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教学设计方案 |
范文 | 【热门】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 篇1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2.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体会作者以物喻人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她是怎样借白杨表白自己心愿的呢? 二、合作交流 1.指名朗读12小节, “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①“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本性正直)②去掉“从来”,朗读比较。 “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儿生根、发牙、长了粗壮的枝干。” ①这句话廛了白杨的什么特点?从哪些关键词可体会出?(生命力强。“哪儿……哪儿……”“很快)②小结:内地需要白杨,白杨要内地扎根;边疆需要白杨,白杨就在边疆扎根,真是哪儿需要哪儿去,不讲条件,不畏艰苦。③指导感情朗读。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①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坚强不屈。“不管……不管……总是……”)②教师描述: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磔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坚强不屈的品格。③指导感情朗读。 2.教师小结,朗读体味爸爸的一番话不仅回答了儿子的问题,而且热情赞扬了白杨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品格,读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了什么感情?(崇敬)请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朗读14小节。 三、展示反馈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13小节,并联系14小节思考,然后同桌讨论。 2.引读讨论14小节:①师读:“他们只知道……”生接读“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师问“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工作,你们知道吗?”②师读:“他们只知道……”生接:“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师问:“他们却 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你们知道吗?”③师读:“他们只知道…”生接读:“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师问:“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你们知道爸爸为什么把孩子带到新疆去吗?” 3.通过爸爸介绍,孩子们多了一点什么知识?指名读17小节。 4.过渡: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 5.老师朗读16小节,读后讨论:①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②他为什么又露出了微笑? 6.指导学生感情朗读16小节。 四、点拨提升 1.课题是《白杨》,全文是不是仅仅写白杨?赞扬了爸爸什么精神? 2.赞扬爸爸实际上就是赞美什么人? 3.这种写作方法叫做:“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五、当堂检测 写几句话,夸一夸想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和保卫者,可以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 作业 1、造句:①哪儿……哪儿…… ②不管……不管……总是 2、小练习册 板书: 3白杨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教学反思: 优点:我让学生讨论解决两个问题: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有何作用时,学生明白了借物喻人写作手法的巧妙。很不错。 不足:小练笔中很多学生只停留在引用课本中的词句上,自己不发挥。 改进措施:鼓励学生多积累词语,丰富词汇量。 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喜爱大自然,喜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2、知识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优美段落。 3、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读中品词、品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及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2~6自然段,描写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景物特点。 【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齐读课题两遍。(出示课题) 2、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自告奋勇起来读一读。 3、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西沙群岛是什么样的地方。 (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可爱) 这是在总说西沙群岛。 下面我们一起走进我国南海的宝岛西沙群岛去看一看。 二、学习课文2~6自然段 三、自由朗读2~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2~6段共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几个地方?(点名回答) 四人小组自由选择学习2~6自然段。要求是:每到一处你都见到了什么?他们的特点是怎样的?你能读出他们的特点么? 四、汇报情况 1、海水: ⑴ 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是什么意思? ⑵ 那些词可以看出来? (此处播放海水图,让学生欣赏,体会。) 你能读出海水的美么?(同桌读一读请人读) ⑶ 你能找出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原因? (投影海底结构简图) 请人朗读,老师指导。全班读。 2、海底: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底介绍了几种景物? 你可以读出它的特点么? 懒洋洋、威武怎样读出来?请人读一读。 想读的站起来读,加上动作。 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什么? 还有那些词看出鱼多?成群结队、各种各样、多得数不清、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你可以读出鱼的多么?(大屏幕出示以海底图片为背景的文字) 同桌读──请人读──全班读 3、海滩: 四人小组读,说一说海滩介绍了几种景物? 贝壳和海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映象?(贝壳奇形怪状、数量多,海龟有趣) 那些词可以看出来?拣不完、颜色不一、千奇百怪(演示贝壳、海龟图) 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自读──指名读 4、海岛: 愿意读海岛的同学自己起来读 海岛的最大特点是什么?(鸟的天下)总说 从哪些词表现出是鸟的天下? 主要抓住厚厚的、各种、遍地、堆积等词来理解。(播放海岛的画面) 男孩,女孩比赛读。 五、朗读竞赛、作品展示 1、自由组合、自由选择2~6自然段来读: 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2、汇报读书情况,全班推选一个小组为优秀奖,其他小组为激励奖。 3、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海水、海底、海滩、海岛图。并且介绍他的画。 六、学习第七自然段 抓住日夜守护、必将、更加来学习,体会战士们为保护祖国而付出的努力。 七、总结全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3[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对已学过命令的组合使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命令及独力思考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对已学的命令的正确使用学会如何画车轮。 [教学难点]:综合应用学过的命令进行熟练的语言编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远志多媒体教室广播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正三角形、正六边形及正十边形的命令吗?大家再来复习下怎么画。生动手,师讲解。 师:要是我们画的正多边形的边数越来越多的话,那么这个正多边形就接近圆了,通常我们就用正36边形来代替画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么画圆。 二、新授 活动一:画一个边长为10步的正36边形 师:大家动手画个边长为10的正36边形 生动手,展示: 大家看看象不象圆了(很接近圆了) 试一试: 1、大家来画下书P63图2,想一想可以怎么画? 师:除了用正36边形来代替圆外,还可以用其他边数更多的正多边形来表示圆,如360边,边数越多这“圆”就越光滑越接近。 2、让我们来试试画边长为10的正360边形吧。 师:象圆吗?(不太圆)要是把步数改成1呢?再试试。(象) 活动二:用重复命令画直径为80步的车轮(P64图3) 师:这车轮的辐条长度就是半径。我们用正36边形来代替圆,前进命令后就是正36边形的边长,已经知道圆的半径,那么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正36边形的边长=圆的半径*0。174 正36边形的边长=圆的半径*0。0174 思考下这车轮怎么分解?(分解为米字形和圆形) 下面大家动手试试看 大家看看上面的命令画出来的效果怎么样?(不好有偏差)知道原因吗?(不够圆)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好能?(画360边的)怎么修改? 试一试: 1、同学们看看书P65图5怎么画,这个太阳的半径为80步,光芒长20步,二者间相距10步。 提示:先想想分几步,每步画什么? (第一步:画一个圆;第二步:将海龟抬笔移到圆心;第三步:画类似“米”字形的空心光芒。) 2、大家从书P66图6中挑选你最喜欢的图形用LOGO命令画出来,大小可以自己决定。 [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结合图片、实物理解邮递员、打靶、一捆稻、一束麻等词语; 2、美读诗歌、背诵课文,并在朗读中拓展说话、抒发情感; 3、补充学习儿歌,积累语言; 4、通过朗读感受诗中小朋友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重点: 美读诗歌,背诵诗歌,体验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一捆稻、一束麻 教学过程: 一、儿歌导入,启动情感 1、送小朋友一首儿歌。 出示儿歌:小雨淅沥沥, 小雨沙啦啦, 淅沥沥, 沙啦啦, 小雨小雨慢慢下, 苗苗就是喜欢它。 1)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3)为了读起来好听,我们习惯上把淅沥沥读成xī li li,跟读; 4)美读儿歌 淅沥沥,沙啦啦,这是下小雨的声音,听起来就好象小雨在唱歌。多好听呀,小朋友也把这首儿歌读好听了!自己再试试。指名读。 指导:A、小雨小雨慢慢下再慢一点就好了。 B、雨滴声再轻一点。 C、你读得真好听,我好象听到了小雨在唱歌。 5)齐读。 2、小雨,会滋润大地,会让空气更新鲜,苗苗喝了小雨滴还会慢慢长大!可有时,小雨也会带来很多不方便。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首儿童诗,它的题目也叫《小雨》。 板书:小雨 一起读题 二、初读感知,体验情感 1、这首诗歌可有意思了。捧起书,自己读读,读准每一个字音。 2、听录音。让我们听听录音机里小朋友是怎样读的。 3、学着录音机里小朋友的样子自己再读读。 4、检查 (一)出示词语:性急 收起 邮递员 然后 最后 等一等 剥完 解放军 打靶 1)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帮助,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会读了举手。 2)开火车读。正音:等děng 后鼻音舌头往后缩,跟读。 然rán 这个翘舌音挺难读的,跟读,谁舌头最灵,也能把然后读准。 3)理解: A、邮递员 你知道邮递员是干什么的吗?(出示图片)你瞧,这位叔叔就是邮递员,每天上午7点、下午3点左右,邮递员也会来到我们学校送来信和报纸。 B、打靶 (出示解放军打靶图片)谁在打靶?说话中纠正生字的读音。 (如:解放军打靶百发百中。) (二)出示句子:等爸爸收起最后一捆稻, 等妈妈剥完最后一束麻, 过渡:小朋友读词语读得很准,很棒,看来光读词语是难不倒大家的。林老师第一次读这首诗歌时,发现有两行诗句读起来挺拗口的,自己练练,看谁的本领最大,也能读准。 1)指名读 2)这两行诗句里,这两个词语最难读,把他们读准了,整行诗句自然就读通了。跟读:一捆稻 一束麻 3)理解词语: A、(出示实物)老师手里拿的是一根稻,现在是一棵稻,(出示图片)那爸爸手里拿的是一捆稻。指导读准一捆稻。 B、你们知道麻是什么吗?老师本来也想把麻找来给小朋友看看,可是我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找到,因为麻在我们这个地区比较少见。不过,麻晒干后可以做成麻绳、麻袋。你们回去可以向爸爸妈妈打听麻绳、麻袋是怎么样的?指导读准一束麻。 4)连起来读诗句。自己试,指名读。 5)像这样很长的句子,读时还要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师边范读边划停顿符) 6)再指名读。 7)齐读。 (三)再出示句子:等邮递员把信送到, 等解放军打完了靶, 等小鸟飞回了窝, 下班的人也回到了家, 1)最难的两行诗句小朋友都能读准了,老师想,这几行诗句一定也难不倒大家,自己先试试。 2)指名读。 3)师划停顿符,再指名读。 4)齐读。 三、美读诗歌,领悟情感 [第一节] 1、到现在为止,小朋友不但会读词语,知道了词语的意思,而且连诗句也能读准读通了,收获可真不少。读诗歌光读通还不够,还要读美。怎样读美,听起来好听呢?小朋友放开胆子,觉得怎样读好听就怎样读! 2、指导读出节奏、变化、韵味 A、诗句中间的停顿就像是歌曲里的节奏,你看,节奏是有变化的,有变化才美,你能不能也读出变化呢? B、唱歌时,如果每个音都一样高,那这首歌就不好听了。读诗歌就像唱歌一样的,谁再来读读。 C、范读。自由练习。 3、指导读出感情 A、如果下雨了,那会怎样呢?这位小朋友看着小雨想到了那么多,多有爱心啊!我们也可以边想边读,让同学们感觉到你的爱心。 B、朗读、评价、点拨。 如:小雨下得还不够轻,再试试。你读得这么有爱心,小雨一定已经听到了。 4、男生读,女生读。 5、配乐读。 [第二节] 1、出示第一节:现在你也能这么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节吗? 2、自由练习。 3、指名朗读,指导: A、小雨下得这么早、这么快,小朋友看着小雨,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B、怎么读听起来很着急,盼望小雨等一等再下。 C、雨可能会越下越大,小朋友心里越来越着急,谁能把三个等一等读好! 5、小组赛读。 6、顺势引背第二节。 五、背诵诗歌,积淀情感 1、让我们一起合起书,朗诵这首诗歌,如果忘了就打开课本偷偷地瞄一眼。 2、;配乐朗诵诗歌。(站起来也行。) 六、拓展说话,抒发情感 1、这位小朋友真有爱心,看着小雨想到了那么多人,还想到了小动物,你会想到谁呢? 引导:下雨会给哪些人、物带来不方便呢?还有谁也在外面工作、行走呢?田野、院子、马路、大街 2、我们也来学做小诗人,用文中句式等 来说说。 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点,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2、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进行说话训练,句式迁移。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难点】 进行说话训练,句式迁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四季》。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四季的图片,想看吗?那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四季的美景吧!大家一边看,一边想,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播放四季幻灯片,学生欣赏,老师随机点评。 春天来了,小草长出嫩芽,花也开了。小鸟在枝头快乐的歌唱着:春天就在这儿! 夏天,人们在海边游玩。满池的荷叶好像也在告诉人们:夏天已经来到了。小溪欢快地流淌着,等待在小朋友们来游泳。 霜叶红于二月花,看,秋天来了。秋天也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谷穗沉甸甸地,金灿灿的南瓜堆满了田野。 冬天,白雪皑皑。树木的叶子都落光了。看,调皮的小朋友在雪地里堆起了雪人,连白天鹅也高兴地跳起舞来。 3、指名说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学生说,教师点评。) 二、精读一节,体会学法 1、那你们想知道老师喜欢哪个季节吗?是秋天。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你们观察过秋天有什么特点吗?(指名说) 2、田野里的谷子都成熟了,(出示谷穗图)这谷子我们也可以叫它谷穗,(出示谷穗两字,带读) 3、谷穗成熟了,沉甸甸的,弯下了腰,(出示弯弯,读谷穗弯弯) 4、谷穗弯弯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指名说) 5、谷穗丰收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人们高兴吗?谷穗呢?它高兴地跟人们说:我是秋天。(出示我是秋天。)假如你就是这成熟的谷穗,请你来跟人们说一说这句话。(指名读) 6、(出示大片谷子图)这一大片谷穗在秋天的吹拂下怎么样了呢?(出示鞠着躬,带读) 7、(出示秋天诗歌)小朋友们已经会读这几句话了,现在把它们连在一起,你也能把它读好吗?(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 小结过渡:的确,秋天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欢乐,我们都非常喜欢它。除了秋天,你还喜欢什么季节?(指名说,并相应板书:春天、夏天、冬天) 三、学法迁移,自由探究其它三节 1、自由探究其它三节 过渡:能用自己的读把它表现出来吗?学生选择一个段落,自己好好读一读。 2、教师巡回指导 3、指名站起来汇报读。 教师抓关键词点拨,指导学生朗读,并体会句子意思。(尖尖,圆圆,大肚子一挺等词) (朗读的面要广,要结合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等方式。) 四、说话训练,句式迁移 过渡:这些季节真美丽啊。春天有草芽,有荷叶,有谷穗,有雪人,这些构成了缤纷的四季。你在这些季节还见过什么? 1、学生自由说。 2、你能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吗? 〖幻灯出示 1、落叶片片,它对( )说:我是( )。 2、( ),它对( )说:我是( ) 3、学生自由写。 4、指名汇报(让写得好的学生有感情朗读一下。) 五、总结 看来,同学们的心里也有美丽的四季,让我们用这种感情齐读一遍课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6教学目标 1、会熟练地用部首查字法。 2、会比较形近字,并用形近字组词。 3、会仿照“ABB”“AABB”两种组词形式写词语。 4、会体会感叹句表达的语气和感情。 5、会用关联词语“只有……才能……”只要……就……“写句子。 6、会独立给一篇短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独立运用提出问题,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式概括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理解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的不同之处;比较正确地提出问题,连接问题答案,概括段落大意。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第1题。 1、比赛用部首(音序、数笔画)查字法。 2、写出带点字的读音。 3、联系课文中的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明白这些带点字大多是词语的关键字。 栖息:多指鸟兽歇宿,也指人暂居住。 腮边“两颊的下半部脸。 山峦:连绵的山。 银发:白发。 气喘吁吁:呼吸急促的样子。 悬崖陡坡:山崖坡度很大,近于垂直,十分险要。 身躯矫健:身体强壮有力。 二、第2题。 1、抄写这些字。 2、独立确定部首。 3、验证。 4、小结:像这样比较特殊的字应该重点记忆。 (1)同桌讨论交流方便快捷的记忆方法。 (2)全班交流。 (3)有多余时间的同学或小组,可以在字典中找一些类似的部首记一记。 三、第3题。 1、比较这些字,说说部首与字义的关系。 2、组词。 3、比一比上下两个字,说说比出了什么。(字的意义和字的部首有关,我们记字要把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我们还可以记一个部件,加上不同的部首,记信许多字,比如:“槐、愧”以外,还有“魔、魁”等。) 4、自己再列举一些字给同桌做一做。 四、第4题。 1、读这些词语。 2、归纳构词形式。 3、照样子写几个。 4、说说这样的词语和作用(这些词语形容事物的外形、色泽、质地等,起到了强调、渲染的作用。) 5、各挑选一个词语造句。 五、第5题。 1、读句子,比较句子的异同。 2、每组第二个句子,我们叫它感叹句,它的标志:感叹号和感叹词。 3、在句子中找一找,圈注出来。 4、带感情读,体会感叹句的语气和感情跟一般的陈述句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的第2句表示称赞的感情。 第二组的第2句表示喜爱的感情。 第三组的第2句表示自豪的感情。 5、学写几个感叹句,有感情的读给同学听。 6、小结:感叹句贵在“有感而发”,切忌随便就发。 六、完成《作业本》中的作业。 第2课时 一、第6题。 1、读句子。 2、把句子分成两句话说,懂得两者的条件关系;前者是后者的条件。 3、仔细比较两个句子,哪一名的条件是唯一的,也就是说“达到后面的结果只要这一个条件就可以了”。(只要……就……) 4、这是这两个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词的主要区别,同学们要牢记这一点,这样我们才能把话说准确。 5、用这两个关联词造句,留心区分不同。 二、第7题。 1、复习运用“提出问题,连接答案,概括段意”的方法。 2、读短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 3、提出问题(“我”到什么地方去旅游,留下什么印象?外宾对农民的西瓜感到怎么样?人群里为什么会响起掌声?掌声赞扬什么? 4、概括段意。 第一段:“我”到北京旅游,到八达岭见到的一件事,留理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农民卖的瓜外宾感到很满意。 第三段:农民卖瓜买卖公平,受到周围群众的掌声赞扬。 三、完成《作业本》中的作业。 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学目标 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④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 课前准备 ①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 ②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读生字词语,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2、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3、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①初步感知。 a.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b.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检查交流。 a.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 b.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c.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三、再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②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四、写字写词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让学生认读,再组词。 ②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①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用词造句的准确,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字词 认读词语卡片。 二、感悟品味 ①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a.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