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范文:

 

标题 大学生个人求职意向分析
范文

大学生个人求职意向分析

(一)当下大学生个人求职意向形成的背景

首先,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逐步实现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接轨,“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其次,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呈现总体下降的趋势,就业难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据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严峻的就业形势牵动着社会各界的神经,很多毕业生将要面对“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最后,在大学生抱怨找工作难的同时,企业界也普遍反映难招到合适的人才,很多企业抱怨他们花了大量的成本去招聘并培训应届毕业生,但效率、效果均不尽人意。据权威调查报告显示: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从这个数据反映出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难找工”的问题,也包括了企业“难招合适人”的问题,

这就是新形势下结构性失业的社会问题。在这样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下,在这样高校扩招的就业形势下,在这样社会结构性失业的就业结构下,应届毕业生又是怎样确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整个人生的就职意向的呢?

(二)四大价值理念决定求职意向

就业单位、工作环境、就业地域、自主创业,当代大学生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每一种职业抉择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在对就业单位的选择倾向上,调查数据显示,33.5%的学生把外资企业排在第一位,23.5%的`学生把公务员排在第一位,又有13.7%的学生把国有大企业排在第一位,另有10%的学生把自主创业排在第一位,最后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无奈地选择“考研”来缓解就业压力。结果表明,外企和党政事业单位仍为当代大学生首选,主要原因是大学生们认为外企有较多锻炼机会、工资待遇较高,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收入稳定、福利好。不过,随着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外资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近三年来就业选择趋势又有新的变化,希望到民营企业工作的求职者所占比重从2002年上半年的10.3%上升到今年上半年17.8%,希望到三资企业工作的求职者所占比重则从2002年上半年的29.7%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25.2%。

在对工作环境的选择倾向上,46.3%的大学生把“工作条件好,能发挥个人才干”放在了第一位,19.7%的大学生要求所选职业要“学习条件好,可以全面锻炼个人深层次能力,有利于深造”。 2007年7日,中华英才网发布了《2007年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报告》,该报告是联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机构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查”的成果展示。结果显示,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更趋理性,培训和发展机会已成为大学生择业时最看重的指标。结果还显示,大学生越来越淡化初始薪酬、福利上的要求,择业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和晋升空间大”,占参加学生总数的76%,而选择企业“能实现个人价值”和“符合个人兴趣”的比例也远大于“高收入和较好的福利待遇”。该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4.9万余份,覆盖中国600多所高校,较为公正、客观、科学地揭示了中国大学生择业的相关情况。“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打造最佳雇主品牌的重中之重。”中华英才网的总裁张建国表示,不少企业认为,对应届毕业生实行好的培训是为它人做嫁妆,其实这种意识是偏颇的。良好的成长机会、晋升机制不仅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对留住人才、挖掘人才潜力、促进企业与员工实现双赢也大有裨益。

在对就业地域的选择倾向上,对广东2006届4000多名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城市的抽样调查结果:在“毕业后你最想去哪个地区工作”的调查中,67%的毕业生选择在广州和深圳地区就业,21.6%的毕业生选择在佛山、珠海、东莞等广东较发达城市就业,而选择回生源地就业的不足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域的时候都希望能留在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社承办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的就业地点仍集中在北京、广东、上海及其他沿海发达地区,而选择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例非常小,无论哪个地方的毕业生,就业时还是以本地区就业为主,跨地区就业还没有形成主流,人才的流动比较缓慢,事实是五成以上的北京高校毕业生想留在北京,七成以上的广州高校毕业生想留在广州。针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高度集中和中国地方经济发展不对称的矛盾,有关专家提出建议:大学生择业时首先要考虑的并不是去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而是自己究竟想从事什么行业、什么类型的工作,进而选择能够为自己的事业提供最大发展空间的地域。这个地域可能是某个一线城市,也可能是某个偏远的山村。如果要做房地产策划,肯定得去大城市,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是“深圳学香港,广东学深圳,沿海学广东,全国学沿海”。可如果是要从事重型机械、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工作,一线城市的资源恐怕就捉襟见肘了。即便是确定要去一线城市发展,究竟是去哪座一线城市发展呢,对于不同的行业而言,答案是截然不同的。比如,深圳的电子、外贸、珠宝、钟表等行业全国领先,可图书出版业无法望武汉、桂林之项背;广州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报业精英,可电视传媒的影响力跟长沙相比起来恐怕要逊色几分。 确定在某个行业发展之后,考虑去什么地方就业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域之间三个方面的差异:一是基础性的综合环境,具体包括人才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这些因素是跨行业的,与具体性的行业没有直接关系,或者说是该地域所有具体行业的综合;二是自己的意向行业在不同地域的已有发展水平;三是意向行业在不同地域尚未挖掘出来的发展潜力。

在对自主创业的选择倾向上,在调查中,有过自我创业想法的学生占58%,其中4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目目前具备创业的条件,同时需要或再次需要接受创业培训的为81%。 进一步调查统计表明,在40%认为自己具备创业条件的大学生中,有明确的创业计划的为57%,有具体的创业项目的同样是57%,有创业资金的为18%,选择单独创业和合伙创业的分别为24%、76%,选择在大城市创业为82%。 另外,选择毕业后半年内创业的为24%,毕业后一年内的为12%,毕业后两年内的为37%,其他27%。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大学生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创业是一种新型的就业选择,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检验与选择。创业改变了大学毕业进机关、进企业等传统的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就业寻找到新的出路。这既是一场自我挑战,也是对成功的一种诠释。在认为自己具备创业条件的大学生中,接受过创业培训的仅为16%,很了解创业政策的为18%、有一定了解的为63%、不了解的为19%。 专家认为,深厚的科技知识、成熟的心理态度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是大学生创业亟待跨越的三道坎。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甚至存在明显的缺陷,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少管理经验,对行业缺少深度认识,对市场和营销缺少深入了解。但我作为一个已经走在创业路上的大学生,个人认为,是否创业,关键不在于他是不是一个应届毕业生,而在于他是否具备创业的特质。创业的特质在于他是否有激情,是否有面对挫折的能力,是否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特别是处理关键场合问题的能力很重要,还有是否掌握了足够的相关知识。只要具备了以上特质,创业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三)专家对大学生择业的相关建议

大学生应该将眼界放宽放远,对中小企业以及企业背后的行业做更多了解,这几年许多热门行业和新职业正在兴起,不少行业是国家重点扶持,能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形成绝对的优势,诸如新兴能源、生物科技等等。大学生首先应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结合自身兴趣、能力以及可能的职业倾向做好职业规划。

随便看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

 

Copyright © 2004-2023 ixin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