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余光中诗《漂水花》赏析 |
范文 | 余光中诗《漂水花》赏析 《漂水花》的来历,是华文现代诗坛的一则趣事,一段佳话。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余光中诗《漂水花》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1983年,台湾著名诗人罗门到香港大学演讲,与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的余光中同游九龙“船湾长堤”等风景区。这两位56岁同庚诗人,对海天之空阔忽萌起玩掷石片的游戏的童心,在一番漂水花的'嬉戏之后,余光中为此写了一首《漂水花——赠罗门之二》: 在清浅的水边俯寻石片 你说,这一块最扁 那撮小胡子下面 绽开了得意的微笑 忽然一弯腰 把它削向水上的童年 害得闪也闪不及的海 连跳了六、七、八跳 你拍手大叫 摇晃未定的风景里 一只白鹭贴水 拍翅而去 这里纯用有真意、去粉饰、不做作的白描手法写漂水花的过程。不像在做诗,而“削向水上的童年”的谐趣充满在字里行间。他写罗门俯寻之后,而说话,而得意,而微笑,而弯腰,而削,而拍手,而大叫,这一连串动态多么生动传神。动态的白描,描得如此简明,如此紧凑,如此妙,似这般笔法,可能上溯到《史记》的名篇。至于音韵之妙,倒是末技。 更为难得的是,罗门另有回赠余光中的同题诗《漂水花》。它虽然也是应酬式的小品,但同样将诗人不泯童心的抽象时空假借具体的描绘生动地表现出来。罗门的《漂水花——赠余光中》全诗如下: 六岁的童年 跳着水花来 找到我们 不停地说 石片是鸟翅 不是弹片 要把海与我们 都飞起来 一路飞回去 如果说,余光中的《漂水花》是陶渊明式的旷达,罗门的《漂水花》却是杜甫式的苦痛。他们的表现方式虽有差异,但同样达到神妙的意境。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