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国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论文 |
范文 | 我国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论文 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成员的现状是六个大人一个孩子,小孩子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家长的溺爱使孩子养成了说一不二、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缺乏为他人着想,集体荣誉感弱,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不就是自信心高度膨胀,要不就很自卑。而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教学就其学科的特殊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勇敢精神,可以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和文明行为。体育教学蕴涵着许多德育内容能促进学生优秀品德的形成。 一、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优秀品德形成的'优势。 1. 体育学科的连续性。 体育学科是各学科中唯一一门从幼儿园一直开设到大学的必修课程。通过体育教学,保证了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连续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 2. 体育教学是以“练习”为主。 这种“练习”有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练习,行为关系复杂而频繁,思想与身体活动十分活跃。教师根据学生的言行,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既具体又实际,其效果是其他一些学科所不及的。 3. 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体育教学内容具有广泛性、思想性和教育性,它与人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排球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排球的“传”“垫”“发”三大基本技术,教师除了讲解基本技术原理和练习方法以外,采用最多的是练习法,即组织同学对传、对垫、对发。 在练习的初级阶段,由于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会出现叙多的失误。对此,教师就要让同学们在练习中体会相互协作、相互尊重的重要性,使他们自觉地增强团结协作意识,以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自己的技能。 4. 体育教学中具有竞争性和集体性。 竞争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竞争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行为特征都充分表露,思想也随之表现出来。另外,体育运动还具有明显的集体性,需要集体的协作。竞争性使学生走向集体,迸发集体的凝聚力;集体性,使学生荣誉感提升,激发拼搏的精神。在竞争与团结协作中,学生能够约束自我行为,以符合活动规范,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 二、体育教学中培养良好品德的途径。 1. 结合课堂常规促进学生优秀品德形成。 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也是开展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教育的过程。如在教学开始部分,我们常做一些队列练习。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大家做动作时要心系集体,按照口令做到精神抖擞、步调一致。如果一个人做错了,就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这一要求,不仅能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还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既达到了体育课的要求,也为学生营造了严而有度的课堂氛围。 2. 结合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优秀品德形成。 体育教学内容丰富,跑、跳、投、基本体操、球类、游戏等。教师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传递德育理念。如球类项目多是通过集体配合进行的,可以将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与球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3. 结合评价促进学生优秀品德形成。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如“如果先让其他同学说完,你再发言,将会更好 !”“懂得帮助同学,你真棒 !”“不管你展示的对与错,只要你能够勇敢地站出来,你就是最棒的”等,可以帮助学生朝着期望的方向努力,培养良好品德。 4. 利用教师自身影响培养学生的品德。 每节课,学生能从教师形象中体察到教师的气质,对事业的热情和信心。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庄重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德认识。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待人有礼,自己首先要做到举止大方、文明有礼;要求学生讲诚信,自己首先要处事公正。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有强烈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我们希望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言传身教,树立良好形象,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优良品德。 总之,体育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利用灵活多样的课堂形式,结合学生实际,因势利导,去影响学生,以达到教育目的。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