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
范文 | 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精选8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篇1学习目标 ①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②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③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④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⑤读成语故事,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课前准备 ①学生搜集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②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与资料。 ③写有“日积月累”里内容的小黑板。 ④教师准备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的资料制成课件。 ⑤教师准备“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最佳表达奖”的奖状。 ⑥教师准备一本孙幼军写的《小猪唏哩呼噜》的书。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事例导入,引出话题。 a、课件展示事例。 ◆要剪一圆纸板,通常先在纸板上画出一个相应直径的圆,再用剪刀仔细剪下,花费时间较长。有同学想到用圆规画圆,把贺规的笔尖改装为小刀片,则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圆片专用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具的“缺点”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标,但在不同使用场合,有些缺点有可能成为“优点”。德国一工厂生产的一种纸因严重化水无法使用,按常规只能打浆返工。有个工程师考虑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强,能否专门用这种纸来吸水呢?经过进一步“扩大缺点”制成了专用吸水纸,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增加了工厂收益。像这种“缺点逆用法”就是逆向思维的成果。 ◆一般的门锁锁舌有斜口,这样关门比较方便,但如果朝门缝中塞入硬片等却容易把门撬开,防盗功能差,有个同学发明了“简易防盗锁”把门框上锁孔内侧焊个斜片,而锁舌却改成方形,这样从结构上与原锁反转,关门照样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门,由于锁舌是方形的就不易被撬开了,从而使防盗性能大大增加。 b、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c、教师小结,引出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同学在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大家仔细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在小组里把问题提出来,请组长做好记录。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讨论可以怎样改进,然后推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大家在讨论时要畅所欲言,尽量从不同角度想办法。最后我们要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 ②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了解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随机给予点拨指导。 ③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话通顺、连贯。说的同学要大方自然,口齿清楚。听的同学要专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没听清楚的地方。 ④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颁发奖状。 第二、三课时 习作 ①交流故事,激发兴趣。 a、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要地说说大概,然后选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讲。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d、教师挑选《小猪唏哩呼噜》书里的一段故事读给大家听。 ②点拨角度,开阔思路。 a、教师结合同学交流的故事及《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加以点拨。看作者抓住了这种动物的什么特点展开想象的,拓展学生思路。 b、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动物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 ③选择动物,编写故事。 a、学生选择几种动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b、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④交流展示,互相学习。 学生把自己写好的故事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并能根据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①教师和学生玩“对相反词”游戏。教师说:“我说黑。”学生回答:“我说白。”…… ②教师出示小黑板:傲慢—谦虚 懦弱—勇敢 丑陋—美丽 愚蠢—聪明 ③学生小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④同座讨论从这两行词语中发现了什么。(发现上下两个词意思是相反的。) ⑤延伸拓展。请学生再说一些意思相反的词。 读读背背 ①教师出示写有“读读背背”的小黑板,明确题目要求,看谁能很快地背下这些句子。 ②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背背这些句子。同座可以互相读读背背,也可以“对口令”似的读读背背,如,一个人背“千里之行”,另一个背“始于足下”。 ③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学习可以自由选择汇报形式,可以独自背,可以与人合作背。 ④集体读、背。 连连认认 ①教师板书学生已经认识的字:竹、说、海、木、书、怒、女、子。请学生读一读,组组词。 ②教师板书拼音,请学生读读词。 ③教师板书生字,让学生边看边猜一猜这些字可以和生字中的哪个字连成词呢? ④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些词语,再找一找合适的字,连一连线。同座可以互相帮助。 ⑤全班交流。请学生上黑板连一连线,再请学生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词语。 ⑥教师出示生字,用多种形式请学生认读。 第五课时 成语故事 ①教师有声有色地讲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②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个故事。 ③请学生自己画画简笔画来想一想:那个人最后能不能捞到宝剑?为什么? ④全班交流。先读一读这个故事,再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⑤学生练习讲个成语故事。 ⑥教师鼓励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别的成语故事,课后还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 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篇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增加对其他国家的了解。 2、给学生一次更为自由表达的机会,把自己最近特别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3、培养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口语交际《丰富多彩的世界》 1、世界真奇妙,不说不知道,这次口语交际,我们就来说一说我们了解的世界。板书课题。 2、我们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呢?请同学们自读要求,勾画下来。 3、指名汇报过程中,师板书归类:外国资料介绍、中国资料介绍、故事等。 4、举办“世界博览会”“活动,通过图片、实物展览引发学生的交际愿望。首先分组进行,再进行集体交流。 二、习作指导 1、自由阅读习作要求,勾画重点内容,指名汇报交流。 2、自己说说最想写什么,想怎样写,对构思不一般、有个性的学生要鼓励。 3、师:自由表达,写真人真事,写真情实感。大胆地写,把内容写具体,句子写通顺。 4、学生独立习作。 第二课时 习作评改 1、说说自己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读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集体评议。 3、同桌互评。 4、个人修改。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AABC式的成语 1、自由读一读成语,说说自己的发现。 2、多种形式读成语,加强记忆。 3、让学生用这些成语试着说句子。 4、说说自己积累的同类成语: 如:“比比皆是”“斤斤计较”“心心相印”“欣欣向荣”“咄咄怪事”。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熟字增加偏旁认识生字: ⑴ 读一读这些字词。 ⑵ 说一说是采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和其他同学交流识记的方法。引导学生组更多的词语。 ⑶ 同桌抽测生字条。 2、“读读背背”五句表现友谊的名句。 ⑴ 学生自读。 ⑵ 引导学生熟读成诵。说说自己的理解。 ⑶ 拓展资料: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战国)庄子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汉书》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唐)张九龄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选·争报恩》 三、趣味语文“说‘言’” 1、一个普通的“言”字,可以构成许多的词语来表达不同的含义,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2、各种形式多读几遍,说一说文中对“言”的概括是否恰当。 3、启发学生拓展一下,由“言”构成的词语还有哪些。 (“美言、谎言、箴言”)。 5、仿编,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如“说‘笑’”,模仿短文的形式,用一句话说明各种不同的笑(微笑、讪笑、嘲笑、欢笑、苦笑、嬉笑等)。 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是不限题材随意写,学生却不知道些什么好了,还不如平时限定内容发挥得好,看来学生们对写作还是不能发自内心的去写,不能做到怎样想的就怎样写,还得训练。 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篇3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感受撇画、捺画的书写特点,提升对汉字的审美及书写能力。 4.背诵《采莲曲》,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体会诗歌情感,形成诗歌文化的有效积累。 教学重点: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真正掌握并能运用学到的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教学准备:读书笔记本;多媒体课件;歌曲《弯弯的月亮》《采莲曲》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交流,初步学习做读书笔记的方法,有效实现语言文字积累。 2.通过朗读思考,感知词、句的特点,并在准确进行说话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感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交流激趣,引入学习 1.教师出示自己的读书笔记本,学生猜猜里面可能都记录了什么,教师适时告诉他们这是自己读中学时代用心做的读书笔记本,同时展示给学生看,并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跟自己做过的读书笔记进行比较)。 2.引入:到底该怎样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又有什么意义呢?接下来还是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听一听同学们的看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引入法,借助熟悉的话题引入教学内容,自然激发了学生探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