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范文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变色龙》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新词,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外形特点及其生活习性等。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有关变色龙的图片及资料做成的课件。

教学流程:

一、 创境导入

同学们,通过学习第二组课文,我们随课本走进了绿色大自然。那儿有会唱歌的纺织娘,有闪着金属光泽的小甲虫,有各式的美丽贝壳,还有涂了油彩般的蝉儿……小动物们那么可爱,大自然那么美丽、神奇!今天,让我们随刘梦熊先生一起远去非洲,去认识另一位大自然的宠儿变色龙。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美丽描述中,营造出愉悦的学习环境,同时对学生又是一个“温故”的过程,并激起探究新知的欲望。】

让我们一起写下它的名字。(师生一起板书)

二、交流资料

1、你认识它吗?(师指课件中的变色龙图片发问)

2、除了认识它,你还了解那些关于它的知识?请用自己的话简练的说说。(像它的食物?生息地?它如何繁殖?所属科目?其种类、数量?……老师适时将搜集到的变色龙不同种类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情况,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搜集有价值资料,且学会整理和内化的能力,并训练简练、条理表达能力。】

3、小结:你课前广泛地阅读让你增长了许多知识,也让老师大开眼界,谢谢你们!

【设计意图:给学生即时的肯定,激发其学习的自信。】

三、检查预习

1、接下来,我们要透过文字随作者去非洲见见那只变色龙了。但有几个拦路虎我们得先解决掉。一起来看:(出示课件)

绿莹莹 指手画脚 凶相毕露 绘声绘色

刹那间 名副其实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2、你会读这些词语吗?谁来和这些拦路虎较量?

指读(纠错)

强调多音字、以及字形易错的字。(课件中用红色显示的字)

齐读

3、现在我们可以去见变色龙了。

【设计意图:集中扫清阅读障碍,教给学生在语境中确定读音的方法】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根据课后提示我们清楚知道,刘梦熊先生以叙事的方式向我们记叙了他们发现、端详并放回变色龙的过程。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哪些段落分别介绍了这三部分内容?

发现(1—8) 端详(9—15) 放回(16)

2、再浏览9—15自然段,看作者要引领我们从哪些方面去端详变色龙?

外形、捕食、变色

3、小结过渡:我们对这次观察行动已经有了大致了解,接下来,让我们先随作者找到变色龙。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结构,由整体到局部,层层推进,脉络清晰】

五、研读课文,品悟理解

(一)发现变色龙

1、小声读读1—8自然段,初遇变色龙,它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看出来的?

学生边交流边品读。(突出“震惊了寂静的田野”“怪物”“怪蛇”“冷冰冰”……)

【设计意图:此处不是课文重点,所以大胆取舍,学习时略处理,

学生点到为止,体会到那种惊异之情即可】

2、过渡:到底它的哪些地方长得特别怪异,让我们如此震惊?

(二)端详变色龙之外形

1、从你的发言中我知道,大家都关注到了第9自然段。那请1名同学读,其他同学思考,变色龙的哪些地方长得怪呢?

指读

交流

头部:头(圆形) 嘴(三角形) 眼(凸起) 凶相毕露

身躯:(长筒状)

背部:(隆起似龟)

腹部 :脚(短) 尾巴(尖细)

变色龙身体的各部分各具特色,与众不同!长得多奇怪啊!那就读一读,读出你的好奇吧!(教师随着学生发言相机指导读书)

2、多奇怪的小生灵啊!找一个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看课件图片,一起随作者按照从头到脚的顺序仔细端详变色龙的样子。

3、自己读读,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

4、自己看着图片,有顺序地说说变色龙的样子。

【设计意图:此处是课文重点,描写有序、特点鲜明,让学生品悟用词的妙处,结合图片领悟表达的有序,感悟变色龙特别的外形特征】

4、小结过渡:刚才我们有序地端详了变色龙怪异的外形。接下来刘先生又要带领我们去观察它的捕食和变色。大家对哪一部分比较感兴趣呢?

(三)端详变色龙之变色

1、让我们一起来见识大家最感兴趣的变色龙之变色!

(喜欢捕食部分就先学习捕食)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所以教学宜顺兴而教,也是以学定教、以学生为主体的体现】

2、读读相关段落,变色龙的变色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感受深刻的词句旁边简单写写感受。

3、交流

⑴变色多:

①找到表示颜色的词语(香蕉叶色、绿色、棕色、浅灰色)

②课文中用了哪些表示变的词语?(变成、变为、变为)

③它能变出那么多种颜色,看到这样的景象可以用一个词语形容, “名副其实”!真了不起!自己读读吧!

④它还能变出来别的'颜色吗?可能变出什么颜色呢?

⑤它真是太厉害了!让我们来大声夸夸它吧!

【设计意图:读书要有目的

性、层次性。这里设计了理解读、想象读,传情达意地读等方式,让每次读书都有不同的收获,层层递进】

⑵:变色快:

①还留下什么印象?快 ②有谁知道它每变一次颜色到底有多快吗?

20秒

③ 20秒,到底是多长的一段时间呢?以我们非常认真的书写态度来些“变色”二字。学生写字

④同学们,当你写完变色二字的时候,变色龙已经结束了一次变色!(学生都露出惊讶、赞叹之情)真是太神奇了!快让我们端起书来,郑重地夸赞一下它吧!(读课文)

⑤我们文中介绍它3次变色,那总共需要多长时间?

1分钟!

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表达我们的钦佩与赞叹!

【设计意图:掌握时机,掌握火候,适时补充手中资料,适当拓展,引发想象,深化了教学内容。另外实地让学生用写字来感受变色所用时间,运用体验式理解使形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可感】

⑶拓展

①观察变色龙会不会变色,我们把它搬来弄去3次,它也乖乖的变了3次色,我不禁产生疑问,它为什么要不停地变色呢?

为了保护自己,保护色是它的救命法宝!

是变色龙的本能,每到新的环境,它都会迅速变色,以此来掩护自己不被敌人发现。

小结:原来变色龙可真不简单啊!本领高强啊!

②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能像变色龙一样通过变色来保护自己呢?

章鱼。

③此之外,你还知道小动物们为了保护自己还有别的救命法宝吗?

拟态(竹节虫、枯叶蝶)、装死(负鼠)、自切(壁虎)等等。

【设计意图:此处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将语文和综合课知识有机融合,体现出语文的综合性、整合性,践行大语文观】

(四)端详变色龙之捕食

1、刚才见识了变色龙的变色,最后来观察他的捕食。默读11、12自然段,看,变色龙的捕食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把感受深刻的地方标记出来。

2、交流:

⑴捕食快:

①从哪些此句中体会到的?

(刷、刹那间、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②“刹那间”具体指多长时间呢?

1/25秒。

③读读,体会它的捕食之快!

指读。

齐读。

【设计意图:精读细品,咬文嚼字,从中品出语文味来】

⑵捕食准:

①还留下什么印象?读读相关的句子。

准。

②为什么这么准呢?

眼睛可以单独转来转去,分别观望四面八方的东西。

③ 用手来做眼睛,做一做动作,感受一下变色龙如何用眼睛

灵活观察的。

④多神奇啊!让我们大声读出你的惊奇。

⑤这么快,这么准的捕食,着实让人惊叹!!

【设计意图:学生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从中品悟出变色龙捕食之准。】

(五)放回变色龙

谜团一个个被解开了,我们对它的了解越来越多。刚才,我们一起端详了它的样子又凶又怪;目睹它捕食又准又快;实验了它的变色又快又多。它的一切都那么神奇特别!你喜欢这条变色龙吗?作者他们也喜欢它,可最后还是把它放回了原始森林。这是为什么呢?

变色龙和我们一样,也有自己的家,放它回家是对它最好的珍爱。)

是啊,珍爱这些可爱的小生灵,保护大自然,是我们应该做的,也是我们必须做的。

六、回顾全文,拓展练习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并喜欢上了珍贵奇异的变色龙。其实,在大自然里,还有许多像变色龙一样神奇有趣的小动物。老师建议大家也回去实地观察、研究一种小动物,学着作者的样子把她介绍给更多的人。也可以回去读读《动物百科》,会认识更多有特点的小生灵的。

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名言: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会观察动物的特点。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变色龙的特点,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词语出示。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变色龙,今天让我们来进一步来认识它,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变色龙的资料。

3、请你回忆一下,课文依次写了它的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边读边想:要想发现变色龙容易吗?

2、交流。(不容易)从哪可以看出来发现它确实不容易?

(1)大家在绿叶丛中找了一阵,没发现怪物,以为是小李在开玩笑。

(2)小李用手一指,豆藤上真的挂着一条绿莹莹的四脚小蛇,皮肤和豆叶一模一样,很难发现。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二段

1、我们意外地发现了变色龙这一“怪物”,还细细端详起来。“端详”是什么意思?作才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端详”的。默读课文第二段。

2、读后交流。(外形、捕食、变色)

3、你对其中哪一方面最感兴趣,选择哪个部分,好好读读,在你印象深刻的语句下勾勾画画。

4、交流。

外形:

(1)出示图片,指名读第9自然段。

(2)交流:你对它的什么部位感兴趣,结合语言文字谈谈体会。

(3)在介绍动物时要按一定的顺序,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吗?

在介绍它身体的某一部分时,也要紧紧扣住它的特点来写。

(4)指导朗读。

捕食:

(1)变色龙的样子怪,那它捕食呢?

出示第12自然段,你能概括出它捕食的特点吗?你又是从哪体会出来的?

(2)交流、指导朗读。

(3)变色龙之所以能迅速、准确地捕获食物,靠的是什么?它的眼睛与舌头又奇特在什么地方?

(4)交流,朗读第11自然段。

变色:

(1)指名读第14自然段,找出颜色的变化。

(2)它的颜色是依据什么而不断变化的?你可以想象它还会怎样变化?

(3)看到这些,你会怎样称赞它?

(4)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同学们,这就是外形怪异、捕食既迅速又准确、身体颜色变化多端的变色龙,如果此时,你碰到这只稀罕的变色龙,会怎么处置呢?

2、交流。

3、作者又是怎么做的?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四、总结课文

对啊,我们要保护变色龙,保护自然界的所有动物,让我们人类和动物都能和谐地在地球上生活!

五、作业

1、造句。

(1)绘声绘色……

(2)名副其实……

2、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学习课文的写法,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来介绍。

板书设计:

6、变色龙

外形 怪

捕食 快

变色 多

《变色龙》的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3、锻炼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各种动物保护自己的方法。

难点:动物的自我保护是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教学准备:

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各个科普网站收集了许多有关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录像片段以及新鲜有趣的故事;还用数码摄像机摄下了乌鱼变色实验的过程,然后用这些材料制作了一个《动物星球》的网站。

生:把两条大小颜色相近的乌鱼分别放入两个不同的环境中饲养,观察它们有没有变化。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动物捕食的录像。讨论:这是动物的什么现象?

2.师:难道这些小动物心甘情愿作为别人的美餐吗?它们会怎么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动物是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的,好吗?

(板书课题:动物的自我保护)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书上“阅读”部分内容)思考:为什么两组蝗虫的“命运”绝然不同。

2.师:我原来请大家在家中做了一个实验,这是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做的实验过程。(播放乌鱼实验的开始部分录像:一条放入黑色桶中,另一条放白色盆里)请根据你自己在家中的实验观察,说说几天后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生:我发现五天后两条乌鱼的颜色深浅不同了。

生:我没有发现多大变化。

师:(继续放映完实验录像)那现在看看老师做的实验结果如何?

生:放在黑色水桶中的乌鱼更黑了,放在白色脸盆中的乌鱼颜色变浅了。

师:有的同学实验的结果与我的不同,那就请你课后再分析一下实验的过程,找一找原因,好吗?现在大家先讨论一下,为什么乌鱼会变色,这样有什么作用呢?

生:乌鱼的颜色深浅可能与它的生活环境有关,生活在黑暗的地方就会变黑;生活在明亮的地方就会变白。

生:对,乌鱼变化的颜色与生活的环境颜色相近,就不容易被别人发现,可以保护自己。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让自己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相似,这是乌鱼自我保护的方法。那么其它动物会不会想办法保护自己呢?如果会,它们是用什么方法呢?现在我请大家到《动物星球》上去探索一番,看谁能得到最新的发现。

生:(进入《动物星球》的网站,自主地搜寻动物自我保护的资料。)

师:好,大家已经对《动物星球》探索了二十分钟,现在展示自己成果的时间到了,请你把自己的最新发现介绍给大家?

(请几位有不同发现的同学分别上教师电脑,使用网络广播形式,边操作电脑,边进行介绍,使得介绍更加清晰生动。其他同学还可以向他们提问。)

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现在我们知道其它动物也都有自我保护的方法,而且种类繁多。你们还想知道更多有关动物的知识吗?

生:想!

师:那可以课后继续在《动物星球》上研究,也可以进入《动物星球》上的“时空隧道”到其它动物网站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1、请学生进入“考考你”的网页,完成三个关于动物自我保护的选择题。

2、师:现在你们知道两组蝗虫的“命运”为什么不同了吗?

3、全班评选出一个“达尔文研究小组”,并发给他们课前准备好的证书。

四、布置作业:

师:通过这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各种动物在自然界都会遇到敌害,凡是能生存下来的都有保护自己的本领。请大家课后再深入地研究一两种动物自我保护的特点。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