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步骤优秀
范文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步骤优秀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步骤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步骤优秀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第一代国家领袖人毛主席的事迹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和毛主席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人物,了解时代背景。

师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毛主席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在班内交流,了解时代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课件出示毛主席的相片,介绍毛主席革命历程。)

三、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道理。

1、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词,多读几遍。

3、检查读生词。(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4、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5、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

6、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的“挖井人”指的是谁?“不忘挖井人”的人又是谁?说说你从课文的那些地方读懂的?

7、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8、读课文,读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各种形式读,如:评读指导、比赛读)

9、读石碑上的话,熟读成诵。

四、配乐读全文,体会饮水思源的道理。(课件可配置一首轻音乐)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把课文读好了,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生字。(课件出示学字方法)

拼拼音节,读准音,

看看结构,认清形,

连成词语,理解意,

自己学习,记得清。

二、记忆字形。

1、学生自学生字。

2、老师检查学习效果。

3、识记生字,看谁记字的方法多。(课件出示全部生字,学生说到那个,教师点那个,出现此字的结构分析图)

忘:上下结构,上边“亡”下边心字底。忘不了,忘记。

挖:提手旁,右上边是穴宝盖,下面是“乙”。用手拿工具挖,所以是提手旁。挖井,挖洞,挖坑。

井:笔顺:二井,两横一竖撇一竖。井:人工挖成能取出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农村的吃水都是井里打来的。一口井,水井,井水。

外:左右结构,左边半个多,右边熟字“卜”,可与处区别记忆。外和里是反义词。外边,外村,外单位。

主:利用熟字“王”上边加一点来记忆。主席,主人。

席:半包围结构。广字头,里边上是“甘” 下面是“巾”。

乡:三笔写成,撇折,撇折,撇。乡亲,乡村,家乡。

立:独体字,笔顺:

刻:熟字换偏旁。孩去掉女旁换上立刀旁。立刻:表示赶快,马上。

念:熟字“今”加心字底。想念,怀念,都是心里在想,所以用心字底。

4、巩固生字组成的词。(利用卡片)读一读下面的`词:

不忘挖井人外村毛主席乡亲立刻想念

三、指导书写。

1、老师板书生字,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每个字的什么特点?

2、学生发现字的特点,上台试写。

教师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忘、想、念”。联系第十课“意、总”两个字的写法。

特别指导心字底的写法。

3、翻到98页,在“我会写”中,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四、实践活动。

课外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或作品,利用活动课交流。

板书设计: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1、沙洲坝,毛主席,住过

2、没有井很远带领挖关心

吃水不忘挖井人,

3、石碑怀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步骤优秀2

教学目标:

1、学会“忘、主、席”等9个生字。会写“洲、坝、挑”等十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教学难点:

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读准生字生词,读通顺课文。

一、谈话导入、揭题:

板书课题,质疑问难。

预设:谁挖井?谁吃水?水是怎样的?怎么挖井的?为什么不忘挖井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读课文,教师听学生读课文,并提示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分地读书。

2、生字纠错。

(1)抽读要认识的生字生词:沙洲坝、挑水、浑浊、脏水、卵石、激动、恩人、石碑

抽读要掌握的生字生词:忘记、主席、领导、革命、方便、人民、旁边、想念、杂草丛生

难读的词语:瑞金、疑惑、苦笑、热火朝天、喷涌而出

(2)指名分段课文。

A分段读课文,指导学生通顺、流利地读书。

B指名读全文,正确、通顺、流利的读书。

C自由读书,思考提出的问题哪些是可以回答的?

D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说说文章写的是谁干什么?

3、没有弄明白的问题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学习生字,书写练习。

1、说说本课的生字哪些是可以自己学会的,你怎么记住它们?

2、在田字格中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自己挑选简单的字书写。

教师可提示学生保留“席”“革”“导”“杂”几个学生容易书写出错的字。

4、学生练习书写。

四、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复习文章的大体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分段指导朗读。

1、继续由“水”入手,讨论提出的问题,沙洲坝人民吃的水是怎样的?

提示:

第二自然段,写的是沙洲坝人民喝的水很脏,抓住“浑浊、很脏、杂草丛生、苦笑”体会当地人的无可奈何,和吃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朗读课文。

第三自然段,抓住“涓涓的泉水、喷涌而出、清泉、激动”等词,体会井水的清澈。这里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不同的水的`样子,突出了毛主席对乡亲们的关心。

2、他们是怎样挖水的呢?

提示:

第三自然段中,“第二天商量带头热火朝天亲自(铺、垫)”表现出毛主席对村民的关心。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请学生体会练读。

3、朗读背诵第三自然段。

4、村民为什么称这口井是“红井”?你读懂井边石碑上的字了吗?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用一个成语概括沙洲坝人民的这种行为,理解“饮水思源”。

5、句式仿说:

四、整体感知,总结板书: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概内容。

2、小练习

(1)区别组词。

望主席导便杂旁

忘住度异使柴傍

(2)写出文中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时刻——想念——浑浊——

立刻——疑惑——激动——

(3)照样子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例: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不忘,时刻想念。

《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学设计步骤优秀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3、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6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三、教学时间

二课时

四、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2、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井、乡”等字。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我国第一代国家领袖人毛主席的事迹吗?今天我们要学习和毛主席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人物,了解时代背景。

师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毛主席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在班内交流,了解时代背景。使学生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课件出示毛主席的相片,介绍毛主席革命历程。)

三、朗读课文,认识生字。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初步懂得饮水思源道理。

1、把课文读正确,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词,多读几遍。

3、检查读生词。(出示本课生字词。)

4、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5、分自然段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

四、记忆字形。

学字方法:

拼拼音节,读准音,

看看结构,认清形,

连成词语,理解意,

自己学习,记得清。

1、学生自学生字。

2、老师检查学习效果。

3、识记生字,看谁记字的方法多。(课件出示全部生字,学生说到那个,教师点那个,出现此字的结构分析图)

忘:上下结构,上边“亡”下边心字底。忘不了,忘记。

挖:提手旁,右上边是穴宝盖,下面是“乙”。用手拿工具挖,所以是提手旁。挖井,挖洞,挖坑。

井:笔顺:二井,两横一竖撇一竖。井:人工挖成能取出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农村的吃水都是井里打来的。一口井,水井,井水。

外:左右结构,左边半个多,右边熟字“卜”,可与处区别记忆。外和里是反义词。外边,外村,外单位。

主:利用熟字“王”上边加一点来记忆。主席,主人。

席:半包围结构。广字头,里边上是“甘” 下面是“巾”。

乡:三笔写成,撇折,撇折,撇。乡亲,乡村,家乡。

立:独体字,笔顺:

刻:熟字换偏旁。孩去掉女旁换上立刀旁。立刻:表示赶快,马上。

念:熟字“今”加心字底。想念,怀念,都是心里在想,所以用心字底。

4、巩固生字组成的词。(利用卡片)读一读下面的词:

不忘挖井人外村毛主席乡亲立刻想念

五、指导书写。

1、老师板书生字,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能发现每个字的什么特点?

2、学生发现字的.特点,上台试写。

教师重点指导:上下结构的字“忘、想、念”。联系第十课“意、总”两个字的写法。

特别指导心字底的写法。

3、翻到98页,在“我会写”中,描红、临写。养成边写边记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在朗读中表达出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理解第三自然段,体会饮水思源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一、解题引入,整体把握。

1、自己读课题,讲讲题目的意思。

2、细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写谁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个挖井人是谁?

(2)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3、毛主席为什么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井,乡亲们又是怎样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的?带着这个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二、读听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有几句话?

(1)读讲第一句,(指一名)其他同学听辨他说得对不对。把表示地点的词(“瑞金”“沙洲坝”)画下来。

(2)读讲第二句,其他同学听辨。画出表示地点的词(“江西”)。

(3)练习说话:说说“瑞金、沙洲坝、江西”三个地点有什么关系。

2、老师讲背景,学生细听。

毛主席在江西瑞金,发动和依靠群众,建立红色根据地,领导人民闹翻身,求解放,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在这期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下面讲的故事就是毛主席在江西领导革命时候发生的事。

三、读想结合,理解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动笔画几句话。

2、毛主席在那儿住的时候看到什么?哪句写着呢?再细读这两句话思考这个问题。

(1)从“很远”这个词看出什么?(画出这个词)

(2)想象,没有水吃,会有哪些困难?结合这两句话来想象。

(3)毛主席会怎么想呢?

3、那么毛主席是怎么做的?读第三句讲一讲。

(1)“带领”是怎么做?画上这个词。

(2)想象挖井时会受哪些累?

4、为什么毛主席要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井?(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

小结:这一自然段有三句话,前两句写毛主席挖井的原因是沙洲坝没有井,吃水到很远的地方去挑,后一句写毛主席带领战士和乡亲挖了一口井。朗读这句时,要读好刚才画出的词,体会这两句的顺序。

5、看图,这就是井挖好之后,人们终于能喝着清凉甘甜的水后,那兴奋激动的场面:

(1)毛主席和乡亲们在干什么?

(2)想象他们之间会说什么?(练习说话)

过渡:毛主席这样关心人民,那么沙洲坝的乡亲又是怎么做的?课外读有关毛主席的故事,或作品,利用活动课交流。

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理解第三自然段。

1、看第二幅图,讲讲图上画的是什么?

2、书上是怎么写的?读第三自然段,用几句来写的?

(1)“立”是怎么回事?“时刻”怎么讲?

(2)讲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的意思。

(3)把这句话画下来,想乡亲们为什么要立这块碑?为什么要在解放后立碑?

3、教师讲解:因为乡亲们听见的不仅仅是解决人民多年未解决的吃水问题,而是毛主席为普天下的劳苦大众谋幸福,解放全中国让人民当家做主人,面对美好的生活,人民又怎能忘记这位新中国的谛造者呢?!

因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就有一语双关的意思。也就更生动表达了人民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激毛主席的深厚感情。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共和国的创始人和他从事的伟大事业,树立为人民谋幸福的远大志向。

4、除了毛主席以外,还有好多的革命家、老前辈也是这样处处为人民服务,谁来讲一例?

5、今天也有许多叔叔、阿姨为我们能过上幸福生活在辛勤的工作,有的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我们应该怎样做?

小结:永远记住那些为了我们的幸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不要忘记对自己关心、帮助过的人。所以说课题的这句话,“吃水不忘挖井人”已经被广泛运用为不要忘记对自己关怀、帮助过的人。

6、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五、有感情地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1、让我们带着对毛主席无限崇敬的心情读全文,并注意三个自然段的顺序。

2、练习背诵。

(1)填空:

①()城外有个村子叫(),毛主席在()领导革命的时候在()。

②()后,乡亲们在()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

(2)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齐背。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