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数学教案 |
范文 |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 篇1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括号内含有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2.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3.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及计算能力,指导学生计算和做事要仔细认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准确计算三步运算式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沟通 1.练习:(卡片) 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30-10053 (43+57)(28-21) 师:并说出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总结: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二、探索新知 1.引入新课: 要求学生将32+54018和100-(32+30)合并为一道题. 学生组题,老师板书:例1.100-(32+54018). 2.对照例1与复习题2,讨论:例1与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混合运算题有什么不同? 结论:例1的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 3.学生自己直接试做例题,指名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形成板书: 例1 100-(32+54018) =100-(32+30) =100-62 =38 4.讨论: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让学生明确: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先算括号内的乘除法,再算括号内的加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运算. 5.教师:在100-(32+30)外围画上虚框,表示计算时可以省略. 6.反馈练习: (90-212)12 70+(750-6511) 三、巩固发展 1.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改正过来.(投影逐一出示) 通过订正,强调:在计算时,除要注意运算顺序外,还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2.变式练习: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投影出示) 484+24 然后利用抽拉投影片在式子的不同部分加上括号,分别形成: (484+2)4 48(4+2)4 48(4+24)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注意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285-15+203 285-(15+203 ) 285-(15+20 )3 (285-15+20 )3 小学数学教案 篇2教学内容:教材第37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七第4~日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比例尺,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使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比例尺。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提问:什么是比例尺, 2.出示一些数据比例尺,让学生说一说比例尺前项、后项的倍数关系和比例尺的实际含义。 3.说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节课就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出示例5,读题。提问:题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按照比例尺的意义,你能解答吗?让学生自己讨论并进行解答,通过巡视看一看不同的解法。指名口答解题过程,老师板书。其间结合说明设未知数x的单位与图上距离的单位统一,用厘米,解题后再化成米数。提问:用不同方法解答这道题的过程是怎样的?指出;已知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可以按照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倍数关系来解答,也可以按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结果。 2.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要注意什么问题? 3.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读题。提问;题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你能自己解答吗,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解题过程,老师板书。用比例解的指名学生说一说根据什么列比例的,应该设谁为x。指出:已知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相应的倍数,也可以按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求出结果. 4.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扳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指名学生说说怎样想的,解答时还要注意什么。 5.做练习七第4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口答,老师板书。 6.做练习七第5题。 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些什么?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七第6、8题。 家庭作业:练习七第7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填空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二)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1.学生口答:1002=50(平方米) 2.教师提问 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谈话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讲授新课 (一)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二)教师提问 1.分谁?(100平方米) 2.怎么分?(按3∶2分) 3.求的是什么?(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 小学数学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理解比较抽象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 2、掌握一般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 3、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解题方法,会正确解答一般的工程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比较抽象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口答,并说出数量关系式。 (1)甲乙合做60件产品,甲每天做3件,乙每天做2件。他们要几天完成? 60÷(3+2)=12天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加工80个零件,甲用4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加工多少个零件? 80÷4=20(个)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小学数学教案 篇5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况,引入新知 1.出示石块 问: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什么是石块的体积? 极书课题。 2.以小组为单位,先讨论、制定测量方案。 问:能直接用公式吗?不能怎么办? 3.小组派代表介绍测量方案。 学生观察石块 想一想,如何测量石块的体积。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测量方案 学生的测量方案可能有: 方案一:取一个正方体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把石块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这时计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高”计算出升高的水的体积,也就是石块的体积了,也可以分别计算放入石块前的水的体积与放入石块后的总体积之差。 方案二:是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读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方案三:可以用细沙代替水,方法类似于方法一、方法二。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制定测量方案。 引导学生探索与体会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二、进行实验 让学生按各自小组制定的'方案小组合作进行测算。 小组代表领取所需测量工具,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并且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把不规则的石块体积转化成了测量计算水的体积的方法不只一种。 三、试一试 1.在一个正方体容器里,测量一个苹果的体积。 2.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测算 3.小结。 师:通过实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请几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再一次运用在操索活动中得到的测量方法去测量其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数学万花筒 课件出示阿基米德的洗浴故事 学生听老师讲述阿基米德的洗浴故事 小学数学教案 篇6【学习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2、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 3、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难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过程】 一、故事引入 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早在1500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了。 阅读书本P112鸡兔同笼的故事,能用你自己的话表述一下题目的.意思吗? 二、探索新知 1、阅读P113例1,根据书本提示,会用列表法求出鸡、兔各几只吗? (完成课本表格。) 2、假设笼子里都是鸡或者都是兔,脚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能列式解决吗? (会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自己动笔,尝试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只数的问题? (有困难的可参考书本P114) 4、用假设或者解方程的方法解决P112“鸡兔同笼”问题 (1)方程解:(2)算术解: 解:设鸡有x只,那么兔就有(35-x)只。解:假设都是鸡。 根据鸡兔共有94只脚来列方程式2×35=70(只) 2x+(35-x)×4=9494-70=24(只) 2x=4624÷(4-2)=12(只) x=2335-12=23(只) 35-23=12(只)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答:鸡有23只,兔有12只。 5、以上三种解法,哪一种更方便? ☆友情小提示: 要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 6、阅读P114阅读资料,了解下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 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115“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完成P116练习二十六第1--5题。 2.拓展提高:练习二十六第6、7题。及P117“思考题” 五、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学习心得XXXXXXXXXX(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 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