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杜甫诗《望岳》及《春望》教案 |
范文 | 杜甫诗《望岳》及《春望》教案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2、朗读并且背诵全诗 3、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体会蕴含在诗作中的思想感情以及诗作的“诗史”特点。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岱宗( ) 决眦( ) 搔更短( ) 不胜簪( ) 2、填空 杜甫,字 ,是我国 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 二、指导学习研讨 1.学习《望岳》 1)情境导入 杜甫在25岁的时候,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就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可是,读这一首感觉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 2)介绍作者有关知识。 3)检查预习情况 4)整体感知 a、播放录音《望岳》,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意境美。 5) 探究赏析《望岳》 a、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点拨(多媒体投影): b、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c、作者当时为什么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 d、合作探究: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样的不同? 2学习《春望》 1)整体感知 a、播放录音《春望》,学生朗读。注意诗歌的韵律、节奏感。 b、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教师从节奏、语调、情感等方面加以指导。 c、师生同读,同时多媒体显示朗读节奏、重音,要求学生读出感情。 d、分组朗读交流,理解诗歌的竟境美。 2)、 学生分组讨论与交流:这首诗与《望岳》在内容上有哪些不同?诗歌风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分别以这两首诗的题目为上、下联的开头,试写一组对偶句。 4)、 有人将“国破山河在”一句中的两个字调换了一下位置,便成了一条保护环境的警示语,你能写出这个句子吗? 5)、 把这两首诗译成现代诗歌,尽量做到押韵。 6)、朗读背诵这两首诗。 三 巩固练习 1、给下面的诗句划分节拍。 (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自选角度品析下列诗句。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