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
范文 | 最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续写新的篇章,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教学计划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做教学计划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主要内容 1、在健康教育课及日常生活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必须从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1)、学习要有计划 (2)、学会学习 (3)、考试有颗平静的心。 (4)、创造就在我身边 (5)、学会说不 (6)、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7)、怎样避免冲突 (8)、拂去心中的烦恼 (9)、我们一起做 (10)、让嫉妒远离我 (11)、学会尊重他人 (12)、学会交往 (13)、巧用零花钱 (14)、我的责任感 四、途径和方法 1、心理辅导课程 2、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请班主任老师在健康教育午谈时间每个月进行一到两次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也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3、设个别心理辅导 4、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心理健康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五、课时安排: 每周一课时。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21.课程小探秘 1.认识心理健康手册; 2.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3.学生能对生涯有个初步的认识。 2.我的困惑 1.觉察自己目前的生涯状态; 2.宣泄自己进入新环境后的困惑; 3.分享和了解别人的困惑; 4.学习如何处理这种困惑。 3.校园寻宝 1.学生能了解心理辅导的对象、内容和重要性; 2.学生能了解心里有困惑时可以寻求的帮助的资源和途径; 3.学生能学会写心理日记。 4.人生依然有梦 1.通过辅导使学生体验内心真实的需求,重新点燃追求理想和愿望的热情和活力。 2.理解实现梦想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5.许我一个未来 1.使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把梦想转变为现实; 2.帮助学生掌握制定人生目标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办法,通过具体的练习学会制定目标和计划。 6.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1.学生能了解自己的学习价值观,即学习是为了什么; 2.协助学生理解什么是学习,了解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 3.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 7.学习策略指导 1.让学生意识到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对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性; 2.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8.考试心理辅导 1.辅导学生掌握降低考试焦虑的方法; 2.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应考技巧; 3.指导学生掌握放松训练的方法。 9.我是谁-自我探索 1.了解“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2.知道“认识自我”的自查方法; 3.从别人的反馈中,使自知的我和他人所知的我更为一致 10.特质大搜索 1.了解性格的特征,并知道性格的两面性; 2.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的倾向性; 3.认识到自己的特质与自己兴趣、职业选择之间存在关联。 11.特质大拼盘 1.协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类型; 2.协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特质与自己兴趣、职业选择之间的关联。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3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卫生的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及处理心理问题的辅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促进学生价格健全发展的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特色兴校、特色强教、打造甘田中学教育品牌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任务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及学习、择业、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价格水平。 2、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三、工作措施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设心理辅导活动和专题心理讲座。要把心理辅导活动纳入日常教育计划,每班每学期安排八课时以上。 2、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训练。 为了增加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扰,使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训练,如意志训练、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训练、放松训练、学习方法辅导和克服考试焦虑辅导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特别是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让广大学生视野更开阔,心胸更宽广,及时化解孤僻、郁闷、焦虑等心理困扰。 4、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预”机制 着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三预”(预防、预警、干预)机制。一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机制。建立班级、学校、心理辅导网络,全面开展学生心理辅导,预防学生发生心理偏差。结“问题学生”要做好个案分析并建立跟踪档案。二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学校要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要及时发出警示,做到预防于未然。三是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要落实危机干预的人员、措施和设备,一旦发现心理危机,要立即启动干预机制。对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将其安排到专门的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 5、争取家长支持,实现家校互动 学校要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完善家、校联系制度,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努力形成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每学期至少要举办一次面向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环境。要广泛开展亲子活动,动员家长主动加强与孩子的心灵沟通。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 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四、方式与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与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还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争取家长和社区的配合,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3、开设简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心理辅导活动方法建议有: 1)建立心理咨询室。 2)建立“知心信箱”。 3)开辟板报专栏。 4)建立特殊学生心理个人档案。 5)举行心理咨询问卷调查。 6)开设心理健康课。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