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赤壁赋》教案 |
范文 | 《赤壁赋》教案锦集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赤壁赋》教案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赤壁赋》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过程与方法: 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诗中景物描写与诗人情感的关系。体悟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文人身处逆境之中不同自我解脱模式的比较中肯定苏轼的达观精神,探讨这一精神对当代的指导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悟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大家熟悉吧?齐读。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么,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了“阴晴圆缺”时,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不幸,我们应该……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 面对权贵的威,李白……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又是怎样选择的?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千古名篇《赤壁赋》,走进苏东坡的精神世界。 二、情感思路 1、同学们,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自古就有亲近自然、亲近山水的情怀。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特别是当人在现实中受到伤害的时候,只有山水最懂人的那颗苦闷和破碎的心。公元1079年,湖北的黄州迎来了一位满心伤痛的人,他就是苏轼。所幸,黄州赤壁的山山水水接纳了这个伤痕累累的人。面对眼前的山水和明月,苏轼心里有一丝慰藉,有一点感悟,感情有一些变化。那么,苏轼的心情有着怎样的变化呢?现在,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 (板书) 乐甚 ——愀然——悲——喜而笑 乐————悲———— 乐 三、赏“乐”之景 作者在第二段开头说:“于是饮酒乐甚”,请问作者因何而“乐”?(第一自然段) (1)如诗如画的美景。 (2)有哪些景? 清风、白露、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使人赏心悦目,陶醉其中,不仅是“乐”,还是“乐甚”。 (3)你能为我们将这个画面描绘出来吗? ◆肯定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有的写,有的思考。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微波。这时,一轮明月,冉冉升起了:“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好?好在哪里? 徘徊:不只写出月亮令人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生动形象,而且写出了月亮对于游人的依依眷恋,脉脉含情。 ◆好,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种情景吧(读第一段) (板书)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四、解“悲”之情 1、作者泛舟赤壁既然如此之乐,那么,他为何在第三段开头突然就“愀然”呢?什么叫愀然? (第二段) (1)来自歌词中的“美人”,为什么“美人”就让作者感到“愀然”呢? ◆“美人”比君,而“望美人兮天一方”,说明什么? ……仍然惦念着心中的君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美人”还象征什么? 苏东坡生存的年代恰好王安石变法新党与司马光旧党斗争,由于坚持正义,夹在两种势力中间,屡遭贬谪与磨难。这时的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一生忠君,却被贬他乡,壮志难酬。怎能不“愀然”? 他在去世前曾写过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黄州、惠州、儋州是他人生的三处贬所,也是他人生中的三杯苦酒。在他自己看来,他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在政治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失败者。所以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心已万念俱灰,只能随波逐流) (2)来自客人悲怨的“萧声”,怎样描述“萧声”的? ◆难道仅仅是因为萧声?苏子的内心本来就没有悲? 心底的悲和客人的萧声产生了共鸣。 (板书)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2、第三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这“悲”又从何而来呢?(第三段) ①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的处境对比: 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目随“大江东去”,销声匿迹,“而今安在”?何况“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吾与子”,只能是白添几许白发而己,悲! ②悲叹生命的短暂: 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渺如沧海一粟;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 ③由理想现实矛盾生悲。 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3、小结:同学们,你看,作者真可谓乐极悲来,至悲至痛啊!(读:“方其破荆州……”) (板书)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五、悟“乐”之理 1、既然作者如此之“悲”,最后一段又为何借客人说出了自己“喜而笑”呢?(讨论)(第四段) 心病还须心药医。听了苏子的一翻理,客人思想上得到了顿悟。苏子是怎样说理的?你能为我们阐述一下吗?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说的是水,它千百年来一直不停的奔流,永不停息,流走了多少岁月,也流走了多少英才伟人;“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说的是月,它虽有圆有缺,但却并没有增加也不见减少。从这两个角度推广到天地万物的话,可以来说明一个事理: 角度一:变。天地万物时刻都在变化着,即使是一瞬间的功夫也不停止,就像水的奔流不息,月的阴晴圆缺一样。 角度二:不变。天地万物包括我们人,一样都是永恒的。什么意思?高山、明月、江水、天空星辰,它们的恒久我们是可以认同的,但人怎么是永恒的呢?人也在万物之内,人看山,看江水,看明月是永恒的,是因为它们和人的寿命相比,要长久得多;对于寿命短暂的蜉蝣、蝼蚁、落叶等来说,在它们的眼中,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和高山、江水、明月一样永恒呢;再推,那些比蜉蝣、蝼蚁、落叶等寿命更短的生物,在他们的眼中,蜉蝣、蝼蚁、落叶不也是永恒的吗?即使再推,那些比人更为恒久的高山、江水、明月相对于广袤的宇宙而言,它们还是永恒的吗?因此,苏子便得出了一个结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我们又何必感叹那人生的苦短呢?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真正的脱胎换骨,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他——真正地成熟了。 这种成熟让“客人”最终“喜而笑”。 (读最后一段)此时的喜是大彻大悟的喜,是彻底悟透人生后的喜。 (板书)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2、小结: 同学们,你看,作者从游之乐,到生悲,到最后的喜而笑。在赤壁下,他一次次看穿生命的短暂,一次次悟透生命的永恒。 六、品“苏”之韵 1、这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两首词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1083 贬居黄州)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定风波 (1082 贬居黄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这两首词分别写出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心路历程。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蓝色的词,看看你分别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轼?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一个孤独寂寞的苏轼;《定风波》,一个忧乐两忘,祸福不惊,任天而动的苏轼。 3、点拨: 注意《定风波》的下阙,这里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寒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我们的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的时候,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 七、总结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回到课前的问题: 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选择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选择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面对权贵的威,李白……选择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 2、写一句你认为最有文采最有意蕴的话。(有时间就写,没时间就留待作业) 所以,苏轼是—— 最浪漫的诗人,最豪放的词家,最超脱的文人,最潇洒的过客,最具人格魅力的大师。 3、小结: 苏东坡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心灵的喜悦,是他思想的快乐,他的精神滋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田,提升着每个人的人格。愿我们用心去体味生命中的每一缕清风,每一轮明月。因为——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周国平 附: 板书设计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嬉笑、不知 《赤壁赋》教案 篇2一、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作者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翩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搞文(舒展散布),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L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文题目 三.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五.学习第一段 思考:(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2)本段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l)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六.学习第二段 思考:(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本段的“嘻”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1)可分两层:①写作者的歌声②写客人的萧声,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转折过渡 七.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2)“客”是如何闻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1)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八.学习第四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l)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八.学习第五段。 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3)结合全文,应如何认识文中的“主”与“客”? (1)本段感情色彩为”吕”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c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主”“客”实为一体,分别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积极和消极的心态。 九.概括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十.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蕴涵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抒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韵和对锅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科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仍不同,它的书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成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将末,虽都押韵,但换的较快,而且换的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立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 3.形象优美、善于取智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好声的幽咽哀婉:“其声鸣鸣然,如想如幕,如泣如诉,余音禁袅,不绝如缕。舞的区之游故,泣抓舟之合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十一.阅读 赤壁赋》赏析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从泛舟而游写到枕舟而卧,利用主客对话的形式提出矛盾、解决矛盾,深微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隐忧,同时也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 文中“客人”之悲由三方面的感触产生: 一是赤壁一带的江山触发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何况吾辈渔樵江渚之上! 二是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 三是要摆脱现实处境,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 赋写“客人”的生悲之因,实为下写苏子的开导之词蓄势。文中苏子的话针对“客人”的感触而发。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如此,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最后他为“客人”指出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显然,赋中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意识。他所谈的人生哲理,有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但也含有佛老思想中随遇而安、惟与自然相适的消极因素。因而“客人”的话却很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所以当他把手书的《前赤壁赋》寄给好友钦之时,特地写信叮嘱道:“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妙在不离眼前景,而议论、见识又不囿于眼前景。情因景发,景以情显,两两相触,缥缈多姿,创造出美妙的神话般的境界。又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作者用清新的散文笔调作赋,中间有骈词、俪句,也用了韵,更多的是散句成分。这种赋称为文赋。《前赤壁赋》除采用赋体传统的主客问答形式外,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其间有歌词,有对话,抒情、说理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这些都是对赋体写作的一种发展。 附内容结构表: 第一段:夜游之乐--- 美事: 美景: 美感: 第二段:主客异现--- 主人:乐甚、歌之、美梦 客人:呜然、舞蛟、泣妇 第三段:乐极生悲--- 生活空虚 生命短暂 欢乐难久 第四段:因悲生悟--- 变换角度 摒弃贪欲 及时行乐 第五段:随遇而安---- 《赤壁赋》教案 篇3一、 教学目的: 1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 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 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 教学课时: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四、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余秋雨 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2、 题解 A、关于苏轼 “三苏 ” 苏询 苏轼 苏辙 “苏黄” 苏轼 黄庭坚 “苏辛” 苏轼 辛弃疾 “唐宋八大家”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欧阳修 曾巩 “苏黄米蔡”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此外,苏轼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作者的复杂思想: 儒:积极入世,忧国忧民,平生倾慕贾谊 佛:精通佛理,不计得失,常与僧人来往 道:好学老庄,齐万物,一死生,追求内心调和 B、苏轼文章的特点 变幻无穷,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像力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 C、关于“赋” 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如杜牧《阿房宫赋》 3、 赏析 ⑴ 朗诵 正音,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⑵ 学习第一段 这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 ⒈划出写景的句字,形成一个整体画面 清风徐来 白露 遗世独立 乐 游(赤壁) 月出 水波不兴 水光 羽化登仙 画意 诗情 ⒉景物特点 澄清、幽美 ⑵ 学习第二段 这段描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⒈ 作者的好心情是怎样发生变化的? 乐: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的萧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⒈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品 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2.背诵课文 3.体会文章景、情、理交融的特点,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 学习第三段 ⑴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写客的问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甚悲伤 ⑵客是如何阐发当是的情怀的? 触景伤情,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一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 3、 学习第四段 ⑴本段主要写什么? 本段感情变为喜悦,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⑵作者如何阐述? 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一眨眼就要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存的,应该轻物质重精神,执着于自己不朽的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⑶苏子听任自然的观点,在现代竞争激烈的社会是否可取?(学生讨论) 4、 学习第五段 ⑴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⑵呼应开头,“舟中”呼应“泛舟”,“东方之既白”呼应“舟出东山” ⑶此时已不是开头那种单纯的山水之乐了,“笑”说明什么? 是分外欣慰和轻松,苏轼通过自我调节达到了精神上的满足。 第三课时 1、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2山川相繆 3冯虚御风 二、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下江陵 ②、歌窈窕之章: ③、顺流而东也: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2、形容词作名词 击空明兮溯流光 3、名词作状语 东望武昌 4、名词的意动用法 侣鱼虾而友麋鹿 5、使动用法 舞幽壑之潜蛟 6、渺沧海之一粟 三、文言句式(从文中找出并翻译) 1判断句 故一世之雄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倒装句: (1)宾语前置: 而今安在哉?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2)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3)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句): 寄蜉蝣于天地, 相与枕藉乎舟中 托遗响于悲风。 (4)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 (5)主谓倒装句:渺渺兮予怀 (6)省略句:举酒属客 (省略主语) (7)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四、虚词“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根据所在句子的语气可分为:表疑问语气、反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乎:吗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根据句意可翻译为“在、对、比、对于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乎:于) (三)用在句中的表停顿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赤壁赋》教案 篇4一、教学目标 1、学习重要的实词和虚词,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品鉴技巧之美。: 3、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二、教学课时: 二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诗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擅天下”的美誉。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这位旷世奇才的佳作——《赤壁赋》。 (二)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找出 韵的韵脚,听教师对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读课文,疏通字词,注意特殊用法及句式。 (四)具体方式 学生把在课前预习整理的材料进行交流。 首先交流实词和虚词,把它们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在校 教师及时作判断,给出正确的答案。(实词和虚词略)。 接着交流词类活用情况: 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词作状语;东望武昌 接着交流句式: 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通过以上的分析,再让学生齐读课文,仔细体会的语言,字词和句式特点,全面解决的边面意思。 (五)全面分析内容和思想感情。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景: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 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 第二段思考:(1)第二段作者的感情从乐到悲,悲从何来?明确:来自作者遭受贬谪后的苦闷,触景生情,见茫茫月色江水,产生知音天各一方之叹,在“扣舷而歌”中,已包含淡淡的哀愁。 (2)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3)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4)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学习第三段 思考:(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客”是如何阐发当时的情怀的? 明确: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六)讨论话题 1、欣赏文中的“水月”的意象,并谈谈古人的山水意识。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七)总结 苏轼采取的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宁固穷以济意,不委屈而累己”,他找到了生活的快乐和心灵安慰的较为现实的途径。无论人生的感叹或政治的忧伤,都在对自然和对山水的爱恋中得到了安息。于是他的山水意识提到了一个远远超出同时代人的高度。从而,自然山水在他的笔下,不再是象魏晋诗人那样只是作为哲理思辩或徒供观赏的客体,而融入苏轼的生活、兴趣、情感中。秋风秋月、平畴旷野,极其普通的景色在这里都充满了生命和情意。而且一种浑化无际、物我两忘的风格在苏轼的笔下流淌出来,这是平凡而不可起企及的美。 (八)板书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游 景乐 (以景动人)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水月” 歌 情悲 (以情感人)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问 理 喜 (以理警人) 《赤壁赋》教案 篇5教学目的: 1.了解“赋”这种文体的特征,鉴赏音韵美和意境美。 2.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3.结合作者的处境,体验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教学方法: 诵读和鉴赏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语设计 在日本的千叶,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立着这样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这样两个字:虫二。许多人到此不解其意,后郭沫若作了妙解,他说这两个字应分别加上两个边框,读为“风月无边”,是盛赞此地之美的。 而我们今天要鉴赏的《赤壁赋》,就是借咏无边风月而抒怀的。文章的作者是苏轼。 二、展示赏析重点 1.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之美; 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 三、教师范读课文 目标:订正字、词的读音 关注作者感情的变化 四、师生共同解读赏析(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琢磨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清本文的线索。 ·解读赏析(重点:第一、三、四段) 第一段:景(以学生的活动为主) 逐层设疑: 第一段作者写的是什么内容? 是什么样的景?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教师点拨: 写得真美!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看了这样的文字,我们真的很佩服苏轼:“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 正是这美景激发了作者的心旷神怡之情。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再来欣赏一遍。(全体女生读) ·知人论世 以第二段(过渡段)为契机介绍苏轼的人生经历,重点是政治上的坎坷遭遇,为三、四段的情理理解作必要的铺垫。 第三段:情 ·歌声和箫声引发了悲情悲意。悲什么呢?悲的内容是什么呢? ·学生齐读、体会 ·学生自己看书思考、分类 ·相互借鉴、争辩、质疑 ·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 无枝可依 情英雄安在悲 人生无常 第四段:理(在诵读中理解、品味语言) ·他怎样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呢?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理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这样深奥的道理,远隔千年的描述,今天我们读来并不感到晦涩难懂,为什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 补充《定风波》帮助理解。 ·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答问吗? ·学生畅谈感受、认知,教师明确: 主客答问是赋的传统手法; 苏轼借此抒怀,有无并不重要。 教师强调: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总评苏轼:展现其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五、赏析构思选材技巧 重点:景、情、理的关系 教师明确: 常言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本文作者先写月夜泛舟大江,饮酒赋诗,使人沉浸在美好的景物之中而忘怀了世俗的欢乐心情;再从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申述人类和万物同样是永久地存在,表达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如下图: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情(悲)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教师强调: 全文融景、情、理于一炉。景则水月流光,情则哀乐相生,理则物我相适。其间杂以呜呜箫音,悠悠古事。体物写志,不离眼前景;议论、抒情又不囿于眼前景。真的是: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今天我们重读此篇佳作,无论是作者的文学才华,还是他的人格品质,都让我们感到: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六、研究性学习 比较阅读; 苏轼《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记承天寺夜游》 参考篇目: 林语堂《苏东坡传》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景(乐—山水之乐)理(乐—达观之乐) 情(悲) 情因景生景以情显移情于理 风月不老先生未亡 《赤壁赋》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4、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5、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请大家欣赏两幅对联: 1、 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 2、 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介绍乌台诗案情 二、 简介作者 林语堂在他的《苏东坡传序》中写得十分明确而详尽:“我可以说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个瑜珈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结论也许最能表现他的特质。”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10xx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三、作品及背景 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轼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如一而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可见赋要做到“体物”与“写志”的完美统一。 探究:赋是古老的文体之一。“体物”即描摹景物,“写志”指作者要表达的主题,“体物”与“写志”要高度统一。 四、朗读课文 1、 听录音 2、 学生朗读,正音正句 3、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举酒属(zhǔ)客 歌窈窕(yǎotiǎo)之章 少(shǎo)焉 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 冯(piacute;ng)虚御风 扣舷(xiaacute;n)而歌 桂棹(zhagrave;o)兮兰桨 溯(sugrave;)流光 幽壑(hegrave;) 嫠(1iacute;)妇 苏子愀(qiǎo)然 山川相缪(1iaacute;o) 舳舻(zhuacute;1uacute;)千里 酾(shī)酒临江 横槊(shuograve;)赋诗 江渚(zhǔ) 一叶之扁(piān)舟 举匏(paacute;o)樽而相属(zhǔ) 寄蜉蝣(fuacute;yoacute;u)于天地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shugrave;n) 造物者之无尽藏(zagrave;ng)也 洗盏更(gegrave;ng)酌 肴核(yaacute;oheacute;)既尽 杯盘狼籍(jiacute;) 相与(yǔ)枕藉(jiegrave;) 五、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段,写作者游赤壁的情景,展示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 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 第三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四段,写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和豁达开朗的心情。 第五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 六、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指名朗读课文 二、 学习第一段,并思考: 1、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提示:可分三层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哪些句子描绘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这样的景致使泛舟者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总结: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景 月出东山,徘徊斗牛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泛舟赤壁, (一) 事 举洒诵诗 遗世独立, 情 羽化登仙 三、 学习第二段并思考: 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可分两层。 ①写作者的歌声; 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喜”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转折过渡 乐 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二) 事 客吹洞箫,倚歌而和 如泣如诉,舞蛟泣妇 悲 四、学习第三段并思考: 1、客于明月清风,良宵美景,奏出充满悲哀的言乐,他之所以要“托遗响于悲风”,其缘由是什么? 客人认为即使曹孟德那样的英雄豪杰,当年声威赫赫,也只不过是过眼烟云,更何况渔樵江渚的草民,生命如蜉蝣般短暂,渺小得有如沧海一粟,梦想成仙又不可得,便不由悲从中来,借箫声来表达愁绪了。” 2、“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五、 学习第四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他认为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他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这种“物我一致”的观点说明了苏轼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生活的热爱。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对自然万物,不该取的不取,该取的就取。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其“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这样议论最后又回到了“乐”上来。 第三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学习第五段并思考: 1、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提示: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提示: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3、你以为当初的`月夜泛舟真有这么一番主客问答吗?对这场人生观讨论的意义当如何认识? 据说东坡泛赤壁果有一乐师相随。但主客问答肯定是虚拟的,这是赋体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客之言与苏子之言,各代表了苏轼贬谪黄州后思想的一个方面,当然,乐观一面是主导。 3、 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消极的吗? 全文通过主客对话所表现的忧伤与喜乐,都是作者内心矛盾和复杂感情的真实反映。作者抒发哀怨之情时,流露了“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消沉,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从庄子的机械相对论中寻找人生之路,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某些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孟德周郎,而今安在? 客 (哀) 主客 蜉蝣寄身,沧海一粟 问答 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理) 主 (乐) (苏子)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三、艺术鉴赏 1、写景、抒情、议论的紧密结合 先结合课后练习二,体会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操、周瑜,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论抒情还是议论,始终不离江上风光和赤壁故事。这就创造出一种情、景、理的融合,充满诗情画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艺术境界。第一段重在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第四段虽然重在说理,却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2、“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等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如“万斛泉源”,喷薄而出。与赋的讲究整齐对偶不同,它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致;以下直至篇末,虽都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义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本文特别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出韵文文学的长处。指导学生注意以下押韵字和换韵情况 第一段 间 天 然 仙 第二段 桨 光 方慕 诉 缕 妇 第三段 稀 飞 诗昌 苍 郎东 空 雄鹿 属 粟穷 终 风 第四段 往 长 瞬 尽主 取月 色 竭 适 第五段 酌 藉 白 3、优美形象,善于取譬的语言特色 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 附1:苏轼乌台诗案 大约是苏轼在朝廷当礼部尚书之时,在他被贬谪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书房乌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苏轼见乌斋台桌上摆着一首只写得两句尚未写完的诗──“明月枝头叫,黄狗卧花心。”苏东坡瞧了又瞧,好生质疑,觉得明月怎能在枝头叫呢?黄狗又怎么会在花心上卧呢?以为不妥。于是提笔一改,将诗句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狗卧花荫。” 王安石回来后,对苏轼改他的诗极为不满,就将他贬到合浦。苏东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见一群小孩子围在一堆花丛前猛喊:“黄狗罗罗,黑狗罗罗,快出来呀!罗罗,罗罗,罗罗。”苏东坡出于好奇心,走过去问小孩喊什么,小孩说,我们叫虫子快点出来,好捉它。苏东坡凑近花前一看,见有几条象芝麻大的黄色、黑色的小虫在花蕊里蠕动,就问小孩说:“这是什么虫?”小孩说:“黄狗虫,黑狗虫。”苏东坡离开花丛,来到一棵榕树下,正碰到树上有一阵清脆的鸟叫声,便问旁人:“这是什么鸟?”旁人答道:“这叫明月鸟。”此刻苏东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错改了王安石的诗。 但后人评价说,王安石身为宰相,气量心胸也太狭小,他虽懂得地方上的风俗人情,也不应该因苏轼错改了他的两句诗,而立“乌台诗案”,置苏下狱,进而又随便发配人家。这样做,与搞“文字狱”有何区别。其实,从史实上看,王安石罚苏东坡,错改两句诗不过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实质上主要原因,则是政治上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因此之故,苏轼先被贬惠州,后再次遭贬儋州。 附2: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怕谁?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赤壁赋》教案 篇7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作者背景: 苏轼出身于一个比较清寒的文人家庭,从幼年起就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尤其是在父亲苏洵由发奋读书而入仕的影响下,早年便‘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宋仁宗嘉花二年(l057年)苏轼中进土,年方21岁,嘉拓六年,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公事,由此,踏上了一条颠沛坎坷的仕途生涯。 此刻的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危机重重,一大批有政治抱负和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士大夫要求变法改革,青年苏武也积极参与其中,多次上书并提出“丰财”、“强兵”、“择吏”的建议虽然如此,但由于他希望对改革应采取温和态度的政治主张和坐而论道的书生意气。使他没有认识到当时豪强兼并土地带来的对会危机,所以,宋神宗初年王安石推行新法时,苏武倾向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反对新法,从而卷入了上层政治斗争的旋涡,成为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更迭的受害者。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等到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政局发生变化,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多年的地方官生涯使他看到新法的某些良处,并在实际中实施,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因而被诬为“王安石第二”受到排挤。及至哲宗亲政后,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7月客死常州。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尤其当我们读他这一时期的作品时,能否更多一些人生的感悟与哲理的思考? 赋,始于两汉魏晋,刘翩在《文心雕龙》中就总结了赋的特点:“赋者铺也,铺采搞文(舒展散布),体物写志也。”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贾谊的《鹏鸟赋》,张衡的《两京赋》等。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L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二、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板书课文题目 三、教师配乐朗诵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四、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五、学习第一段,并思考: l、这是“赋”正文前一段简短的叙事,可分几层? 提示:可分三层 2、本段展示了怎样的境界?感情色彩如何? ①第一句,点明时间、人物。地点。这是写赋的正规笔墨,如一篇长诗前的小序。 ②第二、三句,前句写景,后句叙事,为月出之前的情况。 ③第四、五、六、七句,亦为先写景后叙事,为月出之后的情况。 2、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六、学习第二段并思考: 1、本段可分几层?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提示:可分两层。 ①写作者的歌声; ②写客人的萧声。 本段营造了一种主客之间萧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 2、本段的“嘻”从何体现,与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提示:本段的“喜”由主人“饮酒乐甚,扣舷间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这样写可为下层转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 3、歌词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词代表了主人怎样的情怀? 提示:“美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它表现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仍然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关切而不甘沉沦的情怀。 4、本段的“悲”从何体现?作者是怎样描写萧声之悲的? 提示:本段“悲”从客人悲凉的萧存。体现 作者借助夸张、想像,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化抽象为具体,把洞萧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5、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转折过渡 七、学习第三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本段写“客”的回答,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2、“客”是如何抒发当时的情怀的?本段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 提示:“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 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有为者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生命短暂、有志而无为者,羡慕长江永恒,哀叹人生短暂,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对于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当他们政治失意或生活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就陷入这样的苦闷与迷茫之中。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曾、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写曹操不是为了说明他是英雄,重心在“而今安在哉”这句上,为了突出像他这样的又是诗人又是英雄的人物最终同归于“空虚”的忧思悲绪上;还有这一段的对比是为了写“悲”,不是为了写人生短暂。 一般的人,在忧患与人生短促和虚空时,他会怎么做? 喝酒,及时行乐。像曹操《短歌行》中说的:“何以解忧?(众生齐念)唯有杜康!” 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李白在感叹“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以后,不是接着说:“浮生如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另一位唐代诗人韦庄也说过:“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但苏轼不用此法。他认为举杯消愁只有愁更愁,俗话说“心病还要心药医”,欲求精神苦闷的真正解脱,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学上的“解脱”,所以虽然他借客之口表达了自己的悲情,但醉翁之意并不在宣扬这种悲观的论调,而是沿用赋家“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阐明万物变与不变的道理,超脱于无益的悲观,凭仗哲学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随之而转出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因此文中的“悲”与豪放风格并不矛盾。 八、学习第四段并思考: 1、本段主要写什么内容?感情色彩如何? 提示: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如何阐发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提示: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和客的笑话,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上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 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变; 而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 应该轻物质而重精神,执着于自己的不朽事业,保持平静超然的心态和乐观旷达的情怀。 3、如何评价作者的观点? 提示:作者的某些语言容易被误解为及时行乐,但这种思想并未从文章中直接反映出来,作者表明的观点是希望一个人不要发无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种看似超脱尘世其实并不现实防幻想境界;而应适应现实,在目前这种宁静恬适的环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怀抱。 作者的这种观点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为作者不同意看问题绝对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但这种观点并非科学,因为作者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观点,否认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抹杀事物质与量的实际界限。总之,在当时的背景下,作者的观点还是积极的。 4、从什么角度说明不必羡慕宇宙的无穷? 从“变与不变”的角度。 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 从不变的角度,我和万物都是永恒的。 以水和月为喻的一段议论,可以看出佛教禅宗对苏轼的影响。 《赤壁赋》教案 篇8【教学思路】 一、教材介绍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以游赏山水为题材的辞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语言精练优美、内容隽永深长。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重点文言实虚词。 语文常识: 苏轼,赋。 2、学科能力: ⑴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⑵ 欣赏写景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⑶ 学生阅读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3、教育性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4、发展性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通过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和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总体安排 本文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诵读,初步学习本文。 第二课时翻译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第三课时文学鉴赏。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代散文的抒情和议论。 2、分析鉴赏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 找出文中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 概括第三、四段段意。 2、课件准备: 配乐赤壁泛舟图。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播放画面优美的赤壁泛舟图幻灯片,并配放富有感情的配乐朗诵,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到泛舟游赤壁的优美意境中,将学生带入一个愉悦而美好的情境,由此导入正课。 二、指导学生完成以下三题 1、画面中澄澈幽美的景色,文中是怎样描绘的? 2、在这清幽的景色中,主人公(苏子)有怎样的活动? 3、主人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活动? (以上三题的设计使学生由观看幻灯片的审美感知过渡到审美鉴赏,三道题衔接紧密,环环相扣,使学生认识并懂得鉴赏文学作品的一些规律性常识,即什么样的景色、情境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和举止。同时,三道题也锻炼了学生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三、指导学生完成本课的难点之一: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的 播放赤壁泛舟图中客吹洞箫的片段幻灯,配之哀怨、伤感的旋律。然后质疑: 1、客吹洞箫之音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2、客为什么会吹出这样的曲调? (幽美的景色、闲适的心态,苏子既诵且歌,可这个客为什么如此不识时务,奏出如此不和谐的音符?) (第1题训练重点是鉴赏作者对箫声的摹绘。第2题则重点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认识活动,没有正误之分,错对之别,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讨论多发言,发挥他们作为鉴赏主体的作用,教师扮演领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做些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 对于第2题,学生会出现这样几种理解: ⑴ 是为了引出后文的主客问答,起过渡作用。 ⑵ 是为了与苏子从歌词中流露出的悲哀幽怨的感情相唱和。 ⑶ 箫声哀怨悲凉的音调是作者真实心情的流露。 这几种认识都有道理,但都欠全面,教师可适当的点拨引导。 四、指导学生分析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及写景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完成教学重点 1、播放赤壁泛舟图中客曰片段幻灯,在哀怨、忧伤的旋律中齐声诵读第三段。 2、质疑设问: ⑴ 概括客曰的意思。 ⑵ 找出第三段中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并说明它们之间是怎样联系到一起的。 (第⑴题的设计在于鉴赏客的哀痛的思想感情,并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第⑵题的设计在于鉴赏艺术手法。找出相应的句子并不难,难点是说清它们有怎样的联系。) 要点点拨: 眼前的江水明月山川(写景); 曹操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议论); 哀叹自身的渺小(抒情)。 3、播放赤壁泛舟图苏子回答的片段幻灯,在优美的旋律中齐声诵读第四段。 4、质疑设问: ⑴ 用自己的话转述苏子的意思。 ⑵ 对苏子的这种认识作出评价。 (设计这两道题,目的是鉴赏分析苏子的思想感情。第⑴题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第⑵题学生的看法会很发散,教师要做好点拨。) 下面是关于第⑵题鉴赏分析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 生:苏轼的观点很具辩证色彩,表现了他对政治迫害的蔑视,身处逆境而心胸坦荡旷达,难能可贵。 生:苏轼的观点无非就是要抓紧时机,享受大自然所给予的美的景物,看不出来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师:对这两位同学的看法,教师没有立刻作出评价,而是继续设疑激趣:有人认为,客的观点实际上是苏轼思想的委婉流露,你们怎么看? (设置这一疑问,目的是要学生加深苏轼被贬后矛盾思想的理解,并照应前面辞赋文体采用主客问答形式的讲解。) 生:作者借主客问答的形式,巧妙地流露了自己被贬黄州后郁闷愁苦而又乐观旷达,意欲实现个人抱负的思想感情,比起直接坦陈个人心迹,真是巧妙。 师:封建社会的文人士大夫,他们政治失意或是生活上遇到挫折,往往会陷入苦闷、迷惘之中,苏轼也不例外,但他的可贵之处,就是并不消极沉沦、萎靡不振,而是以自己豪放乐观的胸襟去拥抱生活。现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不能用简单的积极或消极来概括,但他那种坚持对生活的执著态度,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不应给我们很多启示吗?──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活着。 学生围绕世界观、人生观的话题充分发表看法。 五、总结,布置作业 分析本文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异同。 (设计此题,目的是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及发散思维能力,回答该题,既要考虑思想感情的表达,又要考虑艺术手法的表现。) 【评析】 以人为本是《赤壁赋》课例分析的灵魂和精华。而通过审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让学生做鉴赏活动的主体是文学鉴赏课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学者绝不能采取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简单地把答案灌输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鉴赏的知识和方法,让他们自己去质疑、去寻求、去发现。教学中,教师很好地把握住了这种观念和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地位,使学生的审美感受(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现。 教学中,教师围绕鉴赏主题设疑激趣,引导学生鉴赏、审美,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产生联想,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家庭作业的设置更体现了这一目的。学生的思维发散了,鉴赏的味道也就出来了,教师再适宜地辅以引导和点拨,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轻松解决,很好地完成了本课同时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真正培养了学生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赤壁赋》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 2.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欣赏作者描绘的赤壁夜景,品析作者的情感变化,领会作者的人生感悟。学习作者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难点:准确理解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由喜而悲、由悲向豁达转变的。 【教学方法】 1、诵读和鉴赏。 2、运用多媒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曾经有一导游带领日本观光团游览泰山胜景,在登山路旁见到一块摩崖刻石上镌有“虫二”两个大字,许多人到此不解其意,后郭沫若作了妙解,他说这两个字应分别加上两个边框,读为“风月无边”,是盛赞此地之美的。我们在上节课疏通了《赤壁赋》的文字基础上,今天要鉴赏的《赤壁赋》,就是借咏无边风月而抒怀的。的作者是苏轼。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全文,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理清本文的线索。 乐——悲——乐 三、解读赏析: 1、因何而乐?(美景)著名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脱俗的纯净的美感。朗读第一段,找出你最欣赏的词语或句子,说说它的景物描写美在哪里。 看到这样的景会有什么样的心情?这些句子美在何处?哪一句特别有体验,就点评哪句;可评意境,也可评手法;可就词语点评,也可就句式点评。 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果然秋景如画,风月无边,一路乐景。抒发了诗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2、歌声和箫声引发了悲情悲意。悲什么?为英雄落幕,吾辈渔樵而悲伤; 为天地阔远,自身渺小而悲伤; 为长江无穷,人生短暂而悲伤; 为无法摆脱现实,理想难得而悲伤。 这四悲只是客人的悲伤吗? 一主一客其实都是作者的独白,这些正是苏轼贬谪黄州后苦闷与迷惘的写照,只不过是借客人之口表达出来罢了。 3、他怎样来排遣这种悲苦郁闷之情呢?面对客人对人生悲叹,苏 轼是如何消除客人心中的块 垒的? 选取了自然景物水、月、风来阐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的。 (1)从“变”与“不变”的相对性角度分析 借水的流逝,月的盈虚,来说明人个体生老病死,总在变化,人类代代相承,有时永恒的。 (2)物各有主,故人不能有非分之想,僭越之心。 (3)大自然中拥有无尽宝藏,故吾与子共同享用这份天然的馈赠。 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可以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随遇而安的慰藉,但又何尝不是一种苦难后深悟的旷达。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因此,客喜而笑,感情也一扫悲伤而变得开朗乐观──主客畅饮,酣睡达旦 4、那么,前后两“乐”相同吗?为什么(山水之乐,心胸旷达之乐) 总结:苏子与客关于变与不变的对话是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苏子是乐观的,或者说是豁达的,他参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风月无边,主客共适。无论贫富贵贱,均不能改其规律,刹那成终古。正因为如此,他被贬杭州爱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被贬密州爱密州,“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被贬黄州爱黄州,月夜泛舟,“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被贬惠州爱惠州,“日啖荔枝三百棵,不辞长作岭南人”;被贬海南爱海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拓展延伸:这篇苏轼所表现的对宇宙、人生的感悟以及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对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迪?在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该如何面对? 预设:苏轼的感悟启示我们,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顺境有逆境,遭遇逆境时应调整好心态,以乐观豁达不拘世俗的心胸去看待得失,如果悲观怅惘,只是徒增烦恼,如果淡然处之,心境自然明朗,还会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外收获。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应象苏轼那样,明智达观地看待荣辱得失,因为生命的真谛是:结果并不重要,经历才弥足珍贵,难忘的经历在于心态和胸襟。 布置作业: 1、根据课文第1段文字,描摹秋江月夜图景。 2、以《我所知道的苏轼》为题,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苏轼的深刻理解。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