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范文 | 关于颐和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颐和园教学设计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颐和园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语教材第七册第18课《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教材。 课文移步换景。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接着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特点,从内容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景色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壮观的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和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赞美之情。 选编意图 1、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了解并学习本课按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搜集、运用资料,积累语言的能力。 4、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 一、照片引入,激情引趣 (展示本班学生在颐和园内所拍摄的照片,通过学生介绍照片的背景,激发学生了解颐和园的兴趣,从而引出课题。) 1、出示照片: 同学们,你们认识照片上的小男孩吗?大家一定想知道这些照片是从哪拍的。 2、生介绍自己游览颐和园的情况: 出课题并板书: 颐和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颐和园》。 二、交流资料,预习反馈 1、导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查找有关颐和园的资料,谁愿意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讲讲。 2、学生交流资料。 (通过资料的交流,使学生对颐和园的认识较为全面,同时对学生查找的资料及时予以肯定,激发学生查找资料的热情。) 三、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学中利用图片、电教手段等创设一个旅游的环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1、导语: 的确,颐和园不仅在中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名。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们想不想到颐和园去看一看?那好,就和老师一起走进颐和园。 2、颐和园的课件,配乐范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景色美。 3、回答: 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整体入手,理清顺序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再次感受颐和园的美,思考: 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引导学生明确作者是按照游览顺序来写的。) 2、快速浏览课文: 看看是否能用上书中的语句说一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或者可以用更好的方式来说明。 (充分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3、小组交流: 学生可以画游览示意图,可以用书中的语句来概括。利用示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这些游览点学习作者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同时抓住“进了、绕过、来到、走完、登上、下来”这些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度连接的表达方式,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五、抓住特点,感受美丽 理清了游览顺序,可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体会到景物的特点,从而感受到颐和园的美丽。 1、通过初步的学习,我们对颐和园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说说颐和园的那一处景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那一处景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为主线,既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也可以让学生感受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2、再读课文: 注意反复朗读描写给自己深刻印象的景物段落。 3、小组学习交流,师引导: 把给你印象深刻的景物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大家也和你有同样的感受。可以朗读,也可以做小导游给大家介绍,还可以以游客的身份说一说。如果把你查找到的资料也融入进去就更好了。 4、全班范围汇报: 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如果采用朗读的方式,读后可让学生评议: 他读得怎么样?为什么怎么读? 教师随机指导朗读。 如果学生采用导游的方式,可让学生以游客的身份提出问题,共同研讨,并从中渗透导游的技巧。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全体学生动起来,教师只是组织、点拨。 ⑴ 长廊: 师引导:通过导游的介绍(朗读)长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抓住重点词句:一眼望不到头,700多米、273间、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等等。) 怎样读才能让我们感受到长廊很长?我们都来读一读。 (从中体会作者运用具体的数字介绍长廊长的特点写法。) ⑵ 佛香阁: 师引导: (学生介绍)出示图片: 我们来到万寿山脚下,谁能指出哪座建筑是佛香阁?你怎么认定就是它? (体会作者抓住佛香阁建筑上的特点来介绍景物的写法。) 还可以通过看图理解“耸立”一词。 ⑶ 佛香阁前: 师引导学生理解: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一句中作者运用“镜子”和“碧玉”作比喻,突出昆明湖静、绿的特点。 指导朗读: 绿的树,红的墙,古色古香的建筑,静静的湖面,游动的船,真是太美了!我们再来读一读,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⑷ 昆明湖(十七孔桥): 师引导学生想象“十七孔桥”的狮子形态,理解“姿态不一”的含义,可联系学过的《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来想象。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注意渗透导游技巧,重点词句的理解,朗读和写作的指导及想象能力的培养。) 六、组织资料,再次交流 导语:颐和园内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通过查找资料大家还要介绍哪些呢?给大家介绍介绍。 (在此安排资料的再次交流,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做到课内外知识的融合。) 七、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总结: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让人说也说不尽。现在,我们的游览即将结束,如果让你在颐和园的留言册上写下自己的感受,你会写些什么呢? 教学设计特点 1、努力改变串讲串问的课堂教学模式,避免平铺直叙,在理清顺序之后,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以朗读为主要手段,摒弃了不必要的分析过程,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2、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努力体现民主学风和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3、重视资料的运用和语言的积累,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如课内外结合和读、说、写结合的安排,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努力符合素质教育的思想,可操作性强。 教学反思 1、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进入情境,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从而将学生学生引入到情境中去。 2、关注全体学生,注重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从而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3、在教学中,注重渗透对学生的语言训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在学生没有达到老师的要求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力求使学生达到要求。 颐和园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文中部分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3自然段,感受颐和园的美景和课文的优美语言。 3、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式,仿写一段话。 教学难点: 练习有感情读文,从语言文字中想象,体会颐和园的美景。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准备: 课件、生手机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看图,引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颐和园风景的图片,问:你知道这是哪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板书课题,注意“颐”字里面是个扁扁的口。 是的,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又有梦幻神奇的建筑。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颐和园,去领略那里的风采。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了解大意。 1、自由读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行读,重点提醒“堤、耸、舫”三字的读音。(开火车读) 3、这些词语你理解了哪个? 4、指名读文,想: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大、美)课文中有两处直接点明颐和园很美,在哪儿呢?(提示文章总分总的写法) 5、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交流资料,了解历史 1、课文的第一句话点明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那么,你对颐和园有什么了解?(交流资料) 2、课件出示图片,师小结。 3、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四、研读课文,领略美景 这么美的地方,我们赶快去瞧一瞧吧! 1、了解游览顺序 ① 默读2-4自然段,划出表现游览顺序的句子。 ② 指名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 2、领略长廊之美 ① 自由读文,同桌说说你感觉到长廊有什么特点?是从书中的哪些句子中知道的? 长 一眼望不到头(颜色美、形状美) 七百多米长273间这句话用了什么方法说明长廊的长? 读句子 美画 (内容多、题材多样) 花(品种多、数量多) ② 那么,文中的佛香阁和排云殿景色如何?选一处你最喜欢的景观自学,写批注。 3、领略建筑之美 ①佛香阁高 耸立 美形状美八角宝塔形三层 颜色美 闪闪发光 ②排云殿大一排排 亮金碧辉煌 ③小结,练习背诵。 五、练习写话 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游览活动,回忆当时的游览顺序,写一段话。 颐和园的美景还有很多,让我们继续期待下节课昆明湖和十七孔桥之旅吧! 颐和园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教养方面: ⑴ 认识本课1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7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⑵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2、教育方面: 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发展方面: 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方法】 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学习学生所选择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 教师板书: 颐和园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 3、快速默读课文: 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4、汇报,相机板书: 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 5、引导、点拨: 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6、课件出示: 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 三、再读课文 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 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 2、集中交流: 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 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 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 (自由组织导游词) 2、同伴合作,演导游。 3、竞聘导游、评价。 4、学生自由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全文,竞聘导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二、用学法学“昆明湖”的相关段落 三、质疑问难、回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 四、环境教育 五、交流资料 阅读收集到的关于“颐和园”的资料,联系课文,组织召开“资料信息会”,汇报形式如下: 1、朗读摘抄下来的自己喜欢的句、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编写导游解说词,竞聘“颐和园”的小导游。 3、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汇报。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 万寿山下 万寿山上 昆明湖 颐和园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会认“颐、耸、阁、舫、眺、堤、态”这七个生字;会写“殿、廊、柱、栽……”十一个字。 2、会正确地读写”神清气爽、金碧辉煌、葱郁、堤岸、眺望、姿态不一”这些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及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美景。 4、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教学重点】 1、体会文章结构严谨,文脉清晰的特点及感悟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字词的书写。 【教学难点】 字词的书写,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感悟颐和园的美景。 【教学过程】 一、出示多媒体──观看颐和园美景图 1、看颐和园的图片: 同学们,游览了雄伟的长城后,今天老师想带着大家去另一处地方看看。 2、揭示课题: 这么美丽的风景是哪里呢? ⑴ 出示课件: 18、颐和园 ⑵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写作的思路 1、自由地读课文,要求: ⑴ 自由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⑵ 边读边思考颐和园带给你怎样地感受。 2、检查生字词: 出示课件: 颐和园、柱子、栽种、狮子、朱红、大殿、长廊、耸立、琉璃瓦、佛香阁、金碧辉煌、葱郁、画舫、几乎、远眺、堤岸、姿态不一 先指名读──再齐读。 3、整体感知: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反馈交流: 导:读了课文后你能来说说颐和园是个怎样的公园吗? ⑴ 学生找到第一段“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导:你能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齐读第一段──指名回答读了这句话后,你知道了颐和园的哪个特点? (大、美) 老师插入一个知识: 颐和园占地290.8公顷=29080000平方米约5000个校园大。 导:了解了这个知识后你想说些什么? 齐读这句话: 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吧! ⑵ 学生说“美丽”找到最后一段“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 齐读这句话──指名回答读了这句话后的感受。 引到第一段导: 请不同的学生找。 三、再读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1、自由读2~5段: 说一说小作者游览美丽的颐和园时,一共去了几处地方,在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反馈交流: 导:小作者先游览了哪些地方,再游览了哪些地方呢?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导: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看出来的呢? 3、理清文章思路: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了”。 板书: 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导:我们从这些句子中明白了作者游览的顺序,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游览美丽的颐和园吧! 四、精读课文 引:你最喜欢颐和园哪处景点呢?选择相关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交流: 1、精读第二段: 齐读第二段 读了这段话后你体会到了这是一条怎样的长廊? ⑴ 出示长廊的图片: 我们一起先去领略一下这条美丽的长廊看看他的魅力吧!一起读! ⑵ 读完后问感受: 我觉得这是一条很长的长廊。 在文中找句子: “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齐读这句话──讲说明的方法 读了这句话后你想说什么? 这句话说明了长廊的长(列数据)。 ⑶ 这条长廊很美丽。 在文中找句子: “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 齐读这句话──说说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感受(景色十分美丽)。 导:如果当时正值,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伴着徐徐微风,你正走在这条长廊上,深深地呼一口气,你会感到怎样? 指名请同学读──齐读。 ⑷ 朗读体会: ① 找到“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读了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 再次齐读第二段: 带着你们的感受,伴着音乐,我们一起再来读读第二段吧! 2、精读第三段: ⑴ 找到“佛香阁”“排云殿”: 走完长廊后作者又去游览了哪些景物? ⑵ 教学“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① 找出这句话: 文中是怎样来描写佛香阁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 ② 齐读这句话。 ③ 读了这句话后你有什么感受?在图中找一找作者所说的佛香阁是哪个建筑。 ④ 看完图后,再自由地来读读这句话,谈谈佛香阁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 (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 解释“琉璃瓦”。 理解耸立,体会佛香阁的高。 ⑤ 想着佛香阁的样子,带着你的感受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⑶ 教学“排云殿”: ① 找到“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 导:作者又是如何来写排云殿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句话,说说作者在描写排云殿时哪个词语用得好?从这个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② 理解“金碧辉煌”: 从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 齐读这句话(先看图,排云殿): 这一排排金碧辉煌的排云殿多么漂亮啊!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一句话。 3、精读第四段: ⑴ 找到: 宫殿、昆明湖、城楼、白塔。 导: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作者是在哪个角度看的?看到了那些景物呢? ① 找到“宫墙”: 齐读这一句话。 文中用了怎样的语言来写宫墙的呢? ② 体会掩映。 ③ 从这个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互相衬托,互相遮掩。) ④ 体会颜色: 找到描写表示颜色的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⑵ 找到昆明湖: 看着这么美丽的昆明湖,我们一起把作者的'语言来读一读吧! 出示: “正前面,昆明湖……” 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朗读指导: 读得轻。 齐读这一句话。 ⑶ 体会“滑”: 拓展: 假如此时你正坐在船上,听着悠悠地桨声呼吸着新鲜空气你有什么感受? ⑷ 找到“城楼和白塔”: ① 作者是怎样观察到城楼和白塔的。 ② 齐读第四段。 4、齐读第三四两段: 导:我们在万寿山脚下,抬头看到了这些美景,让我们伴着音乐,随着作者再去走走吧! 5、第五段: ⑴ 自由地读第五段: 找到“堤岸”,读相关的句子。 ⑵ 找到“小岛”读相关的句子。 ⑶ 找到“十七孔桥”: 导:说说十七孔桥有什么特点吗? 桥洞多──找词语 柱子多──找词语 狮子多──找词语 想象一下狮子会有哪些形态? 齐读2~5自然段。 导:作者一路带我们去游览了那么多的景点,让我们再次去感受一下吧! 五、结课、布置作业 1、提醒难写的字,及容易写错的字: 栽、雕、廊。 2、画词语、抄词语。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长廊:长、奇、美 山脚:佛香阁、排云殿 万寿山 山上:宫殿、昆明湖、城楼、白塔 昆明湖:长堤、小岛、十七孔桥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教材的开放性表现在教材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要课内外结合,要学用结合。作为教师要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而不能成为教材的奴隶,应该做教材的主人。 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美丽的景色通过读、赏,感受颐和园的美,整个教学思路设计得比较清晰,但是实际教授起来感觉有些乱,对学生的问题把握不到位,归根到底是对教材的钻研不透。 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鼓励学生对不同意见展开争论,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射出火花,从而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用新课程崭新的理念上课,我觉得新理念已经在慢慢的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去了,这是值得欣慰的。 颐和园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 1、颐和园风光图或录象片。 2、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文中的词语。 2、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写作顺序。 3、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入,导入新课 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板书课题: 颐和园 读课题,认读“颐”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先请你们自己跟随课文去游览颐和园。 (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观赏美景,既游览了美景,又自己解决了问题。) 1、请生自己提出自学的要求,师归纳总结: ⑴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⑵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⑶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 ⑷有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弄懂。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指名小组合作学习: ⑴议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⑵认真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向大家介绍? ⑶议议自学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师: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生说,师板书: 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 你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 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游览的地方,因此这篇课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游览了颐和园,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 板书: 大、美 课文哪一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 (引导学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 2、这是什么写法? (首尾照应) 3、指导朗读: 看到这么大和美的颐和园,你的心情怎样? (生说:惊喜、喜爱) 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朗读这两段吧! 四、总结 同学们真不错,游览也挺仔细的,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的大、美,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心中的喜爱。那你喜欢颐和园那一处景色的景色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五、作业 巩固要认的字,练习要写的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颐和园的美景,激发民族自豪感,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3、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按游览的顺序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 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点的?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颐和园吧! 二、学习课文 1、师:各位“游客”,带上摄像机或者照相机,让我们一起走进颐和园吧。你最想在哪里“留影”,就把描写那里风景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吧! 学生自主选择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2、师:你最想在哪儿“留影”呢?为什么? (生自由说,师点拨) ⑴有的想在长廊留影,为什么? 出示长廊课件。 师: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来到了长廊,啊!好美呀,你们最想把长廊的哪儿拍摄下来? (生说:柱子、栏杆、横槛、花木) 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长廊的特点是,文中用了具体的数字来说明长廊的这一特点。 板书: 长、美 谁来向游客介绍这么美、大的长廊?该用什么语气? (喜欢、惊奇) 指导朗读。 ⑵有的想在万寿山脚下留影,为什么? 出示课件:佛香阁、排云殿。 用上面学过的方法学习这一段,并突出佛香阁、排云殿的特点朗读时读重,表示强调。 板书: 闪闪发光、金碧辉煌 ⑶有的想在佛香阁留影,为什么? 师:一转眼,我们就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向下望,哇,我留影的背景好美呀,赶快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板书: 葱郁的树丛,黄绿屋顶,朱红的宫墙,昆明湖的静、绿,古老的城楼,白塔 师:这些景点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从远到近) 谁来介绍一处景点,按从远到近的顺序。 师:这些景色中那些词用得好? (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形容词) 文中“滑”这个动词,为什么不用“划”? 生谈,师引导:“滑”字让昆明湖更静、更美,让人回味无穷。我们来读读。 ⑷有的想在昆明湖留影,为什么? 自学这一处美景,师板书: 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且姿态不一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游览了颐和园,在各处留影了吧!感觉怎样?我们带着对颐和园的喜爱来读一读全文吧! 4、再次感受颐和园的美: 美丽的颐和园让我们流连往返,我们把刚才拍摄的颐和园的录象,大家一起来共享一下吧! 师放录象。 三、创设情景,拓展练习 这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美,所以作者在课文最后发出感叹“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究竟颐和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点?你们能根据自己对颐和园的了解,来当当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介绍时,请用今天学过的游览的顺序来介绍。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也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景。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那你们还了解哪些“世界遗产”呢?请同学们去了解了解。 五、作业 1、回家,用游览的顺序,把颐和园介绍给爸爸、妈妈。 2、用游览的顺序,向你的朋友介绍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板书设计】 游览顺序 景物特点 长廊 长、美 万寿山脚下佛香阁 闪闪发光 (抬头看)排云殿 金碧辉煌 颐和园 (美丽的大公园) 葱郁的树丛 登上万寿山 黄绿屋顶 (向下望) 朱红的宫墙 昆明湖 静、绿 古老的城楼、白塔 昆明湖堤岸、石桥、杨柳 小岛、宫殿、十七孔桥、石柱、狮子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