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论文 |
范文 | 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论文 [摘要]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问题,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失关爱和管理教育,往往会表现出强迫、焦虑、狂躁、恐惧、自卑、自责、自闭、抑郁、偏执、敏感、妒忌等心理问题。要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类型,分析其心理问题,采取移情训练法、情绪调控法、伙伴影响法、活动导引法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用真爱打动他们,帮助他们建构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关键词]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方法分析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从教二十多年来,笔者所带的班级中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在与这些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笔者不断研究其心理,积极探求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的方法。 一、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 单亲家庭的学生由于缺失关爱和管理教育,往往会表现出强迫、焦虑、狂躁、恐惧、自卑、自责、自闭抑郁、偏执、敏感、妒忌等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可分为以下类型: 1.自卑型:当父母离异时,孩子会觉得自己与其他人不一样,有遗弃感;在人前不敢提父母;不敢正视别人,做事没有信心。 2.自闭抑郁型:原本健全幸福的家庭突然发生变故,亲历亲人的去世会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过度痛苦导致他们不爱说话,久而久之变得自闭抑郁。这样的孩子在父母一方去世的家庭中较多。 3.暴躁型:父母离异之后,有些父母觉得亏欠孩子,于是平日里溺爱孩子、放纵孩子,导致孩子爱发脾气,喜欢用摔东西发泄心中的不满,有时甚至像一只暴躁的小刺猬扎伤关爱他们的人。 4.表现型:这类孩子特别爱表现自己,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他们想得到大家的'关注,周围的人对其稍有忽视就会闹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会导致他们出现两种极端化行为:一是正面效应,积极参加活动,希望得到认可与表扬,从而得到父母及他人的关注与认同。二是反面冲突,通过一些消极行为博得关注,以获得存在感,满足内心的情感需要。 5.放纵型:这类孩子认为自己是被家长抛弃的,索性就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表现为打仗、斗殴、吸烟、与社会小混混搅在一起、花钱挥霍、说谎成性等,他们用嘈杂的生活氛围掩盖内心的精神层次缺失。 二、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对策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心灵可以分为三个自我意识的层次: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一些本能的冲动、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常常在不知不觉的潜在境界里发生,因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智无法进入意识,也无法被个体所觉察,这种潜伏着的无法被觉察的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被称之为潜意识,也就是无意识。一些单亲家庭学生的种种反应都属于潜意识行为。对他们来说,有意识层面和无意识层面之间有可能发生交换,这就需要教师将其行为引导到意识行为上来。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应多关注这一学生群体,细心观察,及时给与关心和爱护。可以为班级单亲家庭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随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采取多种方法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1.移情换位法:开展移情训练,增强学生的道德敏感性。移情训练可从情绪追忆、情感换位、作品深化和作品评析、想象情境等方面入手,引导单亲家庭的孩子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例如,班里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他很逆反,处处与教师对立,经常不写作业,上课乱说话,严重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一次班会上演小品,我让他扮演故事情境中教师这一角色:一些非常聪明又极尽调皮的学生,平时百般刁难教师,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教育引导。这样角色一换,他便感受到了教师的良苦用心,从此以后再也不惹教师生气了。移情换位法还可以迁移到生活中,如与父母换位、与弱者换位,或者假设自己是文学作品中的某人,想象一下会有怎样的感受等等。这样反复训练,学生亲近社会的行为会显著增加,侵犯性行为会显著减少。 2.情绪调控法:情绪心理学家认为,情绪作为脑内的一个检测系统,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这种作用表现为积极情绪的协调作用和消极情绪的破坏、瓦解作用。人处在消极情绪状态时,容易失望、悲观,放弃自己的愿望,或者产生攻击性行为。情绪除自身调节外还有人际调节,单亲家庭的学生出现种种心理问题往往是因为情绪自我调节的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其进行人际调节,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第一,教师在讲道理时要运用具体的实例,以生动且带有情绪色彩的言语进行表述,使学生在领会道德要求的同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第二,人的情绪是通过对刺激因素、认知因素和生理因素三方面信息的整合而产生的,在道德教育中提供有关的背景信息,对道德情境、人物、事件等作出解释和评价,可以强化学生的道德情绪体验。第三,重视教师的情绪感化作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源泉。教师在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的同时,也要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给予学生切实的帮助,对学生所表现出的微小进步要表现出由衷的喜悦。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后,就会产生温暖、感激、信任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3.伙伴影响法:暴躁型、放纵型的单亲家庭孩子会有一些伙伴,但这些伙伴往往会带给他们一些消极影响。教师要使他们脱离原有的交往圈,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为其安排一些能起到正面引导作用的伙伴,让他们之间多沟通、多交流,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教师要时时提醒伙伴做好正面引导工作,不要受其不良影响。对于不善言语、不善与人交往的单亲家庭的孩子,教师应为其安排一些有共同志趣的伙伴,他们能够有共同语言,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沟通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进而引发乐观向上的情绪反应。 4.活动导引法:对于自卑型的单亲家庭学生可以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发挥各自的特长,树立自信心。班里有一个孩子,父母离异后他做事小心翼翼又自卑胆怯,不敢与同学交往。我通过他的小学同学了解到他唱歌非常好听,就想从这方面打开他的心门。于是,在一节音乐课后,我故意说:“这节课有几个学生没有好好唱,我要他们单独唱这首歌。”我叫了两名同学后,叫起这个孩子,他开始不唱,我向他投以鼓励的眼神,他顿了顿唱了起来,字正腔圆,声音洪亮。我使劲地为他鼓掌,连声说:“唱得太好了!太好了!我就愁这文艺委员一职没人能胜任呢,原来人才在这里呀!就你了!”同学们都鼓起掌来。这时我看到这孩子眼中闪着泪花。从那以后,我就让他课前领歌,还推荐他参加校园歌手大奖赛,他也不负众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为班级增了光,同学们都很佩服他。从此以后,他信心大增,说话声音大了,与同学交往也很自然了。 其实,不管哪一种方法,都需要教师由衷地关怀学生,用真爱打动学生。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物质方面的财富,而是精神方面的关怀。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不要让学生觉得教师给予的爱是一种施舍。可以通过作文评语、写纸条等形式与学生交流,平时记住他们的生日,及时送去祝福,还可以通过拍拍肩膀、摸摸脑袋等细微的动作表达关爱。关爱既要发自内心,又要亲切自然。只有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学生才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教师还要积极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鼓励单亲家庭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友谊。对组织能力较差的单亲家庭学生,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条件成熟的学校还可以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成立课题组,开展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专题研讨,由专人负责,职责到位。 总之,强化对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学校与教师应不断拓宽渠道,形成合力,用爱的行动向学生传递温情,用爱的激励让学生重拾自信,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