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实用】教学设计方案集锦5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4、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教学设计】 1、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课前预习,提出并整理发现的问题;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 3、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解读能力;透视文章的写作轨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4、结合“研讨与练习”: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拓展思维,畅想表达。 【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2、完成“读──读,写──写”。 3、查找并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 4、在阅读和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二、课堂教学内容 第一板块: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1、导人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 2、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资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如今举目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4日电) 资料投影:“探险家的乐园罗布泊?” 3、再读课文,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4、投影显示问题的答案: 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自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罗布泊干涸以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恶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进。罗布泊很快与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罗布泊消失了。 第二板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要求读出感情) 2、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⑴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 (训练复述能力) ⑵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讨论后出示投影: 讨论后明确: 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4、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 5、学生齐读。 第三板块:学习作比较的方法。 1、投影显示图表: 2、组织学生讨论: ⑴作者采用这种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⑵课文中还有类似的对比吗?请找出来。 3、教师小结第2题: ⑴出示投影: 过去的罗布泊: “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的罗布泊: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树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肤筋骨。” ⑵明确拟人的修辞手法。 ⑶强烈的对比效果。 ⑷再次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第四板块:世纪老人的述说。 1、实物投影,展示108岁高龄的罗布老人热合曼的图片。 2、畅想表达:“如果我是世纪老人,我该如何讲述罗布泊的百年沧桑?” 提示: 1、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2、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3、从出生~20岁: (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像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从20岁~60岁: (扣两次改道、“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从60岁~100岁: (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魂牵梦绕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三、课后拓展学习 课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濒临干涸的两个例子,说明悲剧仍在继续。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的目标,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练习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锻炼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集体关念。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觉性和主动性。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同学们基本上能顺利完成跑位和掌握行进间四角传球的技术,少数的同学能较好完成传接球的动作。 3)情感目标:同学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在失败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再进一步的获得成功,以此来增强他们进取心和自信心。 三、学情分析: 高中的学生正处在具有很高的求知欲望的阶段,篮球运动对他们来说具有很浓的兴趣,他们渴望了解与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但是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四角传球对于他们来说我相信是有一定难度的,无论对于我还是对于学生来讲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内容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强烈欲望和热情,在老师和学生双方的互教互学之下,能够更好加强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和交往能力。 四、教学策略: 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的问题。所以我们通过让学生看老师画板的讲解,动作的示范和讲解,观察动作使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并通过尝试练习,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再通过老师的质疑、启发、引导使学生不断的吸取经验和教训。接下来让学生再次尝试并且通过增加难度使学生不断改进技术动作,加强理解来提高学生练习过程中的成功率,促使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最后通过《感恩的心》的歌曲片段以手语的形式让学生在放松、愉悦的音乐心境下放松心情结束本课。 教学设计方案 篇3课 题: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并能正确演唱歌曲。 (2)、能为歌曲即兴创编歌词并演唱,从中体会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乐趣。 重 点:指导学生把握歌曲情绪,准确演唱歌曲。 难 点:“一二一”旋律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创设情景,合理引入。 1、提问:“同学们知道今天谁过生日吗?”引入新课。 2、聆听:播放歌曲,学生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跟随音乐模仿各种 动物的动作。 师生交流:音乐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再次聆听:感受歌曲内容与情绪。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进行二拍子律动。 二、学唱歌曲:方法:师生演唱接龙、生生演唱接龙、分小组演唱。 1、学生随教师钢琴伴奏演唱歌曲。(生唱前面一句,教师唱后面的“一二一”。 2、师生交换演唱。(目的为了检查学生掌握了难点的情况) 3、教师伴奏学生完整演唱一次。 4、用欢快、活泼的情绪再来演唱一次。 5、歌曲情绪处理: 师生共同总结:欢快、活泼、体现玩耍时尽情欢乐的情景。 6、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现与创造:自主创遍、升华体验 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创遍歌词。并进行歌表演游戏活动。 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篇中的作用。 4、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九寨沟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风光描写的写作手法。 教学准备:九寨沟风景图片、课文录音磁带、相关歌曲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谈话激情 你或你的亲友有人去过九寨沟吗?把你所了解的九寨沟介 绍给大家。(电视、杂志上看到的也可以,师适时出示相关图片) 3、读了课题后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4、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⑴读生字词: 潘、敏、禽 (前鼻音) 坪、羚(后鼻音) 宵、县、恰、窜(三拼音) 掬、咀(同声韵不同声调) ⑵读句子: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⑶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录音范读 讨论: 1、你听了课文录音,仿佛看到了什么? 2、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九寨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4自然段) 3、其它自然段写了什么呢? 4、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4自然段) 第三段(第5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2、思考讨论:九寨沟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那是个什么样的 地方?(要求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3、指导朗读:突出神奇的、因为所以、一就、 童话世界。 4、齐读。 五、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 2、哪些生字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 善:上边的羊字一竖要出头。 县:里面是两横。 3、范写:善、窜、捷、禽 4、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齐读第一段。 2、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九寨沟名字的由来,九寨沟是由几条神奇的山沟组成的,如果人们一进入景区,就像到了仙境般的童话世界。那么九寨沟到底是个怎样美丽的仙境呢,今天让我们跟着导游一起去游览一番。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你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让所有的人都喜欢上它,感受到它的美。 2、导游给我们介绍了哪几处景观?逐句找找。 板书:雪峰、湖泊、森林、瀑布 3、再读读,这里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你能把领略到的神奇美丽朗读出来让大家欣赏欣赏吗? 4、学生自学。 5、全班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在谈感受时品析词句,理解宛如、白练腾空、高低错落、蔚为壮观等词语。 **感受雪峰时抓住插入云霄、银光闪闪想象雪峰高耸,皑皑白雪在阳光下银光闪烁的景象; **感受湖泊时抓住大大小小、颗颗宝石、镶嵌、清澈见底、色彩斑斓,体会湖泊之多,湖水之清,湖石绚丽多彩,身临此山此水真似到了一个童话世界;通过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等词语体会原始森林到处都是; **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一句点明了五花海、无彩池的由来; **抓住白练腾空、银花四溅看图联想那道道激流直下的壮观景象。 结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自由练读、齐读、指名读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欣赏了插入云霄的雪峰、五彩缤纷的湖泊和壮观的瀑布,我们继续向纵深行进,四处林深叶茂,游人逐渐稀少。注意,这时你已经走到珍稀动物经常出 没的地区。在这里,你可能有幸结识哪些珍稀动物? 1、请你轻声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里描写了哪些珍稀动物? 板书:金丝猴 羚羊 大熊猫 小熊猫 2、你最喜欢作者介绍的哪种动物?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给大家介绍一下。 3、学生谈感受,读句子,互相交流。 4、小结:在这一自然段中,写了四种珍稀动物,作者抓住了林深叶茂,游人稀少来点明珍稀动物经常出没的地区;抓住体态粗壮、机灵的小眼睛写出金丝猴的特点;抓住憨态可掬、若无其事来描述大熊猫的特点;抓住行动敏捷、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写出了小熊猫的可爱。 作者在介绍这四种动物的语句间用上了四个也许,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齐读第四自然段。 6、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找出描写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的语句再读一读。 3、默读课文,思考:第五自然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交流小结: ⑴总结全文,告诉我们九寨沟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 ⑵使文章首尾呼应:最后一句与前文的一进景区,就像到了一个童话世界相照应。 5、指导有感情背诵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欣赏歌曲 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亲眼去看看。我国著名歌手容中尔甲看到九寨沟这么美也忍不住高歌一曲,欣赏《神奇的九寨》。 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领学生在语言训练中感受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你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苏州和杭州适宜人们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不仅多,而且幸福快乐) 2、广东省新会市有一处旅游胜地──鸟的天堂,猜一猜:为什么叫鸟的天堂?(这里适宜鸟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鸟不仅多,而且幸福快乐) 二、读通课文 1、初读全文,谈谈读课文后有什么感受? 2、学习生字新词。(重点学习:不可计数──数的第三声调 应接不暇──暇的日字旁) 2、再读全文,指名练读重点句子。(印象深的句子,喜欢读的句子) 三、研读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文句 1、“鸟的天堂”,盛名远扬,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蜂拥而至,一睹“天堂”中的鸟。可是,大作家巴金和友人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时,不见一只鸟的影儿,他们看到了什么? 2、自由快速读课文,用“──”划找写大榕树的句段,思考:你感受到什么? 3、体会榕树的大。 (1)句子1: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a.理解:不可计数(不计其数 无以数计 无数 数不清 ) b.重点指导读:真是一株大树。( 通过校园12亩大感知18亩榕树的大 , 读出恍然大悟、惊奇、赞叹的感受) c.指导读整个句子,感受树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2)句子2: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朗读感受树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4、 体会榕树的茂盛。 “鸟的天堂”其实是一株枝干不可计数的大榕树,一株树根不可计数的大榕树,一株仿佛卧在水面上面积有18亩的大榕树。看着看着,巴金爷爷发出了深深地感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句子1: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a、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b、你注意到了那些词,使你体会到了绿叶的多?(一点儿,区别:一簇和一片,堆和叠) (2)句子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a、读着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指导朗读(带着这种感受读读句子,同时体会体会自己的感受。) (3)出示句子: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指导读。 5、作者没有看到鸟,为什么把大而茂盛的榕树写的那么有生命力,那么美! (体会榕树适合鸟的生活,再次感知“天堂”之意。) 6.过渡:巴金爷爷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虽然有些遗憾,没有看到一只鸟,但是他看到了枝繁叶茂的适合鸟儿生活的大榕树,他知道了当地人特别珍爱这里的环境,特别珍爱“天堂”里的各种各样的鸟。鸟儿生活的情况怎样呢? 四、研读写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文句 1.学生读文,用“( )”划找:那些文句让你感受到天堂中鸟特别多,生活特别快乐,特别幸福。 2、指导读句子,感受鸟的多。 (1)句子1:树上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a、区别“热闹和吵闹”体会鸟多,生活自由、快乐和幸福。 b、指导朗读,感受鸟的多。 (2)句子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a、体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快速读,感受鸟的多。 b、体会“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舒缓、优雅读,感受鸟的多。(给人想象的空间,体会大作家沉醉其间的感受) 3、指导写句子,感受鸟的多。 句子3: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这看似朴素的句子,精妙地写出了鸟的多,云的变化快,千岛湖鱼的多,足球比赛传球得快,烟花的美丽等等都可以套用着写。(如:湖中的鱼真多,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条,又错过了那条,看见了那条,另一条又游起来了。) 4、指导说句子,感受鸟的乐。 句子4: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那歌声真好听。 如果你是画眉鸟,你想对其它鸟、游客、当地的人们和巴金爷爷说些什么? 五、研学最后一节。 1、教师范读。 2、“我”留恋什么?(我留恋那郁郁葱葱的、不断释放生命力的大榕树,我留恋天堂中自由、快乐、幸福生活的各种各样的鸟儿,我留恋真真切切的“鸟的天堂”。) 3、理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4、写广告词。 “鸟的天堂”享誉国内,要想誉满全球,必须打造品牌。我们班小才子、小才女很多,我们一起来写写广告词。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