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
范文 |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1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折纸操作与通分的活动过程,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学会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能正确地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及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良好的动手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增进小组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预习要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并且分母相同的分数,这个过程叫做通分。 通分时,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这样计算最简便。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跟分数加减法相关的新内容。 二、探索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引导观察 根据这一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1)他俩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2)小红比小明多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3、探索算法 (1)估一估 (2)让学生尝试探索计算方法 (3)交流算法 提问:为什么要将异分母变成同分母? (4)课件演示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4、即时练习 3/4+5/8 9/10-1/6 5、归纳算法 提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 课件出示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 1、课本试一试 请学生先计算再说一说淘气和笑笑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2、数学小医生 3、算一算 2/3+1/8 3/4-1/6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巡视进行针对性地指导 四、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进行异分母分数加减运算要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把它们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反思: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先通分,再加减)。 2、在本课中,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组织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法,在探索与交流中完成了新知的学习,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应该注意的事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公分母。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2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方法、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以解分米与厘米与米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选择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学习分米产生的意义 1、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先估计一下你们的课桌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然后四人一小组的'来测量课桌的长。 2、说一说你们在测量过程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吗?老师找一至三名学生回答他们的测量方法及结果。老师根据学生口述的方法进行评价。如用尺子的最大刻度连续量,量的次数少,但计算比较麻烦,也可以用10厘米为一份连续量,量的次数多,但计算起来较简单。 3、10厘米的这一份可以用比厘米大的单位来表示,你们知道是什么吗?(10厘米这一份的长度就是1分米。) 二、学习分米与米、厘米间的关系 1、通过我们刚才的操作,再请同学们看看分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观察尺子,1分米中有10个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手对准尺子来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还能发现分米与我们以前学生的长度单位有什么关系吗?(1米=10分米)你是怎样想到的? 三、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在数学书上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同桌用尺来量一量看看你的比划是否准确。 2、举出生活中长或宽或高大约是1分米的物品。 3、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出来。 四、巩固练习 1、填写上适当的单位 1把米尺长1() 1把米尺长10() 1把米尺长100() 2、书本第4、5题填写在练习本上,老师提醒学生看清单位名称。 3、练习6,7题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讨论完成。 五、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2、师总结。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3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作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 3、逐步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材分析: 利用镜子进行几个简单而有趣的试验,向学生呈现生活中有趣的镜面对称现象,激发学生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发展他们的空间知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父母大都没有时间辅导孩子,镜子虽然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是他们是否能去认真仔细观察镜子中的学问呢?要以此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对他们来说会更有趣味。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1、讲《猴子捞月》的故事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请你们仔细听,然后看看谁是咱班的故事大王,能把这个故事给大家续讲下去,‘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里也有一轮,猴子以为……’ 生: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 也许学生还有其它版本的故事,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师:在生活中,你们还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与同伴流。)学生可能知道: (1)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 (2)雨过天晴,路里积水中会倒映一些影子 (3)光滑亮丽的地板,也出现倒映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些倒映的影子,看一看“镜子中的数学”。(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 1、教师示范 (1)在实物投影上放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上),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 A、看到了整个的“王”字 B、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的图形的对称图形。 2、试一试 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一面小镜子,做一下第(1)题 (1)让学生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2)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3)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 (4)全班交流,选出几份在投影上展示。 第(2)题 (1)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镜子,按本题图示的情境,把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在镜面前摆一摆,对比镜面中的图形和桌面上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3)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镜面的.对称现象。 第(3)题 投影出示课文情境图,想一想:机灵狗镜子判断“现在是5时”对吗? 猜一猜:现在是几时? (4)实验证明 A、取一时钟,将时间调至7时正(时钟钟面上不显示数字) B、时钟背对学生,举起 C、取一镜子,对准钟面。镜子自然朝向学生。 D、让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比较课文里的钟面图形,可以看出是一样的。 E、将钟面反转,让学生看清钟面时间。(7时) (5)练一练 A、教师将时间调至3时 B、时钟背对学生,举起 C、取一镜子,对准时钟 D、让学生观察镜子,想一想:现在是几时? E、反转时钟,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3题。 第一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对号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第2题: 这是一种寻找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位置的简易方法,通过练习活动,使学生明白,如果对称图形能对折,那么折痕就是对称轴所在的位置。如果是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无法对折,那么租用镜面对称原理的对称图轴的办法也是明智的。 2、实践活动 3、(1)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开展这类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得到张扬,满足那些具有较强空间观念的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也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对称图形的特征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4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学会正确计算。 2、通过学习,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仔细计算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含括号的'四则运算。 三、教学设备: 幻灯片、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购买一张成人票需要24元,儿童票半价。购买门票需要花多少钱?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此问题。同桌两人说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 新课教学 1、(小黑板出示)先读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算出来。120—144÷18+35(58+37)÷(64—45) (1)学生口述运算顺序,教师用框线图表示顺序。 (2)集体校对,说明注意点。 2、教学例1。 (1)把准备题①中的144改写成36x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x4÷18+35 (2)问这道题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认为应当怎样计算? (3)全班同学统练,一生板演,集体校对,讲评。 3、教学例2。 (1)把准备题②中的45改写成9x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9x5) (2)比较例2与准备题的异同,确定运算顺序。 (3)独立完成并自我评价,指名让一名学生向全班作汇报。 4、练习“试一试”。 (1)板书:1515—15x(94+54÷9) (2)同桌同学互相交流,并独立进行计算。 (3)用投影校对典型错例,归纳并作出鼓励性评价。 5、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让全体学生做填空题。 (1)280—43x6+540÷36可以同时计算的是x和x。 (2)120+(28x5—120)÷10第一步应该算x。 (3)100—(80+480÷24)x8第二步应该算x。 (4)317+104÷13x52一270最后一步应该算x。 2、课本“练习”第1题,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请每位学生首先认真对4个小题进行审题。 (2)学生独立完成各题。 (3)全班集体校对,指出错误原因并订正。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特别是再看例1、例2使我们明白,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我们应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后做正确。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5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基本方法,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借助直观并通过知识迁移,探索和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前后是具有连续性的,知道旧知识可以解决新问题,体会“转化”的思想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单位“1”的量。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练习回顾。 (1)单位换算。 30厘米=()分米;120分=()小时;2000千克=()吨。 完成练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2)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 (3)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4÷25=();=()÷();()÷7=。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题让学生感觉今天所学的知识是与学过的知识有关系的,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信心。既是对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知识的一个回顾,也为本节课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提供了形的依托。 (二)创设情境,探索研究 1.探索“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小新家养鹅7只,养鸭10只,养鸡20只。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 (1)阅读与理解。 教师:“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学生自主交流讨论) 交流后得出:就是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 教师:“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又怎样理解? 交流后得出:就是求20只是10只的多少倍。 (2)分析与解答。 教师:这里第一个问题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学生回答:鸭的只数“10只”。) 教师:根据分数的意义又可以得出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对应图示。 教师小结:把10只看作一个整体,也就是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只,7只就是这个整体的。 教师:那算式该怎么列? 引导学生得出: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7只是10只的几分之几,可以用7÷10。 得到算式:7÷10=。 教师:例题中的第二个问题“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又该如何解答呢? 引导学生回忆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解决。将问题转换成20只是10只的几倍,得出算式:20÷10=2。 (3)回顾与反思。 教师:上面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可以通过比较这两个问题的异同点。(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后反馈) 相同点:都是用除法计算的。 不同点:前一题的商是一个分数,后一题的商是一个整数。 教师小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都用除法计算。在上面的两道题目中,都是以鸭的只数(也就是单位“1”)作除数,得出的商都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都不能注单位名称。所不同的是,前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得到的商是小于1的数;后面的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得到的商是大于1的数。 教师: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预设:鹅的只数是鸡的几分之几?鸡的只数是鹅的多少倍?鸭的只数是鸡的几分之几? 小结解题方法:先找出单位“1”,然后以单位“1”作除数,进行除法计算。 7÷20=;20÷7=;10÷20=。 (4)自主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动物园里有大象9头,金丝猴4只。金丝猴的数量是大象的几分之几? (让学生先找一找单位“1”,然后再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呈现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以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经历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地呈现个性化的理解。通过比较分析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得出结论,加深了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理解。 2.理解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用分数表示的高级单位名数。 (1)出示题目9cm=dm。 教师:根据以往的方法,这道题该如何解决?当两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商应该如何表示? 学生尝试自主练习。 练习完成后师生交流讨论。 (2)比较这道题与本节课开始时的第1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都是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都是用进率去除得到结果。 不同点:第1题当中的数值都可以除尽,商是整数。这道题中的数值不能除尽,商用分数表示。 得到答案:可以用9÷10=得到9cm=dm。 (3)教师:想想这个例题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吗? (回顾今天所学的课题,学生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9cm=dm就是求9cm是10cm(10是进率)的几分之几,也可以用9÷10=,所以9cm=dm。 教师小结: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名数,都用进率去除,能除尽时商用整数表示,除不尽时商用分数表示。 (4)自主练习。 79dm=m;56cm2=dm2;133dm3=m3。 (让学生在做之前说一说每题各个单位间的进率。) 【设计意图】通过把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会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强化新知 1.一个3平方米的花坛,种4种花朵,每种花平均占地多少平方米?如果种5种花呢?(用分数表示) 2.五(1)班共有17幅书法作品参加学校的书法比赛,其中4幅作品从全校255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并获奖。 (1)五(1)班获奖作品占全班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 (2)五(1)班参赛作品占全校参赛作品的几分之几? (在做之前,让学生说说两小题中的单位“1”分别是什么?) 3.单位换算。 53mL=L;23千克=吨; 13秒=分;48公顷=平方千米。 【设计意图】通过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和归纳能力。练习的设计密切联系教学的重难点,同时习题的编排体现由易到难的层次性,选取的素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生活实用性。 (四)课堂小结,回顾全课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是什么? (先找题中的单位“1”,然后以单位“1”作除数进行除法计算。) 2.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如果得不到整数商,该如何表示? (让学生注意改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强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要求学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计算方法,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符号表达能力。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6活动目标: 1、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邻数,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相邻数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图纸和1――10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一些小朋友他们今天很开心,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们是谁啊?他们是数字小朋友,因为他们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们想不想去看看啊? 2、出示图片 (1)教师:这个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们想不想住这样的房子? (2)现在让我们走进这座房子,看看数字们是怎么住的。 (3)用向小朋友们介绍数字新邻居的方式引出相邻数这个概念。 教师:数字们见小朋友们来了都非常的高兴,所以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欢迎我们小朋友的.到来。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他们的新邻居。 (4)逐个向小朋友介绍数字们的邻居,使幼儿直观的了解相邻这个概念 (5)介绍完后提问幼儿,使幼儿初步掌握各数的相邻数 3、发给幼儿表格,让幼儿用根据数字画几何图形的方式让幼儿初步了解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1)教师:现在有四个数字想请我们小朋友帮一个忙,想请我们小朋友为他们画上和他们数量一样多的三角形、圆形或其他你喜欢的图形。现在我把这几个数字请到了我们小朋友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来帮帮他们吧。 (2)画完后教室在黑板上挂一张大的挂图亲自进行演示。演示完后请小朋友一起来数一数,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相邻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4、出示相邻数填空卡,进行一场小竞赛。 现在数字们想让我们小朋友们来一场小比赛,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说出他们的邻居,而且说出他比他们的邻居是多一还是少一。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7一、教学目标 1.巩固位似图形及其有关概念。 2.会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掌握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3.了解四种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的异同,并能在复杂图形中找出这些变换。 二、重点、难点 1.重点: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 2.难点:把一个图形按一定大小比例放大或缩小后,点的坐标变化的规律。 3.难点的突破方法 (1)相似与轴对称、平移、旋转一样,也是图形之间的一个基本变换,因此一些特殊的相似(如位似)也可以用图形坐标的变化来表示 (2)带领学生共同探究出位似变换中对应点的坐标的变化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位似变换是以原点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k,那么位似图形对应点的坐标的比等于k或-k.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图形的坐标的变化来表示图形的位似变换的关键是要确定位似图形各个顶点的坐标,而不同方法得到的图形坐标是不同的。如:已知:△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3),B(2,0),C(6,2),以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2,将△ABC放大,根据前面(2)总结的变化规律,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12,32),即A(2,6),或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1(-2),3(-2)),即A(-2,-6)。类似地,可以确定其他顶点的坐标。 (4)本节课的最后要给学生总结(或让学生自己总结)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四种变换的异同: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的变换后,虽然对应位置改变了,但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即两个图形是全等的;而图形放大或缩小(位似变换)之后是相似的。并让学生练习在所给的图案中,找出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这些变换。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8教学内容: 第2--7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1---8题 教学目标: 进行函数初步知识渗透。 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重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全班有46名同学,虽然老师都认识,但如果我要请你们当中的某一位同学发言,你们能帮我想想要如何表示才能既简单又准确吗? 2、学生各抒己见,讨论出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述。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如果老师用第二列第三行来表示同学的位置,那么你也能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吗? (2)学生练习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注意强调先说列后说行) (3)教学写法:同学的位置在第二列第三行,我们可以这样表示:(2,3)。按照这样的方法,你能写出自己所在的位置吗?(学生把自己的位置写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 2、小结例1: (1)确定一个同学的位置,用了几个数据?(2个) (2)我们习惯先说列,后说行,所以第一个数据表示列,第二个数据表示行。如果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就不同。 3、练习: (1)教师念出班上某个同学的名字,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他的准确位置。 (2)生活中还有哪里时候需要确定位置,说说它们确定位置的方法。 4、教学例2 (1)我们刚刚已经懂得如果表示班上同学所在的位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样的一张示意图上(出示示意图),如何表示出图上的场馆所在的位置。 (2)依照例1的方法,全班一起讨论说出如何表示大门的位置。(3,0) (3)同桌讨论说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并指名回答。 (4)学生根据书上所给的数据,在图上标出飞禽馆猩猩馆狮虎山的位置。(投影讲评) 三、练习 1、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找出图中的字母所在的位置,指名回答。 (2)学生依据所给的数据标出字母所在的位置,并依次连成图形,同桌核对。 2、练习一第3题:引导学生懂得要先看页码,在依照数据找出相应的位置 3、练习一第6题 (1)独立写出图上各顶点的位置。 (2)顶点A向右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发生了改变?点A再向上平移5个单位,位置在哪里?哪个数据也发生了改变? (3)照点A的方法平移点B和点C,得出平移后完整的三角形。 (4)观察平移前后的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图形不变,右移时列也就是第一个数据发生改变,上移时行也就是第二个数据发生改变) 四、总结 我们今天学了哪些内容?你觉得自己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作业 练习一第1、2、5、7、8题。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9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3页例题及“做—做”,完成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 [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很快吸引了学生,打开“你看到了什么?”这一话题,学生像小鸟归巢一样叽叽喳喳说开了,想表现的欲望非常强。一组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旧知,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 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加法) [通过演示,学生发现“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引出“它们合起来有3只”,很自然地产生“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而且使学生明白了加法原来就在身边。]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 师:xxx同学真聪明!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 板书:1+2=3 ┇┇ 加号等号 读作:1加2等于3。 教师领读,学生读。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 生1:加号像一个+字架,等号像一双筷子。 生2:我是这样记的:原来就有一横,后来又有一竖,它们合起来就成了加号啦,上下两横一样长,是相等长的就是等号。 师:同学们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提出了那么多新颖别致的想法,有从形象上,也有从含义上的,这不仅对加号和等号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观察画面,体会含义。 让学生看书上气球图。 师: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3只红气球,1只蓝气球,合起来有4只气球。 师: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且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回答板书:3+1=4。 让学生读一遍算式。 [反思:我觉得这一环节处理得不恰当,教师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固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对加法已有初步认识,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探究。] 4.发散联想,理解含义。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妈妈给我买回1个本子,我爸爸又给我买回2个本子,我一共有3个本子,1+2=3。 生2:我们家有2个大人,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2+1=3。 生3: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个班在二楼,1个班在三楼,一年级一共有4个班,3+1=4。 生4:我们教室讲台上面有1盏灯,我们座位上面有4盏灯,一共有5盏灯,1+4=5。 [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思路丰富多彩,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巩固提高 1.动手操作。 (1)第23页“做一做”。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然后一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2)看算式,摆小棒。 2+11+12+2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检查。 [教师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训练,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过程。练习设计围绕加法认识这一重点,采取摆图片说算式,看算式摆小棒、画填方格、独立笔答、开放题等形式,使学生的知识构建在活动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达到了预定目的。] (3)用5个△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学生独立操作,然后汇报。 1+43+24+1…… 2.发展题(印发)。 (1)看算式,先画○表示,再填得数(印发)。 ①1+2=□_________。 ②2+1=□_________。 (2)直接填得数 2+1=□ 3+2=□ 1+3=□ 3.开放题:□+□=5。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10一.学习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运算方法,明确数的运算顺序、运算律及乘法公式在根式的`运算中仍然适用; 2.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二.学习重点: 正确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及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二次根式计算的结果要是最简二次根式。 三.过程 知识准备 1.满足下列条的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 2.回忆有理数,整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3.回忆并整理整式的乘法公式。 方法探究1 ⑴(512+23)x15 ⑵(3+10)(2-5) 归纳: 尝试练习: ⑴(3+22)x6 ⑵(827-53)6 ⑶(6-3+1)x23 ⑷(3-22)(33-2) ⑸(22-3)(3+2 )⑹(5-6)(3+2) 方法探究2 ⑴(3+2)(3-2) ⑵(3+25)2 归纳: 尝试练习: ⑴(5+1)(5-1) ⑵(7+5)(5-7) ⑶(25-32)(25+32) ⑷(a+b)(a-b) ⑸(3-2)2 ⑹(32-45)2 ⑺(3-22)(22-3) ⑻(a-b)2 ⑼(1-23)(1+23)-(1+3)2 例题解析 1.计算:(22-3)2011(22+3)2012。 2.若x=10-3,求代数式x2+6x+11的值。 3.若x=11+72,y=11—72,求代数式x2-xy+y2的值。 内反馈 1.计算12(2-3)= 2.计算⑴(2+3)(2-3)= ⑵(5-2)2010(5+2)2011= 3.计算: ⑴12(75+313-48) ⑵(1327-24-323)12 ⑶(23-5)(2+3) ⑷(5-3+2)(5+3-2) ⑸(312-213+48)÷23 4.已知a=3+2,b=3-2,求下列各式的值 ⑴a2-b2 ⑵1a-1b ⑶a2-ab+b2 5.若x=3+1,求代数式x2-2x-3的值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11一、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好伙伴——小精灵YY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瞧!它来了,(课件出示明明及声音:同学们好,我是数学王国的小精灵YY,你们想去数学王国玩吗?(想)想去数学王国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先接受我的挑战——闯三关,三关闯过了,才有资格去哦!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好,闯关开始! 第一关:口算 10+1=10+2=10+3=10+4=10+5=10+6=10+7=10+8= 师: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知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课件出示) 第二关:填一填 9+()=10 9+1+1=() 9+1+7=() 师:9加几等于10 诶,你怎么这么快算出来,你你是怎样算的? 9+1+1等于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第三关:比比谁能最快算出三个数的答案 ⑨③①⑧①⑨①⑥⑨ 师:为什么要先算9+1?(因为9+1=10,再算10加几就等于十几) 师:咦,孩子们!被你们这么聪明的一算:“先让9和1凑成10,再算十加几就等于十几。”的确快多了,也简便多了。祝贺你们闯关成功,现在我们和小精灵YY一起向数学王国出发吧! 二、探究新知 1、猜谜引入,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数学王国,漂亮吧?数学王国不仅有许多丰富的数学知识,而且还有许多精彩的活动。这里有一个谜语,你们猜猜看它是什么? 师课件出示:头戴红帽子,身穿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打一动物) 2、观察主题图,发现信息 (1)师:请你们用数学的眼光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白鹅有9只,黄鹅有3盒。)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加法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一共有几只鹅?) (3)列式:师:那这里的'“一共”表示什么意思呢?(生:9只白鹅,师相机板书:9和3只黄鹅师相机板书:3合(加)起来。)所以我们要用加法师相机板书:+来计算。 2、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师问:9加3等于多少呢?请你们先想一想,想好后,与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9加3等于多少的? 师:哪个小朋友告诉大家,9+3等于多少?(12)你是怎样算的,上来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谁先来?(注意关注下面的同学) ①接着数(xxx的名字) 师:你是怎样算的? 师:她是怎么数的?接着9往后数。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遍,这种接着9往后数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接着数”。(板书:1.接着数)谁是用接着数的方法,举手告诉我。 除了这种方法,哪位同学还有别的方法? ②点数法:(xxx的名字) 师:你上来告诉大家你的算法,像他一样一只一只从1按顺序点着数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点数法” 我们用他的点数法一起来数一遍。 ③凑十法(xxx的名字) 除了这两种方法,谁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好,你上来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生2:3只黄鹅里拿一只黄鹅给9只白鹅里,让白鹅里的9和黄鹅的1凑成10。 师:然后10只再加上剩下的2只,就等于12只。咦,孩子,老师有个问题啊,你为什么要把9先凑成10呢?(因为凑成10后更好算。)同学们,我们为他聪明的方法鼓掌吧! (课件演示)我们再来看一下,刚才他是从3只里拿了多少,拿了一只和9只怎么样,凑成10只,然后凑成的10只再与剩下的2只加起来就是12。 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明白,老师用小棒代替鹅来演示一下,你们也跟着一起来摆一摆。首先根据这算式,左边摆出9根小棒,右边摆出3根小棒,然后从3里拿出1根小棒和9凑成10,3就剩下多少?(2根)最后10根再加剩下的2根就是多少?(12根) 思考:咦,孩子们!为什么我们要从3里拿出一根小棒给9呢?为什么不拿2根、3根呢?1根的目的是什么?(和9凑成10)说的对吗?所以像这样:“先把9凑成10,再算十加几就等于十几。”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凑十法”(板书)。 这个凑十法,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出来,同学们看,(师一边板书一边写)先把小数3分成1和2,因为1和9是好朋友,所以在写的时候,1要写到9的这边,让1和9凑成10,然后用凑成的10加剩余的2就等于12。 顺口溜:兰老师根据这个凑十法编了一个顺口溜,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到9想到1,3可以分成1和2,一九一九好朋友,他们一起凑成10,10加2等于12.”师:用凑十法写式子时,我们可以一边念一边写,你们看。(师示范一边念一边写) 说一说:凑十法的计算过程。那你们也会说吗?那你们与同桌一起比赛比赛,看看谁溜得好。 2、比较、优化,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接着数,点数法,凑十法来计算9+3=12,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三种方法,谁来告诉大家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是呀!我们在比较中发现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算式又快又简便,其实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一边说一边板书课题:9加几)(让学生读课题一遍) 3、动手操作 (1)摆一摆 老师这有几个算式:9+6=()9+8=()9+7=() 问:他们的得数是多少呢?我们用小棒来摆摆,好吗? 先根据算式摆出小棒。 思考:移动几根小棒,让大家一眼就可以看出是一共是多少根? (2)圈一圈,填一填(书上的练一练第1.2题) 问:圈一圈是什么意思?写式子时,你们可以按照“顺口溜”的方法,一边念一边写。4、整理算式,发现规律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摆和填一填知道了: (师一边说一边板书)9+2=119+3=129+4=13按照这个顺序那9+7等于几?9+7等于几,9+6等于几,9+8等于几,同学们,这些是9加几的算式,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在数学王国里,学到了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知道了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更简便。还知道了9加几算式之间的秘密。那你们想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本领,和YY一起来玩转游戏吗?比比谁更厉害! 1、游戏一:开火车(2列)比一比,哪列火车开的又快又好!就送他一面代表胜利的智慧星! 2、游戏二:摘苹果。谁能正确算出算式的得数,这苹果就送给他。 四、全课小结 好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在小精灵——YY的带领下一起到数学王国游玩,一路上我们学习了许多数学知识,相信你们也有许多的收获,来说说吧!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有关9加几的数学问题,希望孩子们做个有心人,带着今天的收获去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好吗?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五、板书设计 1、点数法 3、凑十法 2、接着数 9+3=12 9+2=11 9+3=12 9+4=13 看到9,想到1 9+5=14 可以分成1和2, 9+6=15 一九一九好朋友, 9+7=16 他们一起凑成10, 9+8=17 加2等于12。 9+9=18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12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基础知识。 2.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重点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填空 0、1、79、0.25、0.6、100、85%、30、90%、7、8、2.35…… 学生分类填数: 2.导入:上题同学们填得很正确,这就是我们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几种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把这几种数的意义和有关知识进行一下整理和复习。 二、探究新知 (一)整数 1.小组讨论。 2.师生总结。 自然数:0、1、2、3、…… 自然数是整数。 教师说明:在小学只学大于0和等于0的整数,进入初中就要学习小于0的整数。 想一想:自然数有什么特征? 总结: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说明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分数。 1.引导学生思考: ①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什么数?(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是这个分数的什么?(分数单位) ②在整数范围内能计算2÷9吗?有了分数以后能计算吗?为什么? 2.填空练习。 ①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是;把3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 ②的分数单位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单位就成了整数 3.教师说明:两个数相除,它们的商可以用分数表示。 即: 4.教师提问:同学们想一想,分数可以分为哪几类? 教师板书: 谁能说出真、假分数的意义及有关知识?(举例说明)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者等于1。 ③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 ④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⑤反之,整数和带分数也可以化成假分数。 教师板书:假分数 教师说明:假分数、带分数、整数可以相互转化,带分数是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它是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三)小数 教师引导:从分数的意义联想一下,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还学了哪些有关的知识呢?你能举例说明吗? 教师板书: 教师说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 (四)百分数= 教师提问:你们还记得百分数的意义吗? 教师板书:百分数(百分率或百分比):用%表示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了数的意义及有关知识,并形成了知识网络,对数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四、随堂练习 1.填空 (1)把根3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7段,每一段长是这根铁丝的,每段长米 (2)分数单位是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3)10个0.001是(),10个0.01是(),10个0.1是(),101是(),10个10是() (4)最高位是百万位的整数是()位数;最低位是百分位的小数有()位小数 (5)最小的四位数是(),最大的三位数是(),它们相差() 2.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并说明理由 (1)自然数既可表示有“多少个”,又可以表示是“第几个” (2)0不是自然数 (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五、布置作业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 9÷1116÷1214÷2139÷26 2.把下面表中的各数互化 小数 分数 百分数 0.75 120%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朗诵会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13活动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亿以内数的'结构,并能快速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活动准备 1.若干组数字牌(上写零、一、二……九等大写数字)和文字牌(上写十、百……千万等数位) 2.若干组写有亿以内数的纸牌(如13459000) 活动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教师出示纸牌,学生进行拼数 3.最先完成拼数的小组举手示意,其他小组停止拼数,共同检验 4.拼数正确记2分,错误则扣1分 5.分数最高的小组胜出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14活动目标: 1.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活动过程: 今天小猫过生日,邀请了小狗小兔和小猴来做客,它们各走一条路,请小朋友来看一看它们走了哪三条不同的路。 (1)观察三条路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学习按颜色.形状.大小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观察每个小动物食物的排列规律,请个别幼儿进行回答,横线上应该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3)教师示范,请幼儿认真观察。 (4)幼儿自己运用一定的规律串小鱼 (5)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小鱼是排列的。 活动延伸: 在区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请幼儿有规律的进行串连并与幼儿分享。 数学开学第一课教学教案 篇15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p4~P5例5~例6、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第6~8题 教学目标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x=202x=20x2 3x3x÷3=60÷3 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 7.等式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P5“试一试” ⑴指名读题 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 1.出示P5例6教学挂图。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 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 6.小结: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7.P5练一练 解方程:x÷0.2=0.8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四、巩固练习 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 0.6x=7.2方程两边应同时 x÷1.5=0.6方程两边应同时 2.化简下列各式 8x÷850+x-40 x÷9x9x-1.4+1 3.P6第7题 教师引导学生列方程 4.p7第8题解方程带“★”写出检验过程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到哪些知识?在解方程时,关键是什么?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