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幼儿园疫情寒假前安全教育教案 |
范文 | 幼儿园疫情寒假前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疫情寒假前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疫情寒假前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1教学目标: 1.通过互动交流对疫情的感受、看法、建议等缓解幼儿的心理压力,释放幼儿的紧张、害怕等不良情绪。 2.说一说心中的抗疫英雄人物是谁?演一演他们的事迹。 3.想一想:如何从点滴小事做起做到自我防护? 教学重点: 1.如何做到自我防护。 2.释放压力积极面对疫情。 教学难点: 演一演英雄事迹,想一想小朋友的责任是什么? 课前准备: 幼儿:做拍手游戏。 教师:关注幼儿情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面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你害怕吗? 指名回答。 教师总结:新型冠状肺炎主演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人戴口罩不串门不聚会等。 二、互动交流: 同桌交流:寒假期间面对疫情自己的感受、看法、建议。 教师指名上台讲一讲。 小朋友们,大家通过互相交流、诉说,现在你的心情有没有变化呢? 指名大声回答。 教师小结:只要我们做好自我防护,比如:勤洗手戴口罩不聚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听家长的话就一定能做好自我防护,远离疫情。 三、展开交流: 在防疫期间你最佩服的抗疫一线英雄是谁?说一说他的事迹。 指名说。 谁愿意来演一演英雄人物的某个动作、表情、或者某个感人的瞬间? 指名上台演一演。 幼儿评价 提问:作为小朋友怎样做好自我防护呢? 指名说。 幼儿记笔记。 齐读记录内容。 四、教师总结: 五、幼儿反思:作为小朋友心中的责任是学习。 六、拓展。 幼儿园疫情寒假前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2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是呆在家里的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间更多一点) 师:你出去的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 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有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 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1)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幼:两只)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幼:皇冠)它们有几只脚呢?(幼:八只) (2)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幼:像花瓣) (3)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状病毒”。 二、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的方法 1.教师讲述冠状病毒的危害。 师:冠状病毒是一群坏家伙,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让小朋友咳嗽、发烧,感觉到不舒服,然后……这个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游戏1:喷嚏雨 玩法:(1)师:有,病毒也会藏在小朋友们的口水里,我们打喷嚏或咳嗽,嘴巴里的口水就会喷出来。 (2)教师面对幼儿,用喷壶模仿打喷嚏或咳嗽的状态(注意避免唾沫飞出,仅仅口腔送气即可)。感受到水雾喷洒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避免别人打喷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们的身上?打喷嚏或咳嗽的人应该怎么做? 师总结:我们在出门带上口罩(教师可示范讲解口罩的正确带法),这样喷嚏或咳嗽喷出的口水就会落到口罩上,就不会落在我们的皮肤上了;而我们在打喷嚏或咳嗽要用卫生纸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用完的卫生纸要丢入垃圾桶。 游戏2:“病毒”传传看 玩法:(1)教师将金粉涂在小朋友A的手上(要多涂一点,效果更直观),揉搓一下,然后让这位小朋友摸摸自己的小椅子,再摸摸小桌子。 师:小朋友A身上的“病毒”被带到的哪里?(幼:桌子和椅子上) (2)请小朋友B将小朋友A摸过的位置再摸一遍。 师:现在“病毒”被带到的哪里?(幼:小朋友B的手上) (3)让小朋友B与小朋友C握握手。 师:这次“病毒”去了哪里?(幼:小朋友C的手上) (4)让小朋友C摸摸自己的脸蛋和鼻子。 师:现在,哪里又产生“病毒”了?(幼:小朋友C的脸蛋和鼻子上) (5)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情况如何避免。 师总结:“病毒”的传播能力真是太厉害了,所以小朋友们要勤洗手。饭前便后,打喷嚏或咳嗽后,都要洗,还要按照正确的洗手步骤,用香皂或洗手液好好搓一搓,把“病毒”都洗掉。 三、通过判断做法的方式,加深印象 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判断哪个小朋友的做法正确,哪个是错误的。 师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病毒的威力,真是太强大了,如果我们不注意个人卫生。这群坏家伙很可能悄悄溜进我们的身体里,使小朋友们生病呢。所以啊,我们出门要戴口罩;如果想打喷嚏或咳嗽,要用卫生纸捂住口鼻,然后将卫生纸扔进垃圾桶;还要经常按照正确的步骤,用香皂或洗手液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这样,病毒大军就不会轻易找上门啦~ 活动延伸: 1.开展美术活动《画一画我们这次的冠状病毒》。 2.开展科学活动《认识口罩》。 3.开展语言活动《洗手歌》。 4.日常练习:如厕提醒并监督幼儿按照正确步骤洗手。 幼儿园疫情寒假前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3一、活动目标: 1、结合动画,让幼儿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 2、教会幼儿正确洗手。 3、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相关绘本故事(新型冠状病毒的故事)洗手视频 2、毛巾洗手液洗脸盆。(图片形式) 3、洗手儿歌。 三、活动过程: 1、课题导入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个假期有点长呢?是为什么呢?(幼儿分别回答) (2)对了,是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我们才会延迟开学,那大家知道这个病毒是什么吗? 2、播放新型冠状病毒的故事让幼儿了解,并且思考我们怎么做才会战胜病毒呢?(幼儿分别回答勤洗手,不出门,多吃蔬菜,坚持午睡) 3、(1)师提问:我们需要怎么正确洗手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洗手的吧。 (2)播放洗手儿歌 生回答用洗手液,小手搓一搓,用水冲一冲,还要用干毛巾擦干净。 (3)教师示范正确洗手步骤。 4、游戏:我会洗手 游戏介绍:找两位小朋友做示范,手脏了应该怎么办,看谁洗的干净。 四、活动结束:洗手儿歌 小手先沾湿,抹一抹肥皂 搓一搓双手,好多的泡泡 大家一起这样做,预防最重要 幼儿园疫情寒假前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4一、设计意图 近期冠状病毒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我们还是不能放松警惕,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战斗,小朋友虽然都知道冠状是什么吗?但对怎样预防冠状,保护自己,病菌是从哪里传播的,还了解甚少。因此我们觉得有必要在社会人人都关心,连幼儿园孩子都关心的热点,预设一节这样的课,让幼儿进一步知道怎样预防冠状,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冠状的传播途径等基本情况,知道相关的预防知识,学会保护自己。 2.通过看看、讲讲、编儿歌、等各种有趣的形式,让幼儿知道预防冠状的重要性。 三、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 1.老师和幼儿共同收集预防非典的图片,布置成版面。 2.洗手歌的视频、图片、今天谁会赢的记分表、奖品若干、电子版奖状。 3.幼儿已学会儿歌拍手歌,游戏洗手歌,认识过一些汉字。 四、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看看收集的图片,自由讨论。 (老师让家长观察幼儿讨论的情况,并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归类) 1.人们为什么要在冠状期间,人多拥挤的地方戴口罩? 2.老师指着冠状病毒的图片问:你们知道那是什么?这些病毒是从哪里来的?人怎么会感染这些病毒的?动物身的`病毒怎么会传到人身的? 3.医生和护士为什么要穿厚厚的隔离服? 4.那冠状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 (二)教师小结: 冠状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是通过飞沫及接触病人传播,传播的速度非常快。 1.在抗击冠状的过程中,人们是怎么做的? 2.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预防冠状,保护自己呢? (三)幼儿学习预防冠状的儿歌。 附参考儿歌: 预防冠状病毒 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 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 不往人群挤,病毒不缠你。 洗手很重要,胜过吃补药。 通风也要紧,疾病无踪影。 病毒病毒赶快跑 大公鸡,喔喔叫,小动物们醒来早; 举行动物运动会,安排龟兔比赛跑。 幼儿园疫情寒假前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5一、班会主题 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共同努力 二、班会背景 由于突发的疫情,使得过年期间正应该是走亲访友,与小伙伴玩耍的机会没有了,幼儿被要求进行自我保护,不能与外人进行接触,长时间的封闭生活使得幼儿出现了浮躁、懒散、害怕、焦虑的情况,影响身体健康。 三、班会目的 1.懂得新冠病毒的危害,学会正确认识病毒。 2.做好疫情期间的预防,学会基本预防常识。 3.了解焦虑与突发状况的关系。 四、班会准备 1.将自疫情以来的`相关事件进行搜集。 2.分享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五、班会过程 老师以直播的方式 1.介绍此次班会的流程,介绍了班会召开的背景。 2.将重点部分进行详细讲解,结合实例,做正向分析。 (1)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柱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已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 (2)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般症状包括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多数患者症状为轻、中度,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就容易引发的焦虑情绪与突发状况的关系进行明确。 (3)什么是焦虑? 心理焦虑:是由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生化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为什么会产生焦虑? (2)怎样缓解焦虑情绪? ①认知疗法:改变不良认知或进行认知重建。 正确看待冠形病毒的危害,对它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了解自己身边的具体疫情,做好适当的防范,不要过度害怕和紧张,按照要求正常应对即可。比如:做好日常的消杀、测温、配合管控、尽量不出门、多关注时事…… ②行为疗法:呼吸训练、松弛训练。 做深深呼吸、眺望远方等放松训练,或是干一些可以使自己放松下来的事情,比如瑜伽、看书、做手工、画画、弹奏乐器、唱歌等,并且适当进行身体锻炼,增加身体的免疫力。 4.就自我防护过程中的细节部分进行讲解。 5.幼儿连麦,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对大会内容进行总结: (1)正确认识新冠形病毒,从自己身边做起,做好自我防范,不为医疗人员麻烦; (2)正确看待新冠病毒,树立正确的心态,积极应对,积极配合。 六、班会教学设想 安排这节《抗击新冠肺炎,我们共同努力――疫情期间缓解心理情绪》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让幼儿真正了解新冠肺炎,调节心理情绪,学会自我防护。 幼儿园疫情寒假前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6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了解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基本方法。 2、乐于参与表演,大胆表现儿歌内容。 二、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儿歌音频、实拍图若干、《新冠肺炎预防口诀》手指操视频、《预防新冠肺炎-和jojo一起做》儿歌视频、《预防新冠肺炎怎么做?》儿歌视频。 三、活动过程 播放音频,完整倾听新冠肺炎预防口诀,请幼儿说一说,预防新型冠状病毒需要注意哪些? ——小朋友们,今年我们过了一特殊的.春节,我们遇到了坏家伙,它叫新型冠状病毒,其实我们只要做好预防就可以赶走他们,那我们该怎么做呢?我们来听听这首新冠肺炎预防口诀是怎么说的吧! 逐一出示图片,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句子,念出儿歌。 ——图片上有什么?儿歌是怎么告诉我们图片上发生的事呢?我们来听一听。 根据图片,完整念诵儿歌。 播放视频《新冠肺炎预防口诀》学做手指操,再次巩固儿歌。 ——这首儿歌变成了有趣的手指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一起跟着视频来动动手指做做手指操吧。 四、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欣赏儿歌视频《预防新冠肺炎怎么做?》,请幼儿学习儿歌中预防新冠肺炎有哪些行为。 幼儿园疫情寒假前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7活动目标 1.让幼儿借助视频清晰认识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 2.通过小组讨论,老师的讲解使幼儿掌握正确的预防知识,注重个人卫生。 3.提高幼儿的防范意识、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过去的一段时间,“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了整个中国。因为它的易传染性,很多人不幸中招。我们直到今天才能顺利返回校园。那么,这个抢占“春节”风头,在各种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强势“霸屏”的“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二、学习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 1.什么是冠状病毒 (1)幼儿看视频《病毒的前世今生》 (2)听老师介绍。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冠状病毒是一大类病毒,可引起各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先前在人类中尚未发现的新菌株。 除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外,已知感染人的冠状病毒还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但这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有很大不同。它虽然传染速度快,潜伏期可达14天,但致死率低,还未表现出SARS那么可怕的特性,因此,大家不必为此感到恐慌。 2.感染后的症状 (1)发热 (2)乏力 (3)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 3.新冠状病毒传播的3个主要途径 (1)直接传播: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让另外一个人吸入,导致感染。 (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感染。 (3)接触性传播:飞沫沉积在物体表面,接触后感染。 三、预防病毒,我们这样做 1.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去。 2.勤洗手,正确地洗手,注意手卫生 吃东西前,玩玩具后,咳嗽或打喷嚏后,擤鼻涕之后,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外出回来等都要洗手。 (1)洗手步骤: 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第二步:手心与手背沿指缝相互槎擦,交互进行。 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四步:双手指相扣,互搓。 第五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在另一个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七步:螺旋式擦洗手腕,交替进行。 (2)播放《洗手歌》,幼儿边做动作边唱歌。 3.正确佩戴口罩 如果要外出,应佩戴口罩。市面上常见的口罩有三类: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普通棉纱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可以阻挡70%的细菌,N95口罩可以阻挡95%的细菌,而棉纱口罩只能阻挡36%的细菌,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前两种口罩。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 (1)播放视频,学习正确戴口罩的方法。 A.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方法 a.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橡皮筋系在双耳后(深色朝外,有金属条的一边朝上); b.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c.调整系带的松紧度。 B.医用防护口罩(N95)佩戴方法 a.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 b.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双耳下; c.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 d.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 注意:戴口罩前应洗手,在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口罩湿了要及时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轮流戴。 (2)脱卸口罩的正确流程 脱口罩时,不要接触口罩前面(污染面,即非脸部接触面); 双手同时捏住左边和右边的耳带,同时摘下;也可先摘下一边,再摘下另一边; 用手捏住口罩耳带,叠好,放入收纳袋;一次性口罩可直接丢弃至垃圾箱。 (3)比一比,谁口罩戴得又快又正确。 4.避免食物传播 (1)保持清洁,熟食品交替处理的过程中注意洗手。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工具和砧板要分开 (3)生鲜、禽类、肉类、蛋类彻底烧熟煮透。 (4)不吃过期变质食品 三、总结 1.防疫儿歌读一读 小宝贝,要听好 冠状病毒很糟糕 潜伏久,传播快 人人叫它小妖怪 多在家,少出门 不凑热闹不串门 戴口罩,不乱跑 安心在家乖宝宝 多吃蔬菜和水果 增强免疫身体好 勤洗手,亲消毒 我们一起抗病毒 2.新冠肺炎病毒虽然传染速度快,但我们也不要害怕。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加强身体锻炼,充足休息,消除恐惧心理,祝孩子们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幼儿园疫情寒假前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8活动目标: 1、结合绘本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幼儿的良好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冠状病毒图片、相关绘本故事(写给孩子的冠状病毒绘本) 2、口罩喷壶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 1、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儿分别回答) 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 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 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可出示病毒图片) 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 (1)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它们有几只脚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2)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请个别幼儿回答) (3)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状病毒”。 二、播放绘本故事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的方法 1、教师讲述冠状病毒的危害。 师:冠状病毒是一群坏家伙,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让小朋友咳嗽、发烧,感觉到不舒服,然后……这个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游戏《喷嚏雨》 (1)师:有时,病毒也会藏在小朋友们的口水里,我们打喷嚏或咳嗽时,嘴巴里的口水就会喷出来。 (2)教师面对幼儿,用喷壶模仿打喷嚏或咳嗽时的状态(注意避免唾沫飞出,仅仅口腔送气即可)。感受到水雾喷洒的小朋友就“中招了”。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避免别人打喷嚏或咳嗽的口水落我们的身上?打喷嚏或咳嗽的人应该怎么做? 师总结:我们在出门时带上口罩(教师可示范讲解口罩的正确带法),这样喷嚏或咳嗽时喷出的口水就会落到口罩上,就不会落在我们的皮肤上了;而我们在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卫生纸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用完的卫生纸要丢入垃圾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