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
范文 |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通用20篇)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教学目标】 1、感知少年闰土这一形象,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教学准备】 简易多媒体制作。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我们最近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项戴银圈,他是──(生答:少年闰土)(出示画面)师饱含激情引背:“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下面是──都种着──其间有一个──那猹却──” 同学们,这是多少年前我记忆中的闰土?(30年)人生能有几个30年呢!为什么闰土会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意在引导学生说闰土给我讲了许多新鲜事、有趣的事,我们成了好朋友。) 二、新授重点段(第4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第4段,然后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闰土是个怎样的农村少年?是从哪件事中怎么读懂的? 2、全班交流: 机智勇敢看瓜刺猹。 聪明能干雪地捕鸟。 见多识广海边拾贝壳。 见多识广看跳鱼儿。 (以上内容是教学的重点,适时进行感情朗读指导。) 3、读第14、16自然段: ⑴ 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作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 师生对答: 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而“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 ⑵ 再读第16自然段,理解句子含着的意思: 小组讨论、交流: ① “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 (富家子弟。) ②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 ③ 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再次有有感情地朗读这两个自然段。 三、想象表演 闰土让我看到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是多么想再与他相处下去,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啊,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示图)他们会怎样话别呢?读读最后一段,想象一下当时情景,同桌俩分角色演一演这对好友分别的场面。 (请学生上台表演,播放音乐。) 四、拓展学习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人们都在经历中成长着。我和闰土儿时结下了纯真的友谊,然而几十年后再次相遇时,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外读读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看看三十年后的闰土变成了什么样,我们利用班队课交流读书体会。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全文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4、基本完成课后思考·练习。 教具准备: 鲁迅介绍资料、课文插图、生字卡、幻灯片、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回顾,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通过作者对闰土外貌的描写,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篇课文还描写了闰土的哪些方面?又体现出他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快速浏览,概括标题 1、请你们快速浏览6~16自然段,边读边想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哪几件事?用简单的语言概括在书上。 2、师:闰土向我讲了哪些稀奇事呢?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吗? 3、交流:(板书: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海边拾贝、潮汛看鱼。) 三、合作学习,四件趣事 1、这四件事中,你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呢?请选择一件你最感兴趣的事,在学习小组里读一读,想想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什么?又能看出闰土有什么样的特征。试着运用以前用过的学习方法(如:抓重点词句或标点深入研读法、批注法、朗读法、质疑释疑法等)自主探究学习。可以和同学说一说,也可以在书上画一画,写一写。读后可以四人交流,你可以有感情地朗读感兴趣的课文片断,也可以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可以提出不懂的问题请大家帮助。 2、全班汇报,师:这四件事中,你对哪件事比较感兴趣?(“雪地捕鸟”) 3、学习“雪地捕鸟” (1)课文第几自然段写捕鸟的?喜欢这一段的都请站起来读一读。 (2)谁来告诉我,你读懂了什么?又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闰土是怎么捕鸟的?其他同学把闰土捕鸟的动作词划下来。(课件:扫、支、撒、拉) (4)从这几个动词你体会到什么?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板书:聪明、能干) (5)师:你体会得这样好,一定也能读得好。愿意读读吗?(生读) (6)师:闰土知道下大雪时小鸟找不到吃的,正好能捕鸟。多聪明的孩子呀!闰土在讲述这件事时会是怎样的神情语气呢??(课件很自豪的。) (7)那让我们一起就自豪地读读这段话吧!(课件) (8)小结:闰土就这么轻易把鸟捕到了,从闰土捕鸟前的充分准备,捕到鸟娴熟的动作,我们看出了他的聪明能干,所以捕到的鸟(很多),什么都有,有什么? (9)“……”说明什么?(还有很多)这些你鸟都见过,都能叫得上它们的名字,这也说明什么?(板书:见识广) (10)你们认识这些鸟吗?你们的见识也没闰土多。想不想认识一下呢?(课件) (11)这么可爱的鸟儿,你一定也想养一只吧?请你们也来当一回捕鸟能手,把有趣的捕鸟经过再读一读,要读出聪明、能干、见识广的闰土形象哦。 (12)师:好一个聪明、能干、见识广的闰土呀!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4、学习“海边拾贝” (1)过渡:聪明的闰土,冬天下雪时,知道到海边的沙地上去捕鸟,夏日来临他又会干些什么呢?(板书:海边拾贝) (2)师:课文哪一段介绍闰土向“我”讲述拾贝壳的趣事?谁喜欢捡贝壳这段来读读?(指名读) (3)闰土见过的贝壳多吗?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有红的,绿的。) (4)闰土见过的贝壳不仅很多,而且他还能根据这些贝壳的形状给它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这也说明什么?(见识广) 5、学习“看瓜刺猹” 过渡:海边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闰土白天捡贝壳,晚上还可以去看瓜呢?这部分你用什么方法来学习的?? (1)喜欢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学习吗?(男女分角色读) (2)月亮地下,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在“我”眼里是多么惊险刺激的事呀!通过朗读你体会到什么? (3)师:听到声响,就知道猹在咬瓜,说明他很有经验。“捏”用的好,“捏”字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文中应选哪种最合适呢?(捏:用拇指和别的手指夹) (4)捏在手中就灵活,就能随时刺到猹。“看到猹,你便刺”动作快,不犹豫,说明他勇敢。(板书:勇敢) (5)我们再来把“看瓜刺猹”这部分读一读,你们只读刺猹过程,老师读提醒部分,(“月亮地下……轻轻地走去”接“走到了……”)(课件) (6)读到这里,浮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课件:第一副画) (7)课文中有一段描写与这幅画内容相符你能找出来吗?在这样特定的环境下,引出这样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什么样子?齐读:(第一段) (8)过渡:特定的环境描写,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所以三十年后,“我”回忆起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 (9)夏天的夜晚闰土有着瓜地刺猹的勇敢经历,那么潮汛来的时候,闰土干什么?(到海边看跳鱼)他看到的鱼是什么样?(有着青蛙的两个脚)鱼儿长着脚,真是够希奇够有趣的。你们想看两只脚的鱼吗?(课件) (10)闰土知道的希奇有趣的事仅仅这四件吗?你猜猜还会有哪些?(夏天田里抓泥鳅、春天墙角找蚯蚓……)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知道吗?(不知道) (11)从哪段知道的?齐读14段(课件) (12)“我”为什么素不知道这些新鲜事?(“我”没有到过海边,整天在家里,“我”是少爷,“我”父亲只让“我”读四书五经,不让出去玩)? 6、当“我”知道闰土有那么丰富的生活,有那么广博的见识,他知道那么多新鲜事的时候,“我”由衷地发出了一句感慨,齐读第16自然段第一、二句话。(课件) 7、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出示第16自然段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们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它们都和我们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同桌讨论、交流。 ①他们是指谁?“我们往常的朋友”又是些什么样的人?(富家子弟) 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的天空”又是什么意思?(“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再深宅大院,不能广泛的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视很少。) (3)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是呀!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③此时“我”的心情你理解吗?(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板书:羡慕佩服向往) 四、创设情景,进入“话别” 1、过渡:因为闰土知道这么多“我”不知道的稀奇事,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候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2、他们是怎样话别的呢?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怎样告别的,可以演一演。(课件) 3、同桌分角色想象表演。是呀!此时“我”和闰土已是泪流满面只能用一个词形容:(板书:难舍难分) 五、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我”和闰土这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外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合同学交流读后的感想。 六、指导写作方法 1、同学们,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动作、语言描写,还可以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或品质。看看这篇作者描写这四件事的时候,哪件事作者写得详细些?哪件事作者写得简单些? 2、作者在介绍“雪地捕鸟”时,抓住闰土捕鸟的动作作了具体描写,“看瓜刺猹”一事也做了较详细的描写,这就是祥写,其他两件事,作者写的简单一点,这就是略写。我们在写作文时,也要学习作者这样,做到有祥有略,祥略得当,突出重点。 七: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找《故乡》一书读读,课后和同学交流读后感情。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胯、拜、厨”等13个生字和“一望无际、祭祀、仿佛”等词语。 2.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主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课文写的四件稀奇事,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了解闰土是一个勇敢机智、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四件稀奇事,了解闰土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文章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等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 2.重点感悟四件稀奇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大家了解鲁迅吗?看过哪些鲁迅写的作品和有关与他的故事。(生说……)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与我们年龄相仿的朋友。【课件出示1:课题】(板书课题:少年闰土)课文节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 师介绍鲁迅:【课件出示2】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中国现代文学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27~1935年期间的杂文,深刻地分析了各种社会问题,表现出卓越的政治远见和韧性的战斗精神,对中国革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代表作有《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 导语首先从激发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入手,让学生说说自己看过哪些鲁迅写的作品和有关他的故事,既帮助学生积累有关语言材料,又自然地过渡到课文内容中去。 二、初读课文,引导质疑 1.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利用字典,自学生字和新词。抄写出认为最难的生字和新词,说说哪些地方难以理解,哪些需要提醒注意,逐一交流。 在黑板上重点交流一些不常见的字词(视学生掌握的情况而定):【课件出示3-6:词语图片】祭祀忙月秕谷鹁鸪…… 2.老师引导:请大家根据课题、单元的主要目标和课后的习题,以及对课文的印象,确定自己最想解决的问题。 (讨论,谁的问题最有价值?) 学生列举,老师归纳出“主问题”: (1)课文写了哪几件稀奇事,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2)课文是怎样写闰土的? (3)根据单元目标,找出课文的几句难理解的句子,采用怎样的方法去理解,含义又是什么? (4)作者在课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师导语:鲁迅的文章中有许多我们不常见的字词,文章也比较长,读课文时。请同学们抓住课文叙述的主要事例。 3.划分课文层次:【课件出示7】 全文共19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我”记忆中的闰土勇敢机敏。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我”和闰土是主仆,他来“我”家帮忙,所以“我”和他认识了。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我”第一次跟闰土见面,他很怕羞,但我们很快就熟识了。 第四部分(第6~18自然段):写闰土给“我”讲捕鸟,拾贝壳,看瓜,看跳鱼等有趣的生活。 第五部分(第19自然段):闰土和“我”分别了,友谊也中断了,但“我”很怀念他。 三、小组合作,自主释疑。 重点学习关于闰土的四件稀奇事,品读、感悟。 (1)出示总括的句子。 出示:【课件8】“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2)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不理解的地方:稀奇事在课文中是指哪些?闰土的什么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引入第四段的学习。 师引:快速读课文第四部分,看看讲了几件事?(师板书:雪地捕鸟瓜地刺猹海滩拾贝看跳鱼儿) 说说“稀奇”的意思,对我们来说,什么样的事是稀奇事? (3)说说你准备怎么学习这几件事?可以用什么方法学?(有感情地朗读,边画边读,角色扮演互相说……)(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出示: 【课件9】雪地上捕鸟瓜地里刺猹海滩上拾贝海边看鱼 (4)让学生选择以上学习方法学这四件事。用上学习记号,并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伙伴进行交流。可以按课文的顺序来学,也可以先挑一件自己最喜欢的事先来学。(选择学习内容)弹性填空:闰土是一个()的人。 四、教师引导,集体评议 ①雪地捕鸟(角色扮演)。 师:闰土啊,你会捕鸟吗?能不能帮我捕鸟呀? 生:…… 师:快教教我,怎样捕鸟? 生:…… 学生评价,评价标准:说清楚,有感情,能吸引人。 有感情地朗读。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4【学习目标】 1、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学习生字、2个多音字,理解“无端、稀奇、如许”等部分词语的意思。 3、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继续进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训练。 【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配乐图片,把学生带入神奇而美丽的月下看瓜的情景。 (导情入境,引出课题,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欲望。)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质疑。 4、出示练习: 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其间 只知道 无端 稀奇 素不知道 如此 如许 从来不知道 希奇 其中 单知道 无缘无故 5、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能谈多少就谈多少。) (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三、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我”与闰土之间是什么关系? 2、他们仅仅相处了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为什么三十年了,闰土留给‘我’的印象还是那样深刻? (引发学生捕捉文章的中心句,抓住中心。) 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3、“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4、指导感情朗读。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壳 看瓜刺猹 潮汛看跳鱼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谁能说说闰土向“我”讲述自己海边生活的四件稀奇事? 2、哪一件事留给“我”的印象最深? 二、重点探究,读中悟情 1、从这些事你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农村少年? (引导学生去读书,去思考,组织学生讨论,品析词句,体会闰土的机智勇敢。) 2、你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试看。 3、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 4、同学们自由练读,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看谁能让大家身临其境。 每件事采用不同的方式指导朗读。如,“雪地捕鸟”让学生边朗读边表演;“看瓜刺猹”教师可扮成“我”引导朗读,调动学生情绪。 5、闰土就这些稀奇事吗?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多媒体显示: 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 6、想象画面,指导背诵。 三、体会课文塑造人物的方法 1、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明白了闰土这个人物的一些特点,这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写人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 (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 2、这篇课文还描写了闰土的什么方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 (引导学生体会: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小结: 作者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等去刻画人物特点,通过这几方面的描写,一个天真活泼、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四、再读全文,拓展延伸 1、你最喜欢哪些段落?读给大家听听。 2、朗读闰土外貌描写的句子,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抓住人物的特点。) 3、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 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 (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 4、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更让“我”大吃一惊。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交流读后的感想。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语言、行动描写: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壳 看瓜刺猹 潮汛看跳鱼儿 (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5【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是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课程,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在一定的语境中品味用词用语的妙处,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及进行语言的实践活动。根据这些要求,在本节课的设计环节中,我紧紧围绕作者对少年闰土的情感为线索,从相识到相知到分别,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与闰土的深厚感情,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闰土他们在海边……他们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捏、扭、胯……”等生字,理解“郑重、允许、束缚”等词语。 2、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含义。 3、学会作者的外貌描写方法,并进行仿写练习。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他们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学习外貌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吗?了解他的作品吗? (鲁迅是我们伟大的文学家,无产阶级革命家,我们学习过的《三味书屋》,他的小说《故乡》,《朝花夕拾》,《呐喊》,《狂人日记》,《阿q正传》中的阿q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孔乙已》的形象让人印象深刻。) 看来同学们对鲁迅还真有一些了解,那你们知道鲁迅的童年生活怎样吗?他也和我们同学一样,有着快乐的童年,也有让他难忘的小伙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鲁迅的儿时伙伴,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生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结合上下文或工具书理解词语。 2、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结合预习问题,在书中找出答案,并做好批注。 三、自主读书,小组研讨 1、以小组为单位扫除字词障碍,不理解的词语小组交流解决。 2、交流自己解决的问题。 ⑴ 闰土长什么样? ⑵ 讲了有关和他的几件事? ⑶ 闰土性格有什么特点? 3、整理没有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全班共同探讨。 四、汇报交流,小组探究 1、生字卡片出示词语、生字: 采用领读、齐读、开火车读的方式。 2、汇报小组解决的问题。 3、提出没解决的问题,教师归纳,准备讲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五、课堂练习,巩固双基 1、形近字组词: 扭( ) 舀( ) 拜( ) 劲( ) 厨( ) 钮( ) 稻( ) 湃( ) 颈( ) 橱( ) 2、多音字: 畜:chù( ) xù ( ) 3、加拼音: 允许( ) 厨( )房 束缚( ) 贼( ) 在这个环节中注意拜的右半部有四横,捏中右上角是曰,缚中右上甫没有钩。 4、自读课文,对于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扁,熟读成诵。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6一 、揭题解字,感知大师文章条理清 1、今天咱们要去认识一个海边的少年(板书:闰土)这是我们著名作家鲁迅的作品。 2、课前布置了大家朗读课文,你们读了吗?那老师要检查一下,你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出示句子,引导理解文中一些文言文的词语的意思) 小结:请大家翻开书,再轻轻读读这些句子。当时正是文言文和现代白话文交替的时代,所以读鲁迅那一代作家的文章,经常会碰到类似的情况。刚才大家用联系上下文换一个词,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借助工具的方法来读懂这些词语。这就是非常好的理解方法。 3、课文要读进去,还要读出来,下面根据你对课文的阅读,思考一下文章的写作顺序,完成下面一个练习。 (出示练习题1:认真朗读课文,请按照课文写作的顺序进行排列。) 相处 离别 回忆 相识 【设计意图】 二、读批并重,感知大师文章画面美 1、理清了文章的顺序,也就了解了文章的大意。说起这段回忆呀,对于作者的确可以说是刻骨铭心。(出示第一段)请你轻轻地读这段话。 (一)环境描写,读出色彩。 (1)谁来读读第一句话。(随生的朗读及时评价) (2)朗读,最重要的就是读着眼前的句子,脑海里就浮现自己所描绘的画面。请你来读出那些美 丽的色彩。 (3) 让我们美美地读第一句话。 (二)人物描写,学习批注 (1)谁来读第二三句话? (2)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几个少年,你会用什么词? (3)咱们把自己刚才阅读的感受写在这个句子的旁边,这就是批注。老师选一个词语,你可以用 自己的,也可以选择同学的。(板书机智勇敢) (4)谁能把这个少年的英雄不凡、机敏读出来。 (三)对比朗读,感受变化 师:下面,我们合作朗读这段话,你们读第一句,我读后面两句。大家看,如果第一句描写的 是 景物 ,那么第二三句话描写的就是人物 ;如果说景物是静态的描写,那么人就是;如果读静的景物用舒缓的语调,那么读动的人物就需要用 ;读景物要读出它的色彩,那么读人物就要读出他的;动静相生,我们就来比比谁读得更好。 (师生合作朗读) 【设计意图】 三、读中品味,领悟大师文笔妙 (1)作者课文一开头,就在美丽的环境中烘托出一个机敏勇敢地少年,不仅让我们读出了作者对 这一画面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对少年充满了兴趣。那么赶紧让我们去见见闰土的真实面貌吧。(出示外 貌的句子) (2)眼前的闰土,如果要你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你会用一个什么词? (生:健康活泼朴实可爱 等) (3)像刚才那样选一个词批注在句子旁边。老师也选一个词。(板书:健康朴实)谁来读这句话, 读出他的朴实可爱。 (4)从作者对闰土的外貌的描写,你发现了什么吗?想想我们描写人物外貌一般怎么写?(写头 发,鼻子、眼睛。特别喜欢写眼睛,一写女同学就是水汪汪的大眼睛,一写男同学就是炯炯有神,都长一个样。)而作者这儿呢?老师读到这儿就想到一位漫画家丰子恺。老师带来了他的两幅作品,你们会发现这两位大师在描写人物上有共同点。(出示图画,生评价)你看,两位大师都没有细致刻画五官,但是,读着这样的描写,看着这样的漫画,孩子的天真,祖母的慈爱,家庭的融洽感受到了吗?闰土的朴实健康感受到了没?他们不仅特点鲜明,还很传神,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了解抓住人物最大特点来写) (5)没错,抓住人物最大特点,哪怕是寥寥数笔,也能写的活灵活现,对于鲁迅这位城里的少爷 来说,与他年龄相仿的闰土,最大的特点不是他的眼睛,鼻子,嘴巴,而是 紫色的圆脸,因为城里的孩子都是白皙红润的。而是戴的小毡帽和脖子上的银项圈。(引导生自己说) 总结:从这我们可以得到启发:描写人物一定要抓住最大的特点来写。(师提示:如果眼睛有特点也可以写) 【设计意图】 四、创意读文,聆听大师心中情 (一)概括趣事,感知丰富 1、年龄相仿的很快我们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在一起时,我最经常做的事是什么?听着他滔 滔不绝地讲述,我发出了怎样的感叹?无穷无尽写出了( ),稀奇则写出了()文中描写了他讲述的几件事呢? (引导学生用四字词语归纳第一件事) 然后让学生用四字短语概括出另外三件事。幻灯出示:(雪地捕鸟)--( )——( )——( ) (引导学生概括) (二)品读省略,感受能干 1、这四件事无论哪一桩,哪一件,都让作者觉得是、 这些事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撩拨着“我”的心。而且大家发现没有,在闰土每一次讲述的最后,总会出现一个标点符号。 (生发现省略号) 2、找找有几处这样的省略号?(生读一处,师出示一处,并请 说说省略的是什么) 3、你看,读着这些省略号,我们似乎看到作者(向往)的心。听着闰土娓娓道来、滔滔不绝,此时在我的心中,闰土简直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呀! (生可能答:见多识广 知识渊博 神通广大 聪明能干) 4、真会用词,请你选择一个词写在课文边上。老师也选择一个。(板书) (三)串读故事,感受渴望 1、闰土就是这样见多识广,知识丰富,聪明能干。比如,第二天“我”要他捕鸟的时候, 他说—— ( 生读雪地捕鸟) 若生读得不够好,引导:你想呀,闰土再讲这些事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神 情?那哪位同学读出这种神气和自豪来。(生再读) 师: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闰土又对我说——(生读月夜刺猹)师随机点拨:轻点,你这样会把猹给吓跑的。它不咬人么?(生继续读) 师:不愧是见多识广的闰土。更妙的是,我们沙地里——(生读) 2、听着闰土滔滔不绝的讲述,“我”不由自主地羡慕——(出示句子:我素不知道天下有??) 3、“我”又情不自禁地感叹——(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 4、“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让你想到一个成语——(井底之蛙) 5、是的,当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我在我在,当闰土海边拾贝、看跳鱼儿时,我在 。 6、所以闰土讲述的无论是哪一桩哪一件,对于我来说,唤起的一再是这样的感觉:(出示句子)这是什么样的感觉呢?(不知道)是呀,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并不知道,我也没有知道,我素不知道,我所不知道!这一连串的不知道背后,是一种怎样的宣泄、一种怎样的遗憾地感叹,一种怎样真切的向往啊!你觉得作者不满什么?你觉得作者遗憾什么?你觉得作者向往什么?(让学生回答) 8、是呀,我们读懂了文字,还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情感。让我们带着这种不满,带着深深的遗憾和满怀的向往一起来读! (生齐读:啊!闰土的心里) 【设计意图】 五、体味涵咏,课外阅读大师文 1、可惜正月过去了,来!捧起课文一起读最后的离别! 2、 我的哭泣和哀求并没有挽留下闰土。这次一别后,从此再也没有见面。当我收到闰土托他父亲带给我的一包贝壳和几支好看的鸟毛时,我知道闰土没有忘记我,而我的脑海里自然也浮现了那美丽的乡村画面。 (女生读第一自然的景色描写)。 而当我把城里孩子的一些新鲜玩意托人送给闰土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浮现那个勇敢机智的少年(男生读第一自然的三四两句话)。 后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当我遭遇父亲病故,家道中落,又辗转求学,孤独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儿时的伙伴——闰土,想起他,我的脑海中自然就会浮现这样绝美的景象。 (全班齐读第一自然) 三十年后,我重新回到故乡,当母亲说闰土要来看我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又闪过了这样一个美丽的画面。咱们能背的就背,不能背的就捧着书朗诵! (齐读第一自然) 总结延伸:三十年,这幅美丽的画面就烙印在我的心中。画面中有这样一个(再次读板书),三十年后,再见到的闰土是怎样的呢?和记忆中的闰土一样吗?有兴趣的同学去阅读鲁迅的作品《故乡》。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7【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运用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借助背景资料、抓住关键词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抓住人物特点(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作品内涵及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展示图片,引出闰土 1、出示鲁迅照片,师生交流鲁迅资料。引出感叹词“啊”。 2、展示“看瓜刺猹”图,了解鲁迅笔下的闰土。 二、整体感知,初识闰土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闰土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用笔做上记号。 2、交流印象深刻的内容,并梳理出课文结构,其间注意生字的读音和长、难句的指导。 3、归纳出对闰土的总体印象,回扣“啊”字。 三、顺学而导,了解闰土 1、找出文中带有“啊”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2、以闰土语言为突破口体会人物特点: ⑴ 指名轮读闰土的话,让学生明白闰土的话中包含着“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四件事。 ⑵ 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问:你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生读师相机指导。重点指导“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采用“情境渲染、联系实际、引入背景资料、对应比照”等多种方法理解感悟、入情入境朗读。 3、用上“啊”说说对闰土的感受。 4、出示课文插图体会两人对话时的神情、动作,问:闰土和“我”的对话中,“我”的语言很少,只有一些感受,你能根据“我”的想法想像出“我”当时说了什么吗?写在“我”的感受旁。 5、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读。 四、多元解析,记住闰土 1、师小结引说,比照“我”与闰土的不同。 ⑴ 你从这个“啊”中读出了什么,如果用语言表示“我”的感叹,你会怎么说?让生带着各自体会有感情读句。 ⑵ 借助多种方式(联系上下文、图片对比、联系生活等)体会“四角的天空”的深刻内涵。 2、引导生回扣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五、拓展延伸,再识闰土 1、启发学生想象说话:“我”和闰土分别近三十年后,再一次相见了,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2、让生快速阅读《故乡》原文片段: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1、找出闰土和“我”的语言,用上“啊”表示自己的心情。 2、布置学生读小说《故乡》,自主探究原因。 六、小结全课,升华认识 师以“啊”作小结。 (主要从鲁迅、闰土、学生表现及展望未来等方面去说。) 第二课时 一、简要复习全文,听写部分新词,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二、寻找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部分,深入探究其妙处,小练笔实践:请学生或老师做模特,生口述后写片段,师生共同评议 三、结合《故乡》进一步让学生认识作品内涵、了解鲁迅 四、简介鲁迅部分代表作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祥林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其作品,观看其影视作品 五、摘录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可以尝试背一背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想盼羡(叹) (啊!)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8一、教学目的: 1、通过分析内容,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 了解闰土的性格特点。 四、教学准备: 电脑、小黑板、图片、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此文,知道文中讲的是,出示画面并加以描述,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少年闰土(板书),今天我们共同来探究: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说明。 (二)学习讨论 1、下面请同学们分组学习讨论并简单交代相关事项。 (1)分小组讨论,设小组长一人。 (2)用铅笔划出相关语句。 (3)在空白处写上注释。 2、教师巡视指导(分优、中、差三组) 3、分析理解 (1)指名回答 (2)学生回答: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的人? (3)教师指导 a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b教师归纳分析 启发一,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可适当点拨,如说他的外貌怎样,从中就可以找出; 启发二,引导学生还有哪些语句不理解,从而引出“知识丰富”这一点; 启发三,文中最后一自然段如何理解? (4)举例分析 a、外貌描写部分 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指导学生朗读,要突出其特点。 教师分析: “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勤劳)(板书) “头戴小毡帽”说明了什么?(朴实)(板书)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说明了什么?(父亲爱他) b、看瓜刺查部分 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指导学生朗读,要突出其特点。 刺查有几个动作?用横线划出。 从“听”中可以看出闰土什么?(板书:聪明能干) 闰土为什么要“捏着”胡叉轻轻地“走”?(板书:机智勇敢) 想象一下闰土是怎样刺查?哪个同学表演一下?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闰土有什么特点? 教师小结 4、教师小结 (三)质疑延伸 1、还有哪些疑问? 2、学生提问 3、师生解答 4、课外延伸(可以去阅读小说《故乡》) (四)教师总结 点明板书 (五)板书设计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勤劳朴实 颈套银项圈 约莫十一二 雪天捕鸟 捡取贝壳 机智勇敢 闰土 聪明能干 看瓜刺鸟 潮汛观鱼 知识丰富 舍不得 送礼物 真诚友善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9教学目的: 1利用工具书、学会生字、理解新词。 2看着幻灯、背诵第1自然段。 3学习课文第一段、初步了解人物特点。 背诵第1自然段。初步了解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小黑板 录音机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1)出示绘有闰土守瓜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指名学生讲述画面的内容。揭示课题。 (3)简介鲁迅及小说《故乡》。 2自学课文。 (1)轻声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生字新词、读准宇音;结合上下文查字典理解下列词语:仿佛、无端、素不知道、伶俐;读通课文。 (2)给课文分段。 3组织讨论质疑。 4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检查认读和理解情况。 ①理解下列词义:其间、一望无垠、祭祀、仿佛、无端、素不知道。(教师讲词义、学生写词。) ②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见作业本第1题。) (2)指名汇报分段情况、井说出自己分段的理由。 5讲读第一段。 (1)学生轻声读第一遍、思考:作者首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是怎么写的?写得好在哪里? (2)再次引导看幻灯、结合课文指图进行复述。(要求在复述时能运用“深蓝”、“金黄”、“碧绿”、“带”、“捏”、·刺“等词语。) (3)齐读课文第一段。 6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第一段。 (2)完成作业本第2、3题。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0一、设计理念: 《少年闰土》是小学五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文章以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了“我”回忆起少年时和少年闰土相识、相处、分离的过程,刻画了一位天真可爱、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这次教学我采用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方法,先从《故乡》之中年闰土的形象入手,再认识少年时的闰土,留下悬念,激发学生课文阅读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为小学五年级学生,通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能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自身积累,体会文章中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依据“文贵自得”、“读中有悟”的原则,选用了悟读组合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读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在第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训练阅读的速度,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了解“我”和闰土相识、相处、分离的过程,并重点研读相识部分,从闰土的外貌描写中体味他的个性特点,并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中,我的教学设想如下: 1、重迁移的读述结合。我从中年闰土的外貌特点入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感悟,认识中年闰土的形象,推测他的生活状况,再迁移到本堂课的研究内容,帮助学生确立研究方向——从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上体会他的个性特点。 2、重积累的读研结合。在学生感知了课文整体后,我让他们反复读课文,找出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标点,自行研究,让他们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共议,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的认知不断完善,最后形成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完全把握。 3、重情趣的读辩结合。我让学生围绕“闰土的少年和中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展开讨论,开放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尽情发挥中交流学习的体验,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思维,展示个性,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重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学习了全篇,我向学生介绍《故乡》,鼓励学生阅读鲁迅原著,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中年闰土的形象描写。学生读、思。 (1)学生读文段,思考讨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认为他的生活状况如何。 (2)多媒体课件出示少年闰土插图,学生观察插图,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齐读第一段。 2、揭题,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重点研读闰土的动作、语言,进一步体会他的个性特点。 二、自读探究,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第6——18自然段,思考: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或事情可以看出来? 2、交流认识,初步了解闰土的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3、理解:课文介绍了闰土讲的哪几件事?“我”对哪些事印象特别深刻?引导学生重点探究“雪地捕鸟:和“瓜地刺猹”部分。 三、自学深究,研读重点 1、学习“雪地捕鸟”和“瓜地刺猹”相关句段,默读课文,找出最有研究价值的词语、句子,甚至标点,小组讨论交流。引导进一步理解闰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学生交流汇报: (1)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 (2)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 (3)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2、引导学生用规范语言总结:瓜地刺猹,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沙地看鱼。 3、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闰土地聪明、能干、见多识广,你们对他佩服吗?鲁迅也从心底里羡慕、佩服闰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4、多媒体出示重点句,引导有感情朗读。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①句子中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②“他们和我”指谁?“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③出示:闰土在海边时,我和我的朋友看不见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的井底之蛙。 1、讨论交流,认识:只有接触社会,经常参加实践活动,在社会这个大课堂李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聪明能干。 2、口头练习排比句。 四、讨论争辩,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在当时社会,你选择做闰土还是“我”进行辩论,发表个人见解。 五、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1、后来,闰土走了,那么“我”和闰土所建立起来的友谊还能持续下去吗?“我”和他还会见面吗?会的,确实见面了,在三十年后。 2、回忆本课开头所介绍的中年闰土,激发学生课外探讨闰土变化的原因,课外去读一读小说《故乡》。介绍《故乡》,鼓励读鲁迅的书籍。 板书设计: 26、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聪明能干瓜地刺猹机智勇敢沙地看鱼知识丰富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3、帮助学生认识“闰、胯、匾、猬、汛”,会写“闰、捏、柄、胯、匾、缚、稻、猬、谓、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段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准备: 1、课件。 2、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识字导入,设疑激趣。 1、师书写“闰”字。 2、指导学生学习“闰”字。 3、把课题板书完整,指导齐读。 4、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读完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过渡:让我们带问题走进课文,好好读读课文,要求: 课件出示提出学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本课生字。 (3)让学生在每个自然段前标出序号。 2、课件出示生字,并附有学习生字词的要求 (1)自由读生字词,不会的问同桌。 (2)与同桌互读生字词。 (3)同桌齐读。 (4)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巡视,检查二人小组学习生字的情况。 4、指导书写难写的生字。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学习要求。 2、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读文,寻找答案。 3、交流汇报,得出答案。 (1)课文写了“我”与闰土的这几件事: ①雪地捕鸟 ②海边拾贝 ③看瓜刺猹 ④看跳鱼儿 (2)第一部分:讲“我”印象中的闰土。 第二部分:讲“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 第三部分:回忆“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 第四部分:写闰土和“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等有趣的事情,表现出闰土是一个有丰富知识、聪明能干的农村孩子。 第五部分:写“我”和闰土分别时的情景和相互间的友谊。 (3)初步感知闰土是一个聪明能干、勇敢机灵、知识丰富的人。 四、回忆闰土:学习第1自然段。 1、生观看插图,寻找文段(第一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文,寻找答案。 3、汇报交流,得出: (1)共3句话。 (2)第一句写景;第二句写人;第三句写物。 (3)用了“其间”把景、人、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 (4)“其间”的意思是那中间,课文指西瓜地里。 (5)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反复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五、初识闰土: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1、学生读文 2、交流汇报,得出: 这一年,“我”家轮到了大祭祀的值年,需要一个人来看管祭器,闰土因此来到了“我”家,我们于是相识了。 3、理解“仿佛”。 六、小结。 个别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要求学生说说: 这一节课学到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正月(zhēng zhèng)供佛(gòng gōng) 正确(zhēng zhèng)供应(gòng gōng) 畜牧(xù chù)畜生(xù chù) 2、形近字组词。 胯()租()劲()缚()稻() 垮()祖()颈()搏()滔() 3、抄写课后的生字词。 4、背诵第一自然段,预习课文第2-17自然段内容。 出示作业。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2教材分析: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是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文中的“我”是一个富家少爷,闰土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闰土常年生活在海边,见多识广。而对于“我”这个每天生活在深宅大院的少爷来说,“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闰土的赞扬和无限羡慕以及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语言简洁、传神。采用白描,对话,举事例等多种表现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呼之欲出。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自学的能力,运用“学案导学”的模式,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感悟、思考的阵地,让课堂成为多元对话的过程,让课堂成为语文实践体验的过程,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知识的魅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实现生命价值的自然生成。 教学课型: 讲读课。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自然段。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4.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 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 2.通过读议讲练法,结合重点词句使学生了解少年闰土的特点,体会“我”与闰土之间深厚的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会写7个字,扭胯厨套猬畜窜。能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束缚稻鸡伶俐鹁鸪”等词语。 2.初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师叙述:鲁迅在1921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乡》里,提到了儿时的一个伙伴,许多年过去了,他仍然对这个小伙伴记忆犹新,他是谁呢? 2.板书课题:少年闰土提示“闰”的写法。 二、自学指导 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 2.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检测自学情况 1.检测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纠正,师适时点拨。如“畜”“窜”“缚”等,要提醒学生注意各个部件的组成。 2.体会、讨论理解词语的含义:祭祀、一望无际、无穷无尽 3.检测课文阅读情况: (1)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认真听,随时发现问题,给予帮助。 (2)同桌互读。 (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顺序。 四、整体感知,了解文章内容 1.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3)非常想看到闰土. 第二部分(4-7)我和闰土在以前玩. 第三部分(8-16)闰土给我讲许多稀奇的东西我很羡慕他的见多识广。 第四部分(17)闰土要回去了,我们都不想分开,后来还彼此寄点东西,最后一直没有来往。 2.文章主要写了闰土的几件事? 第一件事:雪地捕鸟 第二件事:看瓜刺楂 第三件事:海边拾贝 第四件事:看跳鱼儿 3.教学第一自然段: (1)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 (2)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3)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指名读第一句。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学生评价,学习读。教师点播:在闰土奔跑在一望无际的海边,穿梭在碧绿的瓜地中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朗读第二句,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指导背诵本段。 五、拓展延伸 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猬”、“畜”、“鹁”、“鸪”) 2.熟读课文。 六、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再熟读文章想想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感受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直接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少年闰土》,了解少年闰土的故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指导 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2.同桌相互合作有感情熟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说说你最喜欢本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为什么? 2.学生自读闰土的话,边读边想象画面。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是闰土的哪些话? 四、探究主题,升华感情 1.学习“看瓜刺猹” (1)作者跟闰土相处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闰土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到闰土,作者脑海中立即浮现处一幅画,课文哪个自然段描述了这幅画的内容,请同学们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幅画面的内容是闰土给我讲的4件事中的哪一件?(看瓜刺猹) (3)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写到了看瓜刺猹的内容?(10-14) (4)指名读第10-13自然段,讨论:从看瓜刺猹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勇敢) (5)指名读第14自然段,思考:从这一段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我”对闰土的羡慕和敬佩) 2.学习“雪地捕鸟” (1)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自然段记叙了雪地捕鸟的内容。(6-7) (2)齐读这两个自然段,说说闰土是怎样捕鸟的? (3)讨论:从雪地捕鸟这件事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能干、机智) 3.学习“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夏日拾贝”和“潮汛观鱼”的段落。 (2)全班交流:从这两件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闰土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闰土知识丰富) 4.学习相识过程 过渡: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的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作者是不是一开始就认识呢?(不是)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他们相识过程的段落。(2-4) (1)齐读第2-4自然段,指名说说“我”和闰土是怎样相识的? (2)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3)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谈谈这些外貌描写,体现了什么?(闰土的憨厚、可爱 (4)指名读,读后,小组进行讨论:“你觉得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健康的孩子) (5)我们这些信息是怎么获得的?学生认识到: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的。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6)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点) (7)课件出示人物外貌描写的优秀例子,稍作分析。 4.学习“离别” 过渡:闰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作者非常喜欢他,可惜好景不长,短暂的相聚之后就要离别,在离别之际,作者和闰土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作者与闰土深厚的友谊和作者对闰土的怀念) 5.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1)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2)闰土的机智勇敢。 (3)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部分: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6.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1)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除了外貌,作者还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2)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7.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为什么“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五、教学小结: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对故乡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聪明能干、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六、拓展延伸 1.积累描写人物外貌和动作的词语。 2.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写一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 4.好朋友总有离别的时候,可这一别就是三十年,文中说他们从此没有见面,其实三十年他们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也有了很大的改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建议大家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 七、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聪明能干喜欢 海边拾贝见多识广佩服 看瓜刺猹机智勇敢羡慕 潮汛看鱼见多识广怀念 八、教学小结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3设计说明: 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是“走近鲁迅”专题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也是唯一一篇鲁迅的作品。基于单元专题的安排,学生对本文的学习不仅要认识闰土这一形象,还要透过这篇文章走近鲁迅,了解鲁迅的内心。课文从“回忆、相识、相处、分别”的描写中,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六年级学生能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初步感知人物形象,半文半白的词语也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理解,但本文篇幅长,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有一定难度,同时,鲁迅作品语言简约、凝练,与学生以往的阅读有较大差异,需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抓关键词、联系语境、比较阅读、反复朗读,细细体味。 一、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学习,读准、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比较阅读有关“瓜地刺猹”的语段,品味语言,感受同一内容不同语言表达的不同效果。 4.感知少年闰土的形象,学习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5.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抓住对闰土的描写,品味语言,体会人物特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难点:品味语言,深入理解作品内涵。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小组合作学习,读准、读通课文,在语境中理解词语。 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比较阅读有关“瓜地刺猹”的语段,品味语言,感受同一内容不同语言表达的不同效果,感知人物形象。 (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学习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体会同一内容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 (难点) 体会同一内容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设计) (一)初识鲁迅,谈话揭题 (二)小组合作,检查预习 1.小组合作完成学习单 2.反馈交流 补充:理解“长年、忙月、短工”,认识括号内加注释的写法。 (三)梳理文脉,初识闰土 1.浏览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我”和闰土的哪几件事? 2.汇报 预设:学生只关注了捕鸟、捡贝、看瓜、看鱼,引导学生发现这是发生在“我”们相处时闰土讲给“我”听的事,要加以概括。 3.小结 4.用简洁的语言把课文内容说完整。 (四)比较阅读,品味语言 1.聚焦“看瓜刺猹”,反复比读两段话,谈不同感觉。 2.交流。 预设1:学生能谈不同感觉,通过朗读指导明晰不同语言的表达效果。 预设2: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引导逐段读、悟——读语段1,讲语段2,比较发现。 3.小结语言特点,体会人物形象。 4.积累诵读,定格形象。 (五)小结延伸,引起期待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4(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部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见多识广、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及对他的怀念之情。 作者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塑造了闰土这一人物,充分体现了小说以刻画人物为中心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借助文本、插图和课外相关资料等方式来感知少年闰土的形象是教学的重难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生字词,通过查字典、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难懂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文本和相关资料,感受少年闰土的形象。 3、体会作者“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情感”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板块一:从单元出发,导入新课,初步了解鲁迅 1、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大作家。瞧!(出示图片)他是谁?(鲁迅)你怎么认识他的?快速读一读课本113页单元篇章页中鲁迅的资料,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单元目录,指名读课文题目。师:这一单元,我们通过一组课文来了解鲁迅。今天学习的课文节选自鲁迅回忆性小说《故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块二:概括四个事例,整体感知,初识少年闰土 1、读准、理解字词 (1)《故乡》这篇小说,写于1921年,这个时期,人们刚使用白话文进行创作。文中还有很多文言、方言的痕迹,我们来看看。 (2)理解字词: ①订正“错别字” ②给下列词语换个说法: (3)读准词语,读通句子。 2、自由地来读一读课文,根据提示来梳理课文内容,并交流反馈。 3、看插图,辨人物 瞧!两人在这儿讲着新鲜事儿呢!这里有两个人物,猜一猜,哪一个是闰土,哪一个是鲁迅?说说你的理由。 (1)交流。(关注神态、动作及外貌) (2)仿照闰土的外貌描写,简单描述鲁迅外貌。 4、闰土这样绘声绘色,给“我”讲了哪几件事?请默读课文6-18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课堂作业本的90页上。 5、投影展示,交流校对: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沙地看鱼 6、小结:作者用四个事例让我们认识了讲新鲜事的.少年闰土。 板块三:抓典型事例,结合资料,了解少年闰土 1、听!闰土开始讲故事了(出示插图和“雪地捕鸟”选段)—— (1)谁能学着闰土的样子给大家讲一讲这新鲜事。(指导朗读,读好动作的迅速、鸟雀的种类多。) (2)闰土是怎么捕鸟的?圈画动词,想象画面,然后读一读。 (3)读着读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聪明能干、生活经验丰富……)试着读出闰土的特点来。 (4)你还可以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闰土的聪明能干? 预设: “远远地”:闰土捕鸟经验丰富,知道躲得远远的才能防止鸟雀逃跑。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闰土抓住的鸟雀种类很多,每种都能叫出名字。 (5)进一步引导:看,这些鸟雀你能叫出名字吗?由此可见,闰土不仅聪明,还是个怎样的孩子?(见多识广) (6)抓住关键词,读出闰土的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2、抓住一件事,就能感受到人物的形象。用同样的方法去读一读另三件事,圈画关键词句,想象画面,说说从哪里感受到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试着把他的特点读出来。 指名汇报,朗读。 3、师生分角色读。老师读鲁迅。 4、在这些事中,令鲁迅印象最深是哪一件事呢?为什么?小组交流,说说理由。 (闰土讲这件事最详细,鲁迅也特别感兴趣,一再追问,30多年过去了依然记得闰土描绘的场面。) (1)三十年过去了,这个少年的身影仍深深地定格在“我”的脑海中。三十年后,母亲口中再一次出现“闰土”这一名字时,“我”的记忆阀门就此打开,脑海中立即浮现出了这幅画面—— (2)为什么这些新鲜事令人如此难忘呢?(出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感受与闰土相比,“我”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 学生交流。预设:枯燥、乏味、无趣、拘束…… (3)怪不得鲁迅说:出示语句,指名读。 (4)进一步对比激情读: 当闰土在皎洁的月光下刺猹时,我困在高墙的院子里,看着四角的天空: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 当闰土赤着脚在海边捡着贝壳时,我还是待在高墙里: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 当闰土与伙伴们看着潮汛、捉着跳鱼儿,我和我的朋友们看到的只有四角的天空: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5)理解感悟:这几个“不知道”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心理?体现了我怎样的内心世界?想一想,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课堂作业本91页的第四题。 ①学生交流。预设:对自己的无知感到无奈、对自己的生活不满,羡慕、向往闰土自由自在的生活、钦佩闰土的见多识广…… ②感悟读文:现在,同学们一定对这段往事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吧!带着自己的感悟,再来读读这段话。 四、借助资料,了解中年闰土,推荐整本书阅读 1、作者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将闰土这个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少年送进了读者心中。三十年后,我重返故乡,又见到了这位儿时伙伴。听!(播放《故乡》原文选段音频) 2、总结:童年的那一幕美好如此印象深刻,然而中年的闰土却已经不是鲁迅记忆中的闰土了,是什么让闰土改变?鲁迅写《故乡》,写闰土到底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呢?课后,大家可以读读《故乡》原文,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少年闰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是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课文编排都与鲁迅有关。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及本课的小说体裁这两方面,教学重难点应为:“借助文本和相关材料,感受少年闰土的形象”。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抓住“雪地捕鸟”这一典型事例,通过圈画关键词、想象画面等方法,引导学生感知少年闰土的人物形象。学生习得方法后,再迁移运用到另外三件事的学习中,由扶到放,解决重难点。 细细观摩本课的教学后,我发现在重点语例的教学中还有以下几点有待改进的地方。 一、要吃透文本,精准把握关键词的教学。课中,我让学生通过圈画、品读动词的方式来感知闰土的聪明能干,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发现“远远地”一词更能生动地体现这一形象。因此,备课时,我们教师就应精准把握要重点讲解、可以深入挖掘的关键词,教学中也不宜事先为学生框定范围,应让他们立足于不同角度去发现、理解和感悟。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课标要求的:“阅读教学不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二、要深入挖掘,引导学生“沉浸式”想象画面。教学时,我让学生圈画动词后,抓住“只一拉”一词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有了初步的理解,读好了这一词,并感受了闰土动作娴熟、经验丰富的特点。但细细一想,学生缺少更深层的体验,从而导致这样的理解感悟仅仅停留在表层。因此,在教学“只一拉”一词时,可以不断追问,让学生更深入地想象闰土拉着绳子时的动作、神态,如同拍电影一般将“拉”这一瞬间的过程细化、慢动作化。学生想象着“闰土紧紧地盯着鸟雀,抓住时机,当鸟雀整个钻入竹匾后,再迅速将绳一拉”的画面,感知到的人物形象不就更加准确、深入了吗? 三、要结合生情,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人物形象。为了让学生更形象地体会闰土的见多识广,我出示了四幅鸟雀图让学生试着辨认。虽然学生有所想法,但未过多深入,但这其实也是一个值得让学生深入思考的细节。我们的孩子大多也出身于农村,也有过像闰土一样自由、快乐的童年。当出示鸟雀图后,学生通过观察可知“蓝雀”,但对其他鸟类无法分辨时,便可借机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感受同样出身农村,闰土是多么得见多识广。同时,还可抓住句中的省略号,理解闰土所知的鸟雀之多。将文本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学生由己及人,感受自然格外深刻。 “雪地捕鸟”这一片段的教学是落实重难点的关键所在,是后面所有教学内容的基础。因此,只有将这一部分讲深、讲透,才能真正实现有效而又高效的课堂。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5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设计说明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 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 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闰土。 (板书:少年闰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句子。 (二)出示词语(展示课件第三屏) “猬”和“谓”字的意思。 (三)集体交流对以下词语的理解: 其间──其中 无端──无缘无故 素──向来 如许──如此 希奇──稀奇 (四)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引入形象,初识闰土 (一)过渡:闰土是我儿时的伙伴,与他分别三十年了,但“我”时常想起他,常常惦着他。每当这时,“我”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鲁迅文章中的有些词语较为深奥,理解后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 (一)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根据部首区别 (二)请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另外的学生 边听边思考: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三)段中用了哪个词将景、人、物有机 地联系起来,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抓“其 间”一词) (四)课件播放闰土看瓜刺猹的画面,结 合观察图画朗读第一自然段。(展示课件第四 屏) (五)尝试背诵这一段。 四、抓住外貌,喜爱闰土 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画面之美,文字之美并积累内化语言。 (一)过渡:这一年,“我”家轮到了大祭 祀的值年,需要一个人来看管祭器,闰土因此 来到“我”家,我们于是相识了。 (二)默读第四自然段,用“____”画出 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想想从这些描写中可以 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出示一组句子: 帽……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他正在厨房里,圆圆的脸,头戴一顶毡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 毡帽……用圈子将他套住了。(展示课件第五 屏) 1.学生读句子。 2.比一比,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可爱。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 3.自由读,指导朗读,读出闰土的健康、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让学生 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 特点)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与闰土初次见面,对这位朋友 有了一定的了解,下一节课,我们再与他好好交 流。 六、作业 背诵第一自然段。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6教学目标: 1、学习写人物必须抓住人物的特点,使人物形象真实、生动。 2、锻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外貌描写教学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全文并且了解了我和闰土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回想一下,鲁迅笔下的闰土是什么样的? 板书: 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戴银项圈 2、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不仅要突出人物的外在特征,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外部特征来展露人物的个性经历等,从鲁迅对闰土的外貌描写中,我们能看出什么? 3、人物外貌描写一般分两个方面,一种是描写与众不同外在特点,另一种是通过外貌描写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环境、经历、品质等。本文就是侧重于后一种。 4、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或你接触的课外文章,也有能展现人物生活环境、经历、品质等的外貌描写,谁记得? 5、所以说外貌描写不能面面俱到,要根据表达的需要确定外貌描写的重点。5、播放大屏幕,进行外貌描写训练。 穷人 富人 病人 老实的人 奸诈的人 身体强壮的人 历经沧桑的老人 6、小结: 二、选材训练 1、以后课外读书中,如果遇到人物外貌描写,一定要细细揣摩;以后作文中如果想进行外貌描写,一定要细细斟酌。当然单单靠外貌描写还难以使人物的形象更深刻,更丰满,所以,鲁迅又加入了四件小事来丰满闰土的形象,分别是哪及件事? 板书: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观鱼(环境加事件) 2、下面选择你感兴趣的一件事,调动起你六年来积累的学习方法,细细体会这件事突出了闰土的什么个性特点,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怎么体会到的,把你想到的在空白处做记录。 3、这四件事主要突出了闰土的什么特点?(见多识广)像这样围绕人物特点去选材,就是“围绕中心选材”。可以是一人一事或一人多事。本文就属于一人多事。但是在记叙时,要注意详略得当,不能平均用力。语文学习一般经历两个阶段,先有模仿,之后再转化为自己的,下面看看你能否正确地围绕中心选材。 4、①播放幻灯片进行选择训练。 下面看你能否自主进行选材。 ②( )是一个--------的人,我选的事例是: 5、鲁迅正是用典型事例丰满了闰土的形象,呈现给我们一个见多识广的闰土。当然,从这几件事中,我们更能感受到闰土那丰富多彩的生活,那自由而洒脱的生活。 三、语言实践训练 1、闰土知道各种鸟雀的名字,而我不知道; 闰土知道海边五彩缤纷的贝壳,而我不知道; 闰土知道-----------,而我不知道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作者的生活背景,像老实这样说说。 2、是呀,闰土知道很多事,我都不知道, 我只知道低头吟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却不知道田间劳作那溢满汗水的快乐; 我只知道远处有着高山,却不知道高山真正的巍峨 我只知道有着对大海的描述,却不知道,迎着海风那一刻的心胸有着怎样的开阔,那惊涛拍岸的激昂怎可能是一个把自己囚禁于书中的书生所能感受到的呢? 我不知道的太多、太多,知道的又太少、太少。为什么呢? 3、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你是怎样理解“死角天空”的? 5、四角天空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了鲁迅与闰土的生活环境,突出了鲁迅生活范围的狭小,对自己所缺失的农村自由生活的遗憾及向往。可以说四角天空是本文的经典之笔,在鲁迅的文章中,像这样的经典之笔还有很多。 6、范读(范读两次) 指导朗读。 6、本段与前文有着怎样的关系? 7、语言上的对比,更能凸显作者生活范围的狭小,及对闰土似自由生活的渴望。所以,作者和像他一样的朋友,只能,也只能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天空。 四、总结升华 1、本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作者在描写人物外貌时,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经历、品质等; 围绕着人物的个性特点选择4件典型事例丰满人物形象; 并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个人情感。这是我们进行人物描写时,需要学习的方法。 2、通读全文,体会这些写法的妙处。 课文就是个例子,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的目的。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7一、内容简介: 我授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语文a版)第十二册第1课《少年闰土》。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文章以精炼的语言文字叙述了“我”回忆起少年时和少年闰土相识、相处、分离的过程,刻画了一位天真可爱、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为小学六年级学生,通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学生能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阅读中联系上下文和自身积累,体会文章中词句的意思和表达效果,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目标: 这篇课文从课文内容和它在教材中的位置揣摩编者的意图,我认为主要是继续提高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依据新课标要求,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能力目标: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参加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设计理念和教学方式: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依据“文贵自得”、“读中有悟”的原则,选用了悟读组合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读中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拓展思维的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在第一课时,我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训练阅读的速度,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了解“我”和闰土相识、相处、分离的过程,并重点研读相识部分,从闰土的外貌描写中体味他的个性特点,并背诵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中,我的教学设想如下: 1、重迁移的读述结合。我从复习闰土的外貌特点入手,通过学生的复述,唤起他们已经有的对闰土天真可爱的个性特点的认识,迁移到本堂课的研究内容,帮助学生确立研究方向——从闰土的动作、语言上体会他的个性特点。 2、重感悟的读思结合。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6——17自然端,思考并交流: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开放的要求激发学生的读文兴趣;开放的问题给予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学生阅读、思考、联想,在主动的情感活动中多元解读,丰富闰土的形象。 3、重积累的读研结合。在学生感知了课文整体后,我让他们反复读课文,找出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标点,自行研究,让他们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在合作中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共议,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的认知不断完善,最后形成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完全把握。 4、重情趣的读辩结合。我让学生围绕“在当时的社会,你想选择做闰土还是我”这个问题进行争辩,开放课堂,解放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尽情发挥中交流学习的体验,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思维,展示个性,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重课内外阅读的结合。学习了全篇,我向学生介绍《故乡》,鼓励学生阅读鲁迅原著,将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边读边思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我“和闰土相识、相处、分离的过程;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从对闰土的外貌描写中体会他的个性特点;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品味词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闰土的动作、语言中进一步体会他的个性特点,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明确目标 1、出示闰土月下刺猹的画面,学生汇报上课时的学习成果。 (1)观察插图,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齐读第一段。 2、揭题,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重点研读闰土的动作、语言,进一步体会他的个性特点。 二、自读探究,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第6——18自然段,思考: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地方或事情可以看出来? 2、交流认识,初步了解闰土的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3、理解:课文介绍了闰土讲的哪几件事?“我”对哪些事印象特别深刻?引导学生重点探究“雪地捕鸟:和“瓜地刺猹”部分。 三、自学深究,研读重点 1、学习“雪地捕鸟”和“瓜地刺猹”相关句段,默读课文,找出最有研究价值的词语、句子,甚至标点,小组讨论交流。引导进一步理解闰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学生交流汇报: (1)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 (2)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 (3)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2、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闰土地聪明、能干、见多识广,你们对他佩服吗?鲁迅也从心底里羡慕、佩服闰土,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3、出示重点句,引导有感情朗读。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①句子中你有哪些地方不懂? ②“他们和我”指谁?“四角的天空”指什么? ③出示:闰土在海边时,我和我的朋友看不见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看不见_______________,只看见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的井底之蛙。 1、讨论交流,认识:只有接触社会,经常参加实践活动,在社会这个大课堂李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聪明能干。 四、讨论争辩,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围绕“在当时社会,你选择做闰土还是“我”进行辩论,发表个人见解。 五、拓展阅读,课外延伸 1、、后来,闰土走了,那么“我”和闰土所建立起来的友谊还能持续下去吗?“我”和他还会见面吗?会的,确实见面了,在三十年后。 2、出示: 一眼就认出走进来的人,灰黄的皮肤,尖长的脸,又肿又红的眼睛配着一张毫无生气的脸,他就是闰土。 3、想不想知道闰土变化的原因,课外去读一读小说《故乡》。介绍《故乡》,鼓励读鲁迅的书籍。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8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6个生字、1个多音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3.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5.了解闰土是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感受“我”。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详写和略写的作用,学习分辨课文的详略更好地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自学生新词,分段,教学一、二两大段,背诵第1自然段,完成作业本第1、4题。 教学过程 一、1.简介鲁迅《少年闰土》的出处,出示课题。 2.生轻读课文,要求按注音读准生字,划出不懂的词语。 3.讨论分段。 二、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 尔后提问: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 (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 (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 (深蓝,金黄、碧绿、) 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 二、学习第二大段。 1.轻读2、3小节,思考:①闰土因什么原因到“我”家来?②闰土来“我”家前,“我”听到了闰土哪些情况? 读后抽答。 2.释疑,师生共同讨沦理解“少爷”、“值年”、“祭祀”、“郑重”、“仿佛”、“五行”、“装掠”等词语的意思。 3.师生共同讨论小结本大段的主要内容。(本段主要写“我”结识闰土的原因) 三:熟读第—自然段,抽背,同桌互背。 四、师课的小结。 五、课堂作业:作业本第1、2两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三、四两大段。分辨课文详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完成作业本第5题。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课后第5题的词语。 二、抽读第三段(第4、5两节),生划出描写闰上外 貌特点的语句。(“紫色的圆脸……银项圈”)师生共同 讨论,抓住“紫色”、“毡帽”、“银项圈”理解人物的 外貌特点描写,并在黑板一侧作副板书: 外貌 特点 紫色的圆脸 生活特点 头戴小毡帽 地方特点 套一个银项圈 时代特点, 齐读这句话,深入体会闰土的外貌特点描写。 提问:第4小节的开头哪些词语反映了“我”迫切见到闰土的心情? (盼望、好容易、飞跑)那么,这小节的结尾又有几个关键词语反映了闰土和“我”刚见面就建立了友谊? (只是、便、于是) 情感语气指导后生齐读第4小节。 三、1.抽读第四段(第6—16小节),生划出本段的中心句(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板书:稀奇事。 2.生自读课文,找出四件稀奇事。(板书)那么,四件事中写得最详细是哪一件? (管西瓜刺猹)抽读“闰土又对我说……油一般的滑”,(注意朗读的情感语气)理解“无端”、“伶俐”、“素不知道”等词浯的意思。 3.提问:这部分课文哪一小节的内容与开头小节的描写呼应? (“有胡叉呢……”—节)这样写给人留下了闰土的什么形象? (勇敢机智,板书。)因为这件事给作者的印象最深刻,所以详细写,板书。 4.除此以外,还有哪件事也写得详细? (在雪地捕鸟,板书)生轻读捕鸟一节,用笔划出写捕鸟动作的词(扫、支、撒、拉、罩等)。讨论:这一节反映了闰土什么品质特点? (聪明能于。板书。) 5.除了这两件事,另外两件事写得详细还是简略:反映了人物什么品质特点? (师生讨论后板书:见多识广、略写) 6.抽读课后题1(2)、(3)两题,生回答。 四、课文写了反映闰土品质特点的四件事,虽然也有详略之分,但是,这四件事从总的来说,仍然是详写的。那么,与闰土对比,“我”与“往常的朋友”这方面是详写还是略写? (略写)哪几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 (抽答) 1.小黑板出示“我素不知道;……”一节,齐读,理解“素”、“如许”、“单”等词语的意思。并抓住“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一句,引导学生理解“我”接触的事少,过的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缺少见识的含义。 以羡慕和敬佩的语气朗读本节。 2.当闰土告诉“我”那些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后,“我”有什么感想?哪一小节写出了“我”的感想? (小黑板出示本节,齐读)理解“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一句的深刻含义(比喻“我”与“往常的朋友整天生活在大院里,像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以羡慕、感叹的语气朗读本节。 板书设计: 稀奇事 反映品质 详写 在雪地捕鸟———聪明能干 管西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壳 略写 见多识广 沙地有跳鱼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第五段,从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的特点,进—步认识课文从整体上如何安排详略,完成作业本第2、3、6题。 教学过程 一、听写本课的生字,订正巩固。 二、利用抽答课后题1(1)、(3)两题,从整体上回顾和巩固上一课时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其中1 (3)中的“闰土是怎样一个人”问题的回答,可从外貌描写中导出“活泼可爱”的特点,“机智勇敢”可以归入“聪明能干”这一品质特点中,教师形成系统板书) 三、因为闰土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又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受到“我”深深的敬佩和喜欢,他又很喜欢和“我”相处,所以,“我”和闰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是怎么分别和保持友谊的?读最后小节(抽读)。 1.在这一小节里,哪些句子反映了“我”和闰土友谊深? (“我急待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两人的分别时的感情是怎么样的? (恋恋不舍) 2.反映“我”与闰土保持友谊的语句有哪些? “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 “但从此没有再见面”一句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反映了“我”对闰土长期思念的思想感情) 四、以课后题2为思考题,生再次轻读全文。 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 外貌特点 活泼可爱 在雪地捕鸟 聪明能干 详写 管西瓜刺猹 机智勇敢 品质特点 海边捡贝壳 略写 见多识广 沙地有跳鱼 课后习题 比一比,组词语。 捏( ) 钮( ) 拜( ) 允( ) 扭( ) 纽( ) 湃( ) 充( ) 缚( ) 搏( ) 租( ) 组( ) 傅( ) 膊( ) 祖( ) 阻( ) 厨( ) 稻( ) 胯( ) 挎( ) 橱( ) 滔( ) 跨( ) 垮( ) 郑( ) 贼( ) 正( ) 贱( ) 填空 1、按课文填空。 ( )天空中挂着( )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 )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 ),( ),向一匹猹( )刺去。 2、归纳课文有关内容,然后填空。 从闰土给“我”讲( )、( )、( )、( )等几件事,可以看看闰土是一个( )少年。 缩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2、狡猾的狐狸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 3、我们靠着栏杆看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4、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19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3、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4、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二、教学重点: 闰土给我讲的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这四件事,在这四件事中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形象。同学可以让学生学习这种抓住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的描写介绍一个人物。 三、教学难点: 文章中出现的“四角的天空”,现在的学生很难体会和把握什么是四角的天空。通过解读让学生体会“我”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和对闰土生活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以笔为“武器”,同敌人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鲁迅,课件出示鲁迅的画像)你对他又有那些了解呢? 生:介绍鲁迅的有关资料。(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文章------少年闰土(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 )品读感悟,体味人物形象 1、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感知 2、仔细研读,感受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闰土给我讲了几件事,并把相关的语段找出来读一读。 3、研读雪地捕鸟。体会闰土具有怎么样的特点。 聪明能干。 4、对了,闰土介绍捕鸟的过程我们体会到他的聪明能干的特点,这部分中哪些地方能体会到他的聪明能干呢?(生标动词) 扫,支,撒,看,拉,罩。 5、指导学生怀着这种敬佩的心情再来读这部分对话,来仔细体会闰土的聪明能干。 6、小组合作,研讨其他事件,进一步感悟闰土的形象。集体汇报交流。 (三)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1、出示课文插图。师:闰土和我这两个好朋友在说看瓜刺猹的时候是怎么样说的呢?我们把这两个小伙伴请出来(出示两个小伙伴的插图)。师:哪个是我,哪个是闰土? 2、听了闰土的话,我又有那些感受呢?【出示第16自然段。】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指导朗读 (四)领会文章表达 1、文章两次写到了闰土看瓜刺猹,两处描写有什么不同? 2、背诵第一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中年闰土》 板书设计: 17、 少 年 闰 土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跳鱼儿 看瓜刺猹 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篇20一、走进课文 同学们,当你漫步在校园长廊的时候,是否留意过长廊两旁那一位位毕业于我们学校的东风学子的照片和简介呢?我们学校办学一百多年来,培养了一大批的名人学者,比如有与李连杰一起拍《少林寺》的武术冠军胡坚强,著名画家陈之佛,北京大学历史上担任时间最长的校长蒋梦麟、著名作家楼适夷。(相机出示照片) 楼适夷的家,100多年前就在我们学校的对面,可能还是我们班方海盛的邻居。楼适夷与我国的一位大文豪的关系非同一般,楼适夷是他的学生加同事,这位大文豪就是(板书:鲁迅),(出示照片),大家对鲁迅有哪些了解呢?谁来谈一谈。 绍兴人,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位大文豪,走进他笔下的少年闰土。 二、学习字词 请大家大声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课文中除了闰土,还有一位重要人物是“我”,但这里的我不是鲁迅本人。因为这篇课文选自鲁迅的小说——《故乡》,凡是小说里的我都不能说是作者,因为小说都是虚构的,但这部小说里,鲁迅是结合了自己的童年生活来写的,所以课文散发着浓浓的绍兴味道。 2.比如这些词语: 装弶 毡帽 秕谷 鹁鸪 竹匾 潮汛 跳鱼儿 正月 供品 神佛 五行 项带 银圈 希奇事 三、概括希奇事 1.少年闰土和我主要谈论了哪几件希奇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先用括号在文中标出来。 2.分别请学生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3.这四件希奇事,你能不能用小标题来概括?概括小标题有什么要求吗? 4.交流评价,板书小标题。 四、对比赏读 1.闰土给“我”讲的4件希奇事,30年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哪件? 2.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是的,我30年后一想到闰土,脑海中就出现了这段“瓜地刺猹”的画面,印象非常深刻。让我们一起读。 3.这段话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谁来读,这是(地点),第二句谁来读,这是人物,第三句话谁来读,这是(物)。 4.这段回忆画面,来源于闰土谈论的“瓜地刺猹”。 出示,一起读。 5.让我们把两段话对照着来看一下,这段,地点——人物——动物—— 把你润色成了闰土。 让我们再来对照着读一读,变字体颜色,对应第一自然段的是哪一句?教师读,学生对应读。 教师读,学生对应读。变字体颜色 教师读,学生对应读。变字体颜色 6.这两段都是瓜地刺猹,又有什么不同,让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话与我读的这句话,润色上了哪些词语? 这样润色后,感觉怎么样?你来读。润色上的是什么?加上了新的景物和形容词。 段落润色图 1地点润色效果2人 润色 效果 3物 润色 效果 再读第二句,润色上了哪些词语,感觉怎样?你来读。润色上的是什么?外貌和形容词。 再读第三句,润色上了哪些词语,感觉怎样?你来读。润色上的是什么?更换动词 7.经过大文豪鲁迅先生的一番润色,月夜更美了,闰土更勇敢了,那猹就更凶猛了。这三个经过润色后的句子,又是用什么词语连接起来的?谁来把第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 8.我有疑问了,为什么鲁迅先生要把“我”的记忆中“瓜地刺猹”润色得这么美呢? 对闰土的思念和敬佩。齐读。 五、学习仿写 1.刚才我们是学习鲁迅润色,接下来可是要真的上场了做润色了。谁来读闰土对“雪地捕鸟”的讲述。 2.大家一起再读,地点在哪里?人物谁?动物呢? 3.这段话本来就很美,运用了一连串的动词,但是是不是还可以润色得更美呢?如果你来润色,打算怎么润色一下呢,请你再默读这段话,想一想。 交流。归纳引导润色什么。 4.好,构思得好,润色也一定会很好,开始润色吧,看谁润色得效果更好! 5.评价以关注表达、书写等为主。 六、机动: 在另外两件希奇事中任选一件进行润色。评价以关注表达、效果、书写。(幽默一些) 七、小结: 数年后,我们学校的长廊上一定也会出现的大家的照片和简介,会诞生新一代的楼适夷、鲁迅哦。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