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钱学森教学设计 |
范文 | 钱学森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钱学森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钱学森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 1研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课文《钱学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钱学森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介绍给大家听听. 2、我们都知道课文描写了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期间的一些经历和漫长的归国之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那坎坷的归国之路和他那份感人的爱国之心. [二].品读课文,体会情感 1、二十多年的回国路,钱学森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非常的不容易,现在请同学们认真的读一读2`~6自然段,看看钱学森他想什么?说什么 ?又怎样做?然后把自己最有感触的句子画出来好好的体会文字中所蕴含的感情. 2、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学习钱学森说的两段话。 3、出示句子:“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学生朗读句子后。 师提问: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第一句话的?联系课文请同学说说。 (1)同学们,你们能说说他当时在美国的生活是有怎样的条件吗?(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引导。 (2)小结:是啊,面对这么好的生活条件,能有几个人抵挡得了,可是钱学森却不为之动摇回祖国的决心。板书:(一刻)这词告诉我们什么? 4、出示钱学森的第二段话:“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该回去的。” (1)学生齐的读这句话。 (2)交流。联系第3、4自然段,了解钱学森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这句话的? (3)抽读这句子,让学生谈谈在读句子中懂得了什么? (4)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5)小结:是啊,家再穷也是自己的家,祖国再穷也是自己的祖国。教师描述当时的中国面貌。(板书:不嫌祖国贫穷。) 5、同时出示两段话,学生有感情的齐读。 6、学习第5、6、7自然段 (1)既然铁了心要回祖国了,又为什么一直到1955年才回国呢?这是什么原因使他不能顺利的离开美国呢?现在我们来听听一位美国高级将领是怎说的? (2)抽读第五自然段。 (3)学生交流见解。 7、一个师是多少人?当时美国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是5000人是一个师,那么甲种是1000人,同学们说五个师是多少?一个钱学森就赶上25000人!这是个怎样的人? 8抽读,学生想象钱学森踏上祖国领土的那一刻,他会说什么话? 9、第6自然段又出现了(一刻)这个词,大家是怎理解这个词的,它跟第一次出现的意思又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10、请同学们用“一刻”这个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四]、总结全文:小结:钱学森凭着坚定的信念,克服了种种阻力和困难,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回国后他发挥了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祖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五]、深化主题: (1)如果钱学森此刻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什么话呢? (2)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 [六 ] 、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文练习第二题。 板书:19钱学森 回程——思念祖国——渴望——归国贡献 ———————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老师这里有一点资料,请同学们读读。(出示颁奖词)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请结合颁奖词,走进课文,自渎,课文写了什么事?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检查效果。 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2.二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效果。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分段,理清课文脉胳。 一(1) 二(2) 三(3~4) 四(5~6)五(7) 三、分段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 教师示范指导“艘、额”这两个字的书写。 学生描红。 完成钢笔习字册。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学生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爱国) 3.课文是怎样把他的人物特点传递给我们的呢?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 4.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些什么?写下你的感受(学生默读课文,圈画) 二 精读感悟 1.你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指名读。出示:(我是中国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 2. 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出示第二节) (1)为什么钱学森要特别强调“我是中国人?” (因为钱学森虽然在美国,但他心中想的是祖国,一刻也没忘记自己的国家。) (2) 所以他说——引读:“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我现在所作的一切”是指做的什么?(他成为了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请你们再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钱学森在美国时学习非常认真。不懈努力,付出了无数心血。)何以见得? (1)同学们,五年哪,一个孩子从出生到五岁,你们从六年级读到高一,这么多年,对一心回国的钱学森来说真是怎样?(度日如年 倍受煎熬 望眼欲穿 寝食不安) (2)所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读! 虽然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可是他说——读!当他袒露心迹,有留学生劝他不要回国时,他诚恳而又坚决地说——正因为如此,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出示最后一节) (3)“卓越”是什么意思?(超出一般的,非常出众的。)怀着对钱学森的敬佩之情,用热情赞扬的语气读最后一段。 7此时此刻,你想对钱学森爷爷说什么? (生写并交流) 老师此时也想起了孟子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穷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出示)你能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吗?让我们把钱学森他那高尚的情操融在我们的心中吧!再读这句话 三 拓展练习(选做) 1搜集钱学森的有关资料,仿照前一课的“作家卡片——巴金”,制作一张“科学家卡片— 钱学森” 2搜集其他爱国之士的故事 板书设计: 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 爱国之心 一刻也没有忘记 报国之志 一刻也没有动摇 钱学森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钱学森的语言感受钱学森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教前准备: 投影片,《我的中国心》歌曲 教学过程: 一、认识人物感受成就 从第一枚导弹发射,到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从第一枚运载火箭飞向太平洋,到第一艘宇宙飞船遨游天际,在中国航天发展的里程碑上镌刻着一个杰出科学家的名字,他就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 这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钱学森,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去了解他的坎坷经历,感受他的爱国情怀。 二、品读语言感受爱国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钱学森说了几次话,用笔划出来,然后认真读一读,品一品,从钱学森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品读第一处话,出示: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指名读、自读思考:从钱学森的语言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钱学森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祖国作准备。那么他在美国做了怎样的准备,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读第二小节,体会体会。 (3)指名交流 (4)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5)了解冯·卡门教授。(幻灯) 他曾赞赏说:“36岁的钱学森是一位天才,他所做的工作对发展高速空气动力学和火箭推进技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6)你从两个“最”字看出了什么?(很认真,很优秀) (7)他如此发愤努力,为的是什么?谁来把钱学森的心里话读出来。 评价:你把钱学森的心声读出来了;我听到了一种深情的表白;我听到了深情而又激动!一起读。 (8)那么钱学森又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呢?(是不是在美国日子很难过,没法立足了?)请同学们再读读第二小节,好好想想。 结合回答出示: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9)你能想象得出他的优厚待遇、富裕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吗?(住洋房别墅、出门汽车代步、衣食无忧、有著名导师指导、有世界一流的实验室……) (10)可是丰厚的生活待遇、一流的工作条件,这一切都没能吸引住钱学森,他时刻想到要回到祖国,他说——齐读钱学森的话 (11)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呀,却道出了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下面哪里还有钱学森说的话? 3、品读第二处话,出示: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他怎么会对中国留学生说这番话? 根据回答出示留学生的话:“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 (2)从留学生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 (3)教师描述:是的,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战火的洗礼,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一切都是百废待兴,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当留学生们劝他——读,然而钱学森却说——读。 (4)要把人物的语言读好,还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你们知道钱学森内心在想些什么吗?(交流)这点的指导可以细些,要围绕钱学森的语言展开。学生交流钱学森内心时相机问:“哪些词语体现出了他的——?”抓住关键词指导读。 钱学森教学设计4教材分析 本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以及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的语言,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了钱学森思念祖国,拳拳报国之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中的主要词语。 3、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前准备收集钱学森的生平事迹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目的: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理清课文段落,了解课文大意。 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钱学森 新中国刚建立,在国外的一批爱国科学家纷纷归来,参加祖国建设。其中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钱学森。让我们亲切地呼喊他的名字 问:你为什么这样喊? 请学生介绍钱学森。 二、初读课文,理清段落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说说段意。 2、请学生将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根据段意分段。 三、学习字词,朗读质疑 1、检查生字读音,理解词语。 2、自由选择读文。 3、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讨论解决。 4、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教时 目的: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情感,复述课文有关段落。 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标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给我们主要讲了钱学森一个什么故事?你觉得他是怎样一个人? 试用“()的钱学森”填空。 二、讨论学习方法 1、读书——找出根据 2、交流——说出理由 3、讨论——补充见解 欢迎利用教材以外的资料交流。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上面问题 四、组织集体交流 1、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钱学森?为什么? 2、在这些优秀品质中,他最可贵的是什么?(思念祖国、报效祖国) 3、你是通过哪些描写看出来的?把最能反映他思想的句子划出来。(语言) 4、试一试,怎样读好这几句话? 五、训练朗读 1、交流朗读体会,比较读,评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你能讲这只故事吗?以第三段为例,复述课文。 七、作业: 学习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完成课后填空。 钱学森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借助语言文字感悟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中,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学生读题) 出示课件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对,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文中的哪些话打动了你的心弦呢?打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二至第六自然段,找一找钱学森说的话,并把它画出来,想一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在旁边写上你的批注(你感受到些什么?) 二、精读感悟 1、 交流 。钱学森说的话你找到了吗?把你找到的读一读。 我们先来看他说的第一段话。 2、 出示:“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指名读这一段话。 (2)这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钱学森当时的环境怎样?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 (3)同学们,钱学森当时在美国有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在美国的生活吗?(这里要突出讲优越的工作条件)) (4)条件这么好,钱学森还一心想着回国,老师读到这里,不禁要问:“钱学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能选用下面的关联词语说说钱学森当时的想法吗? 出示;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无论……都……是……不是…… (5)小结:是啊,汽车、别墅、丰厚的待遇、一流的科研条件,但是这一切并没能吸引住钱学森,他抵挡住了所有的物质诱惑,仍然一心想要回到祖国,因为他心中有个信念时刻支撑着他:“我是中国人!我要为中国人民多做些事。”(板书:我是中国人!) (6)他是带着怎样的感情说这句话的?自己再读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一下他此刻的心情。 多么真挚的情感,你读出了身在美国心系中国的钱学森的心声。 (7)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钱学森说的这段话。 3、引导: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中秋节,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再一次说出了埋藏在心底很久的心里话。 出示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指名读。 (2)联系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钱学森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 (3)留学生是怎么劝的呢? (4)教师描述: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刚刚成立,一切都非常破旧,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提供的有着天壤之别,留学生的担忧也不无道理,然而钱学森丝毫不嫌祖国贫穷,有句俗语说得好:“子不嫌母丑”祖国就是自己的母亲,他毅然决然地想要回去改变祖国的面貌。 (5)再读他的.这段话,从他的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6)我们是应当回去的,你怎么看待这个“应当”? (7)小结:钱学森能毅然放弃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决心回国,因为他始终认为,齐读板书:我是中国人! 为祖国建设出力是理所当然的。 钱学森教学设计6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复述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 1、揭题谈话,简介人物。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全文。 (2)检查一读效果: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如“富裕”的“裕”读yu;“一艘”的“艘”是平舌音;“袒露”的“袒”读tan,不读dan;“魂牵梦绕”的“绕”读第四声rao。 2、二读课文。 (1)提出二读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二读情况。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理解词语的能力。如“广阔无垠”的“垠”字,可弄清它是“边”、“岸”的意思。再结合语境,理解这一词的意思。它在文中是形容太平洋非常广、无边无际。要求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 a、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b、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第三段(第3、4自然段):写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感到格外兴奋,钱学森下定决心,随时准备回国。 第四段(第5、6自然段):写钱学森克服阻挠,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第五段(第7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三、分段读课文 四、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 说说“艘、斩、魂、授”这4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它们左右部分的比例怎样? 2、教师示范指导“魂、授”这两个字的书写。 3、“艘”中的“”,学生容易把笔画写错,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 4、学生描红这4个字。 五、作业 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一艘巨轮(sou shou) 诚恳(keng ken) 隆隆的炮声(nong long) 劈波斩浪(pi bi) 2、把下列汉字换个偏旁,再分别组词。 艘( ) 掠( ) 眺( ) 绕( ) -( ) -( ) -( ) -( ) 3、认真诵读课文,找出文中有关钱学森说的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明确要求 1、自读了课文,大家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文中有关主人公钱学森的语言你们画下了吗?这节课我们继续精读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细细品味,从中体会钱学森的话语中饱含的思想感情。 2、学生朗读钱学森说的话。 二、精读课文 1、精读第一段(第1自然段) (1)默读第一段。 圈画出这一段中描写外貌、动作、内心活动的词语,结合书上的插图,读一读,体会钱学森归国时的心情。 (2)抓住重点句品读。 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3)感情朗读。 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15天的海上航行,魂牵梦绕的祖国就在前方,他的心情是多么迫切、喜悦啊! 教师范读,指名试读,女生齐读。 2、精读第二段(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出示钱学森的话。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a、为什么钱学森要强调“我是中国人”? b、钱学森在美国时做怎样的准备?目的是什么? (3)朗读加深理解。 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虽然当时他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让我们用心朗读体会主人公的一片爱国热情。 学生练读,指名试读,集体齐读。 (4)小结并板书。 身在异国 心系祖国 3、精读第三段(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导语:在新中国成立之际,钱学森归国的愿望越发怎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3)出示重点句,品读领悟。 “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A、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这一天”指的是什么时候? B、为什么说“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C、这段话表达了钱学森的怎样的思想感情? (4)感情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试读,指名朗读。 4、精读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读一读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军官的话,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感情朗读。 (4)小结并板书。 三、朗读全文。 四、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回顾,准备新授。 1、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哪些词句反映了他那高尚的爱国情怀,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有感情的朗读给大家听吗? 2、过渡:钱学森克服重重困难,在我国政府和周总理的关怀下,终于归国了。那么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 二、精读第五段。 1、指名读五段。 2、“卓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3、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 四、课堂练习 1、读一读,再抄写。 富裕 研制 优厚 劈波斩浪 诚恳 坦诚 教授 魂牵梦绕 2、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 在———————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_____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_______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_____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赶车,赶船,一踏上故土就满眼春天。” 3、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认真朗读。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____的待遇,有____的生活和____的工作条件。可是,他____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____。我现在所做的___,都是在____,为的是回到祖国能____做点事。”附板书: 14钱学森 身在异国心系祖国 祖国新生急切归国 克服阻挠踏上归程 卓越贡献高度赞誉 钱学森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2.在充满个性的反复朗读、揣摩、品味中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语言形式,领会写法特色。 教学重难点: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钱学森爱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1、课件;2、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复导入 1.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的——学生读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爱国) 3.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感受他的赤子之心。 二、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 1、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钱学森说的话,想想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写一写你的感受。 2、集体交流汇报。(找到了钱学森说的话了吗?谁来读他第一次说的话) (一)出示语句:“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段话的呢?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出示第二节) (1)指名谈体会。 (2)“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钱学森做了什么?两个“最”意味着什么? 当时,钱学森和老师一起研究罗斯福总统钦定的火箭发射、原子弹和氢弹。他曾暗下决心:我虽与祖国远隔重洋,不能上战场与日军搏斗,但可以利用在美国的科学研究和实验条件,去抢占世界科技高峰,借以提高军事力量,打击帝国主义德、日、意。他说——导读句子。 (3)如果钱学森选择留在美国,将意味着什么?想一想会是什么样的生活?有哪些优越的工作条件?(汽车、洋房、钱财、一流的实验室、先进的实验器材、与同行一起研究的氛围……)可是他说——齐读句子。现在,他一心想要回国,意味着他要放弃——29岁就被聘为麻省理工大学的终身教授。放弃—— 放弃—— (4)钱学森的赤子之心不因金钱,不因富贵而动摇,这就叫——富贵不能淫!淫,迷惑之意。也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再读钱学森这句话,以什么语气读?请试着读出这份坚定。 师:我是中国人是一句宣言,更是一句誓言。 3、钱学森说的第二句话是—— (二)出示句二: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自由读读,你觉得哪些词有分量,让你感受到钱学森的爱国深情。 “日夜盼望” “终于” “应当”是什么意思?(理所应当、天经地义)这两个字,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把回国看成是一种职责,一种责任。这就是他,一个炎黄子孙的真情流露。 (2)钱学森一心想回国,可当时的中国十分贫穷落后,所以有些留学生这样劝他—— 出示留学生的话。(指读)你有什么看法? (3)中国经历了多年战火,无论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有着天壤之别。留学生这番话是想劝阻钱学森别回国。而钱学森依然诚恳地说——你赞同谁的观点? 小结:是的,祖国不仅要自己去建设,更重要的是需要靠大家——我们中华儿女共同去创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分角色朗读对话 指导朗读:假如你是钱学森,说这番话时应是怎样的心情?(激动 诚恳 坚决 果断) 那你就带着你的激动,带着你的诚恳,带着你的坚决和果断再来读一读! (4)是呀,“我们是应当回去的”因为“我是中国人——”引读。 (5)他的这份爱国情并没有祖国贫贱而动摇,这就是——贫贱不能移。 (6)正是这份拳拳爱国心使钱学森踏上了回国的征途。请同学们细细地读第三小节,看还有什么牵动钱学森回国的情思?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 (动情地叙述)年年中秋,今又中秋。自1935年出国留学,到1949年,钱学森已有14年没有回国了。老师这里有一封钱学森写给父母的家书。师配乐动情朗读家书 钱学森思念亲人,中国的父母也思念着远在异国他乡的钱学森。有一次,钱学森的母亲生了重病,写下了一首诗:窗外细雨飞,老妇命垂危。夫君煎药苦,盼子子不归。这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啊!牵动钱学森回国的还有什么? (板书:浓浓骨肉情) 正是这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才促使钱学森毅然决然地回国。 (三)回国艰辛 回国容易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请用文中语句告诉大家。 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1.从美国将领的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2.你知道一个师有多少人吗?猜猜看。老师来告诉你们吧,部队的编制分甲、乙两种,乙种师5000人是一个师,甲种师一个师就是10000人,你们说五个师相当于多少人?钱学森一个人可以抵得上25000人—50000人啊!你们说,钱学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力量无比的人!伟大的人!了不起的人!不可多得的人!打着灯笼难找的人!) 怪不得海军的高级将领说――(齐读句子) 3.从这个“绝”字你还体会到什么?教师补充钱学森在美国受到的挫折。(配乐)你想说——虽然这五年钱学森饱受迫害,然而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这就叫——威武不能屈 4.导读第6小节。 他深情地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出示第一小节句子)齐读句子。“他多么希望脚下的甲板是火箭的舱壁”,可见钱学森归心似箭,恨不得插上翅膀一下子飞到祖国的怀抱。齐读这句话。 5.解决质疑。从时间上看,这一小节应该放在最后,为什么会放在文章的开头呢? 6.此时,钱学森思绪万千,似有千言万语在胸腔迸发,想象一下,他会有什么话想说呢?把它写下来。(播放《我的中国心》)交流。钱学森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三、感悟卓越贡献 1.钱学森回国后——导读第7小节。 2.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出示资料:钱学森回后的成就 3.钱学森作出了如此卓越的贡献,所以他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火箭之王”和“中国导弹之父”。 4.(出示钱学森的两段话)让我们再来回味钱学森说的两段话,想想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5.【播放】出示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 齐读颁奖词。 6.总结:正因为这“赤子情怀”,可以放弃富贵荣华,正因为这“赤子之心”可以战胜重重阻挠,钱学森回来了,华罗庚回来了,李四光回来了,还有邓稼先、吴文俊、郭永怀等也回来了。他们魂牵梦绕的是自己的祖国,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了孟子的千古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四、布置作业1、课后收集有关李四光、邓稼先等归国华侨故事。2、学唱《我的中国心》 【反思】 一、品读感悟,激发情感 注重阅读品味,是本课教学的精髓所在。课上,我让学生找找钱学森的话语,自由谈谈感受,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感悟,着力通过语言的激励引导学生经历独特的、多元的体验,使得课堂呈现出“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的生动局面。课中,摒弃繁琐的分析,紧紧围绕文中的关键句,将静态的文字链接成动人的画面,在反复品读中丰富着语言的内涵,丰富着人物的精神,丰富着学生的人生体验,使课堂充满“故事”,充满艺术的情趣。通过细细地品味,学生受到了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铸炼。整堂课,我的话语一步步地牵引着学生的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学生的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学生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读,获得的是对生命的感悟,由此昂扬其率真而灵动的生命激情。 二、强化体验,走进内心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一次人性积淀的过程,而这样一种过程需要阅读主体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本课教学中,我还能引领学生研读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的真情实感。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朗读把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把自己放在文本的对立面上,更不是一个冷静的阅读者,而是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感受,成为了文本意义的创造者。其中,朗读也好,想象也好,表达也好,都成了激发学生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内化情感、内化语言的形式,课堂赋予了学生的是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融合信息,生生互动 大量的信息交流,促进生生互动,是本课又一个显著的特点。教师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倾听、互相评价、互相激励,纵向和横向的多元反馈信息网。再者,本课的信息量很大,如:冯卡门的资料补充、钱学森回国的背景资料、颁奖词的阅读……学生们无所不谈,无所不至。在这样大的信息交流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灵活性、语言表达乃至个性特点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四、文以载道,润物无声 语文教学中讲究文道统一,“道”是语文教学的魂。在教学中,我依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时时不忘锤炼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寻“文”线悟“道”线,即悟做人之道。当学生借助课文的重点词、句、段的品析,理解了人物的高尚品质后,我将话题巧妙地引向学生自己,让学生对钱学森说说心里话,使学生在他的一片拳拳爱国心的沐浴中,逐渐成熟、成长, 从而达到了精神的恬淡与从容、思维的明晰与开阔。这样,学生在学语文的同时学做人,于潜移默化中修身化性,于感悟品味中弘扬精神,这一定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钱学森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积累词语,结合搜集的资料了解钱学森。 2、了解钱学森归国的事迹,感悟他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精神。 3、通过感悟人物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钱学森为什么要回到祖国。 教学难点: 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个性朗读品位,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件。 2、《我的中国心》录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钱学森归国》,课下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现在我们就交流一下你预习的成果。 1、小组互读正音,汇报哪些音读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的。再读课文巩固读音。 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题目你会提什么问题?(写钱学森归国的事情;为什么归国?归国遇到了什么困难?归国后做了什么?)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围绕着钱学森归国本文写了什么?(预设:归国中,归心似箭;归国前,心系祖国,克服困难,踏上归途;归国后,贡献卓越) 3、再读课文,思考按事情发展顺序应该是“回国前”“回国时”“回国后,”文章写倒了啊! (预设: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倒着写的作用: “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兴趣”。读者会想他为什么归心似箭呢?然后再插叙回国前的事情“) 4、试着写出每段的段意,出示投影,师生共同修改。 第一段:(1)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站在驶往魂牵梦绕的祖国的巨轮上。 第二段:(2-6)插叙的方法,写钱学森回国前,始终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历尽艰难险阻,终于踏上归国的航程。 第三段:(7)概括地写出了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5、能总结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回国前,始终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历尽艰难险阻,终于踏上归国的航程。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二、了解课文内容 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和搜集的资料,选一个方面来说说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要求把依据说清楚,听的同学可以提问和补充。注意看一个人就要看他的什么?(言行)你快到文中找找他的言行,做下简单的批注。 (一)爱国的人 1、从他的语言——“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追问“现在指什么时候?(留学期间)当时他是什么情况?(钱学森是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想象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是什么样的? (预设丰衣足食,住别墅,坐汽车,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 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 追问:从两个“最”字,看出什么? (从两个“最”字,我看出冯。卡门教授很器重钱学森,前途一片光明。) 2、当时的中国是什么情况?(经过多年的战火,1931日本占领东三省,37到45年8年抗日,解放战争。中国的老百姓每天吃不饱,穿不暖。时不时还要担心自己及亲人的生命,或许有了今天,就没了明 天。) 3、在这种情况下他却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4、此时此刻他想到的是什么?没想什么?(想的是:“我是中国人”,现在所做的一切——一切指什么?“学知识,学技术,学真本领”,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没想为自己享乐打基础。)板书:爱国 小结:是啊!优厚的待遇算得了什么!富裕的生活算得了什么!他只愿—— 生(齐)——能为人民多做点事。出国是为了回国,这一切就因为他时刻牢记—— 生(齐)——我是中国人! 指导朗读:多么真挚的表白!此刻,钱学森在说这段话时,他会有什么样的动作、神态和语气?(学生想象)试着再读一读。 (指名读) 带着这份激动与坚定,我们一起读。生(齐)“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二)报效祖国的人 1、有留学生劝他不要回国,留学生说:“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面对留学生的劝阻,钱学森说: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2、你怎么理解这几句话?“这一天”指哪一天?(建立新中国)“——”什么作用?(解释说明我们大家就是祖国的儿女) 3、儿女怎么能离开自己的父母,怎能不报答自己的父母呢?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爱国之情跃然纸上。从“日夜盼望”感受到钱学森白天想,晚上想,时时刻刻想的都不自己,而是自己的祖国! “终于”写出盼望。“应当”体现钱学森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看出他回国决心很坚定。为了让祖国强大起来,再苦再难,他也愿意回去。这样才能早日使中国从贫困走向富裕,在钱学森眼里,把为祖国出力当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从中我感受到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和无比的热爱之情以及报效祖国的决心。板书:报国 4、俗话说“子不嫌母丑”既然是中国人,就不该嫌弃自己的祖国贫穷;既然是中华儿女,就当为祖国建设出一份力。因为我们都是—— 生(齐)——祖国的儿女! 指导朗读:钱学森说这段话时除了表明他的爱国情怀外,还有什么用意?(劝留学生。)你想象钱学森说这段话用什么语气?(诚恳、坚定、果断。)谁来用这样的语气劝一劝这些留学生。指名读。 课件出示两段话,用《我的中国心》伴奏配乐,师引导感情朗读。 钱学森,怀揣着对祖国无比的热爱的钱学森,即使在美国享受着优厚的待遇,过着富裕的生活,有着优越的工作条件,他一刻也没忘记自己的祖国,坚定地说——生读:“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 当他袒露心迹,有留学生要劝他不要回国时,他诚恳地说 ——生读: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 (三)钱学森回国的决心是那么的坚定,那为什么5年后才回到祖国呢?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第5,6两个自然段,(生自由学习,同桌交流感受) (预设: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 “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 1、一个人能抵五个师。同学们,在部队的编制中分甲,乙两种,甲种师一个师一万人,乙种师一个师五千人,那么,五个师至少是多少人? (2 万 5 千人)一个人至少能抵 2 万 5 千人,那是个什么样的人?(伟大的人;很了起的人) 2、“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从中读出了什么?(坚决)美国人用了什么办法呢? 小结:美国人想尽办法软硬兼施,千方百计阻挠他回国,在最艰难的时候,钱学森半个月就瘦了27斤。他们软禁,囚禁,甚至把他一个人关在一座孤岛上。只要他答应不回国,他就可以继续享受优厚的待遇,过着富裕的生活,恢复优越的工作条件,但他归国的决心怎么样?(一刻也没有动摇。) 3、“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 ,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他一刻也没有动摇过。这么漫长的等待,对一心回国的钱学森来说真是怎样? (预设:度日如年、倍受煎熬、、望眼欲穿、寝食不安…… 4、所以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读! (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 5、钱学森终于回国了,回国后他做了什么呢?齐读最后一段。 “卓越”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钱学森的贡献是卓越的? 出示资料:(钱学森回后的成就) 钱学森回国后,成立了我国的第一个导弹技术研究院。1960年用国产燃料成功发射了第一枚P—2导弹,从而揭开了中国导弹试验史上的第一页。 1970年,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卫星……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 1999年钱学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出示钱学森个人语录。 1、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2、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 。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3、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4、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5、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三、课外读物 《钱学森从这里走来》作者:梁原草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作者:胡士弘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作者:(美)张纯如 《钱学森传》作者:叶永烈 《钱学森论火箭导弹和航空航天》作者:凌福根 《钱学森现代军事科学思想》 作者:糜振玉 《钱学森与中国航天》丛书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 《钱学森的航天岁月》 石磊等著 《钱学森的大师风范》 王春河等编 《钱学森的科技人生》 孔祥言著 还可以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只要点击“钱学森”三个字,网上就有260万个页面。让我们怀着对钱学森的敬佩之情,用热情赞扬的语气一起来读最后一段。 四、思考 学到这,你还有什么疑问吗?有什么收获吗? 五、作业 读课文,积累词语;搜集一些像钱学森一样爱国人士的故事。 板书设计: 4、 钱学森归国 插叙 爱国 言行 报国 钱学森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 1.认读1个字(袒)。积累词语。 2.结合课文练习搜集有关资料,交流分享。 3.了解科学家钱学森归国的事迹,感悟钱学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科学家钱学森归国的事迹,感悟钱学森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崇高精神。 学情分析: 本篇课文不长,条理清晰,适合学生自学,易于整体把握。由于课文叙述钱学森归国的有些内容较简略,所以有必要课前发动学生查找并认真读读钱学森的有关资料,最好能将感受最深的资料变成自己的语言,练习表达,为课上交流做准备。 教学方法: 读中悟,读中理解。 教学理念: 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处理好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语言内化与拓展是情感内化的基础。 教学准备: 查阅钱学森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置悬念 1.板题谈话,简介人物: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学森是个怎样的人吗?根据预习及查阅资料简单交流。 2.设下悬念,为自读作铺垫。 钱学森为什么要放弃在美国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回到自己的祖国呢?他回国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哪些贡献呢? 二、自读课文,反馈纠错 1.一读课文。 (1)明确一读要求:让学生借助字典,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顺句子,自由读通全文。 (2)检查一读效果:分自然段检查,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袒露”的“袒”读tǎn,不读dàn; 2.二读课文。 (1)提出二读要求:让学生边读边圈,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让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能流利地读课文。 (2)检查二读情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如“广阔无垠”在文中是形容太平洋非常广、无边无际。“魂牵梦绕意思是形容思念情切”…… 3.三读课文。 (1)明确要求:浏览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粗分段落。 (2)检查讨论。 a.指名说说各自然段的意思。 b.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学森乘一艘巨轮返回祖国。板:回国中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前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克服阻挠,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板:回国前 第三段(第7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板:回国后 三、读文悟情,体会爱国 1.我想作为一名中国人,肯定会被钱学森这殷殷赤子情,拳拳爱国心所打动。1955年10月1日清晨,他终于坐上了梦寐以求的归国客轮,然而,回想他这二十多年回国路上的每一步,不免让人感慨万千。那么,究竟他的哪些做法,哪些话语打动着你呢? 默读课文:选择你最有感触的一段课文,先轻轻读一读,再细细品一品,好好体会一下文字中所蕴含的情感? 2.交流:教师结合学生回答重点指导以下两段话的学习。 教师引导:1934年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横行霸道,肆意践踏我中华儿女的尊严,钱学森刻苦学习,远赴美国留学,他十分想念祖国.看第二自然段,让我们来听听他在美国是怎么说的? *出示2自然段钱学森说的第一段话:“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联系上下文读一读,了解这段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是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2)同学们,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在美国的生活吗?(学生自由说) (3)小结:是啊,汽车,别墅,丰厚的待遇,一流的科研条件,但是这一切并没能吸引住钱学森,他抵挡住了所有的物质诱惑,仍然一心想要回到祖国,对祖国充满了无限的热爱与思念。指导有感情读这句。 (4)练习:选取一组关联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钱学森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帮助理解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无论…都… 不仅…而且…是…不是…如果…就… (5)再读钱学森说的这段话,此时此刻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读的? *出示4自然段钱学森说的第二段话:“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祖国的儿女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联系3,4小节内容,了解钱学森的这段话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这是钱学森在新中国的第一个中秋之夜向留学生们袒露的心迹,他明知道祖国很穷,自己的现状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而且,1935年就师从著名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其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到1949年他已经成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教师描述:当时的中国经历了多年的战火,刚刚成立,一切都非常破旧,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搞科研的环境、设备,与美国提供的有着天壤之别。然而钱学森丝毫不嫌祖国贫穷,毅然决然地想要回去改变祖国的面貌。 (2)再读他的这段话,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不嫌祖国贫穷、热爱祖国、回国的决心) (3)练习:是啊,祖国虽然穷,但钱学森相信只要中华儿女一起努力,我们的祖国不仅会从(黑暗)走向(光明),也会从(贫穷、软弱)走向(富裕、强大)…… (4)再次感情朗读这段话,读出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和回国的坚定决心。 3.既然铁了心要回来,为什么又一直到1955年才回国呢这中间又发生了些什么,让我们先来听听美国的一位高级将领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第五节: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1)拓展阅读:也许将领的话还不能让你完全了解钱学森对于一个国家到底重要到何种程度,那么老师这儿有个小故事,你读了说不定就清楚了。(简介26页教参上的“回国风波、在祖国关怀下归国”) (2)此时,请你说说心里在想些什么?(回国的艰难,归国的坚定) 4.小结:钱学森回国的道路漫长而艰辛,国外丰厚的物质生活诱惑不了他,国内贫穷的创业条件也没有吓退他,甚至美国那冰冷的监狱大门也没能捆绑住他归国的脚步。那么,是什么在支撑着他呢? 5.说得多好啊!对祖国的热爱,报效祖国的决心,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能为人民多做点事。正是这种信念支撑着钱学森在美国呆了20年之久。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盼到了梦寐以求的归国这一天。 6.放声有感情朗读第一小节。创设情境:22年的努力,15天的漂泊,克里夫兰号巨轮终于靠岸了,在外漂泊多年的游子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就在他双脚踏上祖国土地的一霎那,他内心感慨万千,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他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请你用听歌的心情来读你写的这段话。 7.写完交流: 8.是呀,课文用大量篇幅描写了钱学森赴美留学期间的一些经历以及漫漫归国路,语言朴实,却字字含情,令人感动!作为一名中国人,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把这殷殷赤子情,拳拳爱国心,用深情的朗读表达出来!选读喜欢的句段。 四、课后延伸,布置作业 1.当钱学森学有所成时,他是多么迫切地要回到祖国,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当他回国后,他是如何学以致用,为建设祖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呢?自由读最后一段,读后谈感受。 2.课文没有详写,教师可补充“中国导弹之父”的详细资料。课后可以让学生收集这方面资料,作进一步的了解。 3.积累课后2题。(读读记记) 课后小结: 板书设计: 钱学森归国 归国中 中国导弹之父归国前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归国后 钱学森教学设计10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习并领悟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记叙顺序。 重点、难点: 试从写法角度指导阅读,走近人物精神世界。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颁奖词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1.读这段文字,猜“他”是谁? 2.“钱学森”(板书)。 3.生谈谈对他了解,师小结。 4.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新词。 1.听写含生字的词语。 额头 赴美留学 富裕 诚恳 贡献 重点指导“裕”(巧记字形、字意) 2.对照屏幕同桌互相批改听写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出你最想读的一段或最有把握的一节。 2.简要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探究语言,体会情感。 1.回顾写人文章的共同点(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写人的经历等)。 2.画出文中钱学森的语言,在最打动你的地方写下批注。 3.交流。 预想:(出示):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补充)想想现在钱学森他在哪?生活怎么样?他想回到那儿? ②齐读这一节,最让你心头一颤的字眼是什么? (出示:第4节) 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创造。” ①比较两段话,扣住“我”“我们”细小差别言外深意。 ②假如你也是一名留学生,听了钱学森诚恳的话,你会怎么想? ③男女生分别读这两节。 4.小结读书法。 5.找出其他人物的语言描写,有何用意?(对比呈现,衬托写法)。 五、记叙顺序──例叙又妙用。 1.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再读第1节,想想时间的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放在文章的开头? (倒叙又可以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再读第1节,(出示第1节)“想到前方……而是火箭的舱壁!” 六、回读颁奖词。 七、学后谈谈你对钱学森这个人怎么看? 八、作业。 借鉴本文写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 教学设想 金秋九月,我有幸来到淠河之滨,大别山下,目睹新秀风采,聆听名家点评。小语专家高林生老师回望当前阅读教育误区,细说阅读教学目标体系。南湖一小潘校长执教精品课例《钱学森》则是对我在震惊之余,重新认识阅读教学,并在实践操作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夯实基础,扎实阅读。 小语专家崔峦说过:小学语文姓小,干什么事?读好书,写好字,听得清楚,说得明白,写得通顺,这叫“基础”。我组织学生当堂听写,反馈学生字词掌握情况,设计不同形式朗读,能根据语境写一段话。听、说、读、写,每一环节落在实处,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这是语文的必修课,也是形成语文素养重要途径。这在秀“新”出“奇”年代里永不过时的旧招,虽老套但实在有效。 其次要明确阅读的年段目标,从写法角度读文章。 《钱学森》一文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抓结构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注意不同文体的写法,更要有篇章意识。”我在设计《钱学森》一文时,这篇写人的文章有它的独特性。它在叙述中采用倒叙手法,让人印象深刻,文中主要采用语言描写人物形象,使用衬托表现手法,我没有从零点开始,试以习作角度,根据以往写作经验进行阅读,让习作指导阅读,而在阅读后巩固习作方法,让阅读与习作进行长线结合。 以上两点是我在参加华东三省六市小语协作交流活动中最大的感触。由于本人能力有限,在实际操作中漏洞百出,但我希望传递给大家的是对阅读课一个新认识,一个新的阅读视角,让阅读手段化更清晰,每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有的放矢。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