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语文教师期末家长会发言稿 |
范文 | 高中语文教师期末家长会发言稿 现如今,能够利用到发言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发言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为了让您在写发言稿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教师期末家长会发言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各位家长: 大家好! 我是高二(3)班和(5)班的语文老师,和两个班的一百多学生相处已经一年多了。今天借此机会,将自己的语文教学向各位家长做一汇报,并就学生的相关问题互相交流,以便使学生们得到更好地发展。 一、语文教学思想和做法 语文这门学科,学生的重视程度是不够的,尤其是重点班。但事实是,学生的语文成绩总是和我们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做了以下的努力: 1、扭转学生对语文的看法。语文是博大精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并不是好多人认为的那么容易。最直观的评价是,150分的题,如果考不到110分以上,那就证明你在语文学习上是一个失败者。事实上,每次语文考试,能达到110分以上的,最多也超不过20人。所以,对于三大主科之一的语文,必须重视。 2、要有大语文思想。所谓的大语文,简单点说,就是高一就要有高三意识,或者说,把三年的语文学习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待。我们的传统做法是,高一、高二、高三第一学期上课本内容,高三第二学期开始专项复习和模拟训练。但我们3班和5班的做法是,高一就已经开始专项知识的学习了,也就是说,高一就已经开始高三的内容了。因为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时间上相对比较宽松,而将好多专项知识和模拟训练集中在高三的做法,既使高三以前的大量宝贵的时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又无法使专项知识和模拟训练落到实处。我们现在已经进行了一部分专项知识的教学。在本届学生中,只有我们3班和5班是这样做的,并且已经在几次考试中初步表现了它的优势,而在高三的时候,这种优势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 3、语文的教和学要轻松、愉快、高效。语文学习应该是快乐的,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则是最好的办法,而不是在课外再利用时间苦苦地探索。在语文教学上,我和学生们有几个约定。一是绝不占用早自习。学校规定,早自习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要组织学生晨读,而我认为,高中的学生要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而早上则是学习效率很高的黄金时段,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充分利用。二是绝不拖堂。三是平时作业适量,有时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四是假期作业不讲形式,要重实效。我的假期作业和别班的不同,是我自己编辑的高三专项知识。要让学生花了时间就要切实学一点东西,而不是在各种形式中虚度光阴。 二、我对学生的看法和做法 1、学生很辛苦。这一点走读生的家长也许体会得更深。每天五点多起床,晚上十点多回家或者宿舍,每天在校时间长达12个小时。更重要的是,每天要学那么多的课程,而且还必须努力学好。每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是在艰难地走上坡路。所以,一定要理解学生,对待学生一定要宽容,即使他们的学习不是那么出色。他们的压力已经够大了,我们不能再人为地用各种不合理的方式给他们增加压力,那样,他们将会走得更加艰难。 2、对待学生要注意方式。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会犯错误。这是很正常的。方法好了,就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反之,则会适得其反。不能简单粗暴,将惩罚作为出发点和目的。学生上课打瞌睡了,我会让打瞌睡的.学生站起来清醒清醒,但同桌必须写200字左右的说明。因为谁都会打瞌睡,这是很正常的。作为同桌,要关心和爱护自己的同学,就要及时提醒。对同桌的错误你不闻不问,就说明爱心不够,就必须深刻认识。学生上课做小动作了,或者短时间内心不在焉了,不要当时就在大家面前骂他,那样既伤了他的自尊,又起不到让他认识错误的作用。我的做法是较隐蔽地提醒,下课时再宣布对他的要求:用四五个互不相关的'词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小文章,但必须得有文学色彩。这样,既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又提高了表达能力。事实证明,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方式。 3、要及时地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保持很好的斗志。这次期中考试,我带的3班是重点班的语文第一名,5班是普通班的语文第一名。学生们都很高兴,满以为我会好好的表扬他们。但在仔细分析了试卷之后我发现,不少学生犯了许多不应该犯的错误。成绩考得相当好,但我的批评却更深切。我就是要让学生们知道,不能让一点小小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要看到阳光旁边的阴影。错误什么时候都是错误,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纠正,以后以许就是致命的。 各位家长,你们的子女是可爱的,我也深深地爱着我的每一个学生。如果我们每一位家长都能用更好的方式来和自己的子女交流,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将每一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看待,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我们的子女会茁壮成长?只要我们携起手来,紧密团结,我坚信,你们的每一个子女都必将成为每个家庭中最美丽的风景。谢谢大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