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
范文 |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记住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教学过程】 一、分分填填,温故铺垫。 1、填空: 三()十二()六十二二()十八()六十八 2、⑴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个。 ⑵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人。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师:一天,猴妈妈买了12根香蕉,要分给猴哥哥和猴弟弟,要使猴哥哥和猴弟弟都满意,猴妈妈要怎么分香蕉呢? 生:平均分。(板书: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根。) 1、磁铁代替香蕉分一分。 师: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圆圈表示有2只猴子,用磁铁代替香蕉,有谁要上台来帮忙分香蕉? 师:我们看每只猴子分到了6根香蕉,每只猴子同样多,也就是平均分了。 2、认识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各部分的名称,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师:像这样平均分的过程,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12÷2=6(根) 师:注意,这个算式里面有一个新的`数学符号“÷”,叫做“除号”。你们看,它的中间是一条横线,上下有两个小圆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谁能把这个算式读出来? 生:十二除以二等于六。学生跟读2遍。 师:现在谁能说说这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号表示平均分,2表示平均分给两只小猴子,6表示每只小猴子分到6根香蕉。 师:那么整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呢? 生:这个算式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小猴子,每只小猴子分6根。 3、介绍除法算式的另一种意义。 师:现在猴妈妈让小猴把这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那么需要几个盘子呢?(板书:每4根香蕉装1盘,需要()个盘子。) 师:可以看出一共是需要3个盘子,能把12根香蕉分完。 师:这个分的过程是平均分吗? 生:是的。 师:那我们还是可以用除法来表示刚才分的结果。12÷4=3(个) 学生读一遍这个算式。 师: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各部分表示什么? 生:12表示有12根香蕉,除号表示平均分,4表示1个盘子装4根香蕉,3表示用了3个盘子。 师:整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把12根香蕉,每4根装1盘,需要3个盘子。 师:我们都知道加法、减法、乘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同样的除法算式的各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你们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师:(总结)除号前面的数叫做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做除数,除得的结果叫做商。 师:刚才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都运用了除法,为什么可以用除法来解决呢? 总述:以后我们遇到平均分的问题,比如求每份是多少或求分成了几份,都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三、实践操作,拓展思维。 1、12根香蕉还可以怎样平均分?用除法算式表示。(学生分小组合作,在全班交流。) 2、看图填一填:(同学们帮小猴解决了难题,小猴又拿出一些水果来感谢大家。)出示水果图。 (1)12个草莓,平均分成3份,每份()个。 (2)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 3、把18根骨头平均分给6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得几根骨头? 4、有一堆苹果,平均分给5只猴,正好分完。猜一猜,这堆苹果最少有多少个? 5、数学书38页试一试。 四、总结回顾。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到了什么呢?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