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五月初日端午节的习俗
范文

五月初日端午节的习俗

端午节,本是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五月初日端午节的习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赛龙舟

相传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因屈原愤投汩罗江,百姓们哀痛异常,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无果,便划龙舟来驱散江中的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之后人们于每年五月五日就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二、吃粽子

端午还有吃粽子的习俗,传说在屈原投江之后,人们怕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便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从此在每年端午的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来祭奠屈原,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三、吃五红

相传在历五月五日的这一天,五毒妖怪就会出现为害人间(五毒: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所以在每年端午节的这一天有避五毒的说法,在民间会吃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寓意吃这些菜可以把妖怪吓跑,着五种菜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

四、画额

很多地区还有用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五、挂艾草、菖蒲

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南北朝时,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于其上。

六、戴香包

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甘松等制成的香料,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11:5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