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溶解度初三化学教案 |
范文 | 溶解度初三化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物质的溶解性 2.固体的溶解度及温度对它的影响 3.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4.气体的溶解度及压强、温度对它的影响 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 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2.饱和溶液要在哪两个条件下讨论才有确定的意义; 3.如何判断某溶液是饱和溶液,若该溶液不饱和,怎样才能使它变成饱和溶液。 [引言] 我们已经知道,在相同条件下,有些物质容易溶解在水里,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也就是说各种物质在水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我们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讨论] 根据生活经验,溶解性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讲述] 在很多情况下,仅仅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是不够的,人们需要精确地知道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最多能溶解多少溶质,这就要用到溶解度这个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分析] 条件:一定温度下; 标准:100克溶剂里; 状态:饱和状态; 本质:溶质的质量; 单位:克。 [举例] 在20。C时,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了饱和状态),我们就说氯化钠在20。C时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克。又如:在20。C时,氯酸钾在水里的溶解度是7.4克,那就表示在20。C时,100克水中溶解7.4克氯酸钾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