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黄河的主人》课堂实录 |
范文 | 《黄河的主人》课堂实录 《黄河的主人》课堂实录1课前花絮: 放音乐《西部放歌》,把课堂烘托出一种氛围出来,让学生通过音乐首先感受黄河的气势。 上课开始。 师: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母亲河,去目睹她的雄姿吧!(贴有关黄河的图片)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黄河滚滚——齐! 生齐背课文。 师:当“我”在岸边看到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的时候,不禁感到胆战心惊。其实,使作者胆战心惊的原因还很多,下面,我们打开课本,自由读课文2-5小节,将课文中描写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使惊险的句子画下来。 师板书:惊险 生自由读课文2-5小节。 师:打断一下,我看到邓玉和李云凯在合作,他把她划的给他看,她把她划的画他看,两人再比较比较,会得到更多的。 生继续读书。师巡视指导。 师:已经有同学举手了,准备我们的交流。 师:有些同学划出来了,有些同学不但划出来了,而且读了想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告诉大家你找是哪个句子。 举手的同学很多。 生:我划的是第二小节: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天吞没。 幻灯片出示: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师:你划得很好,对于这个句子,你有想法吗? 生:就是河中很小的东西只要一个浪头就把它吞没? 师:师:那么小那么轻,指的是什么呀? 生:羊皮筏子! 师;我们同学有没有见过羊皮筏子呀? 生:见过。 师:什么样? 生: (不语)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张图片,上面有羊皮筏子。你感觉到它的小了吗,有多小?你感觉到它的轻吗,有多轻?来说说看。(师出示羊皮筏子的图片。) 生:它的体积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 师:我们请一个同学到前面来数一数。 一生数。 生:14只羊那么大。 师:我们通过数硬实感受到了那么小,那么轻你感觉到了吗? 生: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只要一个人就能把它抬起来。 师:是用抬还是…… 生:是捧起来。 师:是捧,可以,不过,还是用背最适当。不过,无论是用捧还是用背,总之,一个就能把把羊皮筏子背起来。果真是那么轻,那么 《黄河的主人》课堂实录2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让我们再一次走近母亲河,去目睹她的'雄姿吧! 播放录象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黄河滚滚——齐! 二、讲读“惊险” 师:当作者面对着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的时候不禁胆战心惊。其实,使作者胆战心惊的原因还很多,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01页,自由读课文2-5小节,将课文中描写羊皮筏子在黄河上行使惊险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练习。教师评价语:我们同学读书相当投入,对,读书就是应该这样! 师:好,我们来交流! 生: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师:那么小那么轻,指的是什么呀? 生:羊皮筏子! 师;我们同学有没有见过羊皮筏子呀? 生:没有! 师:想不想见见? 生:想! 师出示羊皮筏子的图片。 师;那么小那么轻看出来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羊皮筏子是用木头搭的架子。 生:羊皮筏子里吹的是空气! 生:羊皮筏子可以背着走的! 师:对!像这样的羊皮筏子瞿老师一个人可以背两个! 师:你愿意再来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生读。 师:听了这位同学读,瞿老师也想读呢!可不可以? 生:可以!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仔细体会,瞿老师和这位同学谁读得好为什么? 师范读。 生:我觉得瞿老师读得好,因为瞿老师把远远这两个词读得很慢,让人感觉真的很远! 师:谢谢你的鼓励! 生:我觉得瞿老师读得好,因为瞿老师把那么小那么轻读得很小很轻,让人感到真的很小很轻,仿佛看到羊皮筏子一样! 师:谢谢你,瞿老师觉得你听别人读书的时候还能加以想象,真不错! 生:我觉得瞿老师读得好,因为你在读“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读得很惊险,我们听上去感觉很害怕。 师:谢谢你。老师还需要努力。怎么样,想和老师比一比吗?自己练! 学生练习。 师:(对刚才朗读这一句话的同学)你愿意和老师来比一比吗? 生:当然愿意!(生读得很好) 师:哎呀,瞿老师可不敢和你比了你一会儿的时间就读得这么好,而瞿老师却练了几十遍才读好的。这样吧,有同学愿意代表瞿老师和他比赛吗? 举手的学生很多,师:这样吧,其他同学一起来。 其余学生齐读,效果很明显。 师:我们继续交流! 生:这六个人,就像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再找一个学生还是找的这地方。再找一个学生也是这地方 师:对,我们同学就应该这样,别人的发言始终代表别人的意见,要勇于表现自己的! 刚才老师看到有同学还画了这一句话。(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谁来读? 生读。 师:假如这六个人现在就在瞿老师这,怎么读? 生刚读完,下面马上有学生说很平静。师:对了,刚才有同学说很平静,是因为这六个人离我们很近很安全,所以这位同学读的时候心里很平静,对不对?同学们,现在这六个人已经到了学校门口的大马路上了,离我们可远了,怎么读? 生读。 师:老师也听出来了,你把语速放慢了,是因为这六个人离我们比较远,看不清楚慢满数!请同学们自己练一练。 生练习,齐读。 师:同学们,这六个人到底在哪儿呢,同学们请看!这六个人正坐在羊皮筏子上在黄河的风浪里颠簸哪!你看他们若隐若现,忽左忽右,好像只有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多惊险哪!这时,你看了心里—— 生:提心吊胆! 生:胆战心惊! 生:心惊胆寒! 师:是呀,带着你的感受去读,自己练! 指读。教师评价语:老师听出了你的担忧!老师听出了你的惊异!老师听出了你的害怕! 齐读。 师: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多惊险哪!让我们再来体会。一起读课文二三两小节。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齐! 三、讲读“主人” 师:是呀,这六个人坐着羊皮筏子就如一片树叶在黄河的 风浪里穿梭、颠簸,这不禁使老师想起一句诗:君看——(生接上去: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这时,我们不禁要问,到底谁是黄河的主人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8小节,画出相关语句。 生读书。师评价语:虽然现在已经半节课过去了,可是我们同学仍然很投入。 师:我们来交流! 生:我觉得黄河的主人是艄公。因为艄公站在小小的羊皮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手里只有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生:我在岸上看得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注视着水势,不慌不忙地撑着篙,大胆地破浪前行。 师:大胆地破浪前行?这时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先自己说说看。 生说。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出示填空: 请同学们四个人为一小组讨论讨论。 生汇报。 师:同学们,艄公在驾驶羊皮筏子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仅仅是这些吗?他凭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是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一只简简单单的羊皮筏子? 生:不! 师:他更凭什么? 生: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生:他更凭着他的沉着! 生:他更凭他丰富的经验! 师:是呀!这不禁使我们对艄公倍添了一份敬仰和赞颂,一起读:出示多媒体课件: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教师板书:如履平地) 师: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个事物,如果从不同角度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认识。刚才有很多同学认为黄河的主人是艄公,黄河的主人还可以是谁呢? 生:还可以是乘客。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那些乘客坐在羊皮筏子上谈笑风生,也很大胆! 师:谈笑风生是什么意思? 生:边说话边开心地笑,形容很轻松! 师:是呀,你们见过人们一般在什么时候谈笑风生的呢? 生:人们在生日宴会上! 生:我妈妈在打牌的时候! 生:在考到好成绩的时候! 师:对!你们看乘客在什么时候谈笑风生呢?他们在黄河的怒吼声中,在黄河的惊涛骇浪中谈笑风生,其胆量真可谓包天哪!同意刚才这几位同学意见!乘客也可以是黄河的主人!那么,站在岸边的作者能成为黄河的主人吗? 生:不能!因为他在岸边看得提心吊胆! 生:能!只要他也到黄河里去撑羊皮筏子,也去坐羊皮筏子! 师:我们同学讲得多好啊!你们是想让作者也到黄河里去锻炼,对不对?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具有了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我们都可以成为生活中的主人! 师:出示杨利伟的照片,认识吗?我们可以把他称为—— 生:太空的主人! 生:宇宙的主人! 师:对!其实代表中国征服太空的是他一个人吗?不!是我们中华民族!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结果! 四、撰写名言 师:老师要祝贺同学们,你们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老师写了两副字送给你们!出示:坚强者在命运风暴里奋斗。爱迪生 我们一起来读。其实,这两条名言就是教我们怎样成为生活中的主人的!我知道我们同学都想像黄河主人艄公一样,像太空主人杨利伟那样成为我们自己生活中小主人,是不是?愿不愿意来表表决心?拿出你们的水彩笔,也来写写我们的名言。 生练习。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你的名言来给大家学习学习的? 生表示都愿意,教师挑选了一个。出示:命运不能给我快乐,但我要去争取快乐! 师带领学生一起读。然后采访这个同学:请问你说的是心里话吗? 生:是! 师:老师们同学们,你们看他这么小的年龄就有如此宽阔的胸怀长大了不成为名人还会成为什么呢?来握手!和未来名人握手,也沾沾光!记住,不管你成为什么样的名人,可不能望了你们坐在下面的曹老师呀,她是个好老师! 师:好同学们,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一一交流了!同学们,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的母亲河,她不仅孕育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是生命而且塑造了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精神与智慧。黄河上的艄公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愿艄公的形象能给我们以永远的启迪,愿艄公的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代代相传,就像黄河水一样奔流不息。 课文学到这,同学们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老师还留了两个问题给大家: 同学们再见,后会有期!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