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成语不刊之论的意思 |
范文 | 成语不刊之论的意思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不刊之论的意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按照现代我们的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可能是“不能发表出刊的言论”,而实际上,它的意思却是“不能改动或者不可磨灭的言论”,这两个意思已经几乎要反过来了,那究竟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来,这个词的出处都有好几个,最早的应该是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答刘歆书》: “张伯松不好雄赋颂之文,然亦有以奇之,常为雄道,言其父及其先君喜典训,属雄以此篇目,颇示其成者。伯松曰:‘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这是杨雄写给刘歆的一封书信,里面交待了好几件事情,其中一件就是自己在奉诏石室看书,然后创作了三章铭诗。杨雄认为,张伯松不喜欢自己的文赋,但即便如此,文中也有能够让他感到惊奇的地方。张伯松经常和自己说起其父亲和先祖们喜欢典训,于是叮嘱杨雄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文章。后来张伯松看了杨雄的文章之后,感叹说:“这可是能够放在日月旁边都不会被忽视,永远不能被磨灭的文章啊!” 好吧,我知道这段话有点绕,但是没办法,杨雄大哥真的就是这个意思,要不我们换个方法研究一下? 主角当然就是那个充满冲突的“刊”字。 在古代,我国文人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竹简作为写作载体,那如果弄错了怎么办?古人的做法非常简单粗暴——直接削了,而这个在竹简上面把错误的字削掉的动作,就叫做“刊”,后世编辑书籍的'时候经常做的“刊误(勘误)”、“校刊(校勘)”都是取自这个字的删除修改的意思。 因为言论不能改动或者不可磨灭,“不刊之论”这个词就经常用来形容文章或者言辞准确得当。 成语造句 多年在历史学上的探索,让吴教授留下了不少的不刊之论。 【拓展内容】 不刊之论是褒义词吗 不刊之论[bù kān zhī lùn] 详细解释: 【解释】: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出自】: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示例】:这可以说是~,我有同感。◎孙犁《万国儒小引》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形容不能改变的言论 【感情色彩】褒义词 【近义词】:天经地义、不易之论 【反义词】:不经之谈、无稽之谈 出处: 出自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故中兴难于创业,是谓不刊之说”。 成语示例: 故中兴难於创业,是谓不刊之说。——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议论》 这可以说是不刊之论,我有同感。——孙犁《万国儒小引》 学问之士,倡其心理,事功之士,窃之为术,而大有功焉。故曰:民智者,富强之愿。此悬诸日月不刊之论也。——严复《原强》 随着大家艳羡的目光流于字里行间,“不刊之论”四个字渐渐地在大家的心里凝聚沉淀出来,作者生花的妙笔让人叹服!、 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思想深刻,都属于不刊之论。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