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
范文 |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1设计意图: "玩印章"活动取自上海《学习活动》5—6岁教师参考用书《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印章是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产物,它以一种中国独有的语言方式,向世界讲述着文明古国的历史和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赋予了它更多的意蕴和内涵。但是印章对与幼儿而言还是比较陌生的,于是我们利用外出活动、社区资源,找寻与印章有关的信息,增加幼儿对于印章的感性认识,为《玩印章》活动的开展提供经验准备。活动开展中我尝试着借助教材故事《爱盖章的国王》作为切入口,进行了创造性地改编,利用作品,引出印章,并由此展开了科学活动。引发幼儿对印章兴趣,感受印章的历史和文化,这是对幼儿进行传统文化启蒙教育的诠释,也是本次教学价值之一。 活动目标: 1、在听听、盖盖、找找印章的过程中,了解印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2、找寻印章在生活中作用,产生自制印章的愿望。 活动流程 1、经验准备——积累对印章的感性认识 2、讲述故事——丰富有关印章知识 3、参观"国王印章店"——感受印章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4、游戏:找印章——进一步感受印章在生活中的作用 5、延伸活动——产生自制印章的愿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2一、设计思路 本活动是五月主题探索活动“水”的一个幼儿生成活动。源自幼儿对冲剂类药物放入水中后会发生溶解现象的好奇。 根据大班幼儿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这一年龄特点。我主张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实验,从中发现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重点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和细致的观察力。 二、活动流程和教学方法 首先把活动室布置成实验室,投放大量的实验材料。以幼儿到实验室做实验的形式展开活动。 尝试1:幼儿自行实验→记录结果并进行比较→交流讨论 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倾听幼儿的想法,但并不真正加入实验,旨在培养幼儿的独立操作能力。 得出结论: 1、一些物质放进水中会不见,这种现象叫溶解。 2、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尝试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幼儿自行实验→交流讨论 教师以平行者的身份参与幼儿实验,进行个别辅导。 得出结论:容器内水位升高,投放的物品却不再溶解于水,这种现象叫饱和。 三、活动分析 在活动中,幼儿对颜色鲜艳、常见的实验材料兴趣较浓,使用频繁。同时,幼儿获得多次尝试机会,运用一定的观察操作方法,能将所获取的经验用记录的方法表述。 四、延伸活动 在尝试2中,幼儿发现饱和现象,提出许多解除饱和现象的方法,鼓励幼儿进行尝试,看看是否会解决饱和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3活动目标: 1、以小组形式进行活动,通过有计划的分工合作,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2、探索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垒高,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及使用测量工具的能力。 活动准备: 牛奶盒40个(4份); 卷尺一个; 记号笔(红黑各一只); 记录纸;黑板 活动过程: 一、明确任务,形成小组 交代任务,四人一组进行小组游戏,并给小组起名。 师在黑板上设计表格,并将每队自己确定的标记请队员画在表格上。如(草莓队、西瓜队等) 提出游戏要求:四人合作垒高,要求垒的稳,所有的牛奶盒必须搭完,铃声响游戏结束。 二、初次合作垒高 幼儿垒高,教师巡视。 三、小结 初次垒高 成功了吗?为什么成功?成功用什么标记表示;失败又可以用什么表示。 请每组派代表在表格中作好记录。 讨论为什么垒的有高有矮?(不一样的搭法有不一样的高度) 四、再次垒高 提出新的要求,又高又稳。 五、讨论 1、哪组最高?怎么看出来? 2、测量。师示范测量,幼儿在表格中记录。 3、为什么一样多的牛奶盒会搭的不一样高。 六、第三次垒高,决出冠亚军 幼儿自己测量垒高成绩,记录在表格中,决出冠亚军。 讨论用什么标记表示,如五角星、三角形等。 七、集体讨论 怎么样才能垒的高又稳? 高:竖起来的层数越多越高。 稳:底部要搭的牢固,可以两个横放在一起。 还要小组的成员分工合作。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4【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玩棒的过程种尝试用“三角撑”的方法架起筷子。 2、初步引导幼儿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能力以及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1、一次性筷子若干、台布5块。 2、统计表5张。 【活动过程】 一、自由玩筷子 1、导语:今天我们一起来筷子,看谁玩的方法多,方法好。 (幼儿自由玩筷子,教师参与) 2、提问:刚才你是怎样玩筷子的,用了哪些方法?(幼儿讲述) 二、想办法把筷子竖起来,并记录(统计表附后) 1、导语:小朋友玩筷子的方法可真多,现在请你们猜一猜,如果不用任何东西帮助,筷子能够站起来吗?(幼儿自由讨论) 那你们就去试一试,然后把你尝试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这张表格的第一次操作格里。 2、幼儿尝试、操作,并记录。 3、分组汇报。 导语:你们让筷子站起来了吗?用了几根筷子? 三、再次尝试,启发幼儿用“三角撑”方法架起筷子。 1、教师启发幼儿用三根筷子互搭竖棒,要求不用任何支撑物,把筷子竖起来。 师:请你们试着用三根筷子架起来的方法,让它们站起来,并把这次的结果记录在表格的第二次操作格里。 2、幼儿操作,教师参与。 四、展示记录表,讨论活动结果,引出其生活用途。 1、展示五组记录表,幼儿分组汇报。 2、小结,引出其生活用途。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5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教案――天然“胶水”――水 二、活动目标 通过周围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使幼儿感知身边湿的物品与干的物品的不同特性。培养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动手实验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盘子、水、树叶、花瓣、小纸片、熊猫纸片、布、毛线、塑料布、地毯、吹塑纸剪成的各种图形、手套、盘子、用布剪成的各种面具、画好的大灰狼等。 五、活动过程 试一试:哪张纸片能吹动起来? 方盘子里放干纸片,圆盘子里放湿纸片。 (1)干的纸片容易被吹起。 (2)湿的纸片不容易吹起。 探究的问题。 (1)熊猫能站在指尖上吗? ①在手上蘸点水就能让熊猫纸片站在指尖上。 ②干的熊猫纸片不能站在指尖上。 ③手上有唾液、汗水也能让熊猫纸片站在指尖上。 (2)戴干、湿两种不同手套有什么感受? ①湿的手套不易戴也不易脱。 ②干的手套容易戴也容易脱。 幼儿讨论:生活中的现象。 (1)裤子尿湿后不易脱下来。 (2)下雨淋湿衣服后也不易脱下来。 (3)洗澡后马上穿衣服会很难穿。 画一画:把自己探索的过程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六、拓展思路 雨后让幼儿做值日生,感知湿的落叶粘在地上不好扫,也不容易吹走,请幼儿提出解决的办法。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6一、活动题目 大班科学教案:可爱的竹蜻蜓 二、活动目标 通过制作竹蜻蜓,训练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竹签、卡纸(画有竹蜻蜓的叶片)、剪刀、飞机模型、风扇、橡筋、图片(风车、排气扇、轮船的驱动器)等。 五、活动过程 制作竹蜻蜓。 (1)用剪刀剪下卡纸上的竹蜻蜓叶片,并用胶带在中间缠一圈固定。 (2)将竹签插在叶片中间,在竹签穿入叶片的上下处,缠上胶带以作固定。 解决的问题:怎样做才能使竹蜻蜓飞起来? 试一试,玩竹蜻蜓。 (1)倒置在地上,转动竹签使之旋转,像玩陀螺一样。 (2)用橡筋射出。 (3)搓动竹签使之飞起。 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竹蜻蜓飞不起来,而有的竹蜻蜓却能飞起来? (1)竹蜻蜓叶片翘翘的,就能飞起来。 (2)同伴的竹蜻蜓叶片是平的,就飞不起来。 试一试,让竹蜻蜒飞起来。 (1)将竹蜻蜓叶片的倾斜方向一致。 (2)在旋转叶片时,注意旋转方向。 说一说我的发现。 (1)竹蜻蜓旋转着飞起来了。 (2)竹蜻蜓能旋转着向上飞,还能旋转着向前飞。 (3)竹蜻蜓叶片倾斜方向一致,就能飞起来。 拓展应用。 (1)什么东西能像竹蜻蜓一样旋转着上升或向前? ①直升机的螺旋桨。 ②轮船的驱动器。 (2)生活中哪些东西像竹蜻蜓一样有叶片也能旋转却不能飞? ①电扇。②风车。③换气扇。 比一比,看谁的竹蜻蜓飞得高、飞得远。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比赛。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7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对提出的疑问喜欢动脑筋探究2、 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去探索发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试着出"声音是通过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这一理论。 3、 幼儿能积极的参与活动,参与小组和同伴的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活动准备: 科学发现室、实验记录本、笔活动建议: 1、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想去探究的兴趣2、教师提出要求,大家一起做实验,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要求:1)以每个小组为单位,每组有一个负责的组长,把组员观察发现到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可用图来表示。每个组的成员要积极的动脑筋找答案,配合组长。 2)用验法来摸一摸、做一做、听一听、想一想,找一找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物体可以发声。并把它们记录下来。 3、大家交流自己探索发现到的结果,找到的答案。 :小朋友们说了那么多,其实啊,声音是物体通过震动而产生的,我们如果不去敲打它,不去碰它,物体自己在那是不能发出声音的。知道了这个原理以后,我们可以再去试试哪些物体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也叫乐音;哪些物体发出来的声音很刺耳,让人听了很不舒服,这叫做噪音。 4、活动可以继续延伸,让幼儿带着问题去进一步探索,让幼儿对声音产生浓厚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8活动目标: 1、通过多感觉探索认识几种常见豆的名称和特征。 2、认识一些豆制品,知道是什么豆做成的,了解豆制品有很多营养。 3、体验自由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常见豆类、豆制品、豆的高科技产品幻灯片、瓶子、蛋糕盘、排序卡等 活动过程: 一、探索豆的外形特征 1、以去豆豆乐园玩,引入探索活动师:今天我们要去豆豆乐园玩一玩,请你找一种豆宝宝做朋友看看他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豆宝宝。 2、探索豆豆乐园,用手、眼、脚去感知豆的特征3、提问:你和哪个豆宝宝做朋友,他是什么样的:豆宝宝都不一样,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圆,有的扁,有的红,有的绿,有的黑等,豆宝宝真有趣 二、探索豆制品 1、师:豆宝宝还会变魔术呢,他们会变成什么呢?请你去找一找,看看他们变成了什么?是什么豆宝宝变成的? 2、幼儿探索豆制品 3、提问:你刚才找到了什么?是什么豆宝宝变成的? :豆宝宝本领真大,能变成这么多东西,这些豆做成的东西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呢--豆制品。 4、师:你喜欢吃豆制品吗?豆制品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在豆制品里含有钙、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多吃豆制品能让我们的身体变得更健康。 三、认识豆的特殊本领。 1、看课件《豆豆本领大》 2、提问:刚才你看到豆宝宝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有什么好处? :豆宝宝可以做衣服,做化妆品,做生物柴油豆宝宝有这么多神奇的本领呢! 四、游戏:我和豆豆来游戏 1、师:豆宝宝可真神奇,你们想和他做做游戏吗? 2、幼儿自由操作活动. 3、跳一个豆豆舞. 活动延伸: 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还有什么豆豆,他可以做什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9一、设计意图:不倒翁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玩具,但它里面蕴含着力的平衡的科学道理。怎样让孩子发现这些科学现象,并理解加以运用了呢?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为孩子准备了许多材料让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发现,探索其中的奥秘,并制作各种各样的不倒翁。 二、活动目标: 1、感知不倒翁的秘密,制作不倒翁的玩具。 2、激发探究,体验物体平衡现象的兴趣。 3、提高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布置场景-"玩具城"。 2、幼儿操作材料:纸片,玻璃球,豆粒,沙子。塑料球,橡皮泥。 四、活动过程: 1、导入主题。以到"神秘的玩具城"去玩的形式引人主题。 2、让幼儿自由探索。 (1)师:你们玩时可要仔细的看一看,比一比,摇一摇,看看发现了什么?-倒和不倒。 (2)教师让幼儿自由玩。 (3)提问:你们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这些玩具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让幼儿从中发现玩具有的不会倒,有的会倒,而且这些玩具的底部都是半球体的。 4、尝试制作不倒玩具。幼儿交流、体验不倒翁不倒的秘密:上轻下重,固定底部物体。 5、演示对比实验。引导幼儿发现:不倒翁里面装有不同轻重的物体,重的东西滚到哪边玩具就倒向重的那一边。把橡皮泥放在玩具的中间,玩具就不倒了,不倒翁就做成了。 6、幼儿完成制作,自由的玩一玩,体验乐趣和成就感。 7、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今天真聪明,发现了不倒翁的科学秘密,还自己动手制作的不倒翁。现在我们拿给中,小班的弟弟妹妹看一看,好不好?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10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正确辨别并找出野菜。 2、会正确地使用工具挖出野菜。 3、体验参与野外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备挖野菜的工具及装野菜的袋子。 2、教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到附近的公园或郊外,引起幼儿挖野菜的兴趣。 2、讨论挖野菜需要注意的问题。 师:你们都想挖野菜,也带来了挖野菜的工具,那么在挖野菜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注意正确使用工具;不离开同伴;如果公园有水,注意提醒幼儿不到水边玩耍。 3、组织幼儿进行挖野菜活动。 师:每个小组都讨论了野菜长在哪里?下面我们就按你们的想法分组挖野菜,注意不要离开老师太远。 幼儿分组进行挖野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当幼儿分辨不清时,引导幼儿进行细致观察,也可请挖的熟练地幼儿帮助其他幼儿。 4、回园讨论,对也才进行分类。 请幼儿互相参观同伴挖的野菜,比一比谁的多。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野菜的种类分类,教师和幼儿共同进行检查,特别要幼儿区分哪些不是野菜。 5、分享野菜。 师:你们都吃过哪些野菜食品?我们挖的野菜可以怎样吃? 教师组织幼儿将挖的野菜清洗干净,送厨房加工。 组织幼儿品尝野菜食品。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11活动分析: “雨”是自然界中幼儿最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特别是夏天,绵绵不断的“雷雨”更给幼儿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乐趣。然而,我们发现许多的幼儿都不知道或说不出天上为什么会下雨以及雨是怎么形成的。针对此状况,为了让幼儿知道雨的形成的奥秘,特设计此活动。 活动内容: 奇妙的自然━“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雨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及实验探索雨的形成的奥秘,引起幼儿对自然界的关心与注意。 2、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观察雨的自然现象,通过故事及实验知道雨的形成的奥秘。 2、难点:能和同伴一起去探索雨的形成的奥秘。 活动准备: 挂图、雨形成的图书资料、小实验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游戏:说相反。 教师带领幼儿于户外玩“说相反”的游戏。 二、幼儿亲身体验:“下雨啦” “下雨啦”,“下雨啦”。幼儿与教师共同进入活动室。 讨论:雨是哪里来的?从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三、探索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谈话、试验操作、观察图片、书籍、探索天上为什么会下雨? 2、幼儿进行经验交流。 3、教师讲述故事《水滴的旅行》。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实验,发现水受 热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它们升到天空中,遇冷变成小水滴,无数这样的小水滴聚集在一起,变成云。这些水滴在云中互相碰撞,合并变大。当水滴重到空气的浮力再也托不住时,它们便会从云中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 四、活动延伸: 去寻找为什么向日葵会下雨的答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12活动目标 1.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2.喜欢参与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3.感知蛋壳艺术美,并对蛋壳工艺感兴趣。 教学重点 喜欢参与区分生蛋和熟蛋的探索活动,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的探索结果。 教学难点 让幼儿能够利用不同的工具区分生蛋和熟蛋,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 活动准备 1.每组一个纸盒,里面有两只玩具小鸡,生、熟鸡蛋每人一枚,盘子若干。 2.手电筒20个、放大镜20个,每个小组一盆盐水;小粘贴、彩笔若干、黑板、粉笔。 3.教师制作的蛋壳工艺品,如不倒翁、脸谱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律动:动物怎样叫,师生问答 我爱我的小羊,小羊怎样叫?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咩 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引导创编:师:我爱我的小鸡,小鸡怎样叫? 2.分组讨论 教师出示小鸡:“可爱的小鸡叽叽叽,小朋友可以观察一下,再提出一个关于小鸡的问题让你旁边的小朋友回答好吗?” 引导幼儿观察并相互讨论,回答对方的`问题。 (二)组织活动 1.启发思考 提问:小鸡是从哪里来的?小鸡的妈妈是谁?可爱的小鸡是鸡妈妈用鸡蛋孵出来的,是用我们平时吃的鸡蛋吗?熟鸡蛋能孵出小鸡吗? 2.尝试探索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13活动目的: 1、通过比较认识狐狸和狼,使幼儿能区分狐狸和狼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外型特征。并了解它们的共性。 2、丰富词:群居、野兽。复习词:狡猾、蓬松 活动准备:狐狸和狼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介绍狐狸 1、提问: (1)什么动物是很狡猾的?(出示狐狸图片) (2)狸什么地是很狡猾的?(狐狸会装死,会用尾巴把脚印扫掉,会放臭气熏人,会守在兔子洞口,会游水偷鸭子吃,狐狸知道猎人来捉它时还会把放出的臭气除掉。) (3)狐狸住在哪里?吃什么东西?(草原、树林,专吃兔、鸡、鼠) 二、讲故事:狐狸的一家 三、用比较的方法介绍狼: 1、出示狼的图片:这是什么动物? 2、比较狼和狐狸的不同点 (1)狐狸喜欢吃鸡、兔,狼喜欢吃什么? (2)牛、马的力气、身体都很大,狐狸吃不下,狼怎么吃得下?(狼的身体比狐狸大,狼是一群一群出来找食的) (3)狼和狐狸还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大小、尾巴) 小结:不同点:通过比较认识狐狸和狼,使幼儿能区分狐狸和狼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外型特征。并了解它们的共性。丰富词:群居、野兽。复习词:狡猾、蓬松 狐狸:狡猾、是一只或两只生活在一起,吃兔、鸡等小动物,尾巴蓬松。 狼:冬天群居,吃鸡、兔、羊、牛、马等动物,尾巴像条绳子,向下垂。 相同点:狐狸和狼都吃动物的肉、都有尖锐的牙齿和爪子,是晚上出来找东西吃,都生活在树林里,没有人养的,所以它们都是野兽。 四、思考提问:狐狸和狼谁凶?谁比狼还凶?(老虎、狮子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14活动目标: 1、学习用天平称测量物体的轻重。 2、知道物体的轻重与许多因素有关。 活动准备:分类盒、天平、积木、弹子球、塑料球、棉花、幼儿数学用书《轻与重》。 活动重点:学习分辨物体重量的轻与重。 难点:幼儿动手操作测量物体的轻与重。 活动过程: 1、积累有关物体轻重的感性经验: 请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比较物体的轻重。 -----“这些物体是一样重的吗?” 鼓励幼儿用手去掂分量。帮助幼儿发现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有的物体的轻重差别很小,很难用手掂出来。 出示两件重量接近的物品。 -----“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这两种物品哪个重哪个轻?” 2、介绍测量工具-----天平: 幼儿尝试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轻重,介绍天平的用法,准星必须居中,拿放要轻。 ----“猜一猜这两样东西哪个轻哪个重?” 请幼儿尝试用天平测量验证。 3、选择体积相同质地不同的物品比轻重,理解物体轻重与质地有关: 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盒子(大盒子里放棉花,小盒子里放铁块)。让幼儿猜哪个轻哪个重,然后用天平验证。 请幼儿做幼儿用书《轻与重》中的练习。 延伸活动: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比比谁重谁轻。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15【活动目标】 1、知道并能说出电脑的外形特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知道电脑能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电脑的用途。 活动难点:能够合理想象、设计电脑。 【活动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电脑一台。 2、知识经验准备:让幼儿自己尝试操作电脑,感知电脑的各种功能。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电脑,说出电脑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激发幼儿对电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操作电脑,并让幼儿感知电脑能看光碟、听音乐、画画等功能。 二、讨论:电脑能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爸爸、妈妈用电脑来做什么事情? 分小组讨论:我设计的新型电脑。讨论结束后请各组推选一名幼儿说一说本组的想法。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让幼儿把自己设计的电脑画出来。 情境延伸:将电脑放置在活动室一角,教幼儿正确操作,让幼儿操作电脑,玩简单的益智游戏。 家庭延伸:家长可利用休息日带幼儿去逛电脑城,增加对电脑的感性认知。 【活动分析】 电脑是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之一,选择电脑作为主题谈话对象,能够让幼儿有话可说。活动中,幼儿通过倾听别人讲述和自己参与探讨,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全语言讲述的环境中,锻炼了幼儿的表达性口语能力,符合小班幼儿语言教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一目标。 【活动注意】 1、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使用电脑的正确操作方法。 2、鼓励幼儿合理想象,设计出自己理想中的电脑。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