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囊萤夜读》原文及译文 |
范文 | 《囊萤夜读》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囊萤夜读》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囊萤夜读》原文及译文 原文: 佚名〔唐代〕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 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他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注释: 1、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 2、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3、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4、恭:谨慎的意思。 5、通:通晓。 6、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7、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车胤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作品出处 《晋书》共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晋书》为二十四史之一,编者共二十一人。其中监修三人为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天文、律历、五行等三志的作者为李淳风;拟订修史体例为敬播;其他十六人为令狐德棻、来济、陆元仕、刘子翼、卢承基、李义府、薛元超、上官仪、崔行功、辛丘驭、刘胤之、杨仁卿、李延寿、张文恭、李安期和李怀俨。 拓展 《囊萤夜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解古诗的大致意思,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识字。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步骤: 一、激情入境,引趣揭题。 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古诗《囊萤夜读》。板书:囊萤夜读---读题释意。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感受美。 1、打开书借助横条里的拼音自由读古诗,遇到不会读是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都可以。 2、请同学再读一遍古诗,争取把字音咬得更准。 3、看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我也想读了,同学们在心里和我一块儿读好吗? 4、让同学们把古诗读给同桌听听,相互提提意见。 5、教师从诗里请出了这些词,你们一定觉得眼熟吧,自己读一读你一定能读准。 6、抽读词卡。 7、再读古诗,这一遍要争取把每句诗读通顺。 8、指名读,互相评议。 9、齐读 三、细读诗文,深入领会,品味美。 1、图文结合,远近对照,品悟第一、二句。 你觉得这两句诗是什么意识呢?让学生谈自已对字词的初步理解。 指导朗读这两句: 学生自主试读,体会感情及语气。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激励赛读。 2、探究协作,读中悟情,品读第三、四句。 过渡,接下来咱们读第三、四句。小组交流各自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表现美。 a、自由读。 b、指名读、互评互议、教师相机指导。 c、齐读。 让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 ①开朗读会。 ②绘画。 ③写话。 ④当解说员。 3、学生根据自己不同喜好,自由组合自己表现。 五、古诗表演大看台,群英聚会展示美。 1、组织各小组展示各组不同的表达赞美的方式,并适当讲解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内化情感。 2、指导背诵古诗,师扮演角色创设情境。 其中有意设置语音、语意障碍以纠正学生读音,强化学生理解,增强学生记忆。 囊萤夜读教学反思 《囊萤夜读》讲的是晋朝一个名叫车胤的人勤奋好学,利用萤火虫来照明读书的故事。故事浅显易懂,给人的教育意义却十分深刻。只要我们勤奋苦学,就能克服一切困难,日后才能有所成就。 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毕竟离我们的生活较远,教法不可能和现代文教法等同,怎样的文言文教学才能更深入孩子们的心灵呢,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文言文教学就应该坚持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文中之情,读中想象文中之景,读中感悟文中之道,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熏陶,学到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读写能力。这节课中,通过范读、听读、跟读、引读、自由练读、齐读等方式,使学生逐步恰当处理长句的适当停顿。最后在学生读正确的基础上,指导孩子们读得有声有色。 二、要学好文言文,提高学生阅读 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词语是关键。本堂课,我重点传授给孩子们运用借助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基本方法,理解常用的文言词语。 要想教好文言文,我们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授学生以“渔”,使其乐学、会学。同时在教学中,侧重于欣赏,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侧重于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享受祖国古代汉语的神韵;侧重于感悟,能用自己的话对整体内容进行正确、清楚、连贯的表达,能由故事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能结合实际谈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囊萤夜读》说课稿 一、说教材 《囊萤夜读》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文言文,介绍了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二、说目标 1、认读“恭勤”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等词语。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说教法 教学中我把指导学生朗读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才能把句子读通顺。 范读文言文更是重要,第一遍要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要注重指导文言文的读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四、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古时候,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是晋代车胤,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2、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它是一篇文言文。它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3、补充文言文知识:文言文人们通常说古文。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我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化,有着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瑰宝,他们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记载下来的。我们要去传承民族的瑰宝,就要学好文言文。 4、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小故事。(板书:囊萤夜读)学生齐读课题。 (二)读通读顺,感知课文 1、试读,说说读后的感受。师生共同解决生字:囊、萤、恭、勤、博、贫、焉。 2、自由、大声读课文,至少读三遍,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读通顺了吗?读流利了吗?但是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再次朗读课文,这次要求读得有节奏。 4、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学生拿笔划分节奏。 5、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6、点名读,齐读。 (三)理解文本,探究交流 1、真是读得越来越有滋味,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吗? 先来看一看词语的意思: (1)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2)胤恭勤不倦: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而不知疲倦。恭:肃敬的意思。 (3)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4)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2、当我们深入课文的时候,会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读读课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交流。 3、预设交流 (1)我读懂了“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这句话告诉我们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2)我读懂了“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4、同学们,你还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1)我觉得车胤真的很聪明,遇到困难很好地解决困难。 (2)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 (3)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四)读写训练,朗读全文 1.师:课文虽然很短,但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你感动吗?将你此刻内心的想法写出来。(学生动笔写感受,然后交流。) 2.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课文。(生齐读课文。) 五、说板书设计 囊萤夜读 车胤:谨慎 勤劳 而不知疲倦 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 囊萤夜读 夜以继日 我们都要勤奋苦学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