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书徐汝佩卷》读后感
范文

《书徐汝佩卷》优秀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书徐汝佩卷》优秀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书徐汝佩卷》读后感1

今天读《书徐汝佩卷》一文,感触颇深。

徐汝佩是先生的得意门生,进京。参加会试,因为题目中隐含有诋毁。先生的意思,遂愤然弃考,准备回乡归隐。同学听闻此事,都非常钦仰歆服,认为他气节高尚,能“不昧良知以媚俗”,而先。生却黯然不乐。有同学见先生这种态度,很为徐汝佩鸣不平,于是向先生请教,先生亦默然不应。

汝佩。回乡后,该同学将先生的反应告诉了他。他在深刻反省。后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知道自己还缺乏推己及人、包容异己的胸襟。

1、推己及人,以“恕”字包容异己

徐汝佩之所以弃考,是容不得出题者批评自己的老师,他觉得“吾夫子之学,则若是其简易广大也;吾夫子之言,则若是其真切著明也;吾夫子之心,则若是其仁恕公普也。

他深深的钦服先生的学说,并被先生救世的苦心所感动,所以当先生被人误解的时候,才会愤愤不平。可是。这股不平之气,还是障。蔽了自己的良知,让。他忘记了自己当初刚接。触先生学说时,也。曾对其非。笑诋毁。在回乡的路上,他的心情渐渐。平复,回忆起曾经的经历,才猛然醒悟自己的行为是“忘己之困而责人之。速”,表面上好像是在捍卫先生,其实正是在“身谤”先生。

大多数人在开始接触一种新学说的时候,都会经历一个从不信到半信半疑,再到深信。的过程。先生。的妹婿徐爱,是先生最心爱的弟子之一,对于先生的学说,也是“始闻而疑,既而骇”,随着他不断向先生请教,最后经过反复思考讨论,才终于坚信先生的学说是孔门嫡传。

所以在传播一种学说的时候,要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别人的批评、误解,乃至攻击。在这一点上,阳明先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当其他学生告知他考试出题事件。的时候,他不仅没生气,反而大喜说:“吾学将大明於世矣!”出题者的所为,不正是帮助先生传播他的学说吗?从此以后,天下的读书。人都知道了阳明心学,而其中必有求真之人!

今天是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每个人的思想观念都会因为其文化背景、成长经历、教育经历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再好的学说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接受。所以我们在传播传统文化的时候,切不可因为急于求得认同,而反感拒绝别人的批评、误解,以。及攻击,其实这些都是帮。助我们提升修养和圆满智慧的逆增上缘。

2、忍辱担当,以“仁”字慈怀众生

徐汝佩弃考后,想到的是隐居避世,“从夫子而常往于深山穷谷”,很轻易的就放弃了自己的济世之志。

在阳明先生写给另一位学生的信中,他曾以孔子自况:昔者孔子之在当时,有议其为谄者,有讥其为佞者,有毁其未贤,诋其为不知礼,而侮之以为“东家丘”者,有嫉而沮之者,有恶而。欲杀之者。晨门、荷蒉之徒,皆当时之贤士,且。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欤?”“鄙哉!??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虽子路在升堂之列,尚不能无疑于其所见,不悦于其所欲往,而且以之为迂,则当时之不信夫子者,岂特十之二三而已乎?然而夫子汲汲遑遑,若求亡子于道路,而不。

暇于暖席者,宁以祈人之知我、信我而已哉?盖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疾痛迫切,虽欲已之而自有所不容已,故其言曰:“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果哉,末之难矣!”呜呼!此非诚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孰能以知夫子之心乎?先圣后圣,其心一也,皆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心。既是一体,何弃之有?

古语云:处大事不辞劳怨,堪为栋梁之材;遇小故辄避嫌疑,岂是腹心之寄。那些勇于担当,不辞劳怨的人,才能成为国家社稷的栋梁,如果遇到一点批评打击,就生退心,说明他的仁爱心还不够,不足以担当大任。

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弘扬传统文化,其困难比之于孔子、阳明先生所处的时代,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需要我们有大担当、大忍辱、大无畏,方能挽狂澜于既倒,柱大厦之将倾,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3、不言之教,以“智”字,随机教化

自古圣贤,无。不是伟大的教育家,阳明先。生也不例外。他的道德、功业、学问,都堪称楷模,足以为百世之师。先生一生,无论在患难之中,居官之际,还是戎马之隙,都讲学不辍。

他的学说既名为“心学”,则其宗旨已明,是关乎人心的学问,以世间万事万物均不。离人心,此心若立,足以应天下万事之变。所以先生教学,绝不似老学究一般拘拘于语言文字之间,而是观机逗教,直指人心。观《书徐汝佩卷》一文,足见先生教学艺术之高明。

考官出题影射先生,众弟子群情激愤,徐汝佩弃考,自然大快人心。若就世俗而论,学生如此维护老师,老师应当感到高兴欣慰才对,而先生听闻此事,却是“黯然不乐久之”。因为他知道,学生的行为是出自意气之偏,而非良知之正,于己于人都没有半点。好处。

可是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苦心呢?直接批评讲道理,肯定不近人情。毕竟徐汝佩的弃考是做出了极大牺牲的,他的家境本来就极贫困,赴京应考,路途遥远,花费自然不少,更何况这一举极可能断送自己的仕途。所以,当有学生在自己面前为徐汝佩鸣不平的时候,先生只是“默然不应”。

徐汝佩回乡后,这位学生把先生的反应告诉了他,他马上就反省到自己的问题。而当他面见先生,向先生汇报。自己反省的所得时,先生的反应却是“颔之而弗答,默然者久之”。

“颔”是点头的意思,表示对学生的反。省。是认可的,可是为什么这个时候还要“默然者久之”呢?因为先生观察到学生此刻的心还是浮躁的。一个真心忏悔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沉重的,不会夸夸其谈。先生的这种态度再一次让徐汝佩警醒,他自言:“若震惊百里,粗心浮气,一时俱丧矣!”

这一篇小文,一波三折,层层设疑,引人深入,把先生高超的教学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拍案叫绝!

《书徐汝佩卷》读后感2

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班干部的我,信奉的人生信条是努力不服输,连在家庭关系方面的信条都是女人当自强,女子能顶半边天。秉性刚强的我,一路走来,也遭遇了不少的烦恼。在遇到《致良知》一书之前,为了让自己在心灵的层面有所提升,我阅读过大量的心灵成长的书籍,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课程,几年下来,见闻扩大了,技巧增加了,但是在心上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

6月,我接触到了阳明心学,加入了致良知学习小组,开始阅读《致良知》一书。反省自己之前读《致良知》一书的经历,心路历程也是一波三折。

刚开始,绝对是乍见之欢。精进读书,引用的都是阳明先师的名言警句;动辄就谈“知行合一”、“无善无恶”;有意为善;用夸张的语言刻意地写分享……后来,因为学习并没有真正变为心的收获,所以又进入了一个疲惫期或者叫黑障期。此时我的状态,对内是自责自卑,前行乏力;对外则是抱怨批评,多见人非。这段经历曾让我犹豫彷徨,非常痛苦。感恩老师、亲人的.不离不弃,鼓励加持,让我从困境中走了出来。

此刻再读《致良知》一书,终于能听懂一些先师的话了:“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需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再读《教条示龙场诸生》,就明白了“责善”的核心是“悉其钟爱”为本、“致其婉曲”为方,“当自吾始”为出发点;再读《书徐汝佩卷》,就明白了对于视己为君子、视他人为小人的弟子徐汝佩,为什么阳明先生会行不言之教了,我也深刻看到了自己其实就是那个表面“知之甚深,而未能实诸己;信之甚笃而未能孚诸人”、“忘己之困、责人之速”的人!再读《黄以方录》,对“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有了更深的领悟,自己如果不肯在心上积习最深、最痛的地方下手,致良知永远都是口号,都是虚假的谎言。

我开始有了一些觉察,比如要高谈阔论证明自己不差时,会想到阳明先师“断断无他技,休休如有容”的教诲;刚要说一句夸大事实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时,先师“诚则明”的教诲就从心底冒出来了;情不自禁要显示自己的知见时,先师的“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就让自己未出口的话咽了回去……

随着读书更加应心,我对阳明先师的“信”更笃定了,对“吾心光明”的人生目标更笃定了;同时也更深刻地看到了自身依然很多的积习障蔽。此时对于自我更清醒的认识,不仅没让自己气馁无力,反而在不知不觉中,那些原本顽固的好胜之气、外求攀援的好名之心,都开始悄悄地出现了松动。能感到自己内心更柔软了,对家人朋友的感恩之心升起来了。身边的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我这个秉性刚强的人的改变。

此刻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恩!感恩老师把我领到了阳明先师面前!感恩阳明先师为我辈指明了“致良知”这样一条通往人生幸福光明的康庄大道!感恩家人朋友,你们都是我此生的贵人!

《书徐汝佩卷》读后感3

4月10日,一组的西湖敢愿提出:经营者首先要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八个月下来,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悟。而要成为一个教育家,务必要行不言之教,让自己成为员工的榜样!不言之教是圣人的教人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中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意思是只有自己能不加以偏见地始终遵循规律,让规律发挥作用,远比教导和强迫别人所获得的收益和功效大,天下万事万物没有什么能比得上。

孔子说: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又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圣人们说的,都是依靠大德良行,身教重于言教,大音希声。

阳明先生深黯教育之道,大教不言,大教若不教。在《书徐汝佩卷》中,对一些士子的问话和疑惑,要么问而不答,要么只是一句非是之谓也对徐汝佩的反省之言只是颔之而弗答,默然者久之。从而使徐汝佩悚然若有省,觉得先生的不言之教是倾耳而听,若震惊百里。粗心浮气,一时俱丧矣。

作为企业家,如何践行不言之教呢?

首先是修身以德,修身以诚,以身作则。正如《大学》所言: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有自己先做到无私奉献,躬身力行,把员工的利益放在心里,与员工的幸福痛苦感同身受,员工才能和企业家、和企业一起同道同心,才能齐心合力。

其次是行胜于言,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一大本规章制度,一百句口号,形不成企业文化,一个仅以监督、奖惩为治理手段的企业也不会是员工口中好礼、好义、好信的企业。而一个企业家的品格、德行,才是员工最好的榜样,榜样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身教重于言教。一个员工在企业里努力工作,除了要获得薪水、尊重和幸福外,必须获得心灵的成长和职业技能的成长。只有具有教育家思维的经营者才能真正培养、扶持他们成长,从而带动企业的成长。

行不言之教,造就更多的经营者,让企业更好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3 22: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