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二年级上册语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
范文 | 二年级上册语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上册语文《回乡偶书》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会认“客、何、赠、汪、舟、欲、踏、潭”8个生字,重点读准“赠”的后鼻音及平舌音,会写“舟、乘、音、客、何、汪”6个生字。重点指导“舟、乘、客”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 教学难点: 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先学要求: 1、自学生字,不明白的地方想办法解决(如查字典、问大人、联系上下文等等),想想哪些字音要提醒大家,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正确流利朗读古诗,不明白的地方多读几遍或做上记号。 3、查找有关诗人和古诗的文字资料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 1、复习导入。 同学们,咱们来玩个对古诗的游戏,背诵《咏柳》。(老师背上句,学生接下句。) 2、介绍背景。(出示课件)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爷爷,他的名字叫贺知章,这位老爷爷啊活了85岁,相传在他十岁的.时候,就和父亲离开了家乡去求学,离开家乡后,和父亲两人生活十分艰苦,有的时候吃不上一口饭,有的时候穿不上一件完整的衣服,但是贺知章克服困难坚持读书,因此他的书读得非常好。他和爱喝酒的李白是好朋友,两人常常在一起喝酒、作诗,相处得十分融洽。八十三岁那年,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子,回到了家乡。他回到村口遇到孩子们时的情景会是怎样的? 3、揭示题目: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解释题目: 通过预习,知道题目的意思吗?(指导理解“偶”“书”各是什么意思?) 二、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2、请学生读古诗,其他同学当小老师评价、正音。 3、检查生字:生字宝宝从古诗中走出来想和大家做好朋友呢。 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 开火车读,齐读生字新词。 交流怎样记住生字,想提醒或告诉大家什么。 三、学习古诗 1、生字宝宝夸大家学得好,想请大家再来读读古诗,该怎样读? 2、指名读诗——范读(出示课件),生画节奏——男女生交换读(女生读,男生评,然后交换)—— 分组比赛读诗——齐读古诗 3、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边观察插图边说出每句诗的大意。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一二句: “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 “乡音无改鬓毛衰”你是怎么理解的?或者你有什么疑问吗? 小朋友们,贺知章在回到家乡时头发都白了,可见模样发生了改变,可是什么没有改变呢?(乡音) 引导理解乡音: ①小朋友,咱们班有湖南人、朝州人,梅州人,你知道不同地方的人讲的话一样吗? ②老师给大家一句话,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多穿点衣服。请你们用自己家乡的话来说说。理解“乡音“一词。 诗句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 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诗人50多年没有回家乡,现在回来了,还是衣锦还乡,见到了家乡的许多变化,心中百感交集,请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四句: 贺知章牵着马儿回到家乡来到村口时的情景是怎样的? 谁来说说后面两句的意思? 孩子们看见贺知章却都不认识,于是笑着问贺知章:“老爷爷,您是从哪儿来的?”是呀,为什么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 (板书:少小、老大客?何来?想家乡!) 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忧伤) 4、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5、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 四、挖掘课程,欣赏佳作 同学们,贺知章回到故乡后,面对熟悉的情和景,他一共写了两首《回乡偶书》。刚才我们学习的是第一首,现在请同学习们欣赏第二首,一起与作者体会回到家乡的那种感受。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生朗读,师讲大意。 五、示范指导,培养习惯 1、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舟”的笔顺; “乘、客”的撇捺要伸展开,“乘”的笔顺,“客”的宝盖头儿不要写得太宽。 “音”的第二横应当写长一些。 “何”字右边的“可”字是,横要长些,竖钩的起笔处不要写在横的末端。 2、出示课件中的生字书写顺序,师边讲解。 3、学生试写(每个生字各写2个),师巡视,生写后互检。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