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李白的经典古诗 |
范文 | 李白的经典古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的经典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白的经典古诗1独不见李白古诗阅读材料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曲池。 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独不见李白古诗阅读题目 ①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写白马子(边塞儿)远戍边塞,闺中人忆之而流泪,款款深情,感人至深。 B.“春蕙忽秋草”四句写出了从春天到秋天,闺中人孤独难耐,承受着思念的苦痛。 C.“忆与君别年”两句写当年离别时种下的桃树十分矮小,表达了岁月易逝的悲痛。 D.“终然独不见”两句点明题意,使用一个“空”字,饱含了闺中人思夫绝望之感。 ②简析“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中数词使用的艺术效果。(4分) ③清代学者王琦说:“杨升庵曰:太白诗:‘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又云:‘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岂是’‘殊非’,变幻二字,愈出愈奇。”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个词语使用的妙处。(5分) 附: 送陆判官往琵琶峡 李白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 长安如梦里,何日是归期? 独不见李白古诗阅读答案 ①(3分)C ②(4分) 【答案示例】 “百馀尺”运用夸张手法与“种桃齐蛾眉”形成对比,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写出桃树之高,时间的流逝,表达了闺中人对丈夫的思念之苦。(言之有理即可) ③(5分) 【答案示例】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意思是天山雪深三丈,难道是远行的时候吗。“岂是”一词使用反问语气,借女子对丈夫在如此艰苦恶劣的情况下仍要戍守边塞的不解,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情绪。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是说在水乡秋夜风月的美好时光,本非远别的时候。“殊非”一词使用否定口气,加深了诗人不愿离别的感情程度。 (言之有理即可) 独不见李白古诗阅读译文 骑在白马上翩翩而驰的,那是谁家的少年,是在龙城边塞戍城立功的征戍之人。天山如今天寒地冻,积雪厚有三丈,这个时候怎么适合远行呢?春日的蕙兰忽而变得枯萎,变成了秋草,闺中的美人也已经到迟暮之年了。在这凄清落寞的深秋,曲池边传来阵阵吱吱呀呀梭子的声响。那是风吹动寒梭发出的声响,月亮伴着清霜,更显出秋天深居闺中的女子的无限伤悲。还记得与丈夫离别的那年,门前种的桃树与她齐眉。如今桃树已经高百余尺了,花开花落几十年过去,很多枝条已经枯萎了。始终不见丈夫归来,只有凄伤的眼泪独自空流。 李白的经典古诗2《梦游天姥吟留别》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扇,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怳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关山月》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丁都护歌》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督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李白的经典古诗3原文: 金陵三首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 醉客回桡去,吴歌且自欢。 地拥金陵势,城回江水流。 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 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 空余后湖月,波上对瀛州。 六代兴亡国,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 译文: 晋家朝廷南迁长江,金陵就是当时的首都——长安。 地势有帝王之气,山水则虎踞龙蟠。 金陵空自壮观,长江亦非天堑。 酒醉回船归家去,口吟吴歌独自欢。 金陵地势雄壮,江水空摇,高墙巍峨不动。 东晋在这里建都,百万富豪纷纷在这里夹道修建高楼。 东晋终于灭亡,宫殿被荒草湮灭。 只有玄武湖上的明月,在波浪上空注视着曾经繁华的江洲。 魏晋六代,兴衰迭起,我且痛饮三杯,为金陵高歌一曲。 这里的宫殿不比长安的少,四周山峦围城,比洛阳的山更多。 古殿傍边吴王种植的花草,深深宫院里美女穿戴着的晋朝样式的绮罗绸缎的服装。 都随着人事变换而消失,就像东流的江水,一去不回。 注释: ⑴晋元帝南渡江,于金陵即位,遂都之。 ⑵钟山龙蟠,石头虎踞,诸葛武侯称为帝王之宅。 ⑶《隋书》:陈祯明三年,隋师临江,后主从容言曰:“齐兵三来,周兵再来,无勿摧败,彼何为者?”都官尚书孔范曰:“长江天堑,占以限隔南北,今日北军岂能飞度耶?” ⑷颜师古《汉书注》:“楫谓棹之短者也。今吴越之人呼为桡。” ⑸拥:环抱的样子。金陵:这里指金陵山,即今南京的钟山。《艺文类聚》:徐爱《释问略》曰:建康北十余里有钟山,旧名金陵山,汉未金陵尉蒋子文讨贼,战亡,灵发于山,因名蒋侯祠。故世号曰蒋山。 ⑹这句意为:江水绕城而流。 ⑺当时:指六朝。 ⑻谢朓诗:“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搂。” ⑼国:都城。亡国:指相继灭亡的六朝的故都金陵。两句意为:金陵到处是春草,王宫湮没于丘墟中。 ⑽空余:只剩下。后湖:一名玄武湖,在今南京市东北。《初学记》:建业有后湖,一名玄武湖。《景定建康志》:玄武湖亦名蒋陵湖,亦名秣陵湖,亦名后湖,在城北二里,周回四十里,东西有沟流入秦淮,深六尺,灌田一百顷。《一统志》:玄武湖,在应天府太平门外,周回四十里,晋名北湖。刘宋元嘉未有黑龙见,故改名,今称后湖。 ⑾瀛洲: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玄武湖中的小洲。 ⑿《小学绀珠》: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皆都建业。 ⒀《景定建康志》:洛阳四山围,伊、洛、瀍、涧在中。建康亦四山围,秦淮、直读在中。故云:“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李白云“山似洛阳多”,许浑云“只有青山似洛中”,谓此也。《太平寰宇记》:《丹阳记》云:出建阳门望钟山,似出上东门望首阳山也。 赏析: 瞿蜕园、朱金城指出这组诗同储光羲《临江亭王咏》词意相似,都是怀古概今、忧伤时事之作,显有弦外之音(《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二评笺)。 第一首描绘金陵城的壮险形势以寄慨。诗人一落笔便流露出深沉的吊古伤今之情。起句“晋家南渡日”概括了西晋末的一场历史浩劫。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前汉刘聪的相国刘曜引兵攻陷洛阳,怀帝被俘,士民死者三万余人。汉兵烧杀抢掠,掘陵墓,焚宫庙,将洛阳变成一片废墟。是年,汉兵又攻占长安。中原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而今,李白游金陵之时,自范阳起兵的安禄山已攻陷长安,玄宗仓皇出逃四川。北方人土纷纷携家南渡,避乱江东。历史好像重演了西晋永嘉年间的故事。因此,这一句诗犹如惊雷劈空而来,撼人心魄,表明了当时唐王朝已面临山河破碎、社稷倾圮的严重局面。次句“此地旧长安”,饱含着诗人对胡骑践踏京都长安的悲痛。金陵此地,今日依然是歌舞昇平气象,这正像昔日的长安。诗人没有说如今长安是怎样一副局面,他是不忍心说。这里可参照诗人在《永王东巡歌》中所描写的“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的情景,想象当时长安的悲惨境地。 颔联写金陵城的陆地形势。上句说,金陵为六朝帝都,这里遗留着帝王住宅、巍峨宫阙。金陵城东有钟山,城西有石头山。王琦注引张勃《吴录》载,诸葛亮曾称叹“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下句说,钟山和石头山犹如龙蟠虎踞于金陵东西,气象雄壮。这一联在写景中显现出金陵城历代的繁华,宫廷的伟丽,王朝的兴盛,山势的壮观。诗人倾注了对祖国锦绣山川和悠久帝都的热爱之情。颈联写江面。金陵城北是空阔长江,主与钟山争雄。由于有长江限隔南北,金陵历来易守难攻,号称“天堑”。然而,六朝的末代统治者都是奢侈淫乐,不修内政,专恃天险,以为可以长治久安,但结果无一不导致金陵失陷而亡国。李白眺望着滔滔江流,回顾历史,联想当世,不由得喟然长叹。这两句含蓄地揭示了六朝兴亡的秘密,其意蕴正与后来诗人刘禹锡在《金陵怀古》中以精辟议论道出的“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相同。这里写的是“金陵空壮观”,其实诗人是暗讽“长安空壮观。”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也没有能够阻遇安史叛军长驱入关攻占长安,以致重蹈六朝的复辙。“空”字可谓意味深长。“天堑净波澜”句,又透露出李白对平定叛乱的思考。瞿、朱二先生曾指出,《金陵三首》“当与《永王东巡歌》合看。”他们在《永王东巡歌》的按语中说:“当时玄宗号令不出剑门,肃宗崎岖边塞,忠于唐室之诸将皆力不足以敌安、史,则身处江南如李白者,安得不思抒奇计以济时艰?”(《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二评笺)因为此后不久,李白就加入了永王李璘军幕并献奇计,力主永王据金陵为根本,而后用舟师泛海,直取幽燕,颠覆安史老巢。可以推想李白写“天堑净波澜”句时,对于据有长江天险的金陵城面临的重要战略地位已有所预见,并作了思考。 然而,写这组诗的时候,李白还是流落江湖的布衣诗人。他自负有谢安之志、王佐之才,却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内心的痛苦和焦虑可想而知。尾联写他正在吊古伤今之际,忽然听到从江上舟中和江岸歌楼酒馆传来一阵阵软媚的吴歌声。诗人痛感在这衰世之年,竟仍有人不以国家危亡为念,照旧声色歌舞,寻欢作乐。他实在不愿听这种靡靡之音,于是令船家转棹而去。这里的“醉客”,是诗人自喻。说是“醉客”,其实他是最清醒的。这一联运用倒卷笔法,先写醉客回桡而去,再点出吴歌自欢,这样就更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当时享乐腐败世风的辛辣讽刺,他的深沉悲痛和无限感叹。这里的意蕴,同刘禹锡的'“《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金陵怀古》)和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正是一脉相承的。 第二首用盛衰对照手法,抒写兴亡之感,借以示警当世。首联以倒装句式,描绘金陵城依山环水的地理形势。颔联写六朝兴盛时期,金陵城人户百万,朱楼夹道,一片富丽繁华景象。颈联一转,感叹亡国后满城春草萋萋,王宫埋没于古丘,触目荒凉、衰败。这两联一盛一衰,前后映照,包含着极深的历史教训。尾联描绘惟有那亘古不变的后湖月,仍旧照着湖波上那个荒凉冷落的瀛洲岛。这一幅清冷,朦胧的景色,融合着诗人对于故国萧条、人事变幻的深沉感伤。余音袅袅,发人深思,引人遐想。 第三首直以六代兴亡喻指唐王朝盛衰。首联即以唱叹出之。诗人为六代忽兴忽亡之国浇洒三杯美酒,唱一曲悲怆挽歌。颔联巧妙地将眼前的金陵城与心中系念着的洛阳、长安联系起来写。从字面上说,这两句不过是写由于历经兵燹,金陵的宫苑多已坍塌荒芜,比起秦地即长安来是少了;但围绕着这座故都的群山,却同洛阳一样多。其实,内在的深层含意是说:宫苑如林的长安城而今只怕在胡人的铁蹄下已化作一片废墟、焦土了。东都洛阳四周虽有群山作屏障,却因当政和握兵者的昏庸无能早已沦落;金陵城的山峰同洛阳一样多,到底能不能坚守得住也是难说。诗人的感慨藏而不露,寄寓在仿佛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之中。这一联是叹今。颈联接写对历史陈迹的凭吊。吴国昔日金碧辉煌的宫殿,而今长满了野花荒草;当年东晋深宫中的绮罗珍宝,也早已荡然无存。言外之意是说,这一代代的王朝衰亡得如此迅疾,已足以使人深思,警醒。尾联总束一笔,感叹六朝繁华已尽随人事而灭,好像与长江的碧波一道向东流逝,一去不返。诗人在第一首诗中,还只是通过“金陵空壮观”暗示国家兴亡不在于山川形势的险要;而在这里他已用“人事”一词,点出了社稷的存灭取决于人事。这是组诗画龙点睛的一笔。结句展现长江沧波,无休无止,滚滚东流而去。这正是诗人不可抑止的滚滚心潮。这个结尾犹如“临去秋波”,情绪无限悲凉,意境浑茫、渺远。 总的来看,李白的《金陵三首》以十分简括、浓缩的笔墨,选择了很少的带象喻性的金陵景物意象,巧妙地将它们衔接、映衬与对照,使之容纳了大跨度的时间与空间,从而抒发出吊古伤今、借古鉴今的丰富情思。三首诗的情调慷慨悲凉,意境壮阔深远,深深地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满腔热忱。李白作诗任情而写,挥洒自如,不喜受声律约束,尤擅于七言古风。他写律诗,也常运古诗之气格入律,使律中有古,对中有散。《金陵三首》中,有颔联不对仗的,如“当时百万户,夹道起朱楼”;有颈联不工对的,如“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也有首联对仗的,如“地拥金陵势,城迥江水流。”可见他对仗不拘常格,纯任自然。这三首五律写得自然流走,有飘逸之致,节奏明快而不平直,语意斩截而不浅露,词采清丽而又雄健。它没有杜甫五律组诗那样描写工致,格律谨严,章法缜密,沉郁顿挫。它是疏宕的,粗线条的,大写意和大概括的。它虽非李白的代表作,却是唐代诗人中较早地以金陵怀古为题材的佳篇,对于后来刘禹锡、杜牧等人的金陵怀古咏史诗给予了很大的影响。 李白的经典古诗4《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色彩的抒情之作。从表面来看,作者写的是自己对月的认识过程,但实际上,月的每一变化,都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开篇四句,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明月在幼年李白心中的投影,一“呼”一“疑”,好奇而又迷惑不解的天真烂漫之态呼之欲出。下面四句,诗人借用神话传说,进一步渲染月亮瑰丽神奇的色彩,并以大胆的想象之词,向明月发问:既然人们都说月中有仙人、桂树和白兔捣药的景象,那么,当明月初生、仙人两足已经成形之后,桂树怎么变成了如此光亮的一个圆球?白兔将药捣成以后,又与谁来食用?这两问,问得天真,问得奇妙,它既传神地表现了儿童的特点,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气氛。 “蟾蜍蚀月影,大明夜已残。”月过中天以后,颓象渐出,原来洁白光亮的“白玉盘”被蟾蜍啮食而残损,变得一片昏暗。这时,诗人想起了古时曾射落九个太阳,为民除害的英雄后羿。倘若后羿复生,便断断不会有蟾蜍蚀月的现象,可惜的是,现实中竟无一个像后羿那样的人了,既然如此,那么这样一团沦没昏惑的暗月还有什么可看的呢?“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以如此忧郁、伤感的心情结束诗篇,令人感到无比沉重。人们要问,仅因一轮明月的被蚀,就值得诗人如此忧郁、伤感吗?在月蚀的背后,会不会隐藏着更严重的因素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李白生活的盛唐时代,早期,因君主励精图治而昌盛一时,有如月在中天;晚期,君主沉湎声色,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恰似蟾蜍蚀月。陈沆谓此诗乃“忧禄山将叛时作”,“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蚀月明,以喻宫闱之蛊惑。九乌无羿射,以见太阳之倾危,而究归诸阴精沦惑,则以明皇本英明之辟(君主),若非沉溺声色,何以安危乐亡而不悟耶?危急之际,忧愤之词”(《诗比兴笺》)。这段解释,虽不无穿凿之处,但它指出了本诗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现实忧愤,则大体是正确的。 李白的经典古诗51、公无渡河(唐代-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páo)哮(xiào)万里触龙门。 波滔天,尧(yáo)咨(zī)嗟(jiē)。 大禹(yǔ)理百川,儿啼不窥(kuī)家。 杀湍(tuān)湮(yān)洪水,九州始蚕麻。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sǒu)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 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罥于其间。 箜篌所悲竟不还。 2、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唐代-李白)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3、九日龙山饮(唐代-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zhú)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4、九月十日即事(唐代-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shāng)。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日(唐代-李白)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zhuó)流霞,搴(qiān)菊泛寒荣。 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窥觞(shāng)照欢颜,独笑还自倾。 落帽醉山月,空歌怀友生。 6、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唐代-李白)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 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 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7、戏赠杜甫(唐代-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lì)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8、送岑征君归鸣皋山(唐代-李白) 奕世皆夔(kuí)龙,中台竟三拆。 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探元入窅(yǎo)默,观化游无垠(yín)。 虽登洛阳殿,不屈巢(cháo)由身。 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9、灞陵行送别(唐代-李白) 送君灞(bà)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càn)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què)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骊(lí)歌愁绝不忍听。 10、南阳送客(唐代-李白) 斗酒勿为薄(bó),寸心贵不忘。 坐惜故人去,偏令游子伤。 离颜怨芳草,春思结垂杨。 挥手再三别,临岐空断肠。 11、送杨山人归嵩山(唐代-李白) 我有万古宅,嵩(sōng)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duō)仙草,菖(chāng)蒲(pú)花紫茸(róng)。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12、题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贲(唐代-李白) 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 两桥对双阁,芳树有行列。 爱此如甘棠,谁云敢攀折。 吴关倚此固,天险自兹设。 海水落斗门,湖平见沙汭(ruì)。 我行送季父,弭(mǐ)棹(zhào)徒流悦。 杨花满江来,疑是龙山雪。 惜此林下兴,怆(chuàng)为山阳别。 瞻(zhān)望清路尘,归来空寂灭。 13、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唐代-李白) 吾将元夫子,异姓为天伦。 本无轩裳契(qì),素以烟霞亲。 尝恨迫世网,铭意俱未伸。 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 悠悠市朝间,玉颜日缁(zī)磷(lín)。 所失重山岳,所得轻埃尘。 精魄渐芜秽(huì),衰老相凭因。 我有锦囊诀,可以持君身。 当餐黄金药,去为紫阳宾。 万事难并立,百年犹崇晨。 别尔东南去,悠悠多悲辛。 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 已矣归去来,白云飞天津。 14、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唐代-李白)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15、别东林寺僧(唐代-李白) 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lú)山远,何烦过虎溪。 16、江夏赠韦南陵冰(唐代-李白) 胡骄马惊沙尘起,胡雏(chú)饮马天津水。 君为张掖近酒泉,我窜三色九千里。(三色一作:三巴)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宁期此地忽相遇,惊喜茫如堕(duò)烟雾。 玉箫金管喧四筵,苦心不得申长句。 昨日绣衣倾绿尊,病如桃李竟何言。 昔骑天子大宛(yuān)马,今乘款段诸侯门。 赖遇南平豁方寸,复兼夫子持清论。 有似山开万里云,四望青天解人闷。 人闷还心闷,苦辛长苦辛。 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 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 头陀云月多僧(sēng)气,山水何曾称人意。 不然鸣笳按鼓戏沧流,呼取江南女儿歌棹(zhào)讴(ōu)。 我且为君槌(chuí)碎黄鹤楼,君亦为吾倒却鹦鹉洲。 赤壁争雄如梦里,且须歌舞宽离忧。 17、塞下曲六首·其一(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ān)。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8、赠柳圆(唐代-李白) 竹实满秋浦,凤来何苦饥。 还同月下鹊,三绕未安枝。 夫子即琼(qióng)树,倾柯(kē)拂羽仪。 怀君恋明德,归去日相思。 19、赠郭季鹰(唐代-李白) 河东郭有道,于世若浮云。 盛德无我位,清光独映君。 耻将鸡并食,长与凤为群。 一击九千仞,相期凌紫氛。 20、赠别王山人归布山(唐代-李白) 王子析(xī)道论,微言破秋毫。 还归布山隐,兴入天云高。 尔去安可迟?瑶(yáo)草恐衰歇。 我心亦怀归,屡梦松上月。 傲然遂独往,长啸开岩扉。 林壑久已芜,石道生蔷薇。 愿言弄笙鹤,岁晚来相依。 21、赠裴十四(唐代-李白) 朝见裴(péi)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yuán)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pái)徊(huái)六合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22、送贺宾客归越(唐代-李白) 镜湖流水漾(yàng)清波,狂客归舟逸(yì)兴多。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23、赠别从甥高五(唐代-李白) 鱼目高泰山,不如一玙(yú)璠(fán)。 贤甥(shēng)即明月,声价动天门。 能成吾宅相,不减魏阳元。 自顾寡筹(chóu)略,功名安所存? 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 枥中骏马空,堂上醉人喧。 黄金久已罄,为报故交恩。 闻君陇西行,使我惊心魂。 与尔共飘飖(yáo),云天各飞翻。 江水流或卷,此心难具论。 贫家羞好客,语拙觉辞繁。 三朝空错莫,对饭却惭冤。 自笑我非夫,生事多契阔。 蓄积万古愤,向谁得开豁(huò)? 天地一浮云,此身乃毫末。 忽见无端倪(ní),太虚可包括。 去去何足道,临歧空复愁。 肝胆不楚越,山河亦衾(qīn)裯(dāo)。 云龙若相从,明主会见收。 成功解相访,溪水桃花流。 24、客中行(唐代-李白)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hǔ)珀(pò)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25、口号赠征君鸿(唐代-李白)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kuài)稽(jī)。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hè),天书降紫泥。 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26、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7、侍从游宿温泉宫作(唐代-李白) 羽林十二将,罗列应星文。 霜仗悬秋月,霓旌卷夜云。 严更千户肃,清乐九天闻。 日出瞻佳气,葱葱绕圣君。 28、古风·其五十九(唐代-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29、折荷有赠(唐代-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qú)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yàng)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chàng)望凉风前。 30、咏桂(唐代-李白) 世人种桃李,皆在金张门。 攀折争捷径,及此春风暄。 一朝天霜下,荣耀难久存。 安知南山桂,绿叶垂芳根。 清阴亦可托,何惜树君园。 31、秋下荆门(唐代-李白) 霜落荆(jīng)门江树空,布帆无恙(yàng)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lú)鱼鲙(kuài),自爱名山入剡(shàn)中。 32、秋思(唐代-李白) 燕支黄叶落,妾望自登台。海上碧云断,单于秋色来。 胡兵沙塞(sài)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huì)草摧。 33、秋登宣城谢脁北楼(唐代-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山晚一作:晓)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34、秋日登扬州西灵塔(唐代-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 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35、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唐代-李白)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淇(qí)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洛阳苏季子,剑戟(jǐ)森词锋。 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qióng)。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 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36、白马篇(唐代-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ān)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páo)。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náo)。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áo)。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táo)。 叱(chì)咤(zhà)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淫隐蓬蒿。 37、独漉篇(唐代-李白) 独漉(lù)水中泥,水浊(zhuó)不见月。 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 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渡。 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 落叶别树,飘零随风。 客无所托,悲与此同。 罗帏(wéi)舒卷,似有人开。 明月直入,无心可猜。 雄剑挂壁,时时龙鸣。 不断犀(xī)象,绣涩苔(tái)生。 国耻(chǐ)未雪,何由成名。 神鹰梦泽,不顾鸱(chī)鸢(yuān)。 为君一击,鹏抟(tuán)九天。 38、临江王节士歌(唐代-李白) 洞庭白波木叶稀,燕鸿始入吴云飞。 吴云寒,燕鸿苦。 风号沙宿潇湘浦(pǔ),节士悲秋泪如雨。 白日当天心,照之可以事明主。 壮士愤,雄风生。 安得倚(yǐ)天剑,跨海斩长鲸(jīng)。 39、望月有怀(唐代-李白) 清泉映疏(shū)松,不知几千古。 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 无因见安道,兴尽愁(chóu)人心。 40、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唐代-李白) 飘飘江风起,萧飒(sà)海树秋。 登舻(lú)美清夜,挂席移轻舟。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 杳(yǎo)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 归路方浩浩,徂川去悠悠。 徒悲蕙(huì)草歇,复听菱歌愁。 岸曲迷后浦,沙明瞰(kàn)前洲。 怀君不可见,望远增离忧。 41、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唐代-李白) 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月出峨眉照沧(cāng)海,与人万里长相随。 黄鹤(hè)楼前月华白,此中忽见峨眉客。 峨眉山月还送君,风吹西到长安陌。 长安大道横九天,峨眉山月照秦川。 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zhǔ)尾谈重玄。 我似浮云殢(tì)吴越,君逢圣主游丹阙(què)。 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峨眉月。 42、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唐代-李白) 昔闻颜光禄,攀龙宴京湖。 楼船入天镜,帐殿开云衢。 君王歌大风,如乐丰沛都。 延年献佳作,邈与诗人俱。 我来不及此,独立钟山孤。 杨宰穆清风,芳声腾海隅。 英僚满四座,粲若琼林敷。 鹢首弄倒景,峨眉缀明珠。 新弦采梨园,古舞娇吴歈。 曲度绕云汉,听者皆欢娱。 鸡栖何嘈嘈,沿月沸笙竽。 古之帝宫苑,今乃人樵苏。 感此劝一觞,愿君覆瓢壶。 荣盛当作乐,无令后贤吁。 43、春日独酌二首(唐代-李白) 东风扇淑气,水木荣春晖(huī)。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讬,吾生独无依。 对此石上月,长歌醉芳菲。 我有紫霞想,缅(miǎn)怀沧州间。 且对一壶酒,澹(dàn)然万事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 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 44、五月东鲁行答汶上君(唐代-李白) 五月梅始黄,蚕凋桑柘(zhè)空。 鲁人重织作,机抒鸣帘栊(lóng)。 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 举鞭(biān)访前途,获笑汶(wèn)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西归去直道,落日昏阴虹。 此去尔勿言,甘心为转蓬。 45、古风·秦王扫六合(唐代-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kuài)稽(jī)岭,骋(chěng)望琅(láng)琊(yá)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wēi)。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nǔ)射海鱼,长鲸正崔嵬(wéi)。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 鬐(qí)鬣(liè)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巿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46、流夜郎题葵叶(唐代-李白) 惭(cán)君能卫足,叹我远移根。 白日如分照,还归守故园。 47、杜陵绝句(唐代-李白) 南登杜陵(líng)上,北望五陵间。 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 48、劳劳亭歌(唐代-李白)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gě)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zhǔ)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49、山鹧鸪词(唐代-李白) 苦竹岭头秋月辉,苦竹南枝鹧(zhè)鸪(gū)飞。 嫁得燕山胡雁婿(xù),欲衔我向雁门归。 山鸡翟雉(zhì)来相劝,南禽多被北禽欺。 紫塞严霜如剑戟(jǐ),苍梧欲巢难背违。 我今誓死不能去,哀鸣惊叫泪沾衣。 50、流夜郎闻酺不预(唐代-李白) 北阙(què)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xiá)荒。 汉酺(pú)闻奏钧天乐,愿得风吹到夜郎。 51、赠升州王使君忠臣(唐代-李白)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jiā)丽城。 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 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hóu)嬴。 52、来日大难(唐代-李白) 来日一身,携粮负薪(xīn)。 道长(cháng)食尽,苦口焦唇。 今日醉饱,乐过千春。 仙人相存,诱我远学。 海凌三山,陆憩(qì)五岳。 乘龙天飞,目瞻(zhān)两角。 授(shòu)以神药,金丹满握。 蟪(huì)蛄(gū)蒙恩,深愧短促。 思填东海,强衔一木。 道重天地,轩师广成。 蝉(chán)翼九五,以求长生。 下士大笑,如苍蝇声。 53、于五松山赠南陵常赞府(唐代-李白) 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 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 松兰相因依,萧艾徒丰茸。 鸡与鸡并食,鸾与鸾同枝。 拣珠去沙砾,但有珠相随。 远客投名贤,真堪写怀抱。 若惜方寸心,待谁可倾倒? 虞卿弃赵相,便与魏齐行。 海上五百人,同日死田横。 当时不好贤,岂传千古名。 愿君同心人,于我少留情。 寂寂还寂寂,出门迷所适。 长铗归来乎,秋风思归客。 54、答杜秀才五松见赠(唐代-李白) 昔献长杨赋,天开云雨欢。 当时待诏承明里,皆道扬雄才可观。 敕赐飞龙二天马,黄金络头白玉鞍。 浮云蔽日去不返,总为秋风摧紫兰。 角巾东出商山道,采秀行歌咏芝草。 路逢园绮笑向人,两君解来一何好。 闻道金陵龙虎盘,还同谢朓望长安。 千峰夹水向秋浦,五松名山当夏寒。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 陶公矍铄呵赤电,回禄睢盱扬紫烟。 此中岂是久留处,便欲烧丹从列仙。 爱听松风且高卧,飕飕吹尽炎氛过。 登崖独立望九州,阳春欲奏谁相和? 闻君往年游锦城,章仇尚书倒屣迎。 飞笺络绎奏明主,天书降问回恩荣。 肮脏不能就珪组,至今空扬高蹈名。 夫子工文绝世奇,五松新作天下推。 吾非谢尚邀彦伯,异代风流各一时。 一时相逢乐在今,袖拂白云开素琴,弹为三峡流泉音。 从兹一别武陵去,去后桃花春水深。 55、有所思(唐代-李白)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yú)。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péng)壶。 长鲸(jīng)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56、效古二首(唐代-李白) 朝入天苑中,谒帝蓬莱宫。 青山映辇道,碧树摇烟空。 谬题金闺籍,得与银台通。 待诏奉明主,抽毫颂清风。 归时落日晚,蹀躞浮云骢。 人马本无意,飞驰自豪雄。 入门紫鸳鸯,金井双梧桐。 清歌弦古曲,美酒沽新丰。 快意且为乐,列筵坐群公。 光景不可留,生世如转蓬。 早达胜晚遇,羞比垂钓翁。 自古有秀色,西施与东邻。 蛾眉不可妒,况乃效其颦。 所以尹婕妤,羞见邢夫人。 低头不出气,塞默少精神。 寄语无盐子,如君何足珍。 57、赠僧朝美(唐代-李白) 水客凌洪波,长鲸(jīng)涌溟海。 百川随龙舟,嘘吸竟安在。 中有不死者,探得明月珠。 高价倾宇宙,馀(yú)辉照江湖。 苞卷金缕褐(hè),萧然若空无。 谁人识此宝,窃笑有狂夫。 了心何言说,各勉黄金躯(qū)。 58、胡无人(唐代-李白)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jīn)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huò)嫖(piáo)姚(yáo)。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xiá)。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lǔ)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máo)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sài)傍(bàng)。 胡无人,汉道昌。 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9、永王东巡歌·其二(唐代-李白) 三川北虏(lǔ)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jiā)。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 60、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唐代-李白) 双鹅飞洛阳,五马渡江徼(jiào)。 何意上东门,胡雏更长啸。 中原走豺虎,烈火焚宗庙。 太白昼经天,颓(tuí)阳掩馀照。 王城皆荡覆,世路成奔峭(qiào)。 四海望长安,颦(pín)眉寡西笑。 苍生疑落叶,白骨空相吊。 连兵似雪山,破敌谁能料? 我垂北溟(míng)翼,且学南山豹。 崔子贤主人,欢娱每相召。 胡床紫玉笛,却坐青云叫。 杨花满州城,置酒同临眺。 忽思剡(shàn)溪去,水石远清妙。 雪尽天地明,风开湖山貌。 闷为洛生咏,醉发吴越调。 赤霞动金光,日足森海峤(jiào)。 独散万古意,闲垂一溪钓。 猿近天上啼,人移月边棹。 无以墨绶(shòu)苦,来求丹砂要。 华发长折腰,将贻陶公诮。 61、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唐代-李白) 少年落魄楚汉间,风尘萧瑟多苦颜。 自言管葛(gé)竟谁许,长吁(xū)莫错还闭关。 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yì)。 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幸陪鸾(luán)辇(niǎn)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jū)。 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zhāng)紫绶(shòu)来相趋。 当时结交何纷纷,片言道合惟有君。 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 62、东山吟(唐代-李白) 携妓东土山,怅(chàng)然悲谢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他妓古坟荒草寒。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酣(hān)来自作青海舞,秋风吹落紫绮(qǐ)冠。 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 63、对酒忆贺监二首(唐代-李白) 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 长安一相见,呼我谪(zhé)仙人。 昔好杯中物,翻为松下尘。 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 狂客归四明,山阴道士迎。 敕(chì)赐镜湖水,为君台沼(zhǎo)荣。 人亡余故宅,空有荷花生。 念此杳(yǎo)如梦,凄然伤我情。 64、淮海对雪赠傅霭(唐代-李白) 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 梅树成阳春,江沙浩明月。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65、春日忆李白(唐代-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yǔ)开府,俊逸鲍(bào)参军。 渭(wèi)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66、沙丘城下寄杜甫(唐代-李白)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wèn)水,浩荡寄南征。 67、东鲁见狄博通(唐代-李白)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谓言挂席度沧(cāng)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68、苏台览古(唐代-李白) 旧苑(yuàn)荒台杨柳新,菱(líng)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69、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唐代-李白) 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李白的经典古诗6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怨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下江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的经典古诗71)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出处: 李白《关山月》 2)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出处: 李白《清平调其三》 3)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出处: 李白《妾薄命》 4)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出处: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5)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出处: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6)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出处: 李白《春思》 7)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出处: 李白《峨眉山月歌》 8)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出处: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9)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10)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出处: 李白《三五七言 》 11)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出处: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12)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出处: 李白《玉阶怨》 13)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出处: 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14)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出处: 李白《妾薄命》 15)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出处: 李白《送友人》 16)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出处: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17)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出处: 李白《客中行 》 18)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处: 李白《渡荆门送别》 19)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20)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出处: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21)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出处: 李白《上李邕》 22)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出处: 李白《行路难其一》 23)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出处: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24)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出处: 李白《秋浦歌》 25)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出处: 李白《怨情》 26)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出处: 李白《渡荆门送别》 27)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出处: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28)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出处: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29) 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出处: 李白《长相思其一》 30)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出处: 李白《渡荆门送别》 李白的经典古诗8原文: 登新平楼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 译文: 离开国都登上这新平城楼,面对寥落暮秋心怀归念却不得归使我心伤。 天空辽阔,夕阳在远方落下,塞波微澜河水在静静流淌。 云朵从山岭的树林上升起,北宋的大雁飞落在沙洲。 茫茫苍苍的八万里大地,极目远望使我忧愁。 注释: 1.新平:唐朝郡名,即邠州,治新平县(今陕西彬县)。 2.“去国”二句:谓思归终南隐居之处,即所谓“松龙旧隐”。去国:离开国都。兹楼:指新平楼。兹:此。王粲《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 3.寒波流:指泾水。 4.秦云:秦地的云。新平等地先秦时属秦国。秦,见《横江词》注。 5.胡雁:北方的大雁。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这里指北方地区。 6.洲:水中可居之地。 7.苍苍:一片深青色,这里指旷远迷茫的样子。 8.目极:指放眼远望。《楚辞》:“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赏析: 李白怀着愤懑、失望的心情离开了长安。当他登上新平城楼,远望着深秋景象,时值暮秋,天高气爽,落日时分,登楼西望,目极之处,但见落日似比平日遥远;溪水清净,水波起伏,寒意袭人。此情此景,让李白不禁引起了怀归之情。他虽然壮志未遂,但并不甘心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多么想重返长安,干一番事业。然而,希望是渺茫的。他望着那“苍苍几万里”的祖国大地,联想起在唐玄宗统治集团的黑暗统治下,一场深刻的社会危机正在到来,他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深深忧虑。因此,诗人发出了“极目使人愁”的感叹。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写诗人通过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和情感,用铺叙手法描绘一幅离开长安登新平城楼、时值暮秋想念长安的伤感景致,以“怀”、“归”、“伤”、“暮秋”等诗词烘托气氛,能起到点明题旨、升华主题的作用。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写诗人登新平城楼时所见所闻的叙述,借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如“天”、“日”、“水”、“云”、“落”、“寒”、“流”、“起”、“飞”等,觥筹交错中,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又不失唯美伤感的气势。而“落日”、“寒流”、“秦云”、“胡雁”则勾画出一副凄凉的暮秋景色,这正是诗人怀归忧国,但又无可奈何的渺茫心情的反映。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写诗人登新平城楼眺望中所见后的感受,借景抒情,情含景中,既暗寓自己极度思念帝都长安的心情,又突显诗人为祖国的前途命运而产生“愁”绪,抒发自己的感叹,把情与景关联得十分紧密。结尾的“令人愁”和第二句的“伤暮秋”,遥相呼应,构成了全诗的统一情调。 诗体在律古之间,李白虽能律,却不是律之所能律。其诗是从古乐府古风一路行来,自成体势,不一定只限于律古。全诗语言精练,不失迅猛阔大的气势,极富韵味,寥寥数笔,却情意深长,流露出诗人壮志未酬、处境困窘的忧伤之情。 李白的经典古诗9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应圆。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译文 两条英雄好汉在此处激烈战争,一决雌雄。顿时间,赤壁的江面上楼船遮天盖地。 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击败。 你马上就要高飞远走,到那个世外桃源游山玩,你也会看到那场大战留下的残酷遗迹。 你要详细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写信来告诉我,我想我肯定会被你的描述而壮怀激烈,万分感动。 注释 ⑴二龙:指曹操和周瑜。二龙争战,是魏吴相持的象征。 ⑵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 李白的经典古诗101、渌水曲/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2、巴女词/李白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 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3、《清平乐·画堂晨起》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 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4、《短歌行》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6、《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夜宿山寺/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8、《清平调·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9、子夜四时歌·秋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0、九日龙山饮/李白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11、《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九月十日即事/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13、《秋浦歌十七首》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14、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5、《北风行》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16、《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17、子夜四时歌·夏歌/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18、赠内/李白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 19、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经典古诗111、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 5、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6、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7、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2、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13、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15、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16、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7、青云当自致,何必求知音。 1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的经典古诗12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北风行》 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乐府将进酒》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乐府将进酒》 6、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乐府将进酒》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10、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蜀道难》 1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 12、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另作“二水中分白鹭洲”) 《登金陵凤凰台》 13、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14、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 1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 16、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菩萨蛮》 1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另作“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1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20、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 2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2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2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越中览古》 24、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 2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独坐敬亭山》 2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 27、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梦游天姥吟留别》 2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29、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 30、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31、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 32、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侠客行》 33、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34、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3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36、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侠客行》 37、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乐府将进酒》 38、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39、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 40、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挂I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公无渡河》 4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古风其三》 42、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玉阶怨》 43、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山东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其二》。 44、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李白的经典古诗13【原文赏析】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 注解 1、西江:古称约自南京至今江西一段长江为西江,牛绪也在西江这一段中。 2、谢将军:东晋谢尚,今河南太康县人,官镇西将军,镇守牛渚时,秋夜泛舟赏 月,适袁宏在运租船中涌已作《咏史》诗,音辞都很好,遂大加赞赏,邀其前来, 谈到天明。 韵译 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天空湛蓝湛蓝没有一丝游云。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记起了东晋的谢尚将军。 我也是一个善于吟唱的高手,但识贤的谢尚如今难得有闻。知音难遇明早只好挂帆远去,前景宛若深秋枫叶飘落纷纷。 评析 望月怀古,抒发不遇知音之伤感。首联开门见山点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颔联由望月过渡到怀古。从谢尚闻袁宏“咏史”事件中,领略到对于文学的爱好和对才能的尊重,是与地位高低无关的。颈联是由怀古回到现实,发出感慨,抒发不遇知音的深沉感喟。末联宕开写景,想象明朝挂帆远去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凄凉寂寞。写景清新隽永而不粉饰抒情豪爽豁达而不忸怩作态。 诗为五律,却无对偶。有人认为李白才高,放逸不羁,兴之所至,随口讽诵,不顾及对偶。此说自有其理。 李白的经典古诗14北风行 李白 烛龙栖寒门, 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 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 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 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 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 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 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 北风雨雪恨难裁。 李白诗鉴赏 这是一首乐府诗。拟鲍照《北风行》而作。它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 起句点题,着力渲染北风雨雪,不仅为了起兴,也有着借景抒情,烘托主题的作用。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引用《淮南子·墜形训》中的故事: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其神人面龙身而无足。高诱注:龙衔烛以照太阴,盖长千里,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烛龙栖息在极北的地方,那里终年不见阳光,只以烛龙的视瞑呼吸区分昼夜和四季,代替太阳的不过是烛龙衔烛发出的微光。诗人借此神话渲染出冰冷严寒的境界。在此基础上,作者又进一步描写北方冬季的景象: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几句意境十分壮阔,气象极其雄浑。日月不临既承接了开头两句,又同唯有北风相互衬托,强调了气候的寒冷。号怒写风声,天上来写风势,此句极力渲染北风凛冽。对雪的描写更是大气包举,想象飞腾,精彩绝妙。这两句诗点出燕山和轩辕台,就由开头泛指广大北方具体到幽燕地区,引出下面的幽州思妇。 停歌、罢笑、双蛾摧、倚门望行人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愁肠百结的思妇的形象。这位思妇由眼前过往的行人,想到远行未归的丈夫;由此时此地的苦寒景象,引起对远在长城的丈夫的担心。诗人没有对长城作具体描写,但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一句可以使人想到,长城定是比幽州更苦寒,才使得思妇格外忧虑不安。幽州苦寒已被诗人渲染到极致,则长城的寒冷、征人的困境可想而知。前面的写景为这里的叙事抒情作了伏笔,作者的剪裁功夫也于此可见。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鞞靫是装箭的袋子。这两句是写思妇忧念丈夫,但路途迢远,只得用丈夫留下的饰有虎纹的箭袋寄托情思。这里仅用提剑一词,就刻划了丈夫为国慷慨从戎的英武形象,使人对他后来不幸战死更生同情。因丈夫离家日久,白羽箭上已蛛网尘结。睹物思人,已是黯然神伤,更何况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物在人亡,倍觉伤情。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一笔,入木三分地刻画了思妇的绝望心情。诗到此,但诗人并不就此停笔,而是用惊心动魄的诗句倾泻出满腔的悲愤: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捧土是用典,见于《后汉书·朱浮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是说黄河边孟津渡口不可塞,那么,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滔滔黄河当更不可塞。这里却说即使黄河捧土可塞,思妇之恨也难裁,这就极其鲜明地反衬出思妇愁恨的深广和她悲愤得不能自已的强烈感情。北风呼啸,飞雪漫天,满目凄凉的景象更加浓重地烘托出悲剧的气氛,使首尾呼应,结构更趋完整;更重要的是使量与情极为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思妇的愁怨多么象那无尽无休的北风雨雪,真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结尾这两句诗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诗中燕山雪花大如席和黄河捧土尚可塞,说的都是生活中决不可能发生的事,但读者从中感到的是作者强烈真实的感情,其事虽决不能有,却变得真实而可以理解,并且收到比写实强烈得多的艺术效果。此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 无怪乎胡应麟说李白的乐府诗是出鬼入神,惝恍莫测(《诗薮》)。 李白的经典古诗15原文: 赠郭将军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译文: 将军少年时即从军边塞,在武威镇守边疆,现在银台门守卫皇宫。 天明时佩着长剑上朝去朝见天子,到了晚上便骑马垂鞭醉酒而归。 在家中看着爱子临风吹笛,看着美人在月下翩翩起舞。 昔日疆场的雄姿豪气,都宛如梦中。且与君趁这大好春光卉醉饮一场。 注释: ⑴郭将军:名不详。或以为郭千里。郭千里曾为左武卫将军、左卫将军、金吾卫大将军。 ⑵武威:唐时的凉州,亦名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 ⑶入:一作“昔”。银台:宫门名,宫中有左银台门,右银台门。唐时的翰林院、 学士院均在右银台门内。紫微:紫微星又叫北极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帝星,此处用于比喻皇帝。《大明官图》:天子所居之宫也。天有紫微官,王者象之,故亦谓之紫微。“入掌”句意为,掌管银台门,护卫着皇宫。 ⑷平明:天大亮时,唐朝卢纶诗《塞下曲》:“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拂剑朝天:佩带着宝剑去朝见天子。拂,意为揩,拭。此为挂、佩意。 ⑸薄暮:太阳将落山为薄暮。垂鞭:垂吊着马鞭。 ⑹形容人像玉树一样风度潇洒,秀美多姿。出自《世说新语·容止》,常用玉树临风形容男士帅气。 ⑺向:一作“腾”,一作“娇”。罗衣:轻软丝织品制成的衣服。 ⑻畴昔:以前,过去,日前。《礼记·檀弓》:于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左传·宣公二年》:将战,华元杀羊食士,其御羊斟不与。及战,曰: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雄豪:英雄豪俊之士。 ⑼春晖:春日的阳光。李白在《惜余春赋》中曾写道:“见游丝之横路,网春晖以留人。” 赏析: 首联说郭将军从武威发迹,又晋升到银台门担任起护卫皇帝的重任。这两句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功勋卓著而且位高权重,深受皇帝的信任和宠爱。武威武威郡即凉州(今甘肃一带),是唐朝军队与突厥、回鹘、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作战的主战场之一。有人说此诗的郭将军是郭子仪。考郭子仪系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入京供职前,曾历任左卫长史、单于副都护、振远军节度使、九原太守等,均与武威其地不相属。可见,诗中之“郭将军”显系另一人,并非郭子仪。这里提到银台。据唐人韩偓诗《雨后月中玉堂闲坐》:“银台直北金銮外”,可见银台门内为翰林学士供职之所。李白曾奉诏翰林,此诗虽以去职,但还是忘不了那里的一段生活。 颔联两句说郭将军早上擦拭宝剑去上朝,晚上喝醉酒垂着马鞭回家,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工作顺利而且生活惬意。从这里可以联想到李白奉诏翰林时对自己受到唐玄宗礼遇的那种满足与自得:“一朝君王垂拂拭,剖心输丹雪胸臆。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幸陪鸾驾出鸿都,身骑青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章紫绶来相趋。”(《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这里对郭将军政治生活的描述也是对自己人生得意之时的回忆。 颈联两句写将军心爱的儿子玉树临风潇洒地吹着玉制的笛子,姬妾对着月亮翩翩起舞,主要是赞美郭将军不仅儿子很帅而且姬妾更美。这两句是写郭将军家庭生活的美满。这一切其实与前二句是密切相关,在朝廷上的得意才会有家庭生活的惬意。到此为止,前六句都在颂扬郭将军,塑造了一位功高得宠、生活惬意、潇洒豪放的将军形象。 尾联笔锋一转,从得意直落到失意,过去的豪雄事迹如同在梦中一般,如今失去权力和职务,成为一个失意之人。以前面的得意反衬如今的失意,失意的悲哀更深,其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就表现得更为突出。这是李白的惯用手法,诗的关键就在最后两句,前六句都是铺垫,都是为最后的落差作准备。因最后的失意,过去的辉煌都成了云烟。李白自己也是这样,从奉诏翰林到赐金放还,也是一个从高峰跌落的过程。“今日相逢俱失路”,深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意味,值得同情。 此诗格律为平起首句入韵式,但出律甚为严重,说明李白诗歌不为格律所约束的特点。从内容和形式上,此诗都充分表现了李白豪迈、直爽的性格以及其诗歌中一贯蕴含的浪漫主义色彩。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