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实践活动 |
范文 | 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1设计思路: 纽扣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孩子们都非常的熟悉。而玩纽扣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部分,它可以在孩子们收集纽扣、观察纽扣的过程中,了解纽扣的构造、特点。在玩纽扣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幼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兴趣,挖掘他们的想象力,活跃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此外,在玩扣子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良好习惯。 2、让幼儿在活动中学会观察。 3、让幼儿在活动中自己动手,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纽扣。 2、在活动室外布置服装展。 3、小娃娃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带着问题去观察各种各样的纽扣。 1、提出问题,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探究。 2、幼儿带着问题观察各种纽扣,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并倾听幼儿交谈。 3、引导幼儿讨论 二、组织幼儿观看服装展。 1、带幼儿观看服装展。 2、讨论纽扣的作用。 三、组织幼儿讨论。 四、幼儿操作扣纽扣。 1、引起幼儿兴趣。 2、教幼儿帮娃娃穿衣服。 (1)老师示范讲解 (2)幼儿操作 实践活动2一、活动目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三、活动过程: 以连环画的形式来展示活动的过程。 (一)示范游戏 1.体验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运用组合的知识,判断哪些和不可能出现,哪些和可能出现。) 2.教师提出游戏规则,学生猜想结果。11个可能结果中教师选5个,学生选6个,学生错误地认为赢的可能性比教师大。 3.开始游戏。学生总是输,产生认知冲突,从而引起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小组内游戏,探索结论。 通过小组内游戏的方式,进行实验,利用统计的方式呈现实验的结果,初步探索教师总能赢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在实验的结果中寻找统计学上的规律。 (三)理论验证 通过组合的理论来验证实验的结果。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组合,让学生探讨每个和所包含的组合情况的多少与这个和出现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四、师生共同小结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通过让学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既发展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活动3一、复习本单元易读错的字 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独立完成练习。 3、交流反馈。 4、订正把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再次练习 5、补充相关练习。 二、巩固对四个字词语(及成语)的理解 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 3、学生帮学生这一类词语的规律。 4、用自己的话说说各词语的特点。 5、补充相关练习,或换一种形式练习。 三、新的修改符号。 1.读懂题目要求 2.看原句及其修改方法 3.集体读说明部分,学习使用方法 四、学联学生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2.读句子查找病因,独立修改。 3.交流反馈 4.使用方法 5.补充相关练习。 五、有感情的朗读短文 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3遍,要求:音准句通、明白大体内容。 2、独立思考: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3、小组交流。 4、派代表归纳组内同学的发言汇报交流。(注意语言的组织) 5、画己喜欢的语句。再读一读。 口语交际 1、审清题目要求,明确自己要交流的内容、话题。 2、想一想自己熟悉的小工艺品或小吃,有什么特点,要如何介绍。 3、小组内交流。 4、选派代表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 5、听的时候要注意听清:,他说得怎么样,做出适当的,同时也为自己发言做好准备。 实践活动4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树木对风速和气温的影响,以及树木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增强学生爱护树木的意识,提高植树造林的自觉性。 2、通过户外测试和整理有关数据,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及集体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通过直接测试和讨论,掌握第一手资料,形成具体的感性认识。 课前准备:风速器、纸风车、温度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设疑激趣 1、观察两幅背景资料图,说说图中的树木起到了什么作用。 2、设疑:树木对风和气温有影响吗?有什么影响? 二、想一想:测试需要哪些工具? 1、出示风速器、纸风车、温度计。 2、知道这些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吗?你还知道别的工具吗?想得越多越好。 3、动手制作“小风车”等工具。 三、测一测 1、师:让我们测量一下有树木和没有树木的地方,在同一时间的气温和风速有没有不同。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 2、树对风速有影响吗? 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入表格。 三、说一说: 1、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们吧! 2、我的收获:今天的活动使我了解了…… 活动中我对自己最满意的是…… 四、活动延伸: 1、做一做:调查自己家或学校附近的树木变化情况及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有什么发现吗? 2、试一试:把你在调查中了解到的树木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写成一份调查报告。 实践活动5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尊师之情。 2、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选择一定的表现形式。 3、正确区别老师与学生之间外在的形象特征、神态。 教学重难点: 1、表现学生在教师节中向老师献礼的场面和情意。 2、把握师生的形象特征与神态;主题明确,画面内容感人。 教学准备: 彩笔或水粉水彩画工具、作业纸 导学: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巡视纪律与画具准备情况。 2、谈话导入 九月份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那会是哪个节日呢?(教师节) 为什么要有个教师节? 二、说一说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呢? 2、你想怎样来表达你心中的这份感谢之情呢? 教师启发学生,亲手做一件小礼物|:设计一个特别的贺卡、做一件手工艺品等等。在这节美术课里,我们要用手中的五彩笔来描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三、想一想:怎样画? 1、构思。画面内容:人物(学生与老师的区别有哪些?)、场景 2、作品表现形式:彩色笔、蜡笔、水粉水彩画、国画、钢笔线描等。 构图要饱满,有主次之分。 思考:可不可以借鉴一些画家的作画风格? 4、创作 四、欣赏教材图片 1、作者是怎样画出对老师的爱? 2、他们画出了老师的形象特征吗? 3、如何表现场景? 五、作业与作业展示、讲评 六、小结下课。 实践活动6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对待看电视这一现象,通过讨论交流、辩论、课内采访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看电视习惯;正确、科学的观看电视。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看电视的好与坏,学会自我选择。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一些学生熟悉的电视明星:月亮姐姐、李咏、毕福剑等。 2、学生谈对他们的了解。 二、课堂调查,揭示课题: 1、内容:我们班喜欢看电视的有多少?喜欢看哪些电视节目? 2、板书课题。 三、“小小辩论台” 1、辩论话题:看电视有好处 看电视有坏 3、辩论规则:A理由要充分 B要认真倾听对方的发言,反驳对方时要注意文明,要有礼貌。 4、学生准备一分钟后展开辩论。 四、出示家长态度统计表。 五、现场采访:学生下座位采访听课的老师,以寻求正确观点。 六、教师总结:科学收看(时间要恰当 内容要选择) 七、学生制定自己的收视指南。(表格略) 学生交流 八、课后实践:策划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 实践活动7活动目标: 1、 知道要保持房间和自己用的物品的整齐。 2、 学习整理自己的房间,能按物品的种类有序地摆放物品。 活动准备: 1、 请家长提供幼儿房间的照片。 2、 故意弄乱的教室或活动室。 3、 练习册 活动过程: 1、通过讨论进入活动主题。 ——教师:你有自己的小房间吗?你的房间里有什么?爸爸和妈妈的房间里有什么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2、教师出示照片,让幼儿猜测这些分别是谁的房间的照片。 (1、)教师:猜猜这是谁的房间?照片上的房间让你有什么感觉? (2、)幼儿猜测并回答。教师小结:照片中的房间有的比较凌乱,有的比较整齐。 3、引导幼儿讨论使房间整齐的方法。 (1)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房间整整齐齐呢? (2) 幼儿讨论交流。 (3)请房间整洁的幼儿说说自己或父母整理房间的经验,如按照物品归类,将物品有序地摆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等等。 4、让幼儿学习按照有序的方法收拾教师里的用品。 (1)教师:你们看,我们的教师很乱,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收拾教室吧。 (2)幼儿开始动手分区收拾教室。 5、幼儿间交流将教室收拾整齐的方法。 实践活动8活动内容: 调查身边的生活垃圾的种类、统计家庭中产生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数量。 教材简析: 该实践活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量与计量和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之后安排的。除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调查、统计的活动经验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整理、分析数据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加深对所学的有关计算、统计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了解可以再利用垃圾的用途和价值,认识到变废为宝的重要性。 2.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 3.通过调查、统计、学会关注我们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我们班的垃圾桶。垃圾好吗? 2.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制造生产出一些生活垃圾,这该怎么办呢? 3.这个周,我们就一起来开展一个“变废为宝”的活动(出示课题) 二、实践活动: (一)组织学生搜集资料,从不同途径调查生活垃圾的种类,了解哪些可以再利用,完成统计表: 垃圾的名称 能否再利用 (二)调查家庭中产生的可以再利用的垃圾的数量,完成统计表,并进行推算: 可以再利用垃圾名称 数量 (三)交流调查结果 学生各抒己见,认识变废为宝的重要性,讨论垃圾的处理方法。 三、活动小结: 在这次活动中,你有哪些收获? 实践活动9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跳跃能力,增强动作协调性。 2、大胆想象,探索不同的跳绳方法,发展幼儿与人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根跳绳,学会基本跳法。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幼儿站成六路纵队,做老师自编的绳操,有上肢、下肢、体转、腹背、跳跃、放松运动。 2、基本部分 (1)幼儿分散在场地上,用不同的方法练习跳绳。 (2)鼓励幼儿在学会跳绳的基础上,创造性变换花样跳,尽量与别人跳得不一样。请有创意的幼儿示范,大家都来学一学。(正跳、反跳、单脚跳、双脚跳、两脚交替跳、边跑边跳、两脚交叉站立跳、两手胸前交叉甩绳跳等。) (3)两人一根绳,幼儿结伴跳绳,教师指导幼儿合作跳绳:两幼儿同时甩绳同时跳;一幼儿站着不动,一手甩绳,另一幼儿甩绳边跳;引导幼儿把一人的跳绳方法迁移到两人合作跳绳过程中。 (4)请合作好的幼儿示范,让大家也变换花样试一试,看两人合作学会了几种跳法。 (5)幼儿分成4组,跳绳赛跑。 (6)复习游戏“我是木头人”。 3、结束部分。 (1)放松整理活动“我愿和你跳个舞”。 (2)每个幼儿领一根绳子绕好,返回活动室。 活动结束: 晨间活动时,幼儿继续练习花样跳绳。鼓励幼儿由两人合作到三人合作跳绳。 实践活动10教学目标: 1、搜集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写在纸上向同学展示。 2、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 重点难点: 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 教学准备: 课前一个星期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并写出体验。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在班上开一个“交流展示会”,你们都做好准备了吗? 二、教学过程 1、师宣布:本班“交流展示会”现在开始。 A、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在四人小组内向同学展示、交流。 B、四人小组组长汇总各组员意见后,面向全班汇报。 C、师。 2、讨论区:你是怎样看待妈妈对自己的批评的? 3、体验大行动:A、把课前一个星期每天帮妈妈做一件事情所写出的体验在四人小组内汇报。B、四人小组中推选写得最好的同学向全班汇报。C、师。 三、师: 这节课,同学们都交流得很好,看来你们课前都做了充分的准备。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把搜集到的赞美母亲的诗词、成语有感情地读给妈妈听。 实践活动11教学内容 1:篮球传球基本动作(双手、胸前、头上、勾手传球等) 2:篮球运球基本动作(高、低、体前、背后运球等)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本节课学习,达到熟悉球性,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认识篮球基本动作重要性。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步骤 1:课堂常规 (5分钟) (1)运球绕球场3圈 (2)游戏抢西瓜 2:传球基本动作的讲解示范练习 (重点) (14分钟) (1)简介篮球来历及比赛的基本组成部分 (附表一) (2)传球基本动作示范 3:运球基本动作的讲解示范练习 (10分钟) (1)几种基本运球动作的示范讲解 (2)运球中出现各种动作与同学们分析讲解练习 4:游戏--------趣味抢篮板球 (8分钟) (1) 培养同学们反应能力,移动速度 5:课堂小结 四:教学方法 1: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探索性学习 2:运用观察法、自创法、突出学生学习与启发式帮助 附表一: 传球 (纽带) 进攻 运球 (方式) 投篮 (唯一得分手段) 篮球比赛 抢篮板球 (进攻条件) 正面防手 防手 侧面防手 夹击防手 背面防手 实践活动12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记录一些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愿意根据要求,改变物体的形状后,观察其沉浮现象,激发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1、各种船的图片 2、材料:泡沫板、油泥或面粉、纸、小石头、玩具、大的盛水容器 活动过程: 1、展示各种船的图片,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将一张传的图片遮住,然后一点点展开,请幼儿猜猜这是什么? 2)教师:老师这有一张图片,看谁先猜出它是什么?你见过那些船?船在哪里行驶?为什么它会浮在水面上? 2、教幼儿记录方法今天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要请你们观看它们是沉在水里还是浮在水面上。放一个,教师示范进行记录。 3、出示各种材料,交代实验要求。教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有泡沫板、油泥、纸、小石头等;请你们一个个将它们放进水里,看看它们是浮在水面还是沉入水底。放一个观察观察一个,然后做好记录。 4、请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并请个别幼儿进行记录。 5、幼儿分组进行交流实验结果。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验进行。 6、请幼儿把面粉或油泥变成小船形状,观察油泥小船的沉浮现象。鼓励幼儿用多种不同材料制作小船,进行实验。 实践活动13活动目的: 让学生明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知道在家庭中哪些情况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应该怎样去防范。 活动过程: 1、给学生讲述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伤害事故,提高学生警觉。 2、读文,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3、交流: 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情况? ① 烧水时; ② 使用高压锅时; ③ 煤气、燃气器具的使用; ④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⑤ 家人触电时采用的措施; ⑥ 使用电风扇、洗衣机时; ⑦ 不要在居室、和阳台上追逐打闹; ⑧ 不要将钮扣、珠子、图钉等东西含在嘴里,说笑吵闹; ⑨ 不要拿道具比划、打闹; ⑩ 不要拿飞镖、棍棒等互相打斗; 4、我们应当时时注意哪些问题? 玩小动物应注意的问题;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独自在家时怎么做;发现屋内有效透时:不能按时到家是怎么做;课间活动怎么做;遇到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做? 5、模拟练习: 集体演示意外发生时应该怎样做:比如,皮肤出血时的处理、沙子进入眼里的处理、课间活动怎么做…… 分组练习。 6.总结: 要知道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实践活动14制作小熊帽饰,在纸工技术要求上与面具相近。区别在于增加了制作头箍的步骤。用提供的卡纸材料完成制作后,倡导学生设计创作自己喜爱的帽饰。 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帽饰的制作中,产生许多新的创意,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准备:制作件“小熊帽饰”成品若干份。 剪刀、刻刀、纸带、胶水、11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小熊们在草地上还玩耍的图画,问学生:你们也想做回小熊,去玩有趣的游戏吗? 二、明确制作步骤。 1、剪切,眼部挖空,粘贴。 2、做鼻子,将鼻子与头部粘贴起来。另找纸张裁成约3厘米宽的纸条,根据自己的头围做成头箍。 3、完成。 三、制作主体部分。 用提供的卡纸材料完成制作。 四、制作头箍。 1、请同学们拿出自带的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 2、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体部件粘贴连接起来,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3、请你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 五、评价展示。 1、在小组内自评、互评,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六、同学们,让我们戴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帽饰,尽情地做游戏吧! 实践活动15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同学们,在你的印象中,鹿和狼分别是什么样的动物?今天,我们来读一个特别的故事,她会让你重新认识鹿和狼,也会重新反映我们人类自己。 二、根据阅读提示充分自学课文 三、联系讲述鹿和狼的故事 1、仔细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罗斯福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 2、自己练习讲故事。 3同桌互相讲一讲。 四、小组合作学习 1、默读课文第7-9自然段,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得地方? 2、小组讨论:罗斯福错在哪儿?为什么? 五、全班交流 1、说说罗斯福错在哪儿。 2、举例说说: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六、课外扩展 搜集有关自然界生物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故事,写下来,准备参加不能破坏生物链主题队会的演讲。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