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老人与海鸥教案 | |
范文 | 老人与海鸥教案模板锦集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鸥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重点句的理解,体味海鸥对老人的深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件。 一、品读课文,感悟深情(老人关爱海鸥) (一)、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请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边读边想,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人把海鸥当作了亲人,关心照顾?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三)、学生交流。 随机交流(喂海鸥 唤海鸥 谈海鸥) A、 老人把饼干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1、师:从这个片断中你读出了老人与一般人喂海鸥有哪些不同? 2、那老人喂海鸥的节奏应该是怎样的? 3、老人喂海鸥为什么时快时慢? 4、师:表面上看来,是海鸥依着老人的节奏在起起落落,而事实上是老人在依着海鸥的节奏边走边放。 5、师:这起起落落的海鸥,翻飞的白色,谱成了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在这乐谱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师:你们看到了那么多,听到了那么多,感受到了那么多,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合作读) 7、假如你就是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 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海鸥,你会说些什么?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角色,写几句话。 8、师:这么和谐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的是老人与海鸥浓浓的亲情呀!还有哪儿你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像亲人一样? B、唤海鸥 在海鸥的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1、这是写老人呼唤海鸥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2、在老人心里,海鸥就是他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它的名字。 3、他是用怎样的语调呼唤这些孩子的? 4、指名读这一段。 C、老人外表描写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的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到什么? 2、从第二句话能体会到什么? 3、老人仅仅是一个冬天这样来到翠湖边给海鸥喂食吗?看看课文后面哪句话说明他不止是一个冬天来给海鸥喂食? 4、投影出示,补充资料。 “海鸥老人”名叫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 尽管每月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但吴庆恒总要拿出一半钱来买饼干、面粉合着鸡蛋喂海鸥,而他自己一天只吃两个馒头一碗饭就点咸菜;他穿自己缝制的粗糙布衣、抽3角钱一包的香烟;他从不舍得坐5角钱一趟的公车,他每天走3个多小时从城郊的家到市中心的翠湖公园去喂鸥;他背上那个破破烂烂的布包里,装着他沿途捡的、带回家当燃料的煤渣和树枝,还有一瓶用旧饮料瓶装着的茶水。 5、读了这两段文字,你又有什么体会? 6、一起来将这段话有感情地读一遍。 D、谈海鸥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1、生动是怎样的表情? 2、老人为什么谈起海鸥就会有这样的神情? E、企盼 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1、老人在企盼什么? 2、抓住了“企盼”的眼神就能读好这一自然段。齐读。 二、品读课文,感悟深情(海鸥送别老人) 1、老人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照顾、喂养海鸥,和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可是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当老人的遗像出现在湖边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快速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想一想,海鸥的哪些举动让你意想不到。 2、汇报自学所得,教师相机点拨。 抓住以下重点词句,感悟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为什么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 2、师:你能把这种急切的心情读出来吗?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仪容的亲属。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海鸥为什么要这么做? 2、从这段话你还感受到了什么? 3、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4、这样的场面,相信无论谁都会为之动容。我们一起来读,和海鸥一起向这位可亲可敬的老人告别吧!(齐读)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1、你觉得课文中的“扑”能不能换成“飞”? 2、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3、“白色旋涡”写出了海鸥飞得怎样?为什么会这样飞?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句. 三、想象情景,诉说心声,随堂练笔。 1、是呀,面对老人的遗像,海鸥们翻飞肃立,声声鸣叫,是在表达着对老人的呼唤,是在诉说着自己的思念。 2、(出示画面及写话提示) 想象一下,海鸥们似乎在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假如你是那群海鸥中的一个,此时此刻你会诉说些什么?先想一想,再写下来吧。 3、交流写话,升华情感 同桌交流。 请同学来代表海鸥,说一说心里最想说的话吧。 4、师:老人去世后,他心中恋恋不舍的是什么呢? 让我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升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师:多么诚挚的语言,多么动人的情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很多的人,后来,人们在翠湖公园里建立了一个雕塑。 师解说:老人满脸慈祥的笑容,周围,海鸥翩然翻飞,多么和谐的场面!大家知道这雕塑的寓意是什么吗? 是啊,人与动物之间充满了亲情、关爱,生活就会充满和谐幸福。 板书设计: 21、老人与海鸥 老人关爱海鸥 人鸥情深 海鸥送别老人 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老人与海偶之间有着怎样的感情。 2、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新词。 2、初步感悟课文内容,理清条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你喜欢海鸥吗?您见过海鸥吗?谁能说说自己喜欢的海鸥是什么样的? 2.请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海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板书课题,读一读) 二、学习生字新词 三、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学生预设问题可能有: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认为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一个小组问的好,答的好。(学生自学课文) 四、检查效果,整体感知 1.刚才大家认真阅读了课文,并进行了讨论,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设想问题为: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老人在哪里?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样的深厚情谊?课文是如何具体描述老人和海鸥的深厚情谊的?读一读您最感动的段落?) 2.学生分节读书,教师正字正音。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的? (总结板书: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4.你认为哪些段落写的好,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精读重点段落。) 5.把您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五、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细细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 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够很容易从人群中找出那位老人。 3.老人从城郊来到翠湖是为了什么? 4.你觉得这一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5.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老人是如何喂海鸥的? 6.说一说你对“老人撮起嘴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这句话的理解,你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关系或感情。 7.细细地品味一下“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句话,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一说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答案:写出了海鸥的动态美、色彩美。)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新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继续深入学习课文内容。 2、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而导入,温故而知新 1.复习生字词语。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3.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重点。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起名字? ②海鸥为什么能听懂老人的呼唤? ③独脚海鸥为什么能在老人手上吃食? ④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为什么立刻动起来? ⑤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最讲情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体会到了什么? ⑥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你是如何理解“白鸥飞处带诗来”这句话的?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上述6个问题。可以研讨一两个问题,也可以研讨全部问题。 3.集体交流,感悟老人和海鸥的情谊。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亲情来。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过渡:海鸥善解人意,是人类的好朋友。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探讨海鸥送别老人的内容。) 2.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海鸥看到老人的照片,有什么表现?仔细读一读课文,读出海鸥的感情来。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飞、叫、站”研读课文,感悟海鸥情。 ①海鸥看到照片,为什么翻飞盘旋,连鸣带叫,姿势跟平时不一样?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只海鸥,你会怎么想?(预设答案:海鸥通人性,可能是悲哀,也可能会感到吃惊,会有很多问题,会……) ②海鸥为什么会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站成两排?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直海鸥,你想对老人说一句什么话?(预设答案:海鸥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是告别,是守灵,是悲哀……可能会说:……) 4.当我们不得不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如果你变成了一直海鸥,此时你会怎么讲?(预设答案:依依不舍,不忍离开、恋恋不舍、怀念老人……可能会讲……) 5.指导学生反复地、深情地地朗读这段话。 四、拓展延伸练,体验升华情 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一群海鸥中的“独脚”、或是“灰头”、“老沙”、“红嘴”、“公主”……,你会怎样向老人说?(写一句自己心理最想说的话,然后大家交流。) 2.如果那位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预设答案:老人可能会说:再见了海鸥,我的朋友;孩子们,人类是爱您们的;……) 五、总结话和谐,激发和谐情 1.我们回头想一想,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谊写具体的,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的好,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2.你的周围有小动物吗?你愿意与小动物交朋友吗?说一说你打算怎样与小动物交朋友。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21老人与海鸥 老人喂海鸥情深深 老人谈海鸥情浓浓深情厚谊 海鸥送老人情切切 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 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三、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四、作业: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三、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四、拓展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4【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学情分析】 由于这篇课文语言明白晓畅,学生容易理解。为了加深学生的认识和体会,可以结合选读课文《军犬黑子》进行对比阅读教学,深化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会回报以爱;但假如人类欺骗了动物,他也就得不到动物的信任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亦要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设计意图: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这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 二、导入新课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然后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 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 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 一段(1~13自然段):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 二段:(14~19自然段):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进行文章内容概括的练习。 三、再读课文,质疑 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 设计意图:有疑则有思,可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探究。而此环节注意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 二、读思结合,学习第一部分 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然后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进行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⑴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老人的动作是那么娴熟,与海鸥之间的配合是那么默契、和谐。抓住“扫”字,说明作者把鸥群吃食物的样子写得生动传神。海鸥飞翔的美丽情景。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动人情景。) ⑵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 ⑶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而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 设计意图:勾画、批注已成为高段学习的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要让学生多动笔,“不动笔不读书”成为习惯。 三、学习第二部分 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 (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然后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因为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 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 ⑴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 (抓“瞻仰”一词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敬仰、尊敬及把老人当作亲人。) ⑵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 (抓“纷纷”“肃立不动”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爱戴。) ⑶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 (为何用“扑”而不用“飞”?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从“白色旋涡”体会海鸥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3、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采用了先整体感知再深入感悟,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四、交流感受 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 (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对课文的总结采用了一种学生练笔的方式,进行了写的训练。 五、拓展训练 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5【设计理念】 以读为主,读写结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教学准备】 1、了解海鸥的相关科普知识,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学习重点是什么? 二、导入新课 今天我学习新课《老人与海鸥》。(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快速将阅读,思考:课文讲了老人与海鸥的什么事?可以分为几部分?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文中哪个词最能体现老人与海鸥的关系?(亲人) 2、出示句子: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样。”对比:“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给这两部分加小标题。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感受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 1、认真再读课文(1~13段),从哪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的深厚感情?画一画,并做上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 ⑴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 ① 介绍老人的故事。 ② 指导抓住关键词“褪色的”、“步行”、“只”,体会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 。 ③ 句子训练。 ⑵ “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① 抓住关键词“退开一步”、“应声而来”“有声有色”“扫”理解老人与海鸥的默契。 ② 从“有声有色的乐谱”中,你听出了什么? ③ 感情朗读。 ④ 写法指导:抓住动作进行细节描写,注意人与动物互动的场景表现。 ⑶ (10~11段)“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① 抓住关键词“生动”、“小模样”,标点“……”体会老人与海鸥的情感。 ② 感情朗读, ③ 写法指导:抓住表情、语言进行描写。 五、小结 吴庆恒老人,十年如一日,一到冬天,就来这喂海鸥,与海鸥就像亲人一样。让我们把这种真情读出来!感情朗读:“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样。” 六、小练笔 课文第3自然段,描写了吴庆恒老人喂海鸥,与海鸥和谐相处的感人场面,让我们拿起笔,回忆生活中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面,仿写一段话。注意抓住细节进行描写。题目:我和 _____。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摘抄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 老人与海鸥 老人关爱海鸥 海鸥为老人送行 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师: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动物与世界》,看过吗?说说看有什么感受? (出示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图片。) 2.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要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来阅读。边读边想,看看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的又是什么呢? 2.谁知道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 课件: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段话与文中的句子有一个地方不一样,看谁发现了。 4.“对海鸥就像亲人样”与“和海鸥就像亲人样”有区别吗? 5.课文分几部分吗?每部分又分别讲什么呢?用简单的小标题概。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地第一部分,看哪些情景是在写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你从哪儿能感受到老人对海鸥就像对亲人一样。 课件: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这“有声有色的乐谱”里面,你彷佛听到了什么?那你又彷佛看到了什么?能不能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读出来?让我们想象着当时的画面一起来读读这句。 (师生读)老师读老人的表现,同学们读海鸥的表现,看我们能不能也这么默契呢? ⑵ 学习课文第10、11自然段: 谁能来给大家读一读,注意像亲人一样怎么读。 同学们,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就会立刻──(生:生动起来。)那在这生动的眼睛里,折射出老人怎样的心呢?读一读。 课件:“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啧……” 谁读出来了?老人这生动的眼睛里包含着什么呢? “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在这个省略号里,老人还想说什么呢? ⑶ 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他抓住了一个“企盼”就读出了这种亲人般的情义。谁来读一读? 用心来读读这句话,然后联系上文看一看,在老人这企盼的眼神里,你读出了什么?老人在企盼什么?就把你们的理解通过这句话,通过老人企盼的眼神,读出来。(指名读、齐读、)(出示课件:图片) 四、读思感悟,学习14至19自然段 1.认真地读读第二部分,看哪些情景让你意想不到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一下。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 ⑴ 学习第15自然段: 海鸥们围着遗像的表现让你意想不到。我们都来看看这句话。自己来读一读,看看当海鸥见到老人遗像时,如果它们能够说话,在这连声鸣叫里,它们想说些什么呢?相机出示课件: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段话该怎样来读呢?“大不一样”怎么读? ⑵学习第16自然段: 想不想看看海鸥为老人守灵那一幕?这只海鸥在老人的遗像前张开双翅,深深地埋着头,好像在说什么呢。(课件:图片) 指导读第16自然段。 课件: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⑶学习第17自然段: 在这样的情景中,我们的心也再次为之震撼。你们还从哪儿感受到意想不到?从“白色的漩涡”中他理解到海鸥的心情,还有一个词也能体现出来。(炸了营、扑过来。) 指导朗读。 ⑷(第18自然段)省略号的含义是什么?你认为作者会在这里省略什么呢?省略号的点点彷佛化着了什么? 五、拓展升华,激情薄发 1.这样意想不到的事为什么会发生呢?用心思考一下。我们来交流交流。 2.老人的举动感动了昆明的每一个人,人们在翠湖边为老人塑了一尊铜像。(课件:图片) 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把它写下来。 板书设计: 21 老 人 与 海鸥 喂 老人 (亲人) 海鸥 送 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7【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练习以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关于海鸥方面的科普资料。 2、学生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3、教师为学生提供相关资料。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简) 一、激情导入 1、(出示老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学生介绍查阅到的老人的资料: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发生在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人故事。 3、板书课题:(21、老人与海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分析文章结构: 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课文分为两部分,1~14自然段写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15~17自然段写了海鸥对老人令人震撼的情。) 三、品读课文,感悟深情(老人对海鸥的爱) 1、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人对海鸥那深深的爱?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批注。 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和关键词句,进行理解。 3、小结:老人无私的付出,都源于老人对海鸥那深深的爱。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抄写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老人与海鸥》一课,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品读了课文第一部分,感受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老人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照顾、喂养海鸥,和海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出示画面)可是有一天,老人去世了……当老人的遗像出现在湖边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究竟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去感受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 二、品读课文 感悟深情(海鸥对老人的情) 1、出示学法,学生自学: 学法提示: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5~17自然段,想一想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前文和查阅的资料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并在感受最深的地方作上批注。 2、学生自学后同桌交流。 3、汇报自学所得,教师相机点拨: 抓住以下重点词句,感悟海鸥对老人的一片深情(学生自主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情朗读)。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仪容的亲属。 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他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在学生找出上述一句时出示下面两句话,让学生阅读、比较,体会“扑”字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用词的准确。)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飞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飞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4、想象情景,诉说心声,升华“情感”: ⑴ 让学生找出两次描写海鸥“鸣叫”的句子,配乐朗读。 出示: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他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 ⑵ 出示画面及写话提示,想象情景,书写真情。 出示: 这里两次写了海鸥的鸣叫,想象一下,海鸥们似乎在说些什么呢?假如你是那群海鸥中的一个(“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此时你会诉说些什么?先想一想,再写下来吧。 (学生在海鸥形状的`白纸上书写。) ⑶ 交流写话,升华情感: 同桌互读后指名几位同学朗读,读后贴在黑板上,连缀成一幅飞翔的鸥群。 三、回顾全文,揣摩写法 1、从同学们深情的倾诉中,可以看出《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位同学,深深地打动了老师,也会深深触动每一个读者的心灵,想想文章为什么会写得这么生动感人,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后回答。 (故事本身感人;作者抓住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海鸥的动作细致描写等。)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话说和谐 老人临终前念念不忘的是什么呢?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出示老人雕像图片) 如今,老人可以放心地去了。他的事迹感动了昆明的市民们,为了纪念老人,在红嘴鸥最多的翠湖公园修筑了一座铜像。老人关爱动物的善举将永远传承下去,每到海鸥飞临翠湖边的时候,就有很多的市民会像当年的老人一样,给海鸥喂食,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再次出现了。(相机板书)老人与海鸥的感人故事也会深深地铭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五、布置自选作业 作业超市:(三选二) 1、阅读课本第168页选读课文《军犬黑子》,对比和本课在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 2、搜集并阅读人和动物之间的真情故事,积累生动感人的句段,办一份手抄报。 3、选读一篇最打动你的描写人和动物之间深厚感情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情谊深厚 老人与海鸥 和谐共处 【资料袋】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年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二十多里进城给它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308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往往要到中午12点多才到翠湖,喂一阵海鸥,老人又得赶在3点前步行回西郊昆明化工厂。在工厂打晚饭吃时,顺便捡一些别人丢掉的馒头,晚上回家后把馒头切成碎块,再和着自己给海鸥买来的面粉、白糖、鸡蛋,制作成海鸥食品,第二天又带给海鸥,周而复始。 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啬买给海鸥吃,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 他与红嘴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以至于他能将水中的海鸥一只只叫上岸。在老人生命的最后时光,老人最牵挂的依然是红嘴鸥。 老人去世后,记者去了他的屋里,只放得下一张床,有一本英汉大辞典。邻居包师傅说,老人平时十多元钱的收音机都舍不得买,他喜欢听京戏,包师傅放时他就请包师傅将声音放大一点。家里唯一值钱的东西是6个鸡蛋和一小袋面粉,那是弄来给海鸥吃的。工厂退管办的师傅说,老人30多年了从不报销医药费。去世前仅是患了感冒。老人的床前挂着一张很小的海鸥的照片,听说那是他花了3元钱请翠湖公园照相的人帮着拍的,照片上的海鸥很小。记者答应过老人两件事:一件事是给老人一套他与海鸥的照片,另一件事是带他去看海鸥睡觉的地方。想不到竟然爽约……说到这里,记者沉默了,伸手去擦眼睛。 老人去世后,他被昆明人不断追忆和怀念,认为他代表了昆明人与红嘴鸥和谐共处的精神及爱鸥护鸥的优秀品质,值得每一个市民学习。 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8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8 个生字. 2 .能力目标 学习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方法. 3 .情感目标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人与动物的美好情谊. 2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 写具体的.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对于大海上空飞翔的鸟类, 我们都很清楚一种动物, 那就是海鸥. 那么海鸥与人类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 那不妨看看《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二. 初读课文, 学习生字 1 .读课文, 每个字都读准, 句子读通(不能一个词一个词读). 2 .指名分段读. 提出认真听的要求. 评读. 3 .请5 位同学比赛读. 评议. 4 .学习生字:课文读好了, 看课文中的生字是不是认识了. 出示生字卡认读. 读生字卡背后的词语. 齐读. 开火车读. 看看生字回到课文中还会不会读. 出示句子, 读准加粗的字词: 1 .他背已经驼了, 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 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 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 2 .侧耳细听, 原来是亲昵得变了调的地方话. 3 .听说它们歇在滇池里, 可惜我去不了. 三. 抓住重点句, 品读课文. 1 .听课文录音朗读, 想想课文中的哪几段具体写老人与海鸥的情谊?请你找出来. 2 .指导读重点句子.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 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 它们大声鸣叫着, 翅膀扑得那样近,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 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 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 撮着嘴, 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 他的心里, 一定是飞翔的海鸥. 试着练读上面几句话, 选择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师生评价. 为什么这样读?你是怎样想的? 第二课时 一. 回顾前文, 拓展延伸. 二. 通过回答问题, 整体感知. 1 .老人与海鸥的情谊是怎样建立的?海鸥为什么会成为老人的朋友? 2 .说说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 结合课文内容, 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听了它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 读下列的句子, 说一说你有什么感想. 1 .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 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 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2 .它们大声鸣叫着 , 翅膀扑得那样近 , 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漩涡中脱出身来。 老人与海鸥教案 篇9课文分析: 课文《老人与海鸥》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 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 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 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