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物理说课稿 |
范文 | 实用的物理说课稿汇编九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认真拟定说课稿,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物理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物理说课稿 篇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单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功率物理意义和利用功率公式解决综合题目 教学方法: 提问讨论法、讲演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一、引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素材,如1000块砖有三种不同的方法,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快?图中的情景说明了什么问题?类似的事例还有吗?(启发思考) 二、进行新课 向学生提供一组数据,让学生想一想,议一议谁做功最快?说出比较的依据。 物体 所做的功 所用时间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学生结合阅读教材1、2自然段,然后讨论以下问题: 1、完成相同的功,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2、如果做功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呢? 3、如果两物体做的功不同,做功的时间也不相同,如何比较他们做功的快慢?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仿照速度的概念,我们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来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概念: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 如果用W表示功,t表示时间,P表示功率,上式可写作: P=W/t 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1kW=103W 1MW=106W 引导学生参看课本小数据图表中的资料,说出各物体功率所表示的意义。 例题:见书112面 该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为降低难度,教师可把此题分解为几个简单的问题,请同学分步进行讨论、演算。 1、0.7t的水泥板重是多少? 2、用一台起重机把它提升4米,需做多少功? 4、若完成这些功用15s,则这台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 具体解答过程见书 三、练习: 1、某机器铭牌上标有“750W”,它的物理意义是( )。 2、用一动滑轮提升重200牛,拉力以0.5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10秒,求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四、小结 五、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功率 1、 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叫做功率。 2、功率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3、计算公式:p=W/t 单位:瓦特 千瓦 4、生活中各种机械功率的意义及功率知识的应用。 物理说课稿 篇21 教材分析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六节“力的分解”是在前五节学习了力的初步概念,常见力和力的合成的基础上,研究力的分解问题。它是前几节知识内容的深化,依据可逆性原理和等效思想强化矢量运算法则,同时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引进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在初中物理中,学生只学习了同一直线上的力的合成,“代数和”的运算在学生头脑中已成定势,造成了学生的认知断层,因此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在具体情况中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难点是:力的分解中如何判断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分力的方向。 2 教学目标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为指导思想,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程标准理念,提出三维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理解分力的概念及力的分解的含义,知道力的分解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理解力的分解的方法。②能力目标:强化“等效代替”的物理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德育目标:力的合成和分解符合对立统一规律,联系实际培养研究周围事物的习惯。 3 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特点,采用实验体验、问题解决式教学法。其指导思想是请“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观在教学中得以体现,从理论深入到实际。其操作策略是:①问题学生提。学生通过提出问题,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②认知准备。注重学生认知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达成度,这堂课前的认知准备分两个层次,一是浅加工阶段的认知准备,如分力、力的分解概念等;二是深加工阶段的认知准备,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击中要害,抓住关键。③学生体验、感受,形成直觉思维,能突破难点,同时留下深刻印象。④巧用评价,激活学生内动力。采用师生情感共鸣、配合默契、体验成功的内在激励方式,从深层、长久、公平的角度,请评价内化为学生内动力。 4 学法指导 ①引导学生质疑。质疑在不好理解处,质疑在不好分析处,质疑在不好掌握处。②提供思维策略。用实际效果确定分力方向;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力大小。③教给分析方法。实际效果分析法,等效代替法。 5 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自主探索 ①课前一天晚自习,引领学生学会预习,给足他们自主探索的时空,请学生带着一定的知识储备走进课堂,提高合作、探索学习的有效性。②提出问题(书面)教师汇集、列序。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这里有一个钩码,可用一根细线提起,可用两根细线提起,哪种情况细线容易被拉断。演示用一根细线提起来,再把此细线穿过钩码,两端上提分开,细线断了。以此激活课堂。 3、共识目标,质疑问难 同学们预习后提出了有价值、有水平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能达到本节的教学目标。展示教学目标、展示经教师筛选、排序的问题,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 4、循疑而进,问题解决 ①什么是分力?什么是力的分解?属表征问题,学生在书上勾画(多媒体展示)。 ②为什么说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请学生回答:合力可等效代替两分力,那么两分力就可等效代替合力?因为分力的合力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语言加工)。从而领会分力与合力的关系:等效代替不能共存。” ③什么情况下力的分解有确定的解? 请学生画,同桌讨论,看教材上图1—29。引导学生总结: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或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两种情况有确定的解。(这不是重点,欲放即收,决不越俎代疱)。 ④在具体问题中怎样进行力的分解? 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为什么要分解?实际效果怎样定?分力方向如何找?分力大小如何求? 例1 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斜向上方的拉力F,请把F分解。 长胶板两端搁置,中间放一木块,用斜向上的力拖木块。运动一段位移,请学生观察此力的效果:长胶板弯曲程度减小,木块水平起动(可多媒体展示)。 讲清三个层面:①没有沿F的方向起动,说明没有沿F方向的效果,因为有两个效果,所以要分解。②胶板弯曲程度减小,即“垂直上提”和“水平起动”两个效果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③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接着计算求解(以上用动画展示,绝不在数学上花功夫)。 例2 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其重力产生的效果怎样? 先请学生把教材放在手掌上,手掌斜向下,有何感觉?再请学生分析、作图、计算,教师巡视、纠编,找出做得好的通过实物展台请学生观看,作出评价。最后,实验验证:橡皮绳一端系方木块,另一端固定在倾斜的胶板上。 观察重力的效果。抬高胶板,使倾斜角增大,观察重力的两个效果的变化情况并与求解的分力表达式对照。请思考:斜面上的情况,重力一定沿斜面分解吗?怎样分解?如图2,把重力G分解为垂直档板的F1和垂直斜面的F2。 5、联系实际,实践探索 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拖拉机拉耙来耙地,车辆上桥、下桥),深挖教材的编写规律。讨论:为什么公园滑梯倾角大而大桥要修很长的引桥来减小倾角? 6、回顾反思,学有所得 同学们,依据上例的解题过程,请你总结力的分解的方法:①根据实例效果确定分力的方向;②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分力大小。 7、思维策略,巩固训练 ①如图3支架,绳子对O点的拉力产生什么效果。 请一名学生上讲台,手伸直拿住竹杆的一端,另一端插在腰上,在手握处挂上适当重量(50N)的水桶,请他谈谈感受。同桌的同学,一人手叉腰,另一人使劲压,互相交换做,这种自我感受、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热烈、活跃,学生印象深刻。 教师展示分解过程,讲解分解方法。创设问题,不知ΔABO的角度,怎样计算分力大小呢?造成认知冲突,提出作图法求解,教师讲解此法,使本节课有整体建构。 ②同学们,一根线和两根线悬挂同一砝码,两根线的张角较大时,易断!知道为什么吗?多媒体展示画好了的几幅力的分解力,可得出结论。 8、总结扩展,突出重点 ①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②在具体情境中用实际效果去分解力;③分力的大小可计算、可作图。 9、作业布置,开放练习 ①观察身边的力的分解实例;②书面作业。 物理说课稿 篇3一、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让学生学习有关温度的知识,包括温度的含义和温标的规定,温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 温度是热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是学习全章的基础。温度计作为一种基本测量工具,在后面的热学实验中要经常用到,正确使用温度计既是一种基本技能,又是进一步学习热学知识及其它知识的基础。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温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硬性给出,也没有停留在字面讨论上,而是把视野扩展到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影响的温室效应,从关注整个人类生存的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温度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因此本节课在学生整个物理知识体系中是比较重要的一课。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知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观察温度计的构造。练习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尝试对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等社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温度的概念贯穿本章始终,是学习物态变化的基础;会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是基本的实验技能,所以温度概念建立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难点:由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对于摄氏温度计的分度方法——“等分法”,以及温度计测温原理中的“转换法”和“放大法”,学生主要依靠想象来接受,不容易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本节是全章的入门,可以从“温室效应”出发,引发学生对“环境温度”的关注,引起思考,进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 1.温度和温度计 关于“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学生对这种说法并不陌生,这与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也基本相吻合,因此,教师可直接从“冷、凉、温、热、烫”等描述中引导学生总结出: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不必作进一步解释。 活动1:凭感觉能判断“冷”和“热”吗? “活动1”的目的是:通过具体实验使学生认识到——仅凭感觉判断冷热是不可靠的,应使用温度计来准确测量温度,应鼓励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去。 在这个活动的基础上,可以直接引出温度计的教学。为了让学生领会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建议在教师的示范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自制一只温度计模型。 使一个小药瓶的橡皮盖上用大铁钉扎一个小孔,将饮料吸管穿过小孔,由于橡皮本身的弹性,扎孔处会和吸管接合紧密。将小药瓶内灌满红墨水,再把盖子紧盖在小药瓶上,会有部分红墨水上升到吸管中,形成液柱。 学生将自制的温度计模型先放入热水中,再放入冷水中,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思考:液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学生经过实验很快总结出: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另外,不同小组的学生可能会采用不同粗细的饮料吸管制成温度计模型,可让不同小组将他们的温度计模型放入同一杯热水中展示,经过对比学生就会发现:相同情况下,吸管越细,液柱上升或下降得越明显,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温度计模型中“放大法”思想。 教师联系这个自制的温度计,引导学生思考:列举此温度计的优点和不足,如何把它改进为方便携带,又可读数的温度计?从而引出温度计构造及刻度方法的教学。 活动2:观察温度计 活动2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掌握摄氏温标正确的读法和写法,为下面正确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打好必要的基础。通过观察温度计,使学生体会到,和刻度尺一样,任何一种测量工具,使用前,都应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然后才能正确的操作。 观察温度计的构造时应把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发给学生,再结合挂图、实物投影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能粗略说出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液体、刻度和符号。 2.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比较容易,学生日常生活中也使用过温度计,所以教学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演示一下用温度计测温度,大家一起找问题,从而总结出温度计使用的时候的思想注意事项: (1)估量程:选择合适量程的温度计,每个温度计都有它测量的温度范围,如果待测物体的温度超出这一范围,不但测不出温度值,而且还可能损坏温度计。 (2)莫碰壁:温度计的液体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还不能与杯底、杯壁接触,否则测量结果不准确。 (3)在水中:读数的时候温度计要保持在液体中,不能拿出来读数。 (4)要平视: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上表面相齐平。 (三)巩固提升 让学生观察体温表的构造与一般温度计的不同,教学时可追问这样设计的原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体温表的使用技能。 (四)小结作业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与评价; 作业:让学生自己阅读关于热岛效应的资料,分析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 五、板书设计 物理说课稿 篇4一、有效的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有利于教师的教,有利于学生的学。有效备课重要的是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有效备课,我觉得因每个人的不同,无论什么样的方式只要适合自己就行,能达到高效就行。平时我是这样备课的: 1、先自己备课,用比较常长的时间,自己钻研,不参照任何参考书,自己独立深入钻研教材。刚毕业时,我们物理教研室友三位青年教师,我们都是自己备课到深夜12:00,很多次都是锁门的把我们赶走。 2、参照教科书,把握重点,修改不妥之处。 3、积极学习,借鉴名师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自己的风格,适当调整,吸纳别人的智慧补充自己的教学设计; 4、精心设计提问。提问可以启发学生思维、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对每一个问题都经过反复推敲,怎样设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避免课堂提问在问题设计上:问题太多,问题太滥,问题太浅,提问时机不好,没有启发学生质疑等。 5、课后反思,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写出课后反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长期坚持这样的备课,自己深钻教材,才能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能力,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才能真正领会名人专家的教学精髓所在,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二、集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集体备课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能从单元整体上驾驭教材。很多时候我们的集体备课都是在走形式,甚至不能备下去,老师凑在一起,集体说说话而已,这种认识是万万要不得的,我认为集体备课应该注重实效,注重过程,注重老师的提高,“高师必有好徒”。 1、集体备课应该所有老师都参与。我们也经常集体备课,一般每周有固定的一下午或者一上午的时间,所有老师都没有课,专心参加集体备课; 2、集体备课所有老师都要发言。我们的做法是设定一个主讲人,其他人都要参与。主要做法: (1)先由上周的主讲人很反馈人(都有专门老师负责课后学生的反馈)对上周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反馈,讨论是否进行一些必要的强化训练或者即时的反馈练习,讨论学生在上周这部分知识中是否有掌握不当的地方,然 后每位 老师谈谈自己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是怎么处理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包括习题也是这样处理的) (2)评论上 周中 老师的听课情况,每位老师都参加评论。我们一般一周至少共同听一位老师的一节课,对这节课中的优点和缺点分析探讨,讲课中有哪些是需要改正的,怎样讲学生能接受等,主要找不足之处,下次改正。这样老师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 利于 老师的专业成长。 (3)由主讲人讲下周需要讲解的内容以及如何讲授,还有讲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如有遗漏,其他老师可以补充。主讲人还要将进度安排好! (4)集中备一部分习题。这一部分习题一般比较有代表性,可以作为讲课中的实例和例题,所有老师讨论讲授的方法,做到一题多解。 3、认真备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不能一步到位;同时,学生学习知识也是有区别的,有的学生这一部分掌握的好,而另一部分掌握的差,老师必须做到知其所以然。所以学生的实际状况必须了如指掌,那就需要认真备学生,我们也是通过讨论完成。 4、集体备课 后所有 老师的工作有明确的分工。为了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在集体备课中,我们一般都指定年老的、有经验的老师讲授,稍微年轻一点的,负责反馈和查漏补缺,中等的老师负责找课后作业题型等,做到每位老师都有事情可做,并且能完成的比较好,老师自己也是一种成就感。 5、集体备课还不限时间和空间。刚才说的这些大部分是在固定的时间内,集体备课完成的,其实集体备课完全没有必要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讲完一节课,在休息的课间,几个老师凑在一起,就这一节课中遇到的问题和突发事件探讨一下,在下一节中能做到有的放矢。也可以在上完一节课后,回到办公室,就问题很学生提出的疑问,进行讨论,共同提高。 6、确定下周的主讲人,及时轮换。 三、设计、安排好学生上课的活动 物理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要想有效安排好活动,我经常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都知道什么? 2、学生都能做些什么? 3、学生需要什么? 4、学生的活动时间怎样安排? 在教学中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觉得很简单的活动,学生却觉得很复杂,我们觉得很复杂的活动,学生又反而觉得很简单。这就要求我们把自己当成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估计学生可能达到的思维发展空间,预想活动可能达到的效果,从而选择教学策略。有时,我们也应对可能出现的生成做各种维度的预设,这样我们可以确定哪些活动学生能独立完成,哪些活动学生需要互助,哪些活动需要教师指导,这样能很好地提高课堂实施的有效性。 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已深入我们思想的深处,因而我们常常期望让活动都进行得充分些,可是我们在备课时,往往忽视了这个问题,结果造成时间不够。如果我们在备课时能把时间安排也考虑进去,那么在备课时我们就会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活动的组织上,学习方式的指引上多思考,课堂上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会减少很多。 四、有效准备教学工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教具制作途径日益增多,CAI课件图象、文字、声音、动画兼备,给学生多方位的视听感受,自制教具富于创意,能较直接地为教学目的服务。比如,讲解万有引力定律一章,学生手中的篮球,就是最好的教学工具。在复习课中,我们每节课都准备讲学案,讲学案包括了很多栏目,学生自主活动、学生自己推导、老师学生互动、即时反馈练习、课后小结、课后反思等。 五、采用灵活多样的备课形式,也是有效备课的一种体现。 如果我们都能根据自身的素质、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水平等条件,选择备课的方式,我想这样不仅保证了备课的质量,又会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深入地探寻、实践教育教学的规律,进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促进自己和专业的发展。 有效备课,我感觉这四个字有两层主要含义,一是备课,二是有效。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堂课,教学的准备过程非常重要,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过程等,但作为班主任,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占据了自己大部分时间,很多时候的备课就等同于写教案了。 在课改的今天,我的备课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培训了很多次,对于”有效备课”的理念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下面谈谈我的一些理解和做法。 物理说课稿 篇5【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 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升华和凝华。 学会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间接分析,从而推断出物理过程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探究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节约用水,注重环保,崇尚科学。 使学生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辨证主义观点。 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生产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道理,且知道我们的生活环境才是我们最好的实验室。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2、难点: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热水)、冷水、碘、试管、试管夹、试管塞、火柴、等。 【教学过程教具准备】 一、课题引入 1、【情景创设,设问激趣】 烈日当空,久旱无雨,为了解决旱情,在过去人们摆起香案,祈祷龙王爷恩惠,然而滴雨未下;而现在,派出几架飞机在高空投撒了一些固态物质,顷刻间乌云密布,下起了大雨,问:“这种固态物质是什么呢?它变成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雨形成?”引起学生兴趣,激发热爱科学、破除迷信思想。 2、【复习基础,导入新课】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变呢? 二、新授 1、【实验探究,获取新知】 探究一、碘的升华和凝华(学生分组实验) 提出问题:固体和气体之间可以直接转变吗?出示装在烧瓶里的几粒碘,让学生观察碘的状态、颜色。它能直接变成气体(碘蒸汽)吗? 猜想与假设:固体可以直接变化成气体,碘可以直接变成碘蒸汽。 实验设计: (1)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 (2)碘变成碘蒸气后,再放入凉水中。 进行实验:(说明碘蒸汽有毒,所以加热时瓶口要塞紧) (1)在试管中放少量的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热水中。 (2)碘变成碘蒸气后,再放入凉水中。 现象观察:碘受热(颜色由黑变紫,碘由固态变成气态)和遇冷(颜色由紫变浅,逐渐变黑,瓶壁上有细小发亮的晶粒形成,无液体流下)后状态变化情况。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固体与气体之间可以直接转化。固体直接变为气体要吸热;气体直接变为固体要放热 学生交流结果,处理信息:实验结果表明,碘可以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此时要加热;也可以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此时没有加热,而是对外放热。结论:升华是吸热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 2、【交流评估,形成概念】 (1)概念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放热。 (2)学生举例,交流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中的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师生、生生共同交流,统一看法,对学生的举例,积极参与给予鼓励,同时教育学生要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的霜、冰花、旧灯泡内壁上的黑色物质,分别判断出属于什么物态变化。(如雪、冰雹的形成,冰冻衣服也会干,积雪未熔化,但一天比一天少,卫生球逐渐变小、消失、有气味等) 3、【知识迁移,学会运用】 (1)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 课件依次展示二幅情景图片: ①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说明樟脑丸不是卫生球,卫生球实际是萘丸,萘有一定毒性,不适合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1992年国家工商局印发了“关于制止以萘丸冒充樟脑丸坑害消费者行为的通知。”) ②白炽灯灯丝变细。(知识链接:灯丝发光正常温度是xxxx摄氏度左右,钨丝熔点是3410摄氏度。) (2)自然现象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 课件依次展示二幅情景图片: ①树上的“雾凇” ②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 (3)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让学生解释人工降雨,教师作出评价并统一观点,这里干冰到雨经历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溶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指出干冰易升华吸热还可用来:①给食品降温,②在舞台上制造“白雾”等。 (4)探究二:露、霜、雾、雨、云、雹和雪的成因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雾、露、云、霜、雪、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教师答疑:如果要解决,就要弄清几个问题(雾、露现象学生能解释) 第一:空气中总是含有水蒸气的,这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很微小的颗粒,能被空气中上升气流顶起,形成浮云,所以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合而成的. 第二: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上升气流无法支持,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第三: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出现在地面上.当露点低于0℃时,则水蒸气直接凝华在地面物体上形成霜.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离地面稍远的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的.如果雨在落下时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雨便凝固成冰块,冰块若遇地面向上的风暴把冰块向上吹入热空气层中,这层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凝结在冰块四周,下落时又遇有0℃以下的冷空气上升时,冰块外面又结一层冰,如此反复上下,到冰块很大时,形成雹落下,这就是可怕的冰雹.在高空中的水蒸气便直接凝成小冰晶,这就是美丽的雪花了. 三、课堂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五、课后作业: 收集生产生活中升华、凝华现象。 【板书设计】 五、升华和凝华 一、定义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 二、特点 升华过程吸热,凝华过程放热 三、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及应用。 【教学后记】 1.本节课内容贴紧生活,而且实验设计简单易行,要充分运用自主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在要求学生自主探究时,强调注意安全。 物理说课稿 篇6尊敬的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必修2第七章第七节《动能和动能定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说课,教材分析,学生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主要学习一个物理概念:动能;一个物理规律:动能定理,通过前几节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某个力对物体做工就一定对应着某种能量的变化。在本章第一节追寻守恒量中,学生也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那么物体的动能跟那些因素有关,引起动能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都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深化了对功的理解,对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拓展了求功的思路,也为下一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并为用功能关系处理问题打开了思维通道,因此本届内容在本章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关建的一节,是重点的一节。 二、学生学情 深入了解学生是上好课的关键,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如下: (1)学生已经知道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学生已经认识到做功必然引起对应能量发生变化。 (3)学生已经知道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可以把力学量与运动联系到一起。 (4)通过三年多物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动能的概念、单位以及符号 2、理解动能定理及其物理意义 3、理解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能定理的推导,体会演绎推理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动能定理演绎推理过程,培养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通过动能定理应用的学习,领会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越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对动能公式和动能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难点:通过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加深对功、能关系的认识。 关键点:动能定理的推导 四、教法学法 教法(主要采用探究发现法): 1、直观演示法、问题探究的方式(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2、活动探究法(理论推理) 3、集体讨论法(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归纳总结) 学法:观察思考、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出课题 2、实验演示,分析影响动能的因素 3、理论推导,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4、拓展延伸,引出动能定理 5、典例引领,内化反思 6、反思总结,加深记忆 (一)本章第一节“追寻守恒量”告诉我们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上一节我们探 2那么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具体的表达式如何究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得出了呢? 出示课题:动能和动能定理 (二)实验演示,分析影响动能的因素 演示观察实验思考: (1)从高度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滚到底端谁的速度大?谁做的功多?谁得动能大? (2)从高度不同质量相同的小球到低端谁的速度大?谁做的功多?哪个的动能大呢? (3)总结一些动能与那些因素有关? (以达到引发学生兴趣为目的) 结论:质量大,速度决定动能大小。 3、理论推导,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情境展示:例1、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移动L,速度由V1增大到V2。 提出问题:学生推导 1、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是多大? 2、物体的加速度多大? 3、物体的初速度、末速度、位移之间有什么关系? 4、综合上述三式,你能推导得出什么样的式子? 5、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1) 它包含了影响动能的两个因素:m和v (2) 这个过程末状态与初状态的差,正好等于力对物体做的功 (3) 它涵盖了我们前面探究得到的结论W∝V 2.于是我们说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v运动时的动能为Ek (1)概念: (2)动能的标矢性: (3)动能的单位: (4)动能式状态量还是过程量 4、拓展延伸,引出动能定理,组织学生一起进一步分析例1的推导结果:提出问题: (1)等式左边W的意义 (2)等式右边意义是什么? (3)此式的又表达了什么意思? (4)结论.上面关系表明: 概念:合外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的动能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能定理。 (1)W为合力所做的功,公式右边代表着变化量 (2)当物体在变力作用下或者是做曲线运动时,动能定理也同样适用。 5、典例引领,内化反思 例2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为m=5000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L=530m时,速度达到起飞速度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飞机重量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6、反思总结,加深记忆 1、为什么动能定理能解决变力问题? 2、建立动能和动能定理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3、建立动能定理经历了那些过程? 4、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课堂小结)? 目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对认知过程、结果进行自我检查) 物理说课稿 篇7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力图展现光学是有用的。在光的传播规律学习之后,通过感性认识的丰富,表现光学知识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即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电视机,光学知识与颜料混合的知识结合展现出七彩世界。教材安排了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生动的事实材料,感悟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成长。 【教材重难点】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物体的颜色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光的折射,本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也比较熟悉,感兴趣且容易接受,色光和颜料的混合学生探究的价值不大。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色散现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组成的; ②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③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②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现实世界的绚丽多彩和美好,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②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通过亲身的体验,使学生感悟实验方法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 ④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四、【方法手段】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实例情境,逐步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从而顺利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通过联系前一节光的折射内容并模仿伟大科学家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实验,让亲身经历探究学习和思考,使学生意识到观察、质疑、实验探究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学法上采取:观察法、实验探究、归纳法。以丰富的实验用具及设备作为教学手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和拓宽了知识的广度,而且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 五、【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对比:在太阳光下,我们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各种物体。然而,在漆黑无光、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场所里,我们却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有灯光的照射,则光照到哪里,我们就能看到那里的物体及其色彩。这一现象说明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与什么有关? 追问:白天我们看到的光从何而来?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引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最单纯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纪英国的科学家牛顿通过一个实验发现了一种极为奇妙的现象,让人们对于上面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大家想知道他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吗,白光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这样设计给了基础差的学生一定提示,使其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用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便于学生更新已有经验,接受新知识,诱导学习动机,丰富感知。 2、新课教学 (1)光的色散现象 ①介绍三棱镜,引出光的折射,将三棱镜放在太阳光下,调节位置,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现象 思考:我们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1、白光不是最单纯的光 2、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 ②列举生活中所见到的色散现象,解释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过渡:了解了什么是色散现象后,我们再来关注这样一个问题:能看见其它颜色的物体,说明有色光是进入我们的眼睛,进入我们眼睛的色光是不是只有七种?那么这些颜色又是怎么产生的? 2、色光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 学生不能对提出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和验证,引导学生去观察电视机,通过研究电视机的画面发现光的三原色及各种色光的产生原因。 学生观察之后能够发现,电视机的画面上只有三种颜色的色光存在,其它颜色的光是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 过渡:电视机能产生各种色光,因为电视 机能够发光,那么大家现在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物体,如大家的衣服,桌椅,它们有颜色,但它们能自身发光吗?它们为什么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3、物体的颜色 指导学生朗读,诊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提问: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当光照到物体上时,物体对光有哪几种作用? (1)实验演示:透明物体的颜色 强调透明塑料片的颜色,观察透明物体的颜色与什么有关 ①将红色塑料片放在光谱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红光) ②将绿色塑料片放在光谱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绿光) ③将蓝色塑料片放在光谱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蓝光) ④无色透明玻璃片放在白光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七种颜色) 学生思考反馈: 塑料片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 (2)实验演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观察白纸上的光谱的颜色,反射的是什么颜色的光?(七种颜色) 思考:红花,绿叶在太阳光之所以呈现红色、绿色是因为什么原因? 4、颜料的三原色 提问:大家在画水彩画时,是怎么得到水彩盒里没有的色彩的? 介绍:色光三原色 物理说课稿 篇8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应聘初中物理的 号考生,今天我要说的是 版 年级物理 册第 章第 节〈 〉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个方面来说这节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从被动到主动,在锻炼能力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 和 等知识的基础引入的一节 课(概念课,规律课或实验探究课),本节内容又是学生学习和 等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章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教材内容及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A 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能力。 通过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物理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蕴含物理知识,物理就在身边,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 物理的兴趣; 通过实验养成爱动手的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他们求知欲强,思维活跃,但是他们刚接触物理,他们的抽象逻辑 思维还需要直接经验的支持。因此应以学生身边事物和现象引入知识,加强直观教学,逐步让学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九年级学生是初中的毕业年级,学生的心智较为成熟,认知水平比刚接触物理时有了很大的提高,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加强。但是,九年级学生往往不爱发言,课堂气氛比起八年级学生沉闷,需要教师积极灵活的调动 三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为主导作用。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直观法、讲授法、讨论法。 说学法 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激发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课堂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本节课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五课后反思 在这一节课的设计上,我根据新课标精神,以现代教学观为指导,以实验活动为基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相信,通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学生会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收获。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谢谢! 物理说课稿 篇9第3节 速度和加速度 说教材: 《速度和加速度》是司南版必修1第二章“运动的描述”第3节的内容,是本章的基础。本章从机械运动入手,讲述运动学的基础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所以本章的教学 关系到高中物理教学的好坏。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本节速度、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物理量,理解速度和加速度概念是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基础,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利于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结合本节的内容和特点,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按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新课标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运动的快慢(即位置变化的快慢)可以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来描述。 2.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 3.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在描述运动快慢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4.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 5.理解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及其加速或减速运动之间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在建立瞬时速度概念时的作用,了解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区别物理概念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如果能抓住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也就把握了本节的要领。高一学生的思维具有单一性,定势性,并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他们容易接受相对形象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而对相对抽象的加速度 普遍感到困惑。所以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以及它们的区别;教学的难点是: 加速度概念的理解。 说教法 物理教学重在启发思维,教会方法。物体的运动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学生对物体的匀速运动已有自己的认识,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分析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体验它们的区别,利用类比的方法指导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使学生全面的理解教材,把握重、难点;因此,本节课综合运用讲授法、类比法、讨论法并结合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加强师生双向活动,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 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现代教育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初中的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简要复习位移的概念后,为了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引入新的物理量(速度),再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指导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研究 速度的变化的快慢来理解加速度的概念,体验类比的方法,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物理中的运用。通过巧用提问,评价;激活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讨论的课堂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加上例题的巩固,再回到物理概念的理解。 说教学过程 从以上分析,教学中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先进行速度的教学后进行加速度的教学,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快慢作为加速度的基础,再用类比的方法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符合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大约需要5分钟的时间) 复习位移的概念后,教师举例(物体有各种各样的运动,不仅不同的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不一样,且同一物体在不同时段的运动快慢程度也可以不同。并请同学们举例:如 蜗牛爬行,飞机起飞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比较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新课教学(大约需要35分钟的时间) (1)平均速度:教师提出问题:物体做机械运动时位置发生了变化(即发生了位移),但运动的快慢如何描述?引导学生思考,和具体讨论两种简单的运动快慢的描述:位移相同比较时间,运动的时间相同比较位移。在讨论位移和时间都不同时采用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来描述(比值大,运动快;反之则慢)。从而引出平均速度的概念及公式 (或 ),这样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引入平均速度,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图2-22和表2-3,让学生明确求的是哪一段时间,哪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让学生讨论与交流:得出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物体运动的快慢,但不能描述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在给出瞬时速度的概念。体会极限思想在物理中的运用,了解实验室怎样测瞬时速度,并总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3)加速度:通过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来引入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利用教材的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 ,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有正、负之分,并理解正、负号的意义;进而突破加速度概念的教学难点。通过交流,教师总结:再进行例题的讲解与巩固,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具有稳定性。最后布置作业。(在板书方面:教学中将黑板一半写概念,另一半用来作图分析。) 结束语 : 在以上设计中,我力求“以学生为中心”,以物理概念为基础,积极倡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学习。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课堂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不断地反思和总结。在此,还请各位老师,领导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