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 |
范文 |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2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1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特产、清香、悦耳、翠绿”等词的意思。 2、读通课文,知道成熟后的秋白梨的特点。 3、读懂句子。辨别“不但……而且……”句子的正误。 教学过程 一、揭题。 自读课文第1自然段。理解:特产。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填空:我的家乡在_________,咱家乡的特产是______________。 二、预习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成熟的秋白梨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秋白梨的可爱?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看课本插图,说说:成熟的秋白梨是什么样子的? 2、看看作者是怎样把秋白梨的样子写具体的。 对照课文,正确地朗读第3自然段。 注意检查:“雕”的部首和“尝”的书写。 3、成熟的秋白梨样子可爱吗?请围绕“成熟的秋白梨样子十分可爱”接写几句话。 成熟的秋白梨样子十分可爱……。 4、辨别“不但……而且……”句的正误。 ①划出课文中带有“不但……而且……”的句子。 ②把句子读一读,体会用法。 ③尝试练习。见《作业本》第4题。 ④反馈校正。 ⑤用“不但……而且……”说一个句子。 5、学习字词。 ①读准生字字音。 ②熟悉字形。 a、你觉得哪几个字比较难写? b、说说“爽”字的笔顺。 c、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一遍。 ③理解词语意思。 a、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清香 悦耳 翠绿 b、比一比,再组成词语。见《作业本》第1题。 四、提出疑难问题。 五、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一组按时间顺序连成的句群,初步了解这种叙述方式。 2、感受秋白梨生长过程所带来的美。 教学过程 一、用“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说说成熟的秋白梨有什么特点。 (成熟的秋白梨不但个儿大,而且香甜可口。) 二、学习第2自然段。 目标1:认识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式。 (1)默读第2自然段,理清该段共有几句话。 (2)用“——”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根据学生情况补充一些表示时间的词。 春天夏天秋天 阳春三月初夏秋高气爽的季节 (3)轻读这个自然段,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 (4)在括号里填上表示时间的词语。见《作业本》第6题。 (5)小结:《家乡的秋白梨》第2自然段共有5句话,按时间(季节)的顺序写,句子的意思前后连贯,生动优美,值得我们学习。 目标2:感受秋白梨生长过程所带来的美。 (1)读“春天”。 ① 看投影片(一),体会梨花像银海船灿烂的壮阔之美。 ②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江湾美景的句子。 (2)“夏天”部分的朗读训练。 出示投影片(二),以学生为主体,重点读好:“躲、害羞、小姑娘”等词,把初夏时树上即将成熟的果实的可爱读出来。 (3)“秋天”部分的朗读。 出示投影片(三)。 ①学生试读、评价。 ②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读得那么高兴。 (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热爱劳动的情感教育) (4)欣赏课文录音,模仿朗读。 三、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空。见《作业本》第3题。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或全文)。 第3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对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这一叙述方法的认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家乡的美丽可爱,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巩固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这一叙述方法的'认识。 1、把下面三句话连成一段话,并说明理由。 ( )初夏,青苹果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躲在翠绿的枝叶间。 ( )春天,满山的梨花散发着清香。 ( )秋天,成熟的白梨挂满了枝头。 ① 投影上面三句话。 ② 读一读,按顺序填上序号。 ③ 说理由。 2、齐读第2自然段,体会词句的优美和连句成段的方法。 三、学习“阅读方法提示”。 1、读“提示”。 2、出示一段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话。(投影) 春天的时候,池边一丛丛马兰头开着粉红色的小花。池塘里的水浅浅的。水面上漂着一点点嫩绿的浮萍。夏天,一阵雷雨过后,池水迅速涨起来,池子变大了。小石桥好像浮在水面上。秋天,池水是深绿的,水面上有一片片菱叶,菱叶下面藏着小小的四角野菱。冬天一到,池子干涸了,可以见到池底是黄黑色的泥土,偶尔能看见几株小草,平平常常,并不神秘。 ①这段话共有()句话,句子之间是按()顺序连接起来的。 ②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_____。 ③朗读这段话,摘录好词佳句。 《家乡的秋白梨》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明确了本课教材的编排意图,前后联系,了解了课文内容及学生情况后,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8个新词语的意思。 2.能辨别运用关联词“不但……而且……”写的句子的正误。 3.了解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的叙述方法。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教学难点: 第二段中有关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理解。 教学方案设计 (一)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学、找、读、议结合的方法。 (二)教学手段的运用:因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借物抒情、借景抒情的文章,可借助幻灯、录音等媒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录音磁带、录音机、幻灯机、幻灯片。以下就分六个环节介绍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及为什么这样教的原因: 第一个环节: 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了解学生已学过哪些有关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课文。 2.出示课题、读题、思考:从课题想想课文主要写什么?审题,是教学新课的重要一环。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导入新课,不仅能巩固旧知,而且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第二个环节: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因为一般情况下.学生阅读,总是按初步综合阅读到深入分析阅读再引导进一步综合阅读的过程去感知教材、理解教材,以至掌握文章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初步综合阅读阶段,并非仅靠一次听录音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我设计了多次的读及检查、反馈。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主要写什么?检查反馈。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新词,给每个自然段标序号。检查反馈:读生字、新词等;讨论共分几个自然段。3.请几位同学读课文,检查是否已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在这个环节中,检查反馈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回答问题,检测听的效果,达到了解课文大意的目的,通过抽读课文,了解学生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 第三个环节: 抓重点词语,学懂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着重思考作者为什么向大家介绍江湾,又特别介绍秋白梨。 2.为“咱”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这是运用学生已掌握的词语来理解新词的自然而简便的方法。 3.谁能说说我们浦江的特产? 通过说说家乡的特产,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特产”这个词语的意思,更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教育。 第四个环节: 抓住重点,运用学学、找找、读议结合的方法学习第2自然段,解决本课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1.学学出示学习提示,明确什么样的段叫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这样的段落有什么特点。 2.找找。默读课文,找出按时间顺序写的段落,并说明理由。(用~~划出有关词语) 3.读议结合 阅读能力首先体现在对词和句的理解上,低年级阅读教学应以词、句为重点,才能使学生顺利地理解课文。教学时,将词、句的理解和朗读有机结合起来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春天: (1)读读写春天景色的句子。 (2)比较句子,哪一句好,为什么? 春天,梨花开了。春天,满山的梨花一片雪白,远远望去就像一片银海。 (3)看幻灯理解“银海”。(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理解词语)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初夏: (1)读读写初夏景色的句子。 (2)议议什么像小姑娘,想想为什么可以把果实比作害羞的小姑娘。 (3)看投影,体会“害羞”。 (4)朗读训练。 秋高气爽: (1)读读写秋天景色的句子。 (2)议议哪些词语写出梨已成熟。 (3)看投影,体会“黄中透白,点头微笑”。 (4)朗读训练。 在这个环节中,我运用比较句子,形象直观(看投影)的方法突破难点。整个环节中,要体现由扶到放。 第五个环节: 自由读1、2段,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这节课学懂了什么? 第六个环节: 抓住难点进行书写指导。 板书的设计极为重要,既要概括全文,又要简洁扼要,使人看来一目了然。 |
随便看 |
|
范文网提供海量优质实用美文,包含随笔、日记、古诗文、实用文、总结、计划、祝福语、句子、职场文档等范文,为您写作提供指导和优质素材。