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四年级语文《母鸡》教学设计 |
范文 | 四年级语文《母鸡》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母鸡》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母鸡》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变化。 3、了解母鸡的母爱 4、联系实际,感受母爱,学会感恩母亲。 【教学重点】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2、体味作者对母爱的赞颂。 【课前准备】 1、课件制作。 2、学生收集有关母鸡的资料,收集动物感人的故事,收集有关母爱的古诗、名句、作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引发意识 1、上节课我们到老舍先生家看了他的古怪又可爱的猫,今天我们还到他家去做客,看看他的那只母鸡。 2、板书: 母鸡 3、从题目你了解到什么? 二、默读课文,抓住情感 1、把握态度变化: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画作者对母鸡感情态度的词语、句子。 思考: 我对母鸡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让学生在总体把握中也能对作者的情感有所把握。) 2、总体感知: 我对母鸡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喜欢)。 3、讨厌之由: ⑴请同学们列举母鸡的罪状。 ⑵说出我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了小疙瘩来更可恶的是被它吵得受不了 三、细读课文,品位情感 1、感情的峰回路转: 母鸡的哪些表现让我不敢再讨厌它?(让学生简单概括地说,既是学生理解的表现也有助于他们的概括能力。) 2、感情的体味: 说一说: 你喜欢哪种情况下的母鸡?说出你的理由?并告诉大家这时候的母鸡是一只()的母鸡。 小老师: 请你告诉大家你觉得要注意哪些词语和句子?朗读是该用怎样的语气?(情感由学生自己把味,并把这种内情外化之。) 3、情感的.提升: 写一写: 把前三段换一种语气来写,读了让人觉得母鸡很可爱,而不是讨厌。提示可以学习前面课文的写法,如反语,贬词褒用等(动手既是让学生对文章感情的进一步体验,又让学生有了更深的提升。) 4、情感的回归: 《母鸡》让你读懂了什么?(第九自然段)(回到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的为文之意) 5、情感的延伸: 你知道哪些赞颂母爱的古诗?(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为最)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母的名句?(联系实际,让学生把对母爱的理解结合自身来理解,这也是学习此文的一个关键。) 四、知识拓展,自主学习 1、交流: 你知道那些动物的感人故事? 2、老师的推荐: 羊有跪乳之恩,乌鸦有反哺之情。 (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养成课外学习的好习惯。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板书设计】 母爱 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 四年级语文《母鸡》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继续训练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2、通过读文,能说说母鸡是怎样的? 3、通过比较,初步体会两篇文章的写法各有哪些特点。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 1、关于这篇课文你了解些什么? 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2、同学们回家是认真读了书的,非常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文章里,看看作家是怎样描写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的? 二、学习新课 1、默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序,勾画出生字并读一读。 把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再读给全班听一听。 2、课文写出作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再次读文,找出反映这两种观点的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3、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一向”、“不敢”。 4、讨论:是什么让作者不敢讨厌母鸡? 读一读文中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5、由开始的“一向”到最后的“不敢”,截然不同的两种观念,你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6、那作者写《猫》也是用的这种方法吗?那他是怎样写猫的呢?看看课文,再讨论讨论。 同样是写小动物,用的方法不同,给人的感受就不同,所以同学们在自己的写作中,要注意文章的表达方法。 7、积累词句: 感兴趣的词语勾一勾,句子写一写,读一读。 四年级语文《母鸡》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 要求: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思考: (1)作者笔下的母鸡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想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为什么了变化?(讨厌—尊敬) 小结: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1——3段)哪些是写尊敬母鸡的自然段?(5——10段) 3、反馈交流相机板书 过渡:为什么作者会讨厌这只母鸡,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笔画出来。 4、学习1-3段 a、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深化认识: 抓住: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无病呻吟。 趁其不备、狠狠,体会母鸡欺软怕硬、暗箭伤人。 运用夸张的手法体现母鸡拼命炫耀自己。 b、读出母鸡以上的品行。 过渡:作者既然那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你找到了秘密了吗? 5、学习4-10自然段 a、要求:自读用笔画一画,这些语句中体现了母鸡什么样的魅力与情怀? b、相机点拨并想象说话体会母鸡的勇敢、负责、慈爱、辛苦: 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 小鸡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会说些什么? 三、升华主题 a、看到这令人心灵震撼的一幕幕,作者此时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敬佩地读) 难怪作者会这样的赞叹道:读,第九段。 b、作者仅仅是在赞美鸡妈妈吗?(歌颂了母亲的伟大、无私) 带着对母爱的崇敬,读。 四、总结写法 比较作者写猫和写母鸡在写作方法上各有什么特点? (1)结构清晰。《猫》写猫性格古怪和淘气可爱,由两部分够成。《母鸡》明显分为母鸡孵出小鸡前后两部分。 (2)叙述动物的特点,采取总分段式。如写猫,先写“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再写它的表现;写母鸡,先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再写它令人生厌的三方面。 (3)表现动物特点:作者用事实说话,对点滴小事进行具体的描写说明。 (4)情感表达:《猫》始终是一种喜爱之情;《母鸡》则由“讨厌”到“不敢讨厌”的情感变化,用前后对比加深对母爱的赞颂。 (5)语言运用:语言生活化、口语化。 拓展延伸 同学们也有自己的妈妈,你的妈妈平时是怎么关爱你的?点滴之恩,当涌泉相报,把你最想对妈妈说的话用一两句话写在书中的空白处。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话都在这一一地说出来,今天是放学回家的时候,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踏进家门前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写的那句话,记住: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 板书设计 负责 无病呻吟 慈爱 伟大 16 母鸡——讨厌 欺软怕硬——尊敬 勇敢 英雄 发狂炫耀 辛苦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