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群魔乱舞哲理故事
范文

群魔乱舞哲理故事

古印度神话传说中有一群恶神,叫做“魔”———梵文音译“魔罗”之略,意译为“扰乱”、“破坏”、“障碍”、“夺命”等,是“扰乱身心、破坏好事、障碍善法、夺人慧命”的意思。旧译佛经中作“磨”字,南朝的梁武帝把它改成了“魔”字。在古印度的神话传说中,群魔的统领名叫“波旬”———梵文音译“波稗(bài)旬”之略,意译为“恶者”、“杀者”,他经常率领群魔到各处去,进行破坏善事、障碍善法的活动。佛教采用了旧说,也以波旬为魔界之主。

佛教传说:当悉达多·乔答摩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索的时候,波旬曾率领众魔来到这里,千方百计地捣乱、骚扰。他先派出“爱欲”魔、“乐欲”魔、“贪欲”魔,变化为窈窕婀娜的少女,向悉达多展示绝顶的美貌和无限的柔情;又让一群魔变化为阴森恐怖的毒蛇、怪兽,挥舞着刀枪,放射着毒箭,呼啸着扑向悉达多太子。面对这一切,悉达多太子目不斜视,端坐在菩提树下,不为美色所惑,也不为暴力所动。波旬又派出四个魔,其中两个魔变化为首图驮那国王和波阇波提王妃,流着眼泪向悉达多太子倾诉思念之情;另外两个魔变化为耶输陀罗公主,拉着悉达多的儿子罗睺罗,深情地凝视着他。最后,波旬亲自出马,装扮成天神,出现在迦耶山上,企图把悉达多太子引入歧途。可是,悉达多·乔答摩仍然静静地端坐着,不为这一切假相所迷惑。波旬终于无计可施了,只好率领众魔悄然而退。这就是佛教所说的`“降魔成佛”。

这一佛教传说,反映了佛教的如下主张:要想达到觉悟成佛的境界,必须战胜来自内心的贪欲,也必须战胜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这一佛教传说也曲折地反映出:释迦牟尼出家以后,经历了极大的艰辛和激烈的思想斗争。然而,释迦牟尼确实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他努力探寻解脱之路,终于成为一个“觉悟者”。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0: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