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扁食真好吃活动教案 |
范文 | 扁食真好吃活动教案 设计思路: 1、本次活动选材来源于生活。在漳浦,随处可见品种繁多的风味小吃。其中以“肉丸、扁食”最为常见,幼儿都有品尝的经历和感受。 2、《纲要》中说到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3、我充分利用这一本土资源,变家长被动参与为主动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充分整合家庭教育资源来完成教育目标。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家乡风味小吃的种类,让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在动手包扁食及烹饪的活动中,进一步对漳浦特色小吃感兴趣。 3、享受与同伴、家长合作的兴趣,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4、学习参与收拾整理活动材料。 活动准备: 1、向家长发邀请书,请家长配合帮忙收集录制有关家乡小吃的样品(肉丸、扁食、蚝仔煎、酥糖、贡糖、紫菜、填鸭等)、小吃的产地、制作原料及制作过程。提供幼儿准备做扁食的原料。 2、幼儿自己购买的肉丸、芹菜。 3、准备电磁炉、锅、炒锅、餐具、各种常见蔬菜、调味品、纸巾等。 4、方言儿歌“漳浦小吃有名气”磁带及柔和的音乐CD。 活动过程: 1、以方言儿歌《漳浦小吃有名气》引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我们家乡的小吃很有名气,你知道它们的名称、产地、制作原料和方法? 2逐步播放录像片段,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家乡小吃。 播放片段(一):各种家乡小吃。 ①哪位小朋友能说出三种以上的家乡小吃? ②哪个地方的蚝仔煎最有名?它是以什么原料来烹任的? ③哪里的酥糖最好吃?它的制作原料有哪些? ④填鸭是怎样饲养的?哪里的填鸭最有名? 播放片段(二);扁食店 ①这是什么店?他们在干什么? ②你知道怎样包扁食吗? 4、教师讲解扁食的制作过程。 ①教师介绍包扁食的材料。 ②教师示范包扁食的方法:将扁食皮放在左手中,右手用筷子拨一点馅放在扁食皮中间,再把扁食皮对折,卷一下,捏紧,一个扁食就做好了。幼儿教育网() 5、幼儿包扁食,教师巡回指导。 ①要求幼儿穿好围兜、袖套,将手洗干净后再操作,提醒幼儿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卫生。 ②在操作中要求尽量让幼儿自己动手包扁食,家长只是辅导、帮助。 ③要求幼儿活动结束后参与收拾整理等。 6、分组烹制扁食。 ①小组讨论各种不同的烹饪方法(如肉丸扁食汤、糖醋扁食、油炸扁食、蒸扁食等)。 ②动手烹制,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巧用各种辅助材料,烹饪出美味的扁食(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7、举办“品尝会”。 ①将各小组烹制的扁食摆在餐桌上,引导幼儿介绍自己作品的'名称及制作方法。 ②轮流观看、学习分享体验“烹饪”的乐趣。 ③引导幼儿邀请家长共同品尝,亲子餐会开始。 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继续收集有关家乡风味小吃的信息、资料,并主动与同伴交流。 2、在角色游戏中增设“风味小吃店”的主题内容。 3、建议家长利用节假日带幼儿品尝各种漳浦小吃。 活动评析: 本次活动由于题材贴近孩子生活,所以: 1、克服过去情感教育单纯以说教为目的的做法,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从而促进幼儿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发展,提高了本次教学活动的效果,目标定位较全面,而且明确、具体,是一种可测量的行为。 2、通过这一主题活动,让孩子了解制作这些小吃的基本原料及过程,在尝试制作的过程中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感受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热爱劳动成果、热爱家乡的情感。 3、活动过程层次清楚,简洁明了、幼儿有话可说、愿说。 4、家长乐于参与活动、幼儿积极性高。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充分整合了家庭教育资源来完成教育目标,使幼儿主动参与学习。 附: 方言儿歌:漳浦“小吃”有名气 阮漳浦,好地理;(阮:我们的。好地理:好地方) 漳浦“小吃”有名气; 今天带“恁”来试试;(恁:你们。试试:尝尝) 恁来看: “物件”排到满满是;(物件:东西、物品。满满是:到处都是) 各项好吃又“便宜”。( 各项:每一种) 杜浔酥糖香又脆; 官浔贡糖酥又甜; 嫁“炉”仔娶媳妇;(嫁“炉” 仔:嫁女儿) 都要用到它。 赤土正宗麦仔膏;(麦仔膏:麦牙糖) 好吃养胃又补脾。 城关肉丸响当当;(响当当:出名) “脆脆”好吃真滋味。(“脆脆”:每一口。真滋味:真美味) 石榴“填鸭”肥; 好吃又不“腻”。 霞美蚵仔鲜大“面”;( 蚵仔:海蛎。大“面”:指海蛎体积大) 煎蚵煎,好吃到半死。(蚵煎:海蛎煎。到半死:指好吃的程度)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