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 |
范文 |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四年级,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用语文的规律。”本节课设计紧紧围绕“实践性”预设了两个学习环节,即用“靶向”读写法自学课文和仿写片段,学生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亲历文字,亲自动笔,培养了语文实践能力。同时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信息技术、数字信息资源的运用改变了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而之前学生运用过“靶向”读写法学习课文,所以本节课让学生继续运用这样的方法自学课文,就能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第七单元是一组描写人物的课文,前面学习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和《全神贯注》,学生对描写人物的方法已有所感知,所以在本课学习中,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等具体描写的方法学生就能比较熟练地掌握,但“侧面描写”是一个新的学习点,因此,这方面的写法指导要细致一些,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达到学语文用语文之目的。 【教材简说】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教材第八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去杭州玉泉观鱼,认识了一位“特别”的聋哑青年。这位聋哑青年观鱼的时候认真专注,他画出的鱼儿栩栩如生,就像在纸上游动一样。作者赞美了青年专注、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 【教学目标】 1.通过“靶向”读写法,抓住围绕“靶心”的重点词语,品读课文,感悟青年的“特别”,学习聋哑青年忘我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运用“靶向”读写法开展语言实践尝试。 【教学重难点】 通过“靶向”读写法,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中蕴含的道理,并能迁移运用文中的表达方法,开展语言实践尝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贴卡、ipad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方法,引出“特别”的青年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鱼游到了纸上。 2.回顾“靶向”读写法。 同学们,我们常用什么方法来阅读和写作?——“靶向”读写法。谁能带大家回顾这方法?(“靶向”读写法就是指阅读时要先瞄准“靶心”即了解文章围绕什么来写,再围绕“靶心”找出关键词句段学习,了解作者具体写什么,怎样写。习作时,要先确定“靶心”, 即想好我要围绕什么来写,再围绕着这个“靶心”选择材料,组织语言,做到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 3.今天我们继续用这种方法学习课文。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谁来说说,这篇课文围绕什么来写?(以“特别的青年”为线索,描写了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聋哑青年。)围绕青年的“勤奋专注”文中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接下来,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自读课文,圈画出关键的词句段,写下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通过回顾“靶向”读写法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将继续用此方法阅读、习作。用科学的方法学习会如虎添翼,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减少学习的随意性。】 二、直击重点,品读语句,体味“特别”的青年 (一)学生自学。 (二)学生分享自学成果,师相机引导。(学生用ipad把自学结果传送到屏幕) 预设1:画鱼部分 (1)抓住“静静地、工笔细描 、挥笔速写、游动、融为一体”等词体会青年的画技高超和做事专注的品质。 (2)学生在交流“他有时挥笔细描,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这句时,观察课件说出鱼有哪些栩栩如生的动态。 (3)抓住“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赞叹着、议论着”这些词句体会围观人的赞赏,进一步衬托出青年画技高超。想象,如果你是围观的人,你会说什么? (4)配乐朗读第7自然段,用心感受这位“特别”的青年。(出示课件) 预设2:观鱼部分 (1)抓住“呆呆地、 静静地、忘了吃饭、忘了回家”这些词语体会青年观鱼时的专注。你会用学过的哪个词形容?(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目不转睛、如痴如醉等) (2)联系下文,抓住“一年多,每个星期, 一整天”这些词语体会青年的勤奋,进而理解鱼“游到我的心里”与“游到纸上”的关系。 (3)配乐引读,把这位青年可贵的品质记在心里。(出示课件,师读红色的部分) 青年静静地看鱼,一看就是一整天,一看就是一年多, 不管在春风和煦的星期天,还是在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不管在秋风习习的星期天,还是在寒风凛冽的星期天,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三)小结。 1.就这样,静静地看,鱼游到了他的心里;就这样,静静地画,鱼游到了他的纸上。让我们再读读课题,能说说你得到的启迪吗? 2.相信你们已经能体会到,每一个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都需要付出你的努力。请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次自由地读读给你感触最深的句段。 3.同学们,刚才我们运用“靶向”读写法学习,紧紧围绕着“青年的勤奋、专注”圈画、品读文中关键词语段,进而体会到青年可贵的品质,读懂了课文写什么。 【设计意图:语文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相应的语文实践,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交流朗读等方式体悟到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可贵品质。学生亲历语文学习的过程,在不断的语文实践中领悟、感受,从而获得能力的提高。同时,ipad在课堂的应用,使学生能直观地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大家互相启发,改变了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领悟写法,迁移运用,描写“特别”的同学 (一)过渡。 我们光明白作者写什么还不够,还要知道作者是怎样写的。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写作上有许多独到之处,我们就以“画鱼”的片段为例,看看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二)片段对比,学生交流写法,师相机总结。(出示课件)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原文: “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 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把金鱼的每个部位一丝不苟地画下来,像姑娘绣花那样细致;有时又挥笔速写,很快地画出金鱼的动态,仿佛金鱼在纸上游动。 《鱼游到了纸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他好像和游鱼已经融为一体了。 对比段: 我看见那位青年在静静地画画。他有时工笔细描,有时又挥笔速写,大家对他的画赞叹不已。 1.学生自读后交流文中的写法,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悟到以下三个方面: (1)作者抓住青年画鱼的神态、动作进行具体地描写。 (2)展开想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青年一丝不苟的作画态度。 (3)运用侧面描写衬托出青年画技高超,表达出作者的敬佩之情。 2.了解什么叫“侧面描写”。(出示课件)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写文章时,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可以使描写的对象更加鲜明突出。 3.小结。 正因为作者这样细致传神地描写,文中这位聋哑青年的“特别”形象才能刻我们每一位读者的脑海中。 (三)仿写。 1.那咱们活学活用,请大家观看一段同学们课间活动的视频,特别要细致观察视频中这位同学的神态,动作以及周围同学的表现。 2.看视频后交流: (1)“靶向"读写法告诉我们写作时要先想想我要围绕什么来写? (2)如果我们要把视频中的画面描写下来,那要围绕什么来写?——下课了,陈映竹同学还在专注地思考问题。(3)怎样才能把陈映竹同学专注的特点写好?——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具体描写,还可以运用侧面描写,通过写周围同学的表现衬托出她的专注。 3.学生动笔写,写后同桌交流修改。 4.请学生分享小练笔,师生相机点评。(展示台展示学生练笔) 【设计意图:此环节直击语文文字训练有特色的段落探究语言形式,既文中“画鱼”部分的表现形式,接着发挥例子功能,开展语言实践尝试,从而内化成能力。体现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教学指导思想下的整体教学思路。】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一)梳理板书,总结全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看看板书) 今天,我们运用了“靶向读写法”不仅很快地读懂了课文写什么,还明白了作者怎样写,并能把文中的写法运用在自己的小练笔中,特别棒!希望今后我们在阅读、习作中能多运用这样的方法,让我们读得更有效率,写得更精彩。 (二)课外拓展。 1.你身边有谁最值得你敬佩?学习本课的表达方法,写一写你敬佩的人。 2.自读选读课文《到期归还》,感受作者笔下的毛泽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梳理全文,回归整体。让学生继续运用“靶向”读写法进行课外阅读和习作,课内向课外延伸,方法得到巩固,能力得到提升。】 板书设计: 27、鱼游到了纸上 写什么 怎样写 观 鱼 勤奋 抓特点 画 鱼 专注 用比喻 赞 叹 侧面写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