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
范文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精选10篇)

在学习和工作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 篇1

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心理学要求教育者用一种欣赏的、开放性的、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动机和力量。作者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用实践案例表明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充满自信,成为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积极语言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积极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应立足于积极心理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兴起的一股重要心理学力量, 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优点和积极品质,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为重点。在教育教学中,积极心理学要求我们用一种欣赏的、开放性的、发展性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动机和力量。因为,每一个孩子的过去不等于他们的未来,他们都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作为一名教师,学生成绩的差异不应是评价他们的标准,品行才是评价他们最为重要的前提。学生成绩差是过去的历史,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他成为一个爱学习,并不断为之努力的好学生。一个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为目标而努力付出的过程才是教师关注的重点。我们应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一切,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孩子。

首先,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是却有其他的优点。作为教师,我们应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把它的光芒加以扩大,让他充满自信,使他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我班里曾有这样一个学生,他是一个特别聪明的孩子,但是不爱学习,经常打架。通过对他平常的观察,我发现他是一个很讲义气,很懂事的孩子。有一次,每个寝室要选一名寝室长,我就推荐了他。结果,在学校每天对寝室的内务检查中,他的寝室一直都是满分。我在班里表扬并要求其他寝室长都要向他学习。可能他从未受过老师的表扬,我发现他第一次脸红了。从此,我有意无意地把班级里有些事情安排给他做,他总是负责任地做好每件事。他渐渐地融入这个班集体里,不再打架闹事,并且开始认真学习了,因为他开始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从此,他对我充满感激和信任,把我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学生都期望得到老师的重视与信赖,能够焕发他们的热情、提高信心、增强自觉、激发潜能。作为教师,我们应欣赏学生,挖掘学生的亮点。

其次,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积极心理学首先要求师生之间要有积极的人际关系,这些积极关系的特征包括:相互信任、尊重、关心、时间投入、陪伴、体贴、安全、善良、鼓励、有趣等。因此,教师首先要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意识、态度和交往方式,从而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正向行为的积极发展。这种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几个微笑、几句鼓励、几次表扬就能建立的,它需要计划、时间、努力、技巧,以及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坚持。如果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应先让他们喜欢上你这个老师。今年刚刚带完高三的我又被学校安排带了这届高三,我当时担心学生不能适应这段磨合期。我在教学上是个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的老师,很重视他们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接这两个班时,我发现他们没有背单词的习惯,所以我初次给他们听写的分数简直让我崩溃,交作业也是拖拖拉拉。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让他们英语的学习井井有条起来,所以先培养习惯。但我知道首先要让他们喜欢我,他们才会跟着我走。我尽快地做到叫出每个孩子的名字,准备了一个本子,专门记录每个孩子每天的进步和不足,及时对进步的孩子给予表扬,对孩子做错的题耐心地给予讲解,并且鼓励孩子们多问题,课堂上积极参与。渐渐地学生看到了我对他们的付出,他们对我更加尊重,在英语学习上非常地努力。教师要善于赞赏与激励,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个性和专长,赞赏每一位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赞赏是自我期待、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动力。

第三,教育过程运用积极语言。

积极心理学要求我们相信每个孩子,包括成绩最差的学生都有自尊心,都有受肯定、被欣赏的心理需求。教师运用积极语言本身就表现出关爱的语气、赞许的态度、尊重的表情、信任的眼神,会使学生产生愉快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有利于形成、增强教育者所期待的行为。《实话实说》中的崔永元小时候酷爱数学,但有一次因为上课思想开小差被新来的数学老师严厉批评。从此,他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他说:对我来说,数学是疮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类风湿,数学是心肌缺血,数学是中风……。我请求各位老师手下留情,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走廊中少开一扇窗户。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以育人为终极目标,以语言为主要工具的教师,理当用心学习、研究如何说话,说什么话。

对学校教育来讲,学校要以广大普通学生作为工作的重心,研究学生积极向上的成长力量,让校园充满乐观与积极的氛围。育人者当育己,心育者当自勉,老师应成为学生心理积极暗示的楷模。

积极心理学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探索人类幸福和快乐的奥秘,并帮助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我们都知道,心情的好坏可以影响着我们做事情的效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意识到:直接影响教育能否取得真正成功的因素并不是知识水平的提高,也不是专业领域的创新,而是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和快乐生活的心态。基于此,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理应立足于积极心理学,一切从积极出发,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其活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 篇2

在教育教学中,积极的心理学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在教育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教师应该掌握积极心理学知识,并将其灵活的运用到教学中,这样才能够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教学工作中的不足。本文将对积极心理学对教育教学的启示进行着重的研究,全面分析积极心理的意义以及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希望可以对教育教学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积极心理学与现代的发展息息相关,积极心理学具有积极的主观情绪和积极的特征。下文将会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积极心理学培养学生的善良、自信以及友善的效用。积极心理学将会加强教学管理以及促进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一)消除负面的心理

随着社会繁荣的发展,社会文化将会特别关注人的创造性、幸福的个人层次以及积极的心理。积极的品质将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积极心理学担负着重大的使命。从人类社会发展看,积极心理学将会对其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消极的心理学将会使不良事件重复发生,以及扼杀环境发展。消极的心理学是不存在同情、善良及美德,只是有自私自利等。只有用积极心理学将消极心理打败,让学生从积极的心理角度看待问题,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及高尚品质。例如,一个吸烟的学生,如果自身具有积极的心理,对吸烟有害健康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将会远离烟草,珍爱身体健康。积极心理学能够帮助学生抵抗诱惑,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

(二)发展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积极的心理学研究法主要是根据西方主心理学以及人文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将其中的优势和长处进行总结和研究,不断创新研究方法,以人文精神和科学技术为主,使积极心理学变得更加宽容、灵活以及多样化。消极心理学是对消极情绪进行研究及处理,从而才能更好促进心理学发展。例如,中国式的教育和国外教育,中国对学生是根据学生分数的高低进行判断、选择学生,家长将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孩子。而外国式教育是通过学生自己喜欢什么,家长根据孩子自己的爱好进行规划。中国式教育将会导致孩子个性,使其没有自己的个人思考空间,并扼杀了孩子的思维创新能力,使逆反心理不断凸显,这将会导致消极心理产生。

(三)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要是修复问题、个人的坏习惯以及一些不良的动机和情绪,从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在积极心理学中,可以消除消极心态,还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生理、心理健康。只有拥有积极思想,才能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为学生预防和加强健康的心理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二、如何利用积极的心理学培养学生能力

(一)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

想要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教师应该以身作责,用平等的思想对待学生。在教师犯错时,也要主动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将会让学生不怕承认自己的错误,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迈上自我发展之路,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才,能进行改正,让学生明白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如果认为自己一事无成,将会导致毅志力丧失,自暴自弃,成为一个失败者。学生要学会在接纳自己的同时也要接纳别人,这样才能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走的更远。

(二)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关注,老师的关注将会触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如果长时间对学生漠不关心,学生将会慢慢否定自己的价值。教师可以关注每一个学生,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进行鼓励,将会使学生学习变得格外专注,这就是积极的教学。赞美、信任、期许将是一种正能量,会使学生朝着老师希望的方向发展。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条件的,对学生的肯定及夸奖是在建立在学生取得成功的前提下进行的。但不能无条件的夸赞,这样将会让学生变得自满。

(三)培养学生的积极乐观品质

积极乐观的品质,将会拓展学生的积极情绪,使学生看到更多、想到更多,进而和周边环境和谐相处。积极情绪让学生充满希望,正确看待挫折,能很快从失败中走出来,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积极态度及乐观思想的人。在进行积极教育时,要停止抱怨,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面对美好事物时,心存感激。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觉得幸福的事情,让学生讲讲在日常生活中,身边美好事物的发生。将积极的生活态度运用在教学中,不仅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还能使学生对周围一切美好事情留心观察与感受。

三、积极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运用

(一)培养学生积极主观能动性

伴随着积极情绪以及对积极状态的认可,将会产生不同的思考和创新学习方式,以及对新知识的不同见解。消极情绪将会使思维空间变得狭隘,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在同等条件下,积极心理将会使学生冲破一定的限制局面,从而产生更多的思想,扩大主体范围,增强认知。在教育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性,因材施教,做好学生的适用性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学习。同时,要肯定学生的能力及成绩,将学生内心的真实情感激发出来,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

(二)培养学生个体层面上的特质

在学生体验和认知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认可,并通过不断强化建立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对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时,要加强对其心理的辅导,引导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在遭遇困难时要积极乐观的面对,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失败。例如,在考试失败时,应该从自己本身出发,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将成绩的好坏归结于试题太难或者是运气太差。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地评判自己的不足,用积极的心态面对问题,从而形成积极的应对方法。

(三)培养教育群体的积极性

个体的发展是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在教育群体中,必须具有积极的心理,才能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只有提供更多的帮助和鼓励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合理规范将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师生环境以及师生关系,才能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针对性地使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品质。例如,教师应该帮助成绩有困难的同学,不能因为同学的成绩不好,就对其进行恶言相向,这样将会使学生受到心灵上的创伤,会使班集体变得没有凝聚力,从而导致集体生活充满消极情绪。所以,教师应该用积极心态面对学生,不断加强学生的群体意识,提升班级凝聚力。

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将会使学生具有积极学习和快乐生活的心态。一切都从积极心理出发,将会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充满活力,树立自信,用积极的心态思考问题,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张黎(1968—),男,河南信阳人,硕士,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心理教育与教学。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 篇3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历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结果过程并重,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习的结果与学习的过程构成学习的整体,两者密不可分。只要结果,不管过程,反映的是一种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耗子就是好猫的片面意识。同样,只要过程,不管结果,苦也是空苦,劳也是白劳。因此,教学活动中,必须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不仅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其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怎样进行学习。高中生已基本具备了一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己该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怎样,有明确的计划和目标,而高中数学注重的是思维的培养和理念的形成,为了让学生体验解决数学问题过程的乐趣,享受得到结果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必要加强学生对“过程与结果并重”意识的重视,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思想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是结果与过程并重理念形成的升华,随着高中生自我意识的逐步建立,使得他们有能力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构造自我驱动的学习动机,自我选择的学习内容,自主调节的学习策略,以及自我计划和管理的学习时间。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启发、诱导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有效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尽可能留出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自主活动,以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以此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探索真理的能力,自我意识和自我强化的能力。针对高中数学的内在特点,只有学生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主动地对学习内容进行认识,主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实现自己的发展。

二、呼唤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发展的差异,人的素质是各具特色的,有着各自特点和发展潜能,正因为如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全方位地从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应该因势利导地加以发掘,启发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创造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和条件,在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他们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用灵活性的技能途径解决问题。同时,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个性施加不同的影响,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引导,提供不同的学习上的帮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创新能力是个性发展的再延续,创新发展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创新即是通过已有素材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提炼出带有普遍的规律性的东西或构想出不同于常人的解题思路、模式与方法。对于高中的数学教学,必须正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一定的教学措施和手段,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引领学生探索发现,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思维实践中得以创新发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提出新的结论以及提出新的解释和新的观点,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凡是有价值的东西都加以肯定,凡是言之成理、论之有据都加以表扬,同时还要帮助学生从特殊例子中抽象出一般性东西,引导学生认识规律和发展规律,并且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达到数学素质的提高。

三、提倡爱心教育,加强学生的情感意识

高中生的情感是复杂多变的,有理性的一面,也有感性的一面,针对此类情形,并结合高中数学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情感教育。另外,教师应该利用生动形象的、有感染力的语言和满腔热情来激发和唤起学生的情感,并且要恰如其分地把教材内容的情感表达出来,这就是“爱心教育”的具体体现,即教师要给每个学生以母爱的仁慈、父爱的严格、胞爱的平等和尊重。

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观点来看,情感意识的培养是教学活动的一个手段,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能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某种成功、产生自信、愉悦的情感,并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其中隐含的情感因素,使得情知交融,情通理达。既要教会学生学习,也要教会学生做人。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的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该以美的思想、美的形象、美的语言来施教,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美,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对学生的数学发展会起到促进的作用。

总之,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下,并结合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强对高中数学理念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型的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思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和兴趣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 篇4

1、现有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的现状

1.1教学目标的不明确与对象范畴的狭隘

目前许多高校将心理学这一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本意是希望让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好,教学的要求很低,理论与实际的脱离,缺乏了针对性等各种原因,令公共心理学的作用于价值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在另一方面,现今的公共心理学课程大多是针对师范与教育类的学生,承载了许多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而心理学探讨的是人类心理行为发生的规律,其适用范围远不止学校教育心理。将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对象范畴扩大,能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到关于人、关于自身的知识,充分发掘与利用个人资源,在未来的生活与工作中实践成功的人生。

1.2教材的不完善

我国《心理学》教材存在:对心理学原理和理论进行哲学式阐述多,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上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调控的操作性知识少。理论色彩和普教色彩过浓,实际操作的案例过少,无论体系还是内容都可视为对《普通心理学》的简单模仿,缺少非专业特色和应用操作性。

1.3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

“绪论课”是《心理学》课程与学生的首次相识,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以后对改课程的学习态度。当老师和学生在认知和判断时,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常常以偏概全。学生本来对心理学的学习寄予厚望,希望心理学课“心理化”,神秘的谈心理,真实的讲自己,实用的指导生活。但是,教材中的不足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对心理学神秘的好奇感和轻松的兴趣,被缺乏“心理化”的惯例绪论模式忽视了。

1.4考核的不足

心理学考成的考核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式眼科的闭卷考试一种是相对宽松的论文检查;不论是哪一种的考核,现在的教师只是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当心理课程学完之后,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就很难排解焦虑紧张;面对紧张的人际关系,不能妥善的处理;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没有足够的挑战能力。

2、高校开设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必要性

2.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其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下面从思维、情绪、性格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1.1思绪

虽然大学生的思绪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品,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更加增强,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显著提高;但是,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基础不够深厚,因此在观察、分析事物特别是复杂的社会现象时,容易出现脱离现实、主观、片面、固执、过于自信等。

2.1.2情绪

当代大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变化,人际变化、学习成绩的好坏都会引起大学生的情绪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有的大学生的情绪还具有内隐性欲外显性并存的特点。但是,由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及社会适应力的增强,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大学生会表现出与内心体验不一致的外部行为。有的大学生还会有爱情的体验,由于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家庭、毕业分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部分大学生大多有过爱情的烦恼。

2.1.3性格

大学生的性格已相对稳定和成熟,但仍有一定的可塑性。有人认为,我国大学生表现出三个突出的性格特点。一是聪慧好强,喜欢表现;二是恃才傲物;这是第一个特点的极端表现。三是紧张困惑,虚假老成;由于学习、生活压力及与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很多大学生常常产生紧张感和困惑感。另外,为避免给别人造成幼稚的印象,大学生倾向于追求成熟、老练,但由于本身经验不足,所以表现出虚假成。

2.2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健康是人类生活、学习、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条件,它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而且包括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日趋激烈,置身于“象牙塔”中的大学生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不少研究者指出,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社会要求高,家长期望高,个人成才欲望强烈,但由于心理发展处于尚未成熟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加之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因此心理比较脆弱,适应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心理失衡常常发生,是心理障碍高发易发群体。

3、教学改革的探讨

3.1心理学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其它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奠定基础,并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3.2教学方法

心理学的教学应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的可以采用课堂讲授,教师讲、学生听;有的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学,课堂上教师提问并进一步总结、归纳;有的可以采用试教法,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有的可以采用讨论法、团体活动法教学,如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有的可以开展心理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操作实验……。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现代科技的发展对人类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心理学的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成果,改变单一的黑板、粉笔、教科书的教学手段,利用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多媒体等进行教学。有人在心理学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技术,结果发现,多媒体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充分发挥了教学的双边互动。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感受到教学内容的生动、直观、形象,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对教学效果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3改变考核方式

逐渐改进传统的考核方式,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突出实际心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如果课程成绩评定按百分制核算,可分为20%案例分析报告或深度访谈报告、30%实训表现和50%课程考试三大模块。案例分析报告主要是对相应案例进行深度分析;深度访谈报告则是围绕某一心理话题对一个或多个个体的深度访谈记录;实训表现则由小组共同评定;课程考试以真实教学案例的材料分析和综合性的论述题为主。

4、心理学教学完善人才

心理学教学研究和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在于:现代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心理素质的要求与日益增长的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水平和高校心理学教学工作现状的差距,这种差距反映了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亦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成长发展的主观愿望和内在动力,从而也推动着高校进一步科学地确定心理学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以及教学内容、方法、评价标准、师资建设的定位,有助于心理学教学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优化教学手段,保证教学的投入和效果。然而,高校心理学从发展水平上看,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思想观念、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制度建设、师资建设、教学实践、科研水平等均存在诸多不足,这说明我国高校的心理学教学工作仍将任重道远。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 篇5

近年来,情感教学模式以及情感教学心理学在我国教学工作中应用情况,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针对情感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对其发展现状以及情感教学心理学的发展对策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伴随着我国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情感教学当前已经逐渐引起了社会各方面以及各层面的广泛关注。

然而,心理学作为使情感范畴的研究工作得以良好推进的主要支持力,已经在情感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衍生出一种全新的分支,也就是所谓的情感教学心理学,并且,这个心理学的分支与心理学的另一分支认知教学心理学一同为教学心理学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

一、情感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过程的重要性

长久以来,学校对于学生的认知层面发展一直予以了较大力度的重视,而学生的情绪与其自身的认知情况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也引起了行业内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因此,对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情绪对于学生认知层面的影响作用进行科学合理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切实也尤为重要。

放眼于国际范围,就当前对与此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不难发现,国外多个国家在对于此项目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由于不同国家对于研究方法的选择不同,因此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

于是,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形势与实际情况,我国在对该项目进行研究时所选择的研究方法是现场教学实验研究,通过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情绪变化进行诱导,对学生在不同情绪下的认知程度进行细致的观察记录与分析[1]。

与此同时,教师还对学生的焦虑情绪进行了有效的诱导,而后通过研究与分析发现,在学生的情绪呈焦虑状态时,除了创造能力以外,对学生的其它各方面能力并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也就是说,在学生的情绪呈焦虑状态时,其思维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散,而且其对于事物的变通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禁锢。

于是结合整体实际教学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情绪得以有效的诱导,可以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认知与掌握更加深入而扎实,从而使教学效率得以有效的提升,使教学成果得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情感教学的教学理念与其发展现状

为了使情感教学心理学得以有效的研究与发展,首先要对情感教学的基本教学理念进行有效的明确。在对我国现今的教学形势进行研究时,结合对我国相关的教育学理论与心理学理论所进行的分析,以及对于相关教学实践的探究,相关部门对于我国情感教学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明确。

其指出,要将“以情优教”作为我国情感教学的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情感教学的教学模式将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提升,也就是说,相关的教育人士在教学时,不能一味的追求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认知与掌握,还要对学生的情感与心理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学生的心理得以健康的成长,从而使其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得以更加有效的培养与提升,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着眼于我国当前的情感教学现状,不难发现,由于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小部分相关教育工作者已经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将自身的关注点向学生的情感心理教学方向进行偏移,从而使以情优教的情感教学理念得以有效的落实。

然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的教学工作者对于情感教学的态度仍然只停留在对其接收的层面上,未在实际教学中对情感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落实,仍将教学重点放置于对学生的认知能力进行培养。

因此,使一线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观念进行及时有效的改变,突破传统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的束缚,将情感教学科学合理的应用到自身的教学过程中,对我国情感教学的发展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三、使情感教学心理学得以有效发展的相关对策

为了使以情优教的教学观念得以有效落实,从而使情感教学心理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得以有效的发展,就一定要使以情感教学将教学质量进行显著提升的教学策略,成为一线教学工作者所执行的基本教学策略[2]。

相关部门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格局与情感教学的发展形势,对以情优教的教学方针与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与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正面影响作用,从而使相关教学的效率得以显著的提升,使相关教学质量得以有效的保障,并使相关教学能够更加顺利的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因此,为了使情感教学心理学得以有效的应用与发展,相关教学工作者可以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使所教授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取向,从而使学生对与相关教学课堂的积极性得以有效的调动,使学生对于相关教学科目的热情得以有效的激发。

同时,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对相关知识进行传授时,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创新的授课模式将课堂气氛进行有效的活跃,从而使学生对于相关教学科目的兴趣得以有效的培养,使学生的积极情绪得以良好的诱导,从而使学生在此状态下的各方面能力得以有效的增加,进而使学生对于所学习知识点的印象更为深刻,并且掌握更为扎实。

最后,教师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合理的情感加工,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共鸣得以激发,使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情绪能够更加成功的被诱导,从而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得以更加全面而细致,使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认知更加透彻,进而使相关教学的教学成果得以达到所预期的效果,使情感教学心理学得以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良好的运用,使以情优教的教学观念得以有效的落实,使情感教学心理学得以有效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当前局势下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方面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情感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及对情感教学心理学的发展,也引起了行业内相关人士的广泛重视。

于是,经过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与分析,不难发现,在对情感教学的教学观念进行明确以后,只有使一线教育工作者对此教学观念进行及时的落实,并将以情优教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的执行,才能使教学心理学得以广泛的应用与良好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的综合教学质量得以显著的提升。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 篇6

教育心理学是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好教育心理学对于幼教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意义重大。因此,作为心理教育学老师,要打破传统教学,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学生学好这门学科。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平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传授教育心理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设计目标注意留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课堂教学的终点,在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时,一般应做到恰当和具体,并具有一定的检测性。如果从自主学习和“以学定教”的角度进行审视,那么我们在设立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体现留白的要求,原因如下:一是基于自主学习的基础属性,强调自主确立学习目标;二是基于“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强调以学生的“学情”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由于生活背景、成长环境、接受能力、学习水平等因素的不同,所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果我们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弹性的教学目标,这种弹性目标。的优势在于,给学生留出了思考空白,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

二、建立民主平等关系,面向全体学生教学

在教育心理学教学课堂上,面向全体是体现教学细节的基本前提。面向全体要求教师在预设和生成教学细节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面向全班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学生发展放在第一位,一切为了学生着想,平等看待每个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发展、共同进步的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应敢于放下架子,成为学生的朋友,建立起一种平等、友好的新时代师生关系。很多教师在学生面前经常绷着脸,一幅不可冒犯的师者形象。殊不知,学生也会因此疏远这样的教师和课堂。在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教师总是叫那几个学生发言,甚至在一堂课上提问某个学生好几次,而其它学生失去了发言的机会;有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教师没有及时让他坐下,以至于这位同学要一直站着听课;在讲解试卷时,教师总让成绩好的学生来讲述自己的答案,很少让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如果让大家都来讲讲自己的解决思路,即使错了让大家从中吸取一点教训不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过程吗?尤其在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上,从来都是让学习好的学生进行分析,其实,教师也应该让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说说自己的分析,只为了让大家一起修改,共同进步。

三、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构建主义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媒体技术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而是用以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方法,意在协助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活动。新课标提倡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将教学内容放置于具体场景或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疑是低效的,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乐于接受学习内容,正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了。在传统教育心理学课堂上,教师常常处于主宰地位,不停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久而久之,容易滋生学生的厌倦情绪,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兴趣,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应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难题,因为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声形兼备,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视频于一体,可以刺激学生的各个感官,为课堂注入生机与活力。此外,通过信息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人机交互的机会,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多媒体还可以很好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及时、灵活、有趣、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乐于接受,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课后练习做到分层,深入挖掘学生潜能

新课标教学背景下,教师要善于实施分层教学,不但教学目标要分层,课后练习也要分层。所以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一定要遵循“两部三层”原则。所谓“两部”指的是练习题要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个部分,“三层”指的是作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即基础性练习题和对知识的简单应用,属于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完成的必做题,意在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第二层是拓展性练习题,主要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的案例。第三层的练习题属于选做题,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分层练习,可以帮助教师更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作为教育心理学学科老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学好教育心理学知识,必须要不断学习先进教学思想和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探索,只有这样才能探寻出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学好和应用好教育心理学知识,为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打好基础。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 篇7

摘要

就我国目前高职教育机构的心理学教学现状而言,依旧存在诸多无法良好适应时代发展的情况,使得学生无法良好地明晰心理学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无法提起学习心理学的热情,致使有关院校所实施的心理学教育工作始终无法得到实质性的进展。本文将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能力的角度出发,对高职心理学教学加以探析。

关键词

兴趣培养;高职;心理学教学

1、存在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兴趣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高低。简而言之,学生无法对所学习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久而久之,将使其学习效率逐渐下降,对其进行高质量的学习具有不利意义。同时,也将使其无法更为深入的分析以及探究学习中的疑难点等。就各高职院校的心理学教学而言,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教学模式单一,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不良影响[1]。其中,在实施具体的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依旧沿用以往陈旧的教学手段以及模式,并坚信自身的方式具有良好的实效性,且过于重视自身主体地位,使得处于课堂中的学生由于无法良好的融入进实际的课堂中,对教师所讲述内容一知半解,无法进行有质量的学习。

2、重视激发学生兴趣

2.1教学方式形象化

我国各高职院校中以往所使用的教学手段普遍具有单一性,且教师往往占据了心理学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突出,对提高其课堂学习质量具有不良影响。因此,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学教学,教师想要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被有效激发出来,就需要使得自身的教学方式趋于形象化,并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在实际进行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于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以此来提升其课堂参与性[2]。第一,教师在进行具体的心理学课堂规划过程中,应重视合理安排有限的课堂时间,为学生留出参与课堂的时间。第二,教师也应重视利用各类心理学教辅工具,搜索以及收集各种形象化资源,例如视频影像、音乐图文等,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认知以及明晰心理学中的各类知识理论。第三,应注重随机应变的进行教学,例如,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为基础,展开具体的心理学教学。具体而言,即在学生进行实际学习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应重视引导其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使其通过自主探究,相互探讨的方式,自主找寻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2.2合理应用案例教学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普遍处于被动,因此,其综合分析能力以及创造力始终无法得到具有实质性的提升。在此模式下,进行心理学学习的学生,因为综合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致使其无法将自身知识与实践应用进行合理融合,通常只会利用传统、单一的方式解决问题,不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而案例教学法注重于使学生在具体进行心理学学习时,可以自由、大胆的对知识进研究以及质疑,有助于学生实时表达内心想法,可以让其感受到教师对自身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其提起对心理学课堂的兴趣,对促进其心理素质提升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2.3合理应用实践教学法

以具体的实践理论为基础,开展有效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各高职院校更好地明晰其实际的教学重点,有利于其促进其人才培养工作更高效率的实施。因此,在具体实施心理学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将实际理论合理融入进实践活动中。其中,进行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为提升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以帮助其更高效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无法解决的问题。并据有关研究表明,教师在实施具体的理论教学时,可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调查或者要求其进行实践操作的方式,在提升学生实操能力的同时,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基本心理状况进行明晰。且在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学生的过程中,应重视引导学生探究合理、科学的学习方式,例如:五步法。同时,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善于在回顾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应鼓励其大胆将心中的疑问讲出来。

3、结论

综上所述,各高职院校想要进行高质量、高质量的心理学教学,首先,就要求相应的心理学教师着重于改善自身的教学理念,正确明晰现存于实际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并以此为基础,积极探寻以及研究有效的教学手段。同时,应着重于引发学生兴趣,以及提升其思维能力,对促进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娟.“人本的积极心理学”与“实证的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方法论比较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5,35(3):202-206.

[2]张大均,苏志强,王鑫强.中德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比较研究——基于2000-2010年发表论文的分析[J].教育研究,2015,36(4):115-123.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 篇8

一、重视课本理论知识,重视课外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中专院校开设幼儿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就是以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为目标,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一体化发展。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本的.理论知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要教会学生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能够充分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幼儿教学活动,做到充分运用学习理论去分析幼儿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特点和规律,做到有效地指导幼儿学习与发展,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幼儿学习和指导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实际运用到指导幼儿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依赖、相互共存。

二、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丰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幼儿教育心理学知识不仅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理论性,还伴有一定的枯燥性。作为学生很难运用抽象、形象的思维来理解这门学科,所以,部分学生就失去了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对于一些死记理论知识的学生又无法做到用理论知识联系和指导实际,所以,部分学生就会产生学无所用的错误想法。让学生建立起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责任和目标。只有建立对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兴趣,才能做到主动学习、积极好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盲目灌输的教育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教师要利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将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多媒体途径进行展现,改变生硬的知识为灵活生动的图片、动画、影片等。通过对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死板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探知和求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利用信息技术参阅已集成的资源库,借鉴和创新,实现幼儿教育心理学教学资源的互通与共享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行业为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信息技术带动了教育的现代化模式,推动着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为教师的教学发展提供了资源整合的服务平台。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促进了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的信息化,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优化过程。在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借鉴优秀教学的案例,吸取他人教学模式的经验,通过网络的共享与利用,丰富自身的教学资源与教学经验,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教学的丰富性。

四、创设真实情景,充分运用情景模式加强学生的深刻记忆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学会运用知识理论、方法,通过研究幼儿的各种心理现象与规律设计指导幼儿活动,从而有效地实施幼儿教育活动。幼儿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综合性与交叉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重视教学内容,发挥自身的创新力和想象力,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真实的互动教学情景,通过各种情景的互动模拟,提高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度,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究他人心理的能力。通过各种实际情景的模拟训练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记忆,从而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

幼儿教育心理学有效教学,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各种先进教育手段为媒介,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准则,通过各种实际有效的方法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有效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 篇9

摘要:

设计心理学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设计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相关问题,围绕教学方法对此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改进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

计心理学 教学方法 理论课

1、前言

设计心理学是工业设计与心理学之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属于应用心理学范畴,是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解决设计艺术领域与人的“行为”和“意识”有关的设计问题。在当前设计领域,随着“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成为设计界的主流,对于设计学专业的学生,除了要掌握产品设计的相应技能外,还要在对用户了解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因此,设计心理学的教学要能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原理解读设计中的现象,更好地认识与设计相关的心理现象和行为,从而改善和辅助设计,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然而,从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如何让学生较为形象地掌握设计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理论、并应用于设计过程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因此,只有认识到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和数学成果。

2、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学生方面来看普遍重技能轻理论。设计学被归为艺术领域,以往设计学院的学生大多来自艺术专业,设计教育一直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教学目标,使得学生更关注技法知识的学习,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对设计理论知识的重视不够,有的甚至排斥理论的学习。再加上艺术类学生在文字理解能力上相对薄弱,因此从心理上并未意识设计心理学有何作用和意义,导致学生对设计心理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感觉枯燥无味的现象。大学教育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作为支撑,只能说培养了一批工匠、技术工人,不是培养真正的设计师。

(2)从教师方面来讲很多教师自身对心理学研究不够,不够深入。以往设计心理学的教师大都来自设计专业背景,没有专门从事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心理学都是从实际经验总结而来,从而造成了偏重设计而无法体现心理学在工业设计中的作用。为此对于上设计心理学课的教师应该多涉足心理学,学会用理论解决设计问题。

(3)从教材方面来讲适合设计专业的心理学教材比较少。目前国内关于设计心理学的教材并不多见。当前市面上的教材基本上都是较老的版本,没有及时补充21世纪以来的心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且针对对象不够具体细分化,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师传授教学的工具,教材的好坏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以视知觉在设计中的应用为例对教学改进方案的探索

人类95%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进行认知的,大量的设计作品也是通过视觉可视化的方式向用户展示。因此,视知觉在设计心理学的课程体系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以下就以视知觉在设计中的应用为例探讨教学方法的改进。

(1)问题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在刚接触这门课时,大多数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了解是模糊的,这时可以通过生活之中的心理学的设问吸引学生的注意,适时而教,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正式开始讲视知觉之前,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眼见一定为真吗?让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用PPT显示一些视错觉的图片,如图1所示的灰白阴影错觉。尽管A和B看起来颜色不一样,其实都是一样的灰色。

(2)复杂理论讲授,突出易懂性。

设计艺术类学生更倾向于直觉思维,纯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要弱一些,所以在讲授当中尽量采用图表的形式表现,突出易懂性。学习设计心理学的目的是在学生实际设计中意识到学过的原理知识,会去用,而不是在考试的时候会背某个理论知识。因此,在解释刺激到感知的过程时,可以通过刺激反应与感官知觉流程图来表现,如下图所示:

而后,根据图解释说明视知觉加工过程,并告诉学生从感觉到知觉的认知加工是自下而上的加工,从知觉到感觉的加工过程是自上而下的加工。接着分别说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加工内容。

(3)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一个好的案例是一种真实生活引入课堂,从而可使教师和学生对之进行分析和学习的工具。例如:讲到错觉矫正时,通过图2用于说明为了避免错觉的交通标识设计师有意识地拉长标识使标志显得比例正常、易于识别。

4、结论

总之,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学习的《设计心理学》课程中,我们应该有效地把握此课程的心理学内容,结合工业设计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安排上进行切合实际的调整,以保证其应有的教学效果。以上是作者对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所提出的肤浅思考。

积极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启示论文 篇10

一、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信

心理是指客观的事物在人的大脑中所造成对这件事物的感知,这个过程复杂且比较微妙。一件事物不同的发展会造成不同的结果。而对于学习美声的学生来说,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是对学习声乐最起码的认识。在进行美声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学生自身的音感比较好,就会在学习中容易产生自负的心理,致使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进步不大。而还有一些学生,音感比较差,基础知识也累积的不足,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容易会产生自卑的心理,最终也会影响自身的学习。根据上述两种情况,在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采取心理学的教导,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的采用心理暗示或是心理指导的方法,区别对待学生。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适当的泼一些冷水,让学生自觉的保持冷静的头脑,及时看到自身存在的不足,而对于一些基础较差,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应当适当的进行引导,及时帮助学生,让学生感觉自己是被信任的,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摆脱自卑的心理,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积极正确的引导学生能够提高学生的身心的发育,增强自己的思考能力。学生唱歌的音准与行为取决于学生的自信心,当教师通过学生对于歌曲抓音的准确程度就可以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存在自卑心理。教师在不损伤学生自信的前提下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点,如果一个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把某一个音唱低或者过高的话,教师进行鼓励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的情绪再过饱满一些与保持身心的愉快等等,这样在不伤害到学生的前提下,有效的教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坚定信念

一个人的意志力能够准确的调动自身的行为,在遇到障碍时,能够采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最终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意志力是否坚定则来源于一个人的自我意识与自控意识。这同样适用于美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发声技术上与涵养上进行教导学生,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从心理学上说,一个人的意志力与他的情绪本身是分不开的,他们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积极的情绪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坚持到底,而消极的情绪则会影响学生的从事任何活动,半途而废。在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与反控能力,在消极情绪出现时能够及时的进行调节,用坚定的意志来抵抗负面情绪,如果任由负面情绪长期的影响下,就会影响学生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实现人生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意志力,是一个教师需要长期进行的教学任务。如何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心理学,利用心理学的特点来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及时进行督促与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增强学生的实践

美声教学过程中有一项重要的课程就是采取有效的措施,让学生在进行演唱的过程中,及时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首先,要弄清楚学生紧张的原因,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自我调节,促进学生自我进行放松,克服弱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其次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对曲目进行科学的安排,适应舞台,熟悉舞台。从而达到成功。

四、结语

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心理学融入到美声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声教学,不仅局限于学生的心理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心理支配与控制上,相互依赖,相互共存,教师对心理学进行科学合理的运用与掌握,同时将心理学在美声教学上的意义充分发挥出来。新进行美声教学的过程中,不论是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都对学生的心理上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在美声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学,可以让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这样才会让心理学在美声教学中发挥实际意义,为社会提供美声的演唱人才。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0: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