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一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
范文 | 初一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 宋金南北对峙优化训练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1127年,赵构称帝的地点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赵构称帝的地点是南京,即今天的河南商丘,后来由于金军的南侵,将都城迁到临安。建康是今天的南京,江都是今天的扬州,要注意古今地名的变迁,防止混淆。 答案:南京 2。阿骨打的活动不包括 A。统一女真各部 B。举兵抗辽 C。称帝建金 D。迁都 思路解析: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他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金政权,领导了抗辽斗争,并最终灭掉了辽。迁都发生在宋金议和之后,阿骨打早已去世。 答案:D 3。下列战役由岳飞指挥的是 A。东京保卫战 B。收复建康 C。黄天荡战役 D。郾城大捷 思路解析:1140年岳飞带领的宋军在郾城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大捷,是著名的一场战役。 答案: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先后灭掉的两个政权是 A。北魏、西夏 B。辽、北宋 C。辽、西夏 D。西夏、北宋 思路解析:西夏是在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政权的进攻下才最终灭亡的。金强大起来后,首先面对的是辽对其的压迫,所以在1125年先灭掉了辽,在1127年,接着灭掉了其南部的北宋。 答案:B 2。标志着北宋灭亡的事件称为 A。澶渊之盟 B。靖康之变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思路解析: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东路军进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次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答案:B 3。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他 A。作战英勇,收复失地 B。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C。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D。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思路解析:岳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在过去的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对岳飞的历史地位有着不正确的评价,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但是岳飞抗金在当时来说,由于金政权与南宋政权对比处在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特别是金对于南宋的战争主要是掠夺,造成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文明的破坏,所以,岳飞抗金之所以得到人民的推崇和纪念主要是他领导的斗争符合当时广大中原地区人民利益的结果。 答案:B 4。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思路解析:岳飞一生主要是从事抗金斗争,诗中的“匈奴”不是真指历史上的匈奴统治者,而是指金的建立者女真贵族,此处“匈奴”一词用于贬义。 答案:B 5。请按照时间的先后排列下列政权建立的顺序 ①北宋②契丹③西夏④金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思路解析:在历史的学习中,时间的记忆一直是个难题,但注意点小的窍门还是很容易的。比如在此题中记住契丹是在916年建立的,应该是我们在这四个政权中学得最早的一个,而至于金,则是我们在这四个中学习得最晚的一个。 答案:C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选项与岳飞有关系的是 ①在堰城大败金军②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赢得了人民的支持③取得了黄天荡大捷④被秦桧所陷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思路解析:在南宋抗金的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岳飞这样的抗金英雄,也出现过韩世忠、王彦等抗金英雄,所以,有些抗金的事迹记忆是个难点。但在堰城大败金军是岳家军,黄天荡大捷的.是韩世忠领导的,所以我们可以运用排除选择法去掉一些选项,这样就容易选择了。 答案:D 2。“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作者写这首诗的主要目的是 A。讽刺金统治者醉生梦死 B。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 C。赞美东京的繁华 D。赞美临安的繁华 思路解析:这道题用古诗作题干。解题时首先要明确古诗出现的时代是南宋,同时要明确,当时南宋定都临安的特殊背景是苟且偷生的,因此诗人是借写临安的繁华暗中讽刺南宋统治者醉生梦死。 答案:B 3。宋金议和后,金迁都燕京,主要是为了 A。进攻南京 B。抵抗蒙古 C。利用长城 D。统治黄河流域 思路解析:金迁都燕京,使统治中心南移,主要是为了更加有效地加强对经济文化发达的黄河流域的统治。 答案:D 4。与南宋并存过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包括 A。蒙古族政权 B。契丹族政权 C。党项族政权 D。女真族政权 思路解析:本题为历史、地理题。主要考查相关的时空概念,南宋建立之前1125年,契丹族政权(辽)已被金所灭,故契丹族政权不可能与南宋并存。 答案:B 5。灭掉北宋政权的是 A。辽 B。西夏 C。金 D。南宋 思路解析:辽早于北宋被灭亡,南宋在北宋灭亡后出现,且是同宗相传,可以排除。西夏虽然和北宋有和战的关系,但没有灭亡北宋。朝代灭亡的标志一般是都城被攻占或者皇帝被俘虏,被杀死。北宋灭亡的标志是1127年,金军攻占东京,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 答案:C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靖康之变是北宋结束的标志 B。岳家军纪律严明,维护了南方地区的稳定 C。1141年宋金和议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D。女真族在中原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生活习俗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金灭北宋的时间正是靖康年间,因此把北宋结束的日子叫靖康之变。正是由于岳家军的纪律严明,所以抗击了金军,保护了南宋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上的安定,所以说维护了南方地区的稳定。1141年宋金议和,虽对南宋有屈辱的一面,但从长远看,确实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女真族迁入中原后,由于长期的民族融合,他们的生活习惯开始发生变化,最终与汉族人没有什么差别。 答案:D 7。连一连 宋高宗阿骨打 岳飞赵构 金太祖郾城 思路解析:阿骨打的名字不可能是汉族政权宋高宗的名字,而只能是少数民族金政权的建立者,另一连线又是时间,所以,选项就很容易作答了。 答案:宋高宗连赵构,岳飞连郾城,金太祖连阿骨打 8。阅读下面材料: 岳飞墓坐落在杭州西湖畔的栖霞岭。墓碑上刻有“宋岳鄂王墓”五个字,向墓而跪的有几个铁铸人像,他们就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等人。 图2—3宋岳鄂王墓图2—4害死岳飞的秦桧等铁铸人像 完成(1)~(2)题: (1)岳家军打胜仗的原因是什么? (2)岳飞的事迹为什么能够流传至今? 思路解析:一个历史事件取胜的原因往往要分析它的正义性,因为正义的事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反之就会遭到人民的反对。另外也要考虑个人的因素,因为英雄人物在一些历史时刻能够影响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而英雄人物受到人民的怀念往往是因为他们代表了人民的利益。 答案:(1)人民群众的支持、友军的配合、岳飞个人的谋略和他的指挥才能。 (2)因为岳飞做的事情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情,同时由于岳飞在抗金斗争中的功劳特别大,因此,他的事迹能够流传至今。 9。阅读下面材料: 1140年,金大将兀术带领金朝的军队向南宋进攻。岳家军与金兀术作战。兀术有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骑兵,人马都披上厚厚的铁甲,叫做“拐子马”,向岳家军进攻。岳家军看准了拐子马的弱点,等敌人冲过来,命令士兵弯着身子,专砍马腿。马砍倒了,金兵跌下马来,这样就把拐子马打败了。兀术听到这个消息,伤心得哭了,他说,自从带兵打仗以来,全靠拐子马打胜仗,这下全完了。岳家军乘胜收复了许多中原失地。 完成(1)~(3)题:(1)岳家军的领导人是谁?他生活于哪个朝代?有什么主要事迹? (2)金军中流传怎样的一句话形容岳家军? (3)史料中描述的是哪次战役? 思路解析:第(1)(2)(3)问都是考查历史基础知识,比较容易回答;主要是要学会在材料创设的情景中结合课本知识回答问题。 答案:(1)岳飞;南宋;他领导的军队多次打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失地。 (2)撼山易,憾岳家军难! (3)郾城大捷 10。在一次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提出南宋和金的和议是以牺牲抗金英雄岳飞等人的努力而达成的一次屈辱、苟且偷安的和议,在历史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那么你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如何看待以上的说法呢?说明你的理由。 思路解析:关于南宋与金的和议,确实是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一份和议,但在当时历史情况下其实也是双方势力相对均衡的产物,特别是和平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的恢复和发展,应该是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答案:我不完全同意以上的说法。和议是牺牲了岳飞等人的努力,是有点苟且偷安的味道,但更是双方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均衡的产物。议和后,和平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利于南方的经济发展,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