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民族乐器笛子鉴赏和演奏序曲说课稿 |
范文 | 民族乐器笛子鉴赏和演奏序曲说课稿 教学内容: 1.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笛曲的风格及音乐特点。 2.齐唱几首简单并与所学乐曲相关的地方民歌。 3.学习笛子的发音特点,提高演奏水平。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笛子的发音特点,并运用到实际演奏中。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演奏》教材中第一单元《在器乐家庭中寻找你的朋友》的第四课“实践与表现”, 是鉴赏、歌唱、乐器演奏相结合的一节课。本课宗旨是学生由器乐曲鉴赏,民歌演唱过度到对乐器的认识和不同地方乐曲风格的了解,加深对乐曲地把握和对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把鉴赏、演唱和演奏相结合,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即快乐地掌握了知识又获得了技能。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新疆、江浙、湖南长沙、内蒙古等地方音乐特点和特色民族乐器(马头琴、手鼓等)。 2.能力目标:知道笛子的`发音特点,学习《阿拉木汗》、《牧羊曲》、《达姆达姆》、《茉莉花》、《姑苏行》中的一首乐曲。 3.情感目标:在欣赏和实践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乐谱、笛子。 重点难点: 学习笛子的发音特点,达到较好的演奏效果。 教法学法: 1.教法 讲授法:讲解不同地方音乐特点,笛子的发音特点。 演示法:范奏或演示乐曲 。 练习法:练习乐曲和音阶。 讨论指导法:询问和指导学生演奏中的问题。 2.学法 本节课让学生在听、想、看、说、演等多种形式中体验音乐。(比较法、律动法、实践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教师表演笛子独奏《帕米尔的春天》片断。 2.师生探讨相关问题导入课题。 这首曲子的节奏特点是什么?是什么地方的音乐?有没有人会唱新疆民歌? 乐曲是八七拍子的。 3.齐唱新疆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或《阿拉木汗》。 4.问题:乐曲节奏特点,风格地域特点? 答:伴奏节奏 旋律中有变化音,调式为和声小调。 设计意图:上课的导入要贴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效果。所以我采用的方式是老师示奏,导入新课。让同学们更直接、更直观的融入这节课。 二、范奏《姑苏行》、《春到湘江》、《鄂尔多斯的春天》。 问题:乐曲节奏特点,地域风格特点? 答:《姑苏行》苏州,《春到湘江》湖南,《鄂尔多斯的春天》内蒙古。 齐唱《茉莉花》。学唱小段湖南地方戏曲《花石调》。 笛子:曲笛与梆笛的特点。 知识扩展:视听民族特色乐器。 三、欣赏《达姆达姆》。 问题:你能听出几种乐器的音色? 根据音乐对应民族乐器图片介绍(阮、唢呐、二胡、笙、打击乐、扬琴等) 通过图片视频了解乐队的座次排列。 四、讲解笛子的口风,气流角度与音区的关系。练习音阶和乐曲。 1.低音区口风大气流缓角度下;中音区口风稍小气流快角度斜向下;高音区口风小气 流急角度向钱。选择学习乐曲。 2.分组练习。同学们自我体验、相互学习,相互指点。老师指导。 五、复习巩固 1.采用填空、连线、视听回答等方式回顾学习内容。 ①填空:笛子可分为那两种? ②连线:请把乐器图片连接到相应的位置上? ③视听回答:听音乐请说出乐器和乐曲的名称或节奏或旋律特点? 学们用反馈的方法理清本节课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2.乐曲表演提出指导意见。 六、结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中国民族地方音乐特点和乐队乐器类有了一定的了解,熟悉笛子的种类和演奏。使我们认识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不但是中国的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高中生,我们不但要熟悉它、掌握它,还要继承和发扬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