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又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谪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无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指导要点

本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结,最后两句意味隽永,主客“自在”之态跃然纸上。

二、全文鉴赏

1.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板书设计

《赤壁赋》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擅天下”的美誉。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位旷世奇才的佳作——《赤壁赋》。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找出 韵的韵脚,听教师对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读课文,疏通字词,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四)具体方式

学生把在课前预习整理的材料进行交流。

首先交流实词和虚词,把它们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在校 教师及时作判断,给出正确的答案。(实词和虚词略)。

接着交流词类活用情况: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

接着交流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的语言,字词和句式特点,全面解决的边面意思。

(五)全面分析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

第二段思考:(1)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明确: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六)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七)总结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八)板书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游 景乐 (以景动人)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赤壁赋》教案 篇3

【教学思路】

一、教材介绍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以游赏山水为题材的辞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语言精练优美、内容隽永深长。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重点文言实虚词。

语文常识:

苏轼,赋。

2、学科能力:

⑴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⑵ 欣赏写景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⑶ 学生阅读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3、教育性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发展性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通过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总体安排

本文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诵读,初步学习本文。

第二课时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第三课时文学鉴赏。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代散文的抒情和议论。

2、分析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

找出文中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

概括第三、四段段意。

2、课件准备:

配乐赤壁泛舟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播放画面优美的赤壁泛舟图幻灯片,并配放富有感情的配乐朗诵,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到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中,将学生带入一个愉悦而美好的情境,由此导入正课。

二、指导学生完成以下三题

1、画面中澄澈幽美的景色,文中是怎样描绘的?

2、在这清幽的景色中,主人公(苏子)有怎样的活动?

3、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活动?

(以上三题的设计使学生由观看幻灯片的审美感知过渡到审美鉴赏,三道题衔接紧密,环环相扣,使学生认识并懂得鉴赏文学作品的一些规律性常识,即什么样的景色、情境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和举止。同时,三道题也锻炼了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完成本课的难点之一: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的

播放赤壁泛舟图中客吹洞箫的片段幻灯,配之哀怨、伤感的旋律。然后质疑:

1、客吹洞箫之音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2、客为什么会吹出这样的曲调?

(幽美的景色、闲适的心态,苏子既诵且歌,可这个客为什么如此不识时务,奏出如此不和谐的音符?)

(第1题训练重点是鉴赏作者对箫声的摹绘。第2题则重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没有正误之分,错对之别,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发言,发挥他们作为鉴赏主体的作用,教师扮演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做些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

对于第2题,学生会出现这样几种理解:

⑴ 是为了引出后文的主客问答,起过渡作用。

⑵ 是为了与苏子从歌词中流露出的悲哀幽怨的感情相唱和。

⑶ 箫声哀怨悲凉的音调是作者真实心情的流露。

这几种认识都有道理,但都欠全面,教师可适当的点拨引导。

四、指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及写景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完成教学重点

1、播放赤壁泛舟图中客曰片段幻灯,在哀怨、忧伤的旋律中齐声诵读第三段。

2、质疑设问:

⑴ 概括客曰的意思。

⑵ 找出第三段中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并说明它们之间是怎样联系到一起的。

(第⑴题的设计在于鉴赏客的哀痛的思想感情,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第⑵题的设计在于鉴赏艺术手法。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不难,难点是说清它们有怎样的联系。)

要点点拨:

眼前的江水明月山川(写景);

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议论);

哀叹自身的渺小(抒情)。

3、播放赤壁泛舟图苏子回答的片段幻灯,在优美的旋律中齐声诵读第四段。

4、质疑设问:

⑴ 用自己的话转述苏子的意思。

⑵ 对苏子的这种认识作出评价。

(设计这两道题,目的是鉴赏分析苏子的思想感情。第⑴题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第⑵题学生的看法会很发散,教师要做好点拨。)

下面是关于第⑵题鉴赏分析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

生:苏轼的观点很具辩证色彩,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身处逆境而心胸坦荡旷达,难能可贵。

生:苏轼的观点无非就是要抓紧时机,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的景物,看不出来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师:对这两位同学的看法,教师没有立刻作出评价,而是继续设疑激趣:有人认为,客的观点实际上是苏轼思想的`委婉流露,你们怎么看?

(设置这一疑问,目的是要学生加深苏轼被贬后矛盾思想的理解,并照应前面辞赋文体采用主客问答形式的讲解。)

生: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巧妙地流露了自己被贬黄州后郁闷愁苦而又乐观旷达,意欲实现个人抱负的思想感情,比起直接坦陈个人心迹,真是巧妙。

师: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他们政治失意或是生活上遇到挫折,往往会陷入苦闷、迷惘之中,苏轼也不例外,但他的可贵之处,就是并不消极沉沦、萎靡不振,而是以自己豪放乐观的胸襟去拥抱生活。现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不能用简单的积极或消极来概括,但他那种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不应给我们很多启示吗?──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活着。

学生围绕世界观、人生观的话题充分发表看法。

五、总结,布置作业

分析本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异同。

(设计此题,目的是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回答该题,既要考虑思想感情的表达,又要考虑艺术手法的表现。)

【评析】

以人为本是《赤壁赋》课例分析的灵魂和精华。而通过审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让学生做鉴赏活动的主体是文学鉴赏课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学者绝不能采取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地把答案灌输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鉴赏的知识和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质疑、去寻求、去发现。教学中,教师很好地把握住了这种观念和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地位,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现。

教学中,教师围绕鉴赏主题设疑激趣,引导学生鉴赏、审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联想,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家庭作业的设置更体现了这一目的。学生的思维发散了,鉴赏的味道也就出来了,教师再适宜地辅以引导和点拨,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轻松解决,很好地完成了本课同时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真正培养了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赤壁赋》教案 篇4

一、教学目的:

1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 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 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

三课时

四、对本单元的整体思考: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赤壁赋》文学色彩最为浓厚, 又在全单元甚至全书的最后。无论从单元编排的角度还是从三册为“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教材编写者建议用三课时教读都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再一个,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从编排上看,这也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起到收束整个单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积累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 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教学过程

(一) 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文题目

(二)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 投影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 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2 熟读并背诵一、二段。

(四) 学习第一段

1 抽读第一段,正音。

2 全体朗读一遍。

3 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4 投影一幅画面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五) 学习第二段

1 抽读第二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2 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 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4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5 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六) 小结两段

(七) 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 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 组织朗读。

① 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 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 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 学生自读三遍。

3 组织背诵。

① 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 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 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 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八) 小结本课,投影板书。

写景 抒情

乐 悲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

《赤壁赋》教案 篇5

【理论支持】

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是他们生活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目标应全面体现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限于认识的方面的发展。据此我们要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并把两赋一词揉合起来理解,力求知人论世,让学生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

【教学目标】

1.人文性: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2.工具性:领悟文中景、情、理相互交融的特点。

【教学难点】

1.体会文本怎样表现苏轼的情感变化;

2.领悟景、情、理三者如何相互交融。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延伸】

一、识记字音

举酒属( )客歌窈窕( )之章少( )焉徘徊于斗( )牛之间冯( )虚御风扣舷( )而歌桂棹( )兮兰桨溯( )流光渔樵( )幽壑( )嫠( )妇苏子愀( )然山川相缪( )舳舻( )千里酾( )酒临江横槊( )赋诗江渚( )一叶之扁( )舟举匏( )樽而相属( )寄蜉蝣( )于天地

二、知人论世

苏轼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三苏"和同时代的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一起,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

三、写作背景

熙宁九年十月,王安石变法受挫,变法动向发生逆转,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结党营私,倾轧报复,耿直敢言的苏轼成了官僚们政治倾轧的牺牲品。因为写的诗因为讽刺新法而遭到逮捕。原来在苏轼的诗文中曾流露过一些牢骚,表示过对新法的不同意见,那些奸佞的小人诬蔑他“包藏祸心”,把他投入大狱。幸亏亲友的营救,年底,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被贬谪到黄州。

元封三年正月到黄州,苏轼一住就是五年,在这里他生计困难,在友人的帮助下,开了几十亩荒地,掘井筑屋,躬耕其中,号“东坡居士”。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痛苦;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他一方面表现了旷达自适的性格,一方面也使他的思想更接近现实。他的前后赤壁赋正反映了这时的思想情感。被贬黄州之后的苏轼已经年过半百,他常来到赤壁,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写下《赤壁赋》。

四、整体感知

概括各段段意。

《赤壁赋》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体会苏轼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2、学习本文融情于景、融情于事的构思特点;

3、鉴赏本文善于取譬、蕴涵哲理的语言特点。

4、体会作者遇到挫折后,超脱的人生态度和达观的处世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的人生态度,以及本文重点语句的哲理意义。

教学难点:

把握行文的感情变化和景、情、理水X交融的特点。

教学方法:

诵读法、比较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重点理解了《赤壁赋》各段的文意,积累了文言知识点,今天这节课,我们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探讨苏轼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二、鉴赏课文主旨,探讨苏轼的人生观。

1、研习课文:

提问:散文创作,一般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本文也不例外,谁能说说本文表达感情的词语都是什么?

明确:课文中“乐甚”、“愀然”、“喜而笑”表达了苏轼和客的“乐-悲-乐”的感情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点拨:

(1)提问:“于是饮酒乐甚”,为什么?

生:思考、回答。

师点拨: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明确:

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三组对偶句)

情:“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清风徐来”,好风!“水波不兴”,好水!正因为这一风一水,苏子与客才能泛舟而游,怡然自得。“举酒属客”,好酒!“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好诗!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这样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环境中,把酒临风,对江而歌,乘舟缓行,满目美景,一定是极有雅兴的。有此一游,也不枉此一生了。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徘徊”二字绝妙,活画出一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月光女神形象。“徘徊”二字则极为传神地描绘出空中明月那脉脉含情的动人韵致。为什么会“徘徊”?羞涩啊,眷恋啊,矜持啊,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不仅如此,月神还披着一幅似有若无的轻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辉四溢,普照人间,无形中增添了一种辽阔悠远、朦胧神秘的美,于是,这使苏子与客更加游兴勃发,“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当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物我合一之时,神思飞扬,宠辱偕忘。人在画中游,简直就是如醉如痴了。

“浩浩乎如冯虎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好境界——人间仙境!

“浩浩乎”言视角之广;“飘飘乎”则言感受之美,心情之爽,脱俗之高。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曾言:“脚不能到的,眼睛可以到;眼睛不能到的,精神可以到。”课文第一段,就是先写脚到之境,再写眼到之境,最后是心到之境,景由情生,全段为我们营造出一个美妙绝伦的人间仙境。

师板书(美景——乐)

(2)提问:苏子“愀然”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原因之一是“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师:“美人”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这里的“美人”代表君主,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表现作者政治上失意的感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悲从何来?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看到江水之阔,感到宇宙之大,难免发出知音何处、天各一方之叹,在游赏之“乐”中,仍难以排遣内心仕途失意的淡淡哀愁。这“乐”其实就是苦中作乐,借醉游山水来暂时排遣内心的郁闷。所以从“望美人兮天一方”的失望心情中,进一步引出作者忧患整个人生的哀思来。这是由乐到悲的第一层心境。

师问:由乐到悲的第二层心境是通过什么来写呢?

明确:客人的洞箫声。

师:如何写箫声?

明确:“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了几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箫声的幽怨悲凉、悱恻缠绵。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流泪。

师:这种借音乐来抒写一腔忧思哀绪的写法,我们在哪篇课文里学过?

明确:对,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就是借琵琶写愁情。

师:经过吟诗与吹箫的描写,使“泛舟”的快乐气氛向悲哀转化,完成了两段之间的过渡。这一过渡自然圆转,不露痕迹,使读者不知不觉地为这种情感上的扬抑起落所吸引,迫不及待地去倾听下面的对话。

生:读第三段思考讨论:客悲从何来?

师点拨:

1、客为何引述曹操的诗句和事例?

2、“知不可乎骤得”,客人到底想得到什么?

明确:他们看到月亮,自然想到月亮的诗。此地为赤壁战场,而曹操也写过《短歌行》,“月明星稀”与眼前的景象是相似的。

师:引这么两句,还有别的用意吗,结合曹操当时的心境来看。

明确:这两句是说,人才都流失到刘备、孙权那里去了,曹操内心是渴望得到人才的。苏轼写这两句,大概是说自己也是人才,没人赏识吧。

师:在写曹操的内容上,既写了他渴慕贤才,又写了他的文治武功,像第三个文句,在浩荡的军队中凸显他文能赋诗,武能横槊的形象。还写了他的失败,“山川相缪”借地形缠绕写困窘之状,苏子写曹操的事例到底有何用意?

明确:写曹操是英雄,是为了和“吾与子”对比,“而今安在哉”才是让人神伤的感喟。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说明像曹操称雄一世,也逃不脱“浪淘尽”的命运;更何况我们命运不济,仕途坎坷,只有“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泛舟喝酒罢了,还谈什么理想,谈什么建功立业?这真是令人悲叹啊。

“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

“蜉蝣于天地,沧海之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师:叹人生渺小而短暂,这是客人抒发的第二个悲叹的原因。

师:第二个问题——客想得到什么?

《赤壁赋》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2、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2、理解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翻译、朗读背诵课文况导入本节课教学。

二、学习课文结构及鉴赏

(一)研读课文、思考讨论问题

1、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是因何引发的?

2、在第四段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4、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二)研讨结果展示、总结。

附:参考答案要点

1、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是因何引发的?

答:第一段写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引发了喜悦之情有。第二段因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产生“喜”。但喜极生悲,客人的萧中透出了极“悲”之情。第三段回答了“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第四段苏子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第五段转悲为喜,是第四段的结果。

2、在第四段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答:作者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用不着羡慕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3、你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答: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答:(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四、布置作业:

1、完成“研讨练习”第一、二题。

2、完成《学案》上的练习题。

《赤壁赋》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赋”的文体特点。

2、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意。

3、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读准课文的字音、句读,读出感情。体悟典雅、精美的语言。

2、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读准课文的字音、句读,读出感情

教学方法:

指导阅读法,点拨法,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

教学设计:

个性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以苏轼《自题金山画像》引入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

赤壁赋的写作正是在苏轼第一处贬所——黄州,此时他45岁。三年前,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变法派、实权派李定等从诗作中断章取义,摘出一些讽刺性诗句,以便扫除旧党,送御史台,即“乌台”受审,所以这个案子叫“乌台诗案”,苏轼在狱中待了四个多月,后被贬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还无权签署公文,不准擅离此地,政治上的不幸却成了文学上的大幸,四年的黄州生涯,他创作了66首词,200多首诗,170多篇散文,尤为著名的是豪放派代表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散文代表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

二、引导自学(自学内容见学生所用《学案》)

1、自学关于赋的知识。

2、学习了解本文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3、自学本课的生字、生词。

三、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句读,读出感情。)

1、教师配乐朗诵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节奏、感情变化

壬rén戌xū属zhǔ客窈yǎo窕tiǎo冯píng虚御风桂棹zhào倚歌而和hè愀qiǎo然舳zhú舻lú山川相缪liáo酾shī酒横槊shuò渔樵qiáo江渚zhǔ匏páo樽蜉fú蝣

2、学生练习朗读、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变化

四、学习重点文言词句,疏通文意。

(一)学生自学

1、试口译课文成现代汉语。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

3、找出课文中的词类活用、特殊句式、一词多义等句子。

五、布置作业:

1、朗读并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有关作者苏轼和本文的资料。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