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贺雨》白居易的诗词赏析 |
范文 | 《贺雨》白居易的诗词赏析 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贺雨》白居易的诗词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贺雨 白居易 唐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 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 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 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 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 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 元年诛刘辟,一举靖巴邛。 二年戮李錡,不战安江东。 顾惟眇眇德,遽有巍巍功。 或者天降沴,无乃儆予躬? 上思答天戒,下思致时邕。 莫如率其身,慈和与俭恭。 乃命罢进献,乃命赈饥穷。 宥死降五刑,已责宽三农。 宫女出宣徽,厩马减飞龙。 庶政靡不举,皆出自宸衷。 奔腾道路人,伛偻田野翁。 欢呼相告报,感泣涕沾胸。 顺人人心悦,先天天意从。 诏下才七日,和气生冲融。 凝为悠悠云,散作习习风。 昼夜三日雨,凄凄复蒙蒙。 万心春熙熙,百谷青芃芃。 人变愁为喜,岁易俭为丰。 乃知王者心,忧乐与众同。 皇天与后土,所感无不通。 冠佩何锵锵,将相及王公。 蹈舞呼万岁,列贺明庭中。 小臣诚愚陋,职忝金銮宫。 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 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 敢贺有其始,亦愿有其终。 创作背景 《贺雨》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4卷第1首。元和三年冬到元和四年春暮,天大旱无雨,唐宪宗因此欲降德间,白居易于是上书皇帝,乞求豁免赋税,而且要求“多出宫女”,以期获得上天宽恕降雨。皇帝都照办了,结果真的下了一场大雨。白居易就作了此诗。诗中描述了整个事件的始终,并对皇帝即位以来的政绩进行了歌颂;最后提出:希望皇帝能够有始有终,坚持爱国爱民的政策。本诗反映了白居易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古诗名句“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就是出自《贺雨》这首诗。 赏析 本诗作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当时白居易在长安任左拾遗、翰林学士。 这是一首讽喻诗。 元和三年冬到元和四年春暮,天大旱无雨,唐宪宗因此欲降德间,白居易于是上书皇帝,乞求豁免江淮两地赋税,而且要求“多出宫女”,以期获得上天宽恕降雨。皇帝都照办了,结果真的下了一场大雨。白居易就作了此诗。 诗中描述了整个事件的始终,并对皇帝即位以来的政绩进行了歌颂;最后提出:希望皇帝能够有始有终,坚持爱国爱民的政策。 本诗反映了白居易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 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在此期间,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后他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官终刑部尚书。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平易晓畅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有《白氏长庆集》,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