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课件 |
范文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课件 【知识与能力】 1.描述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2.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3.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自主归纳总结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 4.概述人体的血量,列举abo血型的类型,以及安全输血以及输血关系。 5.通过实际问题的考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血管、心脏、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2.能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观察鱼尾鳍血液循环。 3.掌握出血的初步处理方法。 4.通过与同学合作完成脉搏、心率、血压的测定,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 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课堂学习目标的共同探索,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 2.联系实际,关爱他人。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答案,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3.鼓励学生勤思考,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1.描述血液的组成成分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学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4.区别动脉血与静脉血。 难点:1.显微镜下分辨各种血细胞,理解血液属于组织; 2.心脏各腔室的厚薄以及有关瓣膜的结构特点,理解器官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3.了解血液循环途径,以及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4.输血与血型的关系。 教学突破 教学中让学生事前看书,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画龙点睛,对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加以突破,讲解相关的典型习题,来巩固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能力,达到复习的效果。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情景教学法、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合作、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引导学生课前复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相关知识,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复习课打好基础。 2.准备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准备好相关的习题。 学生准备:在上课前做好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的复习。 展示课件: 1、简介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功能。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管、心脏和血液组成,主要是运输人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排出。 2、血管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自来水管道一样,人体内的全部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万公里。 活动1:感受血管的跳动。 对照书上第3页图,摸一摸自己的头部、腕部、足部有跳动感的部位,跳动的器官是什么?有什么规律? 小结:动脉血管的这种跳动称脉搏。 (脉搏的形成)心脏收缩时,左心室的血液射入主动脉,使得动脉血管壁先向外扩张,然后再收缩。动脉血液随着这种一张一缩的搏动,像波浪一样沿着血管壁向远处传播就形成了脉搏。 活动2.测一下自己的脉搏。 讨论:男女生的脉搏有什么不同?体质的强弱与脉搏有关系吗?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