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硫酸化学教案 |
范文 | 硫酸化学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硫酸化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硫酸化学教案1[解答上节课课后思考题] 组装一套实验装置,验证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 [师]上节课我们的课后思考题中,发生的反应是什么?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学生板书]2H2SO4(浓)+C CO2↑+SO2↑+2H2O [问]根据该反应的反应物特点及反应条件,我们应选用哪种反应装置?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已学过的气体发生装置中选取] [生]因是固、液反应且需加热,故应选用实验室制氯气的发生装置。 [问]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三种产物应分别用什么试剂一一鉴出? [生]检验CO2用澄清石灰水,检验SO2用品红溶液,检验H2O用无水硫酸铜。 [问题探究]现三种物质是混合在一起的,要把它们一一检出,就存在先检出什么,后检出什么的问题。那么,应先检出哪一种物质?为什么? [生甲]应先检出水蒸气。因为不先检出水蒸气,在检验其他气体时会从溶液中带出水。 [生乙]用石灰水检验CO2时,因SO2也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在检验CO2前必须除尽SO2气体。 [问]采取什么措施先除尽SO2气体呢? [引导]请大家根据SO2的有关性质进行分析、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用溴水或KMnO4溶液来除去SO2,它们可把SO2氧化为H2SO4而留在溶液中。 [问]SO2为酸性氧化物,我们在除SO2气体时,常采用碱液吸收的办法,为什么此处不用呢? [生]因为CO2也为酸性氧化物,也能被碱液吸收,若用碱液吸收SO2,CO2将同时被吸收,而无法检出CO2。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根据我们刚才的分析,我们可设计以下装置来达到实验目的。 [投影] [问题探究] 盛品红溶液的装置为什么要用两次。 [生]C装置中的品红溶液是检验有无SO2产生,E装置中的品红溶液是用来验证气体产物中的SO2是否被除尽,以防对下一步检验CO2造成干扰。 [问]实验中哪些现象分别证明产物中有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 [生]无水硫酸铜的颜色由白变蓝,C装置中的品红溶液褪色,E装置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最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别证明有水、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师]很好。以上装置图中的E装置是我们在设计该实验时最易忽略的。它提醒我们在解答综合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性,即问题从局部出发进行思考时,最后一定要回归到整体中去再认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 [问]上述木炭与浓硫酸的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什么性质? [生]强氧化性! [师]浓硫酸除了强氧化性外,还有吸水性、脱水性等特性。它与稀硫酸的性质相差很大,稀硫酸主要表现出酸的通性。 [问]我们研究硫酸性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生]使其为人类更好的服务。 [师]那么,硫酸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有哪些应用呢?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硫酸的用途。 [板书]第三节 硫酸(第二课时) (一)硫酸的用途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P131图6—9,总结硫酸的用途。 [投影]硫酸用途的树状图 [师]物质的用途取决于物质的性质,以上硫酸的用途主要与硫酸的哪些性质有关? 请大家讨论,并回答。 [学生活动,回答] 利用硫酸的难挥发性,实验室用它作制取挥发性酸的试剂,如实验室制氯化氢气体;硫酸是强电解质,其溶液能导电,故可作为蓄电池的电解液;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可用于酸洗,如铁器除锈,还可用于制H2、化肥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常用其作干燥剂。 [师生共同归纳,教师板书] 难挥发性 制易挥发的酸 强电解质 蓄电池 酸 性 酸洗、化肥 吸水性 干燥剂 强氧化性 制炸药 [师]我们此处列举的仅是硫酸用途中的一部分。事实上,硫酸的用途要广泛得多。由于硫酸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化工基本原料之一,故素有“化学工业之母”之称。 [过渡]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溶于水时,都会电离产生硫酸根离子,那么如何检验硫酸根离子是否存在呢? [板书]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师]请大家回忆初中知识,回答应该怎样检验SO ? [生]用BaCl2或Ba(NO3)2试剂检验,看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问]该白色沉淀是什么?你知道它有哪些性质吗? [生]白色沉淀是BaSO4,其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酸。 [师]下面,我们按组来做课本实验6—6,请大家注意各试管中现象的异同。 [学生实验](按小组进行) 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少量硫酸和硫酸钠溶液,向其中各滴入几滴BaCl2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再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硝酸),振荡、观察。 [现象]两试管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或稀硝酸)后,沉淀不消失。 [学生实验]取少量Na2CO3溶液并滴加少量BaCl2溶液,观察现象,再加入少量稀盐酸(或稀硝酸),振荡、观察。 [现象]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或稀硝酸)后,沉淀消失,同时产生无色气体。 [问题]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板演]H2SO4+BaCl2====BaSO4↓+2H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Na2CO3+BaCl2====BaCO3↓+2NaCl BaCO3+2HCl====BaCl2+H2O+CO2↑ [提问]向某溶液中加BaCl2,产生白色沉淀,能否证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 ?为什么? [生]不能证明,因为CO 也能和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问]怎样才能进一步确认被鉴液中有SO 呢? [生]加硝酸检验,看沉淀是否溶解,若不溶,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SO 。 [师]很好!请大家根据所学知识,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若未知液X 白色沉淀 沉淀不溶。则X中一定含有SO 吗? [学生讨论后回答]不一定。因为若溶液X中含有Ag+,也能出现上述情况。 [师]若仍然是上述试剂,应怎样操作才能确认待测液中是否含有SO ? [引导学生从所加试剂的顺序上去寻求答案] [回答]先加盐酸可排除Ag+的干扰。即先向待测液中加盐酸,若无白色沉淀,即说明待测液中不含Ag+,此时再用BaCl2检验即可。 [师]先加盐酸,不但可以排除Ag+的干扰,还可排除CO 、SO 的干扰,因为盐酸可将CO 、SO 转化为气体(CO2、SO2)。 于是,我们得出下面的结论: [板书并讲解] 试剂:可溶性钡盐和稀盐酸。 方法:先用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讨论:检验SO 时,能否用稀HNO3酸化。 [补充实验]Ⅰ.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2SO3溶液,一支先加HNO3,再加BaCl2;另一支先加BaCl2,再加HNO3。 现象:两支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 Ⅱ.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Na2SO3溶液。一支先加HCl,再加BaCl2;另一支先加BaCl2,再加HCl。 现象:第一支试管中加HCl有气体,再加BaCl2无明显现象;第二支试管中加BaCl2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HCl沉淀消失,且有气体生成。 [讲解]实验Ⅰ中沉淀不消失的原因是由于所加HNO3为强氧化性酸,它可以把Na2SO3中的SO 和BaSO3氧化成SO 和BaSO4,从而造成误检。 实验Ⅱ说明检验SO 时,用盐酸可克服SO 的干扰。 因此,在检验SO 时,要注意: [讲解并板书] 1.加入盐酸酸化以排除CO 、SO 、Ag+等的干扰。 2.不用硝酸酸化,防止SO 被氧化成SO 而造成干扰。 [练习]在某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溶液 A.一定含有SO B.一定含有Ag+ C.一定含有SO D.一定含有Ag+或SO E.可能含有Ag+或SO 或SO 答案:E [讨论] 课本P133,如何用实验方法鉴别NaCl、Na2SO4、NaNO3、Na2CO3四种溶液?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投影]实验步骤: 1.用四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取四种溶液少许,再分别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 淀者原溶液为Na2SO4和Na2CO3,无明显现象者为NaCl和NaNO3溶液。 2.往产生白色沉淀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稀盐酸(或稀硝酸),振荡,沉淀溶解并产生气体者原溶液为Na2CO3,另一种是Na2SO4溶液。 3.用两支洁净试管分别取另两种原溶液,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者原溶液为NaCl,无明显现象者是NaNO3溶液。 [投影]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 +Ba2+====BaSO4↓ CO +Ba2+====BaCO3↓ BaCO3+2H+====Ba2++H2O+CO2↑ Cl-+Ag+====AgCl↓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硫酸的用途及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希望我们对上节课后思考题的分析及本节课对SO 检验的讨论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即在设计化学实验时,一定要‘瞻前顾后’,考虑全局。 [布置作业] 课本P134三、四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硫 酸(第二课时) 一、硫酸的用途 难挥发性酸 制易挥发的酸 强电解质 蓄电池 酸 性 酸洗、化肥 吸水性 干燥剂 强氧化性 制炸药 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试剂:可溶性钡盐和稀盐酸 方法:先用盐酸酸化,再加BaCl2溶液 1.加入盐酸酸化以排除CO 、SO 、Ag+等的干扰。 2.不用硝酸酸化,防止SO 被氧化成SO 而造成干扰。 ●教学说明 本课时的重点为SO 的检验。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特意在本节课开始讲解了一个有关实验设计的例题。同时,在学习SO 的检验知识时,也是以实验为主,并和本节课的伊始相呼应,以求学生在提高实验设计、分析能力的同时,其思维的严密性与科学性也能得以提高。 硫酸化学教案2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硫酸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两部分。硫酸是在初中学过稀硫酸的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讨论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和硫酸的用途。浓硫酸的特性主要介绍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教学中特别强调浓硫酸的吸水性与脱水性的不同,通过实验对浓硫酸的还原产物进行有效检验。在介绍硫酸的用途时,教给学生读图方法,认识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关于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在已有的离子反应、稀硫酸检验及氯离子检验知识为基础,学会硫酸根离子检验的一般原理及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使学生掌握浓硫酸的性质; 2.使学生了解硫酸的用途; 3.使学生掌握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性质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氧化性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述法、比较发现法、例举法 教学用具:实验用品 课型:新课 课时:2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新课的准备: 复习稀硫酸的性质,指出具有硫酸的一切通性。引出课题。 新课进行: 第三节硫酸 一、硫酸 比较:纯硫酸、浓硫酸、稀硫酸 发现:纯硫酸中只有硫酸分子,浓硫酸中为水合硫酸分子,稀硫酸中有氢离子及硫酸根离子。(重点学习浓硫酸) 1、纯硫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油状液体,常见的`浓硫酸质量分数为98.3%,沸点为338℃,高沸点难挥发性。 说明: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 ⑴硫酸的吸水性 三种形式:①与水任意比例混溶,溶于水剧烈放热;②吸收气体中水蒸气干燥剂,不能干燥硫化氢、溴化氢、碘化氢、氨气;③与结晶水合物反应。 【实验】浓硫酸与胆矾反应,由胆矾蓝色变为红色说明吸水性。 ⑵硫酸的脱水性——炭化(变黑) 【实验6-3】潮湿的纸屑、棉花、木屑中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 【实验6-4】蔗糖(加几滴水)中加入浓硫酸。 结论:这几种有机物均变黑,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强调:①C12H22O1112C+11H2O; ②吸水性与脱水性的根本区别; ③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沾上皮肤如何处理? ⑶硫酸的强氧化性 说明:稀硫酸与铜、木炭均不反应,与浓硫酸反应不反应呢? 【实验6-5】浓硫酸与铜反应,要求学生注意反应现象,分析反应产物存在的依据。 化学方程式:Cu+2H2SO4=CuSO4+SO2↑+2H2O 强调:硫酸所起的作用(氧化剂与酸的作用)。 叙述:浓硫酸也与木炭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2H2SO4=CO2+2SO2↑+2H2O 强调:钝化现象及有关应用(分别举Al、Fe、Pt、Au,说明不同)。 3、浓硫酸的用途,指导学生读135页图示,说明硫酸的用途。 新课的延伸: 1、足量的铜与50ml18mol/L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反应停止后,被还原的硫酸为 (A)0.45mol(B)o.45~0.9mol(C)0.9mol(D)<0.45mol 2、设计一个实验,检验碳与硫酸反应的气体产物的方法。 教学小结: 浓硫酸具有高沸点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作业:P137二、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新课的准备: 1、回答:浓硫酸的特性:高沸点难挥发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比较吸水性与脱水性的不同? 2、浓硫酸与铜反应时,起氧化剂与酸作用的硫酸物质的量比为多少?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 3、浓硫酸与碳反应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比为多少? 4、提问:检验Cl-方法。 新课进行: 二、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设问:硫酸与硫酸盐溶于水时都会产生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可以发生反应,能否利用这个反应来检验硫酸根离子呢? 【实验6-6】要求学生注意比较实验现象? 稀硫酸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三支试管Na2SO4白色沉淀沉淀不溶解 Na2CO3白色沉淀沉淀溶解 按课本要求,填写表6-2 加入BaCl2溶液、加入盐酸或稀硝酸、稀硫酸 现象: 化学方程式:Na2SO4 现象: 化学方程式:Na2CO3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强调:①BaSO4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②检验SO42-的方法,可溶性钡盐+稀盐酸或稀硫酸。 化学反应方程式: H2SO4+BaCl2=BaSO4↓+2H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Naa2CO3+BaCl2=BaCO3↓+2NaCl BaCO3+2HCl=BaCl2+CO2↑+H2O 说明:实验室通常用先酸化再加入可溶性钡盐的方法来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讨论题:如何用实验方法鉴别NaCl、Na2SO4、NaNO3与Na2CO3溶液? 介绍选学内容: 硫酸钙CaSO4·2H2O2CaSO4·H2O,石膏绷带、调节水泥凝固时间; 硫酸钡不溶于水、不溶于酸、不被X射线穿透,“钡餐”、白色颜料。 新课的延伸: 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有以下多种选择,哪些是可行的? ①稀硝酸+硝酸钡溶液②稀盐酸+硝酸钡溶液 ③稀硝酸+氯化钡溶液④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⑤硝酸钡溶液+稀硝酸⑥氯化钡溶液+稀硝酸 ⑦硝酸钡溶液+稀盐酸⑧氯化钡溶液+稀盐酸 教学小结: ①硫酸根离子检验的一般方法; ②硫酸根离子检验的化学原理。 作业:P137一、课堂巩固 三、四作业: 课后小结: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