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爱莲说》教学设计 |
范文 | 《爱莲说》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莲说》教学设计(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爱莲说》教学设计1【学习目的】 1、背诵默写,理解提升。 2、合作探究,托物言志。 3、联系生活,提高情趣。 【学习准备】 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教学设计】 一、莲花欣赏,交流引读 1、图片展示:学生欣赏无穷碧的莲叶,别样红的莲花,并吟诵莲的诗句,充分感受莲之风韵。 例:《乐府》中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唐诗中的留得残荷听雨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交流引读:同学们,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这里的莲以高尚纯洁的形象出现,表现出它特有的廉洁、清正,不与邪恶同流合污的品质。(板书课题及作者) 3、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4、题解: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爱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莲是这篇文章写作的主体,说在这里指什么呢?说在这里表示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二、熟读背诵,积累理解 1、读一读: ⑴教师示范诵读课文,学生把握下列难读的字词。 蕃 淤泥 濯 清涟 妖 蔓 枝 益 亭亭 净植 亵玩 焉 ⑵ 学生情感朗读,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⑶ 学生根据自己情况即时背诵,可采用游戏接龙式背诵。 2、译一译: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 蕃 濯 谓 隐逸 君子 噫 鲜 宜乎 者也 三、合作探究,诗句品析 设置问题情景一: 请同学们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 讨论明确: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志洁行廉,体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你读了作者描写莲花的这些句子之后,你觉得作者赞美的仅仅是莲花吗? 讨论明确:不是。是为了歌颂具有莲花那样高尚品质的人。 设置问题情景二: 你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讨论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设置问题情景三: 本文以爱为脉络,写出了对莲花的喜爱,为何还要写菊花和牡丹?讨论 明确: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谁爱菊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谁爱牡丹?世人。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象征富贵。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写菊写牡丹仍是为了衬莲,写菊为旁衬,写牡丹为反衬,在映衬中突出了莲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时又针砭了时俗。 设置问题情景四: 作者对这三种花的态度又是怎样的呢? 讨论明确: 叹惋菊花,为了洁身自好而逃避现实,超然物外,处世态度未免有些消极。 鄙薄牡丹:追名逐利,攀附富贵,未免有些庸俗。 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浊尘世却能永葆高洁本色,十分难得。 课文中的两个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四、借花喻人,归纳主题 1、借花喻人: 为什么人们对花的爱好不同呢? 喜爱哪一种花,表明人们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气节。 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把莲又比作什么呢? 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 菊是隐逸者,逃避现实。菊花不在春天与百花争艳,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独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 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 莲是君子,高洁典雅。它不染尘俗,就像胸怀磊落,行为正直,德声远播的君子。 作者对陶渊明的这种隐逸的生活态度是不是完全赞赏呢?他也愿意隐逸吗? 作者赞赏的只是陶渊明这种不苟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对于他的隐逸,作者更多的则流露出惋惜的情感?对于牡丹,作者更多的是鄙视。 2、归纳主题: 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和美学情趣。 3、互动释疑: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小组、班级同学共同探究解疑。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可能这样说:从中我们懂得了莲花高洁脱俗、正直纯真的品格。写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莲花抒情言志的写法。此外,这篇文章比喻、拟人、排比修辞手法的运用,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陈述、疑问、感叹句式的变化,记叙、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文字的洗练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们借鉴。 教师可以这样说:同学们,周墩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2、课外延伸: ⑴背诵默写课文。 ⑵仿写《爱莲说》以爱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方法,点明所爱之物的所托之志。 【板书设计】 爱莲说 陶渊明 独爱 菊 (正衬) 隐逸者 惋惜 世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美 托物 言志 《爱莲说》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了解“说”这种文体。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正衬和反衬的手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操; 2、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正衬和反衬的手法 教学内容 一、导课 幻灯放映莲花的图片引入 导语:同学们,刚才图片中的是什么花——(莲花),它美不美,喜欢不喜欢——(喜欢)。宋代有一位哲学家叫周敦颐,他不仅喜爱莲花,还写了一篇千古传诵的短文——《爱莲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他。 二、作者及文体知识介绍:(出示图片) 作者简介: 周敦颐: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教师补充两点: (1)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2)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 了解文体“说”: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 (一)学生自读课文,解决字词,疏通文意。 出示图片,学习生字,检查预习。 (二)教师范读,进行朗读指导。 (三)学生再读,找出文中描写莲的语句,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 提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生长环境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 香远益清——香气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风度气质 这些描写不仅写出了莲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莲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现了作者对莲的赞美之情。(让我们带着赞美之情来朗读这段文字) (四)作者喜爱莲花仅仅是喜爱她的外形吗?书中把莲比作什么?(君子)他们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呢? 提示: 出淤泥而不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涟而不妖——质朴自然,不显媚态 中通外直——内心通达,行为方正 不蔓不枝——不攀附权贵 香远益清——美名远扬 亭亭净植——高洁独立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自尊自爱,令人尊敬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描写莲花是为了赞美像莲花一样的君子;也就是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作者的人生态度:要做一个像莲一样品德高洁的君子。 作者借莲来表达自己的志愿,想一下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托物言志,托莲花形象,言君子之志 现在我们真正了解了作者写这段文字的深意,让我们将这一段再大声的朗读一遍,注意读出对莲的崇敬之情。 (五)作者写爱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写莲是为了赞美像莲一样的君子,质朴正直、志洁行廉;将菊比隐逸者,虽具高洁品质却超凡脱俗,不愿没有滞留在世俗之中;将牡丹比富贵者,贪慕富贵,追逐名利。 (六)对于花的喜爱是由人的思想感情来决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爱,那么作者对喜爱菊、喜爱莲、喜爱牡丹的人分别持什么态度? 提示:菊——惋惜,牡丹——鄙视 四、课堂小结 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也不悄于像世俗之人那样贪慕富贵、追逐名利。在当时浑浊的世间,以莲自喻,坚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实是难能可贵,让我们在大声朗读中再次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册“阅读。感悟。实践”(二) 2、以《爱……说》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点明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爱莲说》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见过莲花吗? 生:没有。 师:不要遗憾,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莲花图片:妙笔生花、一枝独秀、独擎烛照红装、世人皆睡我独醒、小荷才露尖尖角、梦、沉鱼落雁…… 生:感觉怎样?美极了。 师:综观历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代薛涛——风前一叶压荷蕖……最喜欢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作者)。但周敦颐喜欢莲花主要并不是因为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二、介绍作者和题目含义。 1、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题目含义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既可以说明,也可以议论,还可以用来记叙、抒情。 含义: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习方法指导:文言文学习五步阅读法 大声朗读明确字音→仔细阅读理通文意→分析阅读体会形象→讲解阅读品味意境→背诵阅读加深理解 1、听读课文录音,注意字音。生听读——散读——正音(处理讲义、播放幻灯)——齐读。 2、默读全文疏通文意。 学法指导方法:先重申翻译要求: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 (2)补出省略成分; (3)通畅,准确。 学生默读——自己翻译(处理讲义)——同桌交流——教师提问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判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四、研讨课文,进一步理解本文思想和艺术。 ⒈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两朵盛开的莲花,将答案填写在上面。 明确:比作君子; 具体描写:环境——出淤泥而不染;生活习性——濯清涟而不妖;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气味——香远益清;气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纯真自然无媚态——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独立高洁——令人肃然起敬 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回答:还写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补充: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逃避现实,隐居起来。(志向高洁,隐居避世) 富贵者呢?因为牡丹花十分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用作陪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格。 衬托:为了使某一事物更突出,用另一事物作对照和比较。 小结:作者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来象征人的某种品格,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具有高洁的莲花自喻,表达自己不慕名利、志向高远、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五、能力训练。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因为它——。 我爱梅花,因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顽强,斗志昂然的勇士。 六、总结: 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用它的清逸,表现人的高洁,作者刻画莲花,寄寓了自己的理想、情志和人格操守,表达自己鄙弃追求名利的士大夫的表现,歌颂德行高望的君子行为。 同学们,当我们学习这两篇短文的时候,我们也许为作者高雅的情趣和坚贞的节操所感动。历史已发展到今天,时代已今非昔比,但世间污浊之气,腐朽之风也会传宗接代,仍有待我们去抵制,去清除。我们应当向古代贤者学习,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格端正、志趣高尚的人。 七、布置作业: ⒈背诵课文。 ⒉将刚才的造句练习扩充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习本上。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